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十年躬耕磨一剑
诸葛亮离开襄阳,来到了南阳的卧龙岗。这是隐居山林,也是以退为进。这条“龙”,从公元197年到公元207年,他在此一卧就是十年。
我们且不管诸葛亮在草庐里都干着什么,先看看茅庐外面的政治风云。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汉献帝刘协从李傕手中逃出,在杨奉等人的护送下回到洛阳。
刘备呢?从陶谦手中接管的徐州被吕布占领,随后他投靠了曹操。
曹操呢?汉末天子刘协被各路军阀你争我抢之后,又被曹操劫持到许昌。
诸葛亮呢?他还不知道自己人生的下一站是南阳卧龙岗呢。
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讨伐屯驻在宛城的张绣,结果失败。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这个时候,我们的卧龙先生刚刚来到南阳,并在茅庐“卧下”。先别提是否能卧稳了,也许他连自己和弟弟的温饱问题还不能真正解决。
公元199年,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这个时候,诸葛亮与弟弟的生活也安顿下来了。于是他就开始“拜师学艺”。
在当时,有这样的社会风气,就是学生主动寻找社会上的大名士求教。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一批年轻人,开始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当然,这时的诸葛亮和刘备还是一对陌生人呢,诸葛亮没见过刘备,刘备也没听说过诸葛亮。
除了躬耕和学习,诸葛亮还在想什么呢?《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平日好读《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喻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民间曲调那么多,诸葛亮为何偏偏喜欢《梁父吟》?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曲调呢?《梁父吟》即《梁甫吟》,它是我国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诸葛亮之所以喜欢这个,也许很大程度上是思念自己的父母和叔父所致。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诸葛亮怎会不心酸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崔氏谱》中也提到:“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啸”什么呢?——“啸”国,也“啸”家。
他幼年时就失去了父母,叔父在他尚未到弱冠之年便也撒手而去。现在国家又处于一片大乱之中,他怎么不“啸”呢?可是,这“啸”里的心酸又有谁能听懂呢?
再说,仅仅心酸又有什么用呢?江山不是诸葛氏的天下,那就退而求其次做个像管仲、乐毅一样的人吧。也许,这也是对九泉下父母和叔父的最大告慰了。
于是,诸葛亮就去寻找在当地很有声望的老师。他曾拜过庞德公为师,也拜过司马徽为师。
庞德公是当地很有声望的大名士,学问深、见识广,不少有才干的人隔三差五地去拜访他,听他对时局的分析,听他独特的见解。
当然,诸葛亮也经常去登门求教,而且每次都是“独拜床下”。庞德公很器重诸葛亮,认为诸葛亮是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必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称诸葛亮为“卧龙”,把诸葛亮比喻为“隐居”的俊杰。当然,他俩这绝不是在一唱一和地演戏,更不是在相互恭维。
司马徽是北方名士,老家在颍川郡,后因避乱到了荆州。他对经学、史学都有很深的研究,一些远方青年也慕名随他到荆州去求学。
为什么会这样呢?司马老师脑袋很灵活,当时的学者在学习时很讲究对古代文献逐字逐句地解释和考证,其实这是书呆子读死书的学习方式。这些知识对治国安邦则毫无用处,而司马徽则非常注重儒家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务求领略古人学说中的精髓。诸葛亮受他影响极深,史书上说他读书“独观其大略”。看来,这是有其师必有其徒也。
当然,这绝非不求甚解,相反,他很善于领会书中的实质内容,而且勤于思考,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曾广泛地学习诸子百家经典,更多的是法家韩非与申不害等人的著作。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还是有很强的法制观念的,他后来的依法治国与这不无关系。
诸葛亮结交士林,既增进了学问,又扩展了名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就是司马徽和徐庶推荐的。诸葛亮一方面通过读书、交友、拜师,增长学识和才干,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一方面留心时事,观察时局变化,注重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这样年复一年地积累,逐渐走向成熟,为自己出山登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01年,当各路诸侯忙得不可开交之际,诸葛亮依旧躲在卧龙岗看热闹。刘备后来投奔荆州(当时治所在襄阳)牧刘表,刘表终于有了看门的保安。于是他就拨给刘备一些兵马,让他驻扎在新野,北拒曹操。刘备这一驻扎,离南阳的诸葛亮更近了,为诸葛亮仔细观察其为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好友徐庶投奔刘备后,又给诸葛亮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息。
其实,诸葛亮以退为进的策略,同时也是为了选择“买家”。诸葛亮虽然在《出师表》里用文字表白了他的“心迹”,可是他时时处处都是在想着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包括他与黄月英的“爱情”。
诸葛亮为何天天把管仲、乐毅挂在嘴边儿呢?他怎么不天天把美女西施挂在嘴边儿呢?大丈夫志在四方,这当然是可敬可贺的。这一点,也正是老丈人黄承彦所看重的。
在当时,诸葛一家和荆州豪门一向有往来。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蒯家蒯良的大儿子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为妻。当时荆州的地方势力是以庞、习、黄、蒯、蔡为首的家族所把持。在这些大家族中,他们各有联姻。而以庞家为首的地方势力并不看好刘表。刘表在荆州数年,庞德公拒不出仕。刘表只能依赖联姻,娶了蔡瑁的妹妹即蔡讽最小的女儿为妻。蔡讽的大女儿则是黄承彦的妻子。这样一来,诸葛亮姐弟与庞家、蒯家、黄家的联姻,为他的仕途铺了一条宽广的大路。
诸葛亮联姻会找人家,躬耕会找地方。南阳这片风水宝地,它曾经是汉光武帝刘秀的“龙兴之地”,是当时全国知名的大都会,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全国领先。
这样的环境,使得躬耕于此的诸葛亮能够时刻倾听着时代的脉动。那时候中原大乱,在荆州避乱的还有一大批青年才俊,如颍川郡的徐庶、石广元,汝南郡的孟公威和博陵郡的崔州平等人。他们经常聚会,除了切磋学问,还能交流信息,讨论天下局势。
这里既是一个文化沙龙,又是一个了解时事的俱乐部。其实,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诸葛亮的学问和见识想不提高都难。表面上他是在卧龙岗当“耕夫”,实际上这卧龙是在读“高等研究院”。
在这十年中,诸葛亮不但洞悉了外面那个他即将杀进去的风云世界,他本身也练就了一身能驾驭一方霸主的本领。他不但自己奋发进取,也学会了知己知彼。
刘备百折不挠,善于用人,而且又礼贤下士,这一点很符合诸葛亮的择主标准。再说了,在刘备身边,关羽、张飞等猛将是难得的军事人才,而谋士都是一些平庸之辈,刘备最缺乏的就是诸葛亮这样的经纬之才。
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这是两个守不住家的主儿,他们俩因不孚众望而大失人心。一个皇叔的身份就是一面政权旗帜,这两处民众肯定会依附于刘备,更何况仁义的刘备又是众望所归。
东吴孙权那边是人才济济,孙权不可能完全听信于诸葛亮一人的计策。
曹操处更是人才云集,才能高于诸葛亮者远非三五人,那儿的竞争更激烈。
至于刘表、刘璋、张鲁、马超等军阀,诸葛亮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让自己头上的那个君主言听计从,让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这才是诸葛亮最想得到的。在价值取舍中,他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选择主子的尺度。当然,如果从一国利益来说,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就意味着集体利益的实现。
公元207年,刘备前往南阳卧龙岗去拜访。诸葛亮的求职书——《草庐对》早已准备好了,甚至草稿都没打。两人初次相见就相谈甚欢,刘备甚至还告诉两位弟弟,得诸葛亮就像如鱼得水。诸葛亮也等到了自己早已盼望的这一天。
诸葛亮出山了!十年躬耕磨一剑,这剑只送一个人——刘备。
《出师表》中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那是“表”给“董事长”刘备看的。《三国志》告诉我们,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才是他十年磨一剑的最终目的。其实,这二者也并不矛盾。
在南阳生活的十年,是诸葛亮成长为一个有志向、有见识、有才干的知识分子的最关键的一段人生岁月。名存千古的《草庐对》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十年,不是隐居的十年,而是不断磨砺自己、不断成长的十年。也许连他的老师都没有想到,当初的卧龙岗能够孕育出这样一条“千古人龙”。
磨剑和挥剑,这个属于技术的艺术活儿,演义里那个诸葛亮的天敌知音司马懿也会。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磨剑磨了一生(在曹府磨的),而挥剑只有一次。这一次的挥剑,就是斩断了曹魏的尾巴,斩出了西晋的雏形。
而诸葛亮,他在卧龙岗躬耕十年也终于磨得一剑。这十年,诸葛亮把自己磨炼成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才。这奇才,却出山为蜀汉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甚至到人生的终点都是死在北伐的路上。
从司马懿的磨剑和挥剑来看,得诸葛亮实乃刘备之幸也;失诸葛亮乃刘表之命也。可是,在这得失之间,最幸运的诸葛亮做出了一个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