走进新高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好“变脸”的高考

2016年高考招生结束后,一则新闻报道在学生、家长中引起轩然大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浙江省录取的347名考生中,凭高考统考裸分录取的考生凤毛麟角,仅有39人,其他308人均通过保送、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招生方式录取。《都市快报》:《浙江绝大多数重点高中没有一位学生凭裸分考入北大清华?》,2016年10月10日。

浙江省是推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两个省市之一,为其他省份高考改革的“风向标”,加上清华、北大的名校影响力,这条新闻迅速被广泛转载,引发了众多家有考生家长的关注。

凭借招生优惠上名校,通过阳光高考平台的公示名单同样得到证实。2016年,清华、北大的综合评价招生(分别指“领军人才”“博雅计划”招生)面向全国所有省份,除浙江省外,北京考生在综合评价招生中获得两校降分优惠的人有148名,另外有60人获得两校自主招生优惠;陕西考生获得两校综合评价招生优惠的人有51名、自主招生优惠的有22人;湖北考生这两项招生优惠人数分别为62人、57人……这些招生并不包括保送生、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员、高水平艺术团等招生方式的优惠。

实际上,根据公示的名单,全国31个省市区范围内,靠降分优惠上重点大学,已是2014年以后的普遍现象。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新一轮考试招生改革启动后,全新的考试、招生方式正在颠覆传统的高考模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以一名学生参加高考的时间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为例,没有经历过近年高考的人,认为是每年的6月7日到8日,实际上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高考改革尚未启动的省份,如果学生的目标大学是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高考从高二的第二学期开始,因为在高考统考一年前,部分高校已拉开了自主招生选拔工作的序幕,面向高二学生举办夏令营、学科竞赛营等;如果在启动高考改革、实施“3+3”高考模式的地区,高考从纳入高考总成绩的选考科目统考开始;如果学生要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则高考的时间又有所不同。

高考,被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每次改革都倍受关注,格外牵动人心,涉及数百万名考生的具体利益。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2006年以来,每年至少有900多万名考生参加高考,2008年,这一数字突破1050万人后,回落到2016年的940万人。这些考生几乎怀着相同的期待,希冀通过公平而科学的高考,一举跃过“龙门”,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并以此为一个新起点,去改变自己甚至家庭的命运。

然而,高考改革启动后,不再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也结束了,大学将陆续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越来越多的高考生通过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等选拔渠道获得优惠。面对一系列改革新举措、新变化,家长和学生该如何认识和接轨新高考?我们不妨通过梳理高考的改革发展轨迹,尤其是1977年恢复高考到2017年40周年的大事,来化解内心的焦虑,理性而客观地看待现今的高考改革。

1905年9月2日,随着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光绪皇帝诏准,实施上千年的科举考试退出了历史舞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学各自为政,实行自主招生、独立命题。新中国成立后,高考改革发展的主要大事有:

1949年,高等学校单独招生。

1950年,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出台。除1966至1976年外,高考在该规定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变化。

1952年,全国首次高考,统一招生,废除科举制度后实行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1955年5月7日,《高等教育部关于一九五五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意见》颁发,终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的招生方式,实行在中央统一计划和各省(区、市)指导之下,各高等学校自行单独招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

1971年,高校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出现工农兵大学生。

1973年,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得到推荐,参加开卷考试,在理化试卷背面写了一封信,被全国各大报刊转载,他的成绩为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被称为“白卷”英雄。

1977年10月,文理分科招生,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1978年起,普通高校从6月份开始招生,9月上旬入学。1977年的高考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随后,570万考生在1977年的12月10日至12日参加了高考,录取27.3万人,比例29∶1,因人数多,动用了印刷《毛泽东选集》五卷的纸张印刷高考试卷。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时间为7月7日至9日。

1980年,在统考前进行预选,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

1981年,高考科目文科变为6门,理科变为7门。

1983年,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日至17日。英语100%计入总分。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日至9日。特殊专业(艺术类等)招生实行统考+单考。进行保送生试点改革。

1985年,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自费生,与国家计划招生并行,即“双轨制”。为减少人为阅卷误差,引入国外技术尝试标准化命题,试行机器阅卷。43所高校进行招收保送生试点。上海率先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高考自主命题。

1986年,上海试行“3+1”方案。国家教育委员会规定保送生的条件和方法。

1989年,全国推行高考标准化考试。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实施高考改革实验,一年后停止。

1993年,在全面推行会考的基础上,高考实行“3+2”考试科目设置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每个考生必考,“2”指文史类考生加考政治、历史,理工类考生加考物理、化学。

1996年,当年毕业学生不再由国家“包分配”,高校试行并轨招生。

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并轨招生改革,取消招收自费生,学费年增长30%至50%。

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教育部推行“3+x”科目改革,广东省率先试点,“3”指语文、数学、外语,其中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将来不再分文理科。“X”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或综合能力测试。其中“文理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北京试点春季高考。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推行春季高考,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到2016年,仅有上海仍在实施。

2001年,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网上录取。高考“3+X”改革全面铺开。北京市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自主命题。

2003年,高考由7月提前到6月举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4年,高考制订《考试大纲》。全国推广分省命题。

2005年,实行高职高专单独招考。

2006年,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全国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

2008年,全国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68所。江苏省实行新课程高考方案,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提出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2012年,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201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和系统设计。上海市、浙江省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在新高一学生中实行“3+3”高考模式。

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改在高考后进行。高考加分项目大幅压缩。

2016年,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市区增加到26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市仍为自主命题。高考首次“作弊入刑”。实行综合评价招生高校增多。

2017年,上海市、浙江省“3+3”高考模式完成整个流程,形成“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同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市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高考之痛—揭秘高考制度背后的真相》,郑超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高考文献》,杨学为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人民日报》:《中国高考大事记》,2014年9月10日。《人民日报》:《高考改革,“定义”教育的未来》,2016年2月3日;《新文化报》:《1977年以来的N次高考改革》,2015年6月7日。《中国教育报》:《高考改革:不断探索的历程》,2000年10月12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考改革一直在不停地探索中,从考试科目的增减到文科理科的分合,从考试时间的调整到高校招录方式的变化,从分省自主命题到全国统一命题等,变化从未停止过。

高考主要包括考试、招生录取两部分,高考的每次变化也基本围绕这两个核心而展开,首当其冲的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考试科目,在改革中不断地调整重组。1977年恢复高考时,文理分科,文科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外语专业需加试外语。到了1981年,文科变为6门,有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变为7门,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进入1991年,在湖南、海南、云南三省,试点实施“三南方案”,科目分为四类组合,分别为:语文、外语、政治、历史;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外语、数学、化学、生物;语文、外语、数学、地理,该方案仅实施了一年就被中断。1993年,“高考3+2”模式实施,文科为语文、数学、外语加上历史、政治,理科为语文、数学、外语加上物理、化学,该模式考试区分度最高,尤其是物理一科,满分150分,拉分程度最大。到了1999年,开始试行“3+X”模式,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再加从化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1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该模式在2002年全面实行后,大多数省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2014年,新高考改革启动,上海、浙江两地试点“3+3”高考模式,第一个“3”指语文、数学、英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两地范围略有不同,上海为“6选3”,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浙江为“7选3”,除上海的6个科目外,再加上技术科目。

高考改革中,考试命题的方式也在自主和统一间来回变化。1985年,经济、教育均十分发达的上海市,率先推行自主命题。2002年,北京获得语文、数学、外语的单独命题权。2004年,广东、江苏、浙江、天津、重庆、湖南、湖北、福建、辽宁9省市分省命题。2006年,扩大到16个省。2014年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动后,自主命题的口子收紧,到2016年,26个省份全部或部分恢复全国统考试卷,分别有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3套统考卷。

此外,招生录取制度和方式同样历经了多次变革。制度方面,1983年,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1985年,从统考生中,高校可招收少量计划外自费生,与计划招生并行,这种招生方式被称为“双轨制”,因自费生与统招计划生分数相差大,一些人认为其实质为“花钱买分”,于是,1996年后,高校招生收费实行并轨制,自费生成为历史,高校学费增加,招生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2000年,师范类院校和专业开始收费,到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同时,在招生录取方式方面,1984年,开启保送生试点,虽然涉及的学生范围很小,但突破了传统的招生录取制度,高考不再是一座“独木桥”。1985年,保送生试点高校扩大到43所,到1999年,凡推荐保送的学生须参加高校综合能力测试。2003年,22所高校获得了自主招生权,打破了招生单一的分数标准,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参加高考统招的历史。到2014年,试点高校扩大到90所。

除了考试和招生改革“大动作”,实际上,每年高考的局部“小手术”同样变化多端。有的省份前一年刚取消英语听力考试,但到了第二年,又提出为倡导英语应用能力,恢复了听力考试,来回变化让学生手足无措。2016年10月8日,在距离2017年高考不到9个月之际,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9门功课中,除了英语、思想政治未做大的变化外,语文、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的考试内容均有调整。其中,语文和物理做了“加法”,语文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适度增加阅读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以前的2选1阅读均变为必考题,题量和难度增加了,但考试时间不变;物理把4个选考模块取掉1个,将1个选修模块变成了必考模块,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因考试大纲修订文件发布时,高中新课已基本结束,几乎所有中学要调整教学安排,学生需多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学习一本原来的选修教材,弥补新增的必考模块知识。面对考纲修订的新变化,《中国青年报》刊文,指出“不管是调整录取政策,还是调整考试内容,都需要坚持‘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哪怕再小的修订,都会引起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甚至因此产生焦虑”。中国青年报》:《高考大纲调整要让考生早知道》,2016年10月12日。在网络上,高三学生纷纷吐槽,感到“压力山大”,尤其是理科生觉得自己像是试验的“小白鼠”。

通过梳理和剖析高考发展史,可以看到,高考是如此的喜好改革“变脸”,几乎年年都有新变化,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正发生着颠覆式的改变。面对新的高考科目调整,新的招生录取机制,新的考试命题方式,新的大学自主招生选拔通道,一种灼心的焦虑感挥之难去,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被变革牵着鼻子走,忙乱地疲于应对。当一些知名培训机构推出与上述变化看上去“匹配”的培训班时,很多人试图通过报班来消解和转移焦虑。然而,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具有给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挑选合适人才的功能,试题有一定难题,只要这种竞争选拔的性质没有变,高考带来的焦虑就会顽固地存在并蔓延。

学习或是适应焦虑的良策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五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改变。这也是面对高考及其新变的最好概括,通过学习与考试和招生相关的改革政策,逐渐靠近高考的“小窗”,不断地拓展视野范围,消除认知上的盲区。当了解了高考改革的真相和意义后,我们就明白了单纯靠高考分数上好大学越来越难的真因,看清中学教育、大学选才的本质,从千变万化中判断“指挥棒”的指向,在面对升学问题时,有能力做出合理的选择,探寻到与学生个体特质相吻合的成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