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互联网+”模式中现代影像艺术文化基因的融合与裂变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结合,进行信息时代的升级换代。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影视艺术和网络艺术涌现出繁多新作品、新现象、新类型和新门类。互联网融合影视艺术的“互联网+影视艺术”模式导致新的艺术种类——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等新艺术门类诞生,同时,网络文化逆袭导致影视艺术呈现网络化特征。复杂艺术现象之后控制其发展的内在生长机制是什么?是否可以找到现代影像艺术的生长原点?笔者在此力图运用文化基因理论透视互联网融合中复杂的艺术现象,紧扣核心梳理脉络以求深入解读其发展规律,描绘现代影像艺术文化基因演变谱系。
一、影像文化基因
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揭示了世界生命系统中的基因复制、变异和淘汰的规律。道金斯创造了一个文化领域新的词汇:觅母(meme),指的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者模仿单位,与“文化基因”基本同义。道金斯用拟人化的方式研究生物生命中的基因,“适当地、小心谨慎地将基因拟人化处理,是将达尔文理论学者从泥沼中拯救出来的最短路径。”文化基因也被赋予一种拟人化的本性与人格。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Wilson)提出了“基因文化同步进化论”,认为人的基因与文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人身体中存在直接接受文化因子影响的基因,如语言基因、笑的基因、饮食基因、性基因等,它们即是“文化基因”。威尔逊的观点证明了人类身体之内存在掌控人类文化行为的基因,从而使得人的天性和习性之间具有稳定的深层次联系,习性根源于天性,文化行为受到来自于身体潜在基因的控制。这种文化基因是存在于身体之内的,并且具有与其他基因一样的延续性,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因为生存活动进行变异。
图1.1 奠定文化基因理论基础的著作
西方伟大的哲学家柏格森认为在直觉的智慧中,“智慧通过一种与生成物质的过程类似的过程在直觉中显示出来,由此出现精神生命的统一性。……哲学就这样把我们引入精神生命,同时,哲学也向我们指出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关系。”智慧在直觉中使得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得到统一。在绵延的时间中,在生命冲动的推动下直觉按照时间顺序环环相扣依次延伸充满生命旅程。而这种生命冲动来自于生命本能,在身体最深处无疑来自于基因。个人有不同的本能、欲望、潜意识,受到不同的文化基因编码方式的潜在控制。譬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逻辑和快感模式,他们都是情感基因编码形成的表述方式。情感逻辑和快感模式控制了个人在生命活动中的动机,最终控制人类行为。人的身体中潜藏的文化基因形成本能欲望控制人的精神:心理、性格、情感、气质等,并自然地形成原始意象,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思维、语言等生活和生产行为中形成稳定的模式,建构文化系统中的基本理念、习惯和模式,最后形成蔚为大观的文化系统,其中包括艺术文化系统,艺术品是利用不同的语言系统结合具体情境创作形成的作品。譬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概念力比多是身体器官的快感,也是与人的本能相联系的生命快乐欲望,既指性欲望满足的快感,也指人的获得荣誉的心灵快感,这也是一种生命力。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源自于基因的生命力会适应不同环境在不同生命活动中利用不同的语言媒介获得转译、实现和表达,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是一座桥梁,人类生命在语言中获得表述,人类在语言中获得诗意的栖居。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从文化基因到艺术作品的演变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图1.2 从文化基因到艺术作品示意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所谓文化基因指的是源自人类生命在文化系统中绵延存在的基本理念、习惯和模式。它在人类生命力推动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获得语言表述,同时也因为环境变化进行新陈代谢从而实现绵延存在。
道金斯认为,一定文化基因系统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基因库,保持和拓展本文化基因库是任意文化基因生存的最终目的。基因具有复制、变异和淘汰三种运行机制,文化基因同样如此。在文化活动中文化基因会相互结合形成高一级别的文化基因复合体。在文化基因繁衍的过程中,传媒发挥了桥梁作用,传媒本身也是一种中介文化基因。笔者认为中介文化基因与文化基因结合后会发生变异,主要表现为融合与裂变两种机制。
文化基因与不同的中介文化基因结合进行融合与裂变,从而使得新的文化基因产生。文化基因融合机制我们可以用方程式A+B→C来表示,A基因与B基因相融合,两者携带的基因密码重新进行编码组合从而裂变形成新的不同于A基因和B基因的C基因,C基因融合了A、B两种基因的文化信息,淘汰某一些文化信息,C基因组合构成的文化基因机器——作品在形态和属性方面不同于A、B两种文化基因构成的文化基因机器,但是C与A、B之间具有文化血缘的亲近性,容易跨界繁殖。基因因为生命力的推动,在生命活动中会具有目的性,有运行的方向。同时生命力的强度也使得基因具有一定大小数量。所以,A、B基因融合为C基因类似运动矢量合成的关系。(如图1.3)
图1.3 基因融合示意图
文化基因裂变机制可以用方程式D→E+F表示,文化基因D因为不同中介基因介入,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裂变为E、F两种文化基因,D、E、F的文化基因机器同样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属性,但具有文化血缘的亲近性。因为不同的形态和属性它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D基因裂变为E、F基因类似运动矢量分解的关系。(如图1.4)
图1.4 基因裂变示意图
柏格森在其代表作《创造进化论》中认为通过存在的概念思考虚无,我们获得的只是“逻辑的或者数学的、因而也是非时间的本质”,从而产生一种静止的概念。我们需要“直接地思考存在”,由此绝对存在才会“在我们心中显现”。直接地思考就是柏格森的直觉。这与中国禅家通过禅悟“直指本性”和胡塞尔“面对事物本身”的宗旨相一致。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绵延变化中,我们赋予事物以某种形式,形同对连续运动摄取快照(Shot)获取了事物的一般形象。一般形象往往成为事物的代替物,形成稳定的研究模式,甚至也成为研究对象,而绝对存在往往被遗漏。“精神导致三种表象:第一,性质;第二,形式或者本质;第三,行动。”与这三种表象对应的是形容词、名词和动词。令人惊讶的是,柏格森认为利用电影机制来类比人类精神对世界的把握,照相只能反映事物的瞬间,需要用“电影放映机制”这种运动的事物来反映处于不断绵延运动中的绝对存在。“一般的运动,在于把这种运动放入放映机里,通过这种无特征的运动与个人形态的组合,再现每一个特殊运动的个体性。这就是电影放映机的策略。”电影对运动事物的摄取是全息式和连续运动式的,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绝对存在。巴赞的摄影本体论也认为电影的价值在于给时间涂上香料,使之免于腐朽,葆存真实是电影的最大价值,真实感也是电影重要的审美魅力。在柏格森的生命美学中,电影获得了独特的地位,柏格森在电影中发现了透视世界的崭新方式,并认为唯有如此方能认识绝对存在,认识虚无。电影全方位启动了大脑的思维能力:感性与理性、形象与理念、直觉与思考、情感与理智、体验与领悟,并且这一切都是融合在统一的时空结构体中。对于人类而言,电影无疑是展现人类生命绵延存在的强大手段,人类的身体和精神都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展现。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意象,原始意象来源于人类的精神深层次的集体无意识。可以说,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先天的形象基因,在与外部环境的遇合中会在直觉中构建意象进行表述。譬如梦境中无意识中构造的种种意象,就是人类天生的形象构造能力的体现。形象基因控制了人类形象思维。融合了内在的情感、意志和理性的想象世界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形象,形象在文学艺术中成为意象,在电影、电视和网络影像艺术中形成影像。形象基因植根于大脑,影像基因是形象基因在影像艺术这种文化系统中的具体显现,是影像艺术的核心基因。影像基因与人类生命绵延具有本源的深刻联系。生命力通过复杂的编码过程在文化基因控制之下将绵延存在铭刻在影像艺术作品之中。
在现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电影、电视、网络影像艺术可以统一称之为现代影像艺术,影像(Moving Picture)是其核心基因,三者都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艺术,传播媒介都是影像,影像是现代影像艺术的核心基因。电影、电视被称之为姊妹艺术,其视听语言基本一致,都可以称之为影像艺术。在“互联网+”模式中,一方面影视艺术进入网络传播的时代;另一方面影视艺术基因与网络媒介基因相结合,导致新的艺术种类产生。2010年是中国微电影元年,出现《老男孩》和《11度青春系列》标志性作品。2014年是网络剧元年,出现《匆匆那年》。这一年涌现一个热词:“网生代”,标志随网络长大的90后已经成为影视艺术的观众主流,并且深刻影响了影视艺术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创作。这使得网络影像艺术成为与电影、电视并驾齐驱的新的影像艺术种类。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电影、电视、网络影像艺术三足鼎立的格局,三者之间文化基因进行融合与裂变,产生现代影像艺术新种类。从文化基因理论角度切入研究现代影像艺术核心基因——影像在互联网中的衍变可以系统地解读当前现代影像艺术嬗变的内在原因,系统阐释其艺术属性变化。
图1.5 理查德·道金斯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认为Meme(觅母,与文化基因基本同义)指的是文化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具有稳定性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模仿过程“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实现繁殖。保持和拓展本文化基因库是任意文化基因生存的最终目的。在文化活动中作为基本单位的文化基因会相互结合形成高一级别的文化基因复合体。在文化基因繁衍的过程中,传媒发挥了桥梁作用,传媒本身也就是一种中介文化基因。文化基因与不同的媒介结合会形成不同的新的基因融合与裂变,从而使得新的文化基因产生。文化基因具有人类的预见性,避免盲目纵容的基因做出过分的自私行为,照顾长期的自私利益而不是短期自私利益。
1995年中央电视台成立电影频道,电影开始在电视上播出。1999年,中国第一部电视电影《岁岁平安》,是电影艺术与电视媒介第一次文化基因结合。这使得电影在20世纪末获得一次重生机会。目前在电视上收看电影的观众数已经超过电影院观众数。在网络时代影像艺术开始了全面而深刻的文化基因融合与裂变。2010年电影艺术与网络媒介的文化基因结合产生微电影,2014年电视艺术与网络媒介的文化基因结合产生网络自制剧、网络文艺节目和网络纪实节目。电视电影、微电影、网络自制节目是影像艺术核心基因与不同的媒介基因结合而产生的新的艺术种类。它们的艺术属性与媒介特性密切相关,也保留了影像基因的本质属性,它们是影像艺术基因在不同传播媒介中的延续与变异。对之进行系统研究对于理解纷繁复杂的电影、电视和新媒体艺术极其重要。
媒介融合中电影、电视、网络三种重要的传媒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融合。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切入媒介融合中的影视艺术研究可以发现其中令人惊奇的规律性。电影、电视艺术、网络电影、网络电视艺术等可以统一纳入现代影像艺术之中。影像基因是现代影像艺术核心基因,起源于摄影艺术,经过100余年逐渐诞生、兴盛、交融、裂变和创新,生产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基因机器——现代影像艺术作品。摄影图像是静止的图像,这是影像艺术的前身。在摄影艺术中文化基因已经萌芽并且走向摄影艺术的成熟,形成稳定成熟的基因库。电影诞生后,现代影像艺术正式面世。新的传播媒介产生了新的中介文化基因,从而导致现代影像艺术发生大规模的融合与裂变,基因库得到大幅扩展。电影艺术的诞生导致现代影像艺术基因第一次爆炸式生长。电影的表现主题、人物类型、叙事方式、镜头语言、音乐效果等不同文化基因种类相结合形成不同的文化基因复合体,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基因机器。电视技术的突破使得传播基因在文化基因的融合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触媒效应,影像艺术基因因此获得第二次爆炸式生长。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纪录片是以影像基因为主体的艺术新种类。媒介融合导致影像艺术基因获得第三次爆炸式生长,影像基因与网络文化基因相结合而诞生新的影像艺术门类:网络影像艺术(包含网络电影、网络电视艺术),并逆向促使影视艺术进行新的文化基因裂变,使得媒介融合中的电影和电视艺术呈现崭新的特征。
电影、电视艺术在人类文化基因库之中属于等位基因,它们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同时在影像艺术形成过程中,电视艺术因为后发优势继承了电影艺术众多优势文化基因,适应不同时代外在的文化历史语境和内在的中介文化基因而形成艺术上的独立地位。影视艺术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两种文化基因之间既有融合,也有裂变。电影作品变异成为电视剧,电视剧变异成为电影日益常见。电影改编为电视剧是常见的跨媒体文化基因复制移植现象,电视剧经过文化基因转换生产电影,这是文化基因的逆生长。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影艺术与网络之间的互动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电影融入网络后获得新的传播途径并催生了新的影像艺术——微电影;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化基因逆袭电影艺术使之呈现网络化的艺术特征,电影艺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发生嬗变。其中电影艺术文化基因与网络中介基因之间的融合裂变非常旺盛。微电影的影像、叙事、角色、视听语言、风格等基因发生重要裂变,从而迥异于电影成为新的影像艺术。而网络文化基因在新世纪对电影艺术的逆向渗透全面而深入,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网络小说改编为电影已经形成潮流,如《失恋33天》《致青春》等,这是网络对电影的逆向基因移植;2.以网络为题材创作的电影,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五月之恋》等;3.网络审美范畴移植的电影,可以说是网络文化基因对电影的深层次改写,如《人在囧途》《泰囧》等;4.网络化改造而成的台词、新新人类的人物形象、桥段、景观、语言修辞、艺术风格等艺术基因在电影中广泛移植和繁衍,这形成深层次改写电影艺术的主导方式,导致电影艺术发生本质性改观,如《让子弹飞》《疯狂的石头》等。网络风带来的国产小电影连创票房纪录,“网生代”到来意味着电影进入新的时代。其中文化基因的结合、裂变和新生形成一场现代影像艺术的革命。媒介融合导致电影艺术发生本质变化。
电视艺术与网络之间的互动也是双向的。电视艺术进入网络,电视艺术节目在网上播出,这只是播出平台的变迁,是电视艺术基因在网络的复制。电视艺术基因与网络媒介基因相结合也导致新的艺术种类的产生,主要有网络自制剧(含网络青春剧、网络穿越剧、网络喜剧)、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和网络纪实节目。网络文化基因的时空超越性、私密性、平面化、后现代性、零散化、非中心主义等与成熟的电视艺术基因相结合,使得网络电视艺术呈现强烈的“互联网+电视”的二元综合特征,与电视屏幕上播出的电视艺术节目大异其趣。2014年被称为“网络电视元年”,就是因为《匆匆那年》作为影像艺术而言相当成熟,而且拥有与电视剧相当的收视率。网络逆向进入电视艺术的影响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作为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网络文化基因改写了电视艺术,使之具有网络文化的特征。后现代性、时空穿越、魔幻性、私密性、喜剧化等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电视剧的重要属性。而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纪实节目在生产、传播、接受过程中已经与网络紧密结合,网络文化深刻改写电视艺术节目,网络文化基因与电视艺术基因相结合导致电视艺术节目发生全方位改观,网络时代新新人类成为主角,叙事碎片化,主题娱乐性极强,视听语言数字化,风格迷幻化。
繁复的文化基因类型经历复杂的历史演变仍然延续了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也因为不同的中介文化基因作用裂变而具有不同艺术属性。具体有影像、主题、角色、表演、情节、镜头、音乐、音响、修辞、台词、结构、审美、符号、时间、空间、物质媒介、风格、时尚等文化基因,它们按照艺术内在逻辑进行复杂基因编码融合生成文化基因机器——作品。上述众多文化基因可以归纳为主题、角色、故事、视听语言、风格五种。影像、镜头、符号、物质媒介、音乐、音响可以归为视听语言基因,台词、表演可以归入角色基因,情节、时间、空间、结构可以形成故事基因,修辞、时尚、审美可以归入风格基因。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风格基因都建构在影像的基础之上,都以影像的形式存在,它们结合形成影像艺术作品。相似的影像艺术作品会组合成为类型,类型中的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和风格基因形成了文化基因族,也会在历史长河中新陈代谢绵延存在。
原型批评可以给我们极大的启示,在灿烂浩瀚的文艺史上,不同的文艺体系中形成了稳定原型种类。爱情、怀乡、孤独、恋母、复仇、神话、传奇、反讽、悲剧、喜剧、优美、幽默、革命、正义、家族眷恋、同性恋等主题原型也可以认为是主题基因,源自生命深处的基因,也在时间轴上的不同环境不断绵延,通过推陈出新的艺术作品进行表述,文化基因控制了影像的内在生成机制,影像则凝固了人类深层次的生命信息。主题是影像艺术作品的灵魂,主题确定后复杂的影像文化基因编码获得了生成的方向。角色原型如英雄、勇士、统治者、智慧老人、大地母亲、侠客、魔鬼、妖孽、莽士、梦中情人、圣人、荡妇、花心男、狐狸精、变色龙、军师、牧羊人、贞女、小丑、吸血鬼、骑墙派、第三者、负心人、叛徒、泄密者、间谍、弱者、靠山、管家、白马王子、灰姑娘、媒婆、执法者、义士、殉道者、探险者、受难者等也可以认为是角色基因,在历史长河中演变历久弥新,影像艺术中的角色与其他文艺门类同样如此。关于故事原型普洛普提出31种故事功能和36种戏剧模式,是形式主义文论的重要篇章,虽然不能穷尽所有的叙事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多如河沙的故事也会有稳定的基因不断得到表述。故事来自于个人、家族、社会之间关系,人类生命活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引发了种种故事,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反复不断在不同民族和时代文艺作品中出现的故事模式就是相对稳定文化基因。它们以生命活动为核心,在身心二元的欲望推动之下,与个人、家族、社会不同层次发生矛盾交锋,从而形成了人类行为的痕迹——故事。视听语言基因是影像艺术独特的艺术基因,现代影像艺术的视听语言机制是一致的。视听语言中的镜头语言、蒙太奇、声画组合等规律成为影像艺术表达的语法。视听语言的艺术逻辑所依赖的其实就是人类身体和心灵的审美规律,视觉语言来自于视觉神经的快感,听觉语言来自于听觉神经的快感,在心灵中形成一种综合的美感。而这种美感的形成会受到人类精神深处的本能、欲望和潜意识的控制,最终也是因为文化基因编码方式的掌控。视听语言其实就是文化基因的意象表述。关于风格基因,中国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专门论述了24种诗歌的风格,与影像艺术同样相通。所谓诗品即人品,人类的精神气质作为整体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就形成了艺术风格。影像艺术产生了众多的导演和流派,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集体风格,它们其实都是影像艺术导演的个人和集体的精神气质的反映。而这种精神气质来源于身心深处的文化基因编码。张艺谋的绚烂、陈凯歌的哲理、姜文的豪放、谢飞的谨严、侯孝贤的真实、宁浩的繁复、贾樟柯的沉郁、管虎的荒诞、王小帅的残酷青春等都是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与生命经历锤炼综合形成的鲜明风格。主题、角色、故事、视听语言和风格基因跨种族、跨媒介、跨门类成为文艺作品中稳定的理念、习惯和模式,都需要化身到影像之中进行表述。在影像艺术作者创作过程中,会在其大脑中进行复杂的融合与裂变,优秀的作品的五种文化基因具有统一协调的编码程序,从而形成有机统一整体的艺术作品。
二、互联网+电影
互联网作为当今最强大的媒介,具有三大基本属性:多媒体全息传播、光速超时空和“点对点”私媒传播。这也可以说是互联网作为一种中介文化基因携带的三大基本信息和功能,也可以认为是三种互联网文化基因,对进入其中的文化基因进行基因重组从而使其具有鲜明的互联网化特征。多媒体全息传播导致互联网建立类似现实世界的虚拟仿真空间,融合了多种文化因素,与大脑的精神时空形成异质同构关系,信息接收者进行沉浸式体验形成强烈共鸣。光速超时空使得互联网将时间维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与空间维度的世界打通形成共时性结构,信息接收者摆脱时空的物理限制进入自由的时空穿越并获得强烈的超时空体验。点对点私媒传播导致互联网传播的网络化、平面化、私密化、低俗化、草根化和互动性,文化领域的门槛降为零,“世界是平的”,立体的文化威权结构转化为平面的民主平等结构,大众进入文化狂欢时代。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是一种纯信息,电光本身并没有内容,在广告、电视、互联网中使用时才成为一种媒介。电子媒介最充分地体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判断:媒介即讯息。这里的讯息指的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即讯息就是媒介对“人的组合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发挥塑造和控制作用。而所谓尺度变化、速度变化、模式变化、人的组合关系和行动尺度与形态都可以视为基因变异。正如道金斯所论述的,中介媒介基因是一种桥梁,导致文化基因的变异。两位大师在逻辑深处契合无间。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中枢神经系统把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机体,电子媒介亦然。所以电子时代的人再不是分割肢解、残缺不全的人。”电子媒介作为综合媒介,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的世界,至少从感觉角度看,电子媒介从视听渠道提供形象、声音、文字等语言,建构四维时空结构容纳了人的感知,全方位地启动人的精神运行。电子媒介将“一切电路、一切智能、一切经济的和生态的东西”都联系起来。由此我们自然可以理解,人类文化基因深植于大脑神经系统,文化基因编码信息可以通过电子媒介进行广泛的延伸,互联网作为当今典型的电子媒介,也就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的延伸,互联网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化。互联网传播的基本单位是比特,比特没有重量、色彩、尺度,以光速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消灭”了时间和空间,从而导致地球村的出现,因为信息传播的同步使得世界变成了一个社区,全球化成为目前的文化潮流。互联网比特可以将所有的媒体信息进行同一,从而可以将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融合。互联网是无中心网状结构,传播方式是全新的点对点传播,传统的印刷、电影、广播、电视等媒介具有作为社会公器的社会属性,互联网成为崭新的私媒体出现。多媒体、超时空和私媒体成为互联网中介基因的基本基因信息,对处于其中的文化基因进行重组使之呈现互联网化特征。
在“互联网+影视艺术”基因融合之前的文化环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网络文学的成熟,后现代文化在中国兴起,中国80、90后青年亚文化的兴起和影视艺术数字技术的成熟。网络文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文学与互联网文化基因融合已经相当成熟,网络文学结合了文学与互联网的优良基因产生了新的文学种类,具有比特化传播、多媒体演绎、新民间文学、虚拟超时空等特征。网络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和网络影像作品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艺术现象,在改编中其实发生的是文化基因的转译,极其方便而且效果惊人。后现代文化是当前重要的文化潮流,后现代文化精神和逻辑渗透到文化全视域中,互联网是典型的后现代文化媒介,后现代文化基因撒播到人类大脑中,在具体的影像作品中进行化身和显像。中国80、90后青年文化形成亚文化圈层,80、90后青年深受网络文化影响,也最具有后现代文化精神,具有迥异于前人的文化气质。影视数字革命使得影视创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摄影机是一支笔”,可以按照内心想象进行书写,塑造奇幻的艺术形象。潜藏在大脑中的文化基因得到了自由表述的可能。
“互联网+电影”使得互联网作为中介文化基因与电影发生了一场文化基因融合运动。电影的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和风格基因与互联网的多媒体基因、超时空基因和私媒体基因进行重组,形成网络电影的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和风格基因。(如图1.6所示)
图1.6 “互联网+电影”文化基因融合示意图
“互联网+电影”模式在两个方向进行:电影基因移植进入互联网和互联网基因移植进入电影。电影基因进入互联网方向一方面是简单复制获得互联网的播出平台;另一方面是电影基因进入互联网进行基因融合裂变形成网络电影(主要是微电影和网络大电影)。另一方向是互联网基因进入电影导致电影艺术的互联网化形成电影领域中的网络电影。电影基因简单复制改变电影的传播渠道和接受模式,带来电影传播的革命。电影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结合则产生新的影像艺术——网络电影。电影基因进入互联网首先发生的是物质媒介的裂变,影像摆脱了胶片的限制,以数字比特方式存在,影像基因从而与多媒体基因、超时空基因和私媒体基因结合进行信息基因重组,自由化书写形成新的影像符号。互联网基因进入电影过程中在互联网的强力主导下,电影的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和风格基因与多媒体基因、超时空基因和私媒体基因在创作者大脑中进行重组融合,经过复杂的基因信息编码,形成网络电影核心基因,最终在文化语境和作者艺术创造力的激荡之下,对影像语言进行编码形成作品。
2010年是中国网络电影元年,11度青春微电影系列问世掀开了网络电影新的一页,网络视频超越杂耍和草根阶段,成为影像艺术新门类。主要的微电影类型有草根恶搞型、青春爱情型、励志奋斗型、古风型、感人亲情型、唯美风景型等,80、90后青年深受互联网文化熏陶,互联网文化基因成为他们文化生长的语境,80、90后的文化血液中渗透着互联网的文化基因。数字摄影机的流行为微电影奠定技术基础。微电影的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和风格基因呈现鲜明的网络特征。80、90后青年是微电影文化主体,他们的个性、情感、心理和理想成为微电影主题,得到充分表达。相对于影视艺术的社会性,微电影小集体的创作模式导致主题取向私密化,个人色彩得到强化。微电影的角色主要是80、90后草根青年,自我表达成为微电影主要模式,主要展现其迷惘、苦涩、自嘲、梦想、自赎、激情、浪漫等情感历程,台词对白主要是互联网上流行的网络新语言。青春期的历险、奔忙、困境、奋斗、漂泊等在微电影中成为主要的故事基因,建基于生活现实的艰涩经历在互联网上得到复制、转译和变异。网络传播的超时空基因在微电影叙事中形成具体的结构:时空穿越,过去、现在、未来融合一体。网络电影的视听语言在语法方面继承了影视视听语言法则,在具体使用技巧和表现形态上具有自身特色。微电影篇幅一般不超过30分钟,这适应了互联网便捷传播的特点。计算机和手机播出平台的小屏幕使得微电影大量拍摄特写、近景镜头,画面经过数字技术后期呈现出强烈的迷幻、虚拟色彩,非线性编辑软件的使用使得剪辑异常灵活而自由,在叙事上时空穿越,在剪辑上则表现为碎片化、多线条的结构,微电影在时间轴上获得自由表述。这可以说是互联网超时空基因的作用。互联网多媒体基因作用则使得微电影融合了多种文化,流行歌曲、电视选秀节目、网络游戏、舞蹈、伴奏音乐、明星文化、广播节目、社会事件等多种文化在微电影中融合一体,结合了时尚、青年、网络、大众等亚文化形态。微电影艺术风格呈现后现代的杂糅、迷幻、快捷多变、亲切、清新、简约特征,从而形成作品整体层面的区别于影视艺术的鲜明特色。
另一方向上互联网基因进入电影是对电影进入网络的一次文化逆袭,中国电影在2014年进入“网生代”时期,其实网络风在电影界已经流行良久。《失恋33天》《山楂树之恋》《杜拉拉升职记》《致青春》等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已经具有鲜明的网络特征,互联网文化基因改写之后的网络小说相对于传统小说而言,已经在文学形态上电子化、超文本化和多媒体化,文化精神上后现代化,艺术品质低俗化,结构零散化,文学阅读互动化,艺术空间虚拟化。“互联网+文学”模式已经成功将文学基因和网络基因融合,形成了成熟的网络文学。将网络文学改编为电影是一次文化基因的转译,类似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其中互联网文化基因的显灵对80、90后青年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而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票房纪录。近两年互联网文化基因对电影艺术的改写更加深刻,网络喜剧审美范畴囧、雷、萌等喜剧基因经过移植进入电影,出现《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人再囧途之泰囧》《心花路放》《小时代》《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电影版)《捉妖记》《夏洛特烦恼》等。在电影界近五年逐渐形成了一种互联网基因主控的电影新类型——网络喜剧电影,与微电影在文化精神上一脉相承。在互联网基因编码作用下,80、90后青年成为网络喜剧电影的文化主体,洋溢着互联网的喜剧精神,内涵浅层次平面化,亵渎崇高,追求快乐原则下的感官刺激。屌丝、渣男、猥琐男、同性恋、小三等网络人物成为网络化电影的主要角色。台词主要是新人类时尚而又幽默的网络语言。80、90后青年的青春历险、屌丝奇遇、虐恋炫富、情爱画廊、奋斗苦旅等成为主要故事内容。叙事结构碎片化、情节低俗化、时空穿越化成为主要叙事特征。视听语言方面画面具有强烈虚拟性,剪辑多线条多时空灵活穿插,大量运用插曲,强调身体感官的视听冲击。网络化电影风格上具有杂糅、嬉戏、迷幻等特点。从作品维度看来,《老男孩》是网络电影的肇始之作,互联网文化基因在其中已经与电影基因进行成功的融合,低俗嬉戏主题、草根角色、零散叙事、流行歌曲大量运用、多媒体杂糅混搭、轻幽默喜剧精神、自由灵动剪辑、虚幻画面和迷幻风格已经得到充分展现,这些在网络喜剧电影中得到绵延生长,2015年热播的《夏洛特烦恼》中亦呈现出这些特征。
三、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模式同样在两个方向进行:电视基因进入互联网和互联网基因进入电视。在电视基因进入互联网方向一方面是电视艺术基因简单复制进入网络,使得电视基因跨界进入互联网空间从而获得大量复制,使得电视播出渠道获得革命性拓展。另一方面是电视艺术基因与互联网多媒体基因、超时空基因和私媒体基因融合产生了新的影像艺术——网络剧和网络节目,目前网络剧和网络节目尚处于创始阶段,但是,分析其文化基因可以发现其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在互联网基因进入电视方向,在电视作者大脑中互联网多媒体基因、超时空基因和私媒体基因与成熟的电视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和风格基因相结合,产生网络电视核心基因,运用电视艺术语言,创作出具有鲜明网络特色的电视剧新的形态、语言、类型和风格。(如图1.7所示)
图1.7 互联网+电视文化基因融合示意图
2013年美剧《纸牌屋》在搜狐网和2014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爱奇艺同步播出,刺激中国网络剧激浊扬清。2014年《匆匆那年》《暗黑者》《灵魂摆渡》等网络剧因为专业电视剧制作团队的介入移植了电视剧艺术基因,艺术形态、视听语言、故事编排、演员表演、艺术风格等方面超越恶搞阶段迅速提高到与电视剧可以相提并论。2015年《无心法师》《盗墓笔记》《鬼吹灯》《执念师》《暗黑者(二)》《灵魂摆渡(二)》《仙剑客栈》等进一步巩固网络剧艺术成就。网络小说改编成为网络剧重要来源,而其天然的网络文化特色对80、90后观众而言具有独特的吸引力。网络剧的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和风格基因融合了互联网基因从而相对于电视剧而言呈现了鲜明的互联网文化特色。互联网和电视都是大众传播媒介,但是,中国电视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而网络文化呈现出更强的大众性,因其先天的文化基因更加凸显通俗性、后现代性、私密性。
目前较为成熟的网络剧类型主要有幽默搞笑、校园爱情、情景喜剧、悬念惊悚剧、犯罪剧、科幻剧、奇幻灵异剧等。笔者将网络剧分为两种:一方面是互联网基因突出的类型如幽默搞笑、校园爱情、情景喜剧等;另一方面是电视类型剧基因移植而成的类型如悬念惊悚剧、犯罪剧、科幻剧、奇幻灵异剧等。第一种网络剧文化主体是80、90后青年,追求快乐生活的中国当下青年一代的喜剧精神在网络剧中得到集中体现,艺术上呈现网络化的后现代色彩。幽默搞笑如《屌丝男士》《嘻哈四重奏》《废柴兄弟》《极品女士》《名侦探狄仁杰》等是互联网上孕育形成的后现代色彩浓厚网上独有的喜剧类型。校园爱情如《匆匆那年》《绝爱》等延续了微电影的青春主题,表现当下青年的爱情、历险、奋斗等精神内核。角色基因则被具有鲜明网络色彩的新新人类所取代,边缘、低俗而具有种种人性缺失的人物成为主要角色。其台词更是网络语言的集散地,角色台词网络色彩浓厚,对话在网络剧中地位十分重要。故事基因反映80、90后青年的现实生活,零散化的情节甚至使得网络剧成为段子剧。视听语言基因继承了电视剧小屏幕带来的特写镜头大量使用,碎片剪辑加快了叙事节奏,数字化的后期制作使得画面显得虚拟色彩较强。风格基因则集中体现了后现代风格:零散、低俗、幽默和迷幻。
第二种网络剧可以认为电视类型基因剧移植到互联网,揉进超时空穿越、多媒体文化交织和私媒体灰色人性等互联网文化基因,继承了网络小说的奇幻、灵异、穿越等元素,形成了具有互联网文化色彩的连续剧和单元剧。主题基因与电视剧类型相比更加猎奇、窥私和“重口味”,凸显互联网文化的审美趣味和喜剧精神。角色基因继承网络小说的边缘底层特点,并具有特异功能或者人性缺失,延续网络小说的人物特点,外在形貌和内在精神风貌方面反映了80、90后青年集体趣味和倾向。故事基因则由网络小说移植而来,常用悬疑、惊悚、动作、科幻、灵异、穿越、恶搞、特异功能等情节。视听语言基因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后期制作作用使得画面较为虚幻,非线性编辑带来的自由式剪辑使得网络剧碎片化,时间轴上的灵动穿越较多。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与微电影一致,显得迷幻、空灵,强调感官刺激。
网络节目大致可以划分为网络文艺节目和网络纪实节目,目前影响较大的网络文艺节目有《你正常吗?》《浪漫满车》《爱go了没?》《大鹏嘚吧嘚》《十周嫁出去》等,纪实节目有《侣行》《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罗辑思维》《冲上云霄》等。网络节目充分发挥了网络文化优势,相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具有先天的亲民性,对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而言拥有巨大的吸引力,具有生活本源化、选题网民化、制作简约化、语言流行化、人物草根化、结构松散化等特征,源自于网络文化基因,融合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视听语言、结构模式、明星阵容等元素后,生成崭新的网络节目。网络节目植根于80、90后生活,话题一般为网民所关注,甚至可以根据网民投票结果决定话题选择。节目人物如主持人、嘉宾、选手大部分是80、90后青年或其推崇的明星,具有一技之长的草根人物备受推崇。电视节目的对话和字幕语言是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经常制造新的流行语。弹幕的推出更导致观众的留言登上屏幕成为网络节目一部分。简化网络节目制作流程,舞台美术摆脱奢华追求简洁,凸显语言功能和民间智慧。运用数字化特效较多,多媒体组合形成集约化信息传播。呈现灵动、自由、私密化风格。网络节目已经呈现明显的网络文化气质,并且其中佼佼者已经逆向跨界进入电视领域。
互联网文化逆向进入电视艺术的影响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基因、超时空基因和私密性基因渗透进入电视节目中,使之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复制性、超时空性、平面性等。网络小说改编为电视剧已经成为最近十年中国电视剧重要创新潮流,这基本与网络小说改编为电影同步。主要的作品有《寻秦记》《诛仙》《仙剑奇侠传》《宫》《步步惊心》《千山暮雪》《甄嬛传》《美人心计》《泡沫之夏》《何以笙箫默》《花千骨》《云中歌》《芈月传》《裸婚时代》《杜拉拉升职记》等。网络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是网络文化基因的跨媒介基因复制、融合与裂变,是网络文化基因在新的文化空间中的拓展。网络文化基因不同的编码方式为电视剧艺术领域开拓了新的题材、形态、语言、类型、风格。网络小说改编为电视剧发展出的主要新类型有宫斗剧、穿越剧、偶像剧、都市虐恋剧、古装玄幻剧等。每一种类型文化基因族有不同的主题、角色、故事、视听语言、风格等艺术基因。从而形成了当前网络化电视剧的文化基因族系景观,形成稳定的基因结构,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流行文化潮流。网络化电视剧先于网络剧产生和成熟,其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和风格基因却具有极大的相似度。
而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纪实节目在生产、传播、接受过程中已经与网络紧密结合,网络文化基因深刻改写电视节目,网络文化基因与电视艺术基因相结合导致电视节目发生全方位改观。电视节目的物质形态已经数字化,素材选择、信息抓取和挖掘已经网络化,选题强调网络趣味,电视节目策划和台本写作都建基于网络化环境中。网络已经是电视节目播出的重要平台。观众在网上收看电视节目已经是青年一代的习惯。网络造星运动是草根成名的捷径,并产生了大批拥有巨大影响力和市场潜力的网络明星,并进入电视领域。网络互动性在电视节目中有充分体现。电视节目可以从网络文化把握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娱乐倾向,大数据分析模式建立导致电视接受美学化为具体的数据,可以准确选择观众群落,从而逆向影响电视节目的生成。网络话题成为电视节目的主题表现,网络语言成为电视节目的时尚台词。节目风格繁复多变、酷炫、时尚。当前活跃的电视文化基因如审美趣向、时尚潮流、娱乐精神、结构模式、镜头语言、包装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已经明显网络化。网络文化基因植入电视文化圈层,占有电视文化空间,导致流行电视节目逐渐呈现明显网络化特征,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获得惊人的市场价值。
总而言之,“互联网+”模式中现代影像艺术基因在互联网文化基因的强力推动下发生了复杂的融合和裂变运动,互联网文化基因和影像基因相互融合最后裂变为网络电影、网络化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网络化电视剧和网络化电视节目一系列新的现代影像艺术门类和类型。同时,对于现代影像艺术基因而言,这也是一场文化基因裂变运动。(如图1.8所示)
网络电影、网络化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网络化电视剧和网络化电视节目的主题基因、角色基因、故事基因、视听语言基因、风格基因和类型基因族情况归纳如表1.1所示。
图1.8 现代影像艺术基因裂变示意图
表1.1 现代影像艺术文化基因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