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窈窕淑女:东方女性的独特韵味
中华民族有悠远而优秀的传统,在漫长文化历史中的演变下,东方女性拥有自己独特的神韵与美感。温婉、坚忍、仁爱、无私……这些特质深深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给人的是一种难忘的美,是一种来自文化深处的柔和气息,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美丽的沉积,别有韵味。
女人如水:冰清玉洁,洗濯尘垢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是《诗经》中的《郑风·野有蔓草》,描述了在遇到一位清纯美女的感受。在诗中,作者用“婉如清扬”来形容这位美女。
在《诗经》的作者看来,女人如水,婉约如清泉,灵动似溪流,有静观世事的山湖优雅,有广纳百川的大海豪情,仿佛无论到哪里,都塑造出自己的品格。
水,洗濯尘垢,冲洗世间的黑暗;随方就圆,不执著一个姿态;唯一不变的是水始终谦卑向下奔流。水遇热成汽,幻化于无形;遇冷结成冰霜,冰清玉洁;遇到同道便欢喜相容,共同演绎一段奔流到海的精彩……
追溯历史的长河,有权倾一世的一代女皇,有身担重任的皇族公主,有代父从军的女将军,有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有平凡度日的居家妇女,她们有着水般柔情,亦有水般韧性,懂得驾驭女人的天性,也懂得适时变通,庄敬自强,处变不惊。
女人如水,象征着女人能够忍耐。耐心是爱心,因为忍是以大局为重,所以忍到风平浪静,忍到家和人乐。她们知道:水滴终可穿石。
夏禹王的妃子涂山氏,之所以能够成为夏朝开国君王的妻子,就是因为她能够以国为重,以夫君为重。
涂山氏生性娴雅,仪容秀美,是当地有名的美女。当年大禹忙着治水,30岁那年还没有成家。后来在涂山见到了自己的妻子,二人生了爱慕之情。但是治水很紧迫,又要到处视察灾情。当时涂山氏写了一首诗,只留下了两句,她说:“等候人啊,是多么长久的事哟!”据说这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南方的情诗。女娇对大禹非常忠贞,后来感动了大禹,遂在台桑与她成婚,这就是“禹得涂山女,而通于台桑”的故事。
夏禹娶了涂山氏4天后就告别妻子外出治水。涂山氏就被送到了北方的安邑,她日夜思念南方的家乡。大禹知道后,没有时间安慰新婚的妻子,遂派人在城南筑了一座望乡台。有一次大禹治水经过家门,适逢他的妻子生孩子。邻居跟他说:“您去看看妻儿吧。”他说:“治水,水火不留情,要抢时间,我没有办法分心。”但是他也给自己的孩子起了名字叫启。有“治水启行”的含义。如此一去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归来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十多岁,涂山氏也成为一位中年妇人了。后来,大禹继承了帝位,封涂山氏为正妃。
想想这样一个女子,我们现在学习她的什么?学她终于熬到了正妃吗?不是!是学她的德行,能够忍受分离的痛苦,能够以大局为重,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深深的埋在了心里。
正是因为有这样贤德的后妃,所以成就了儿子启的未来,继承了夏禹的帝业。涂山氏是做出牺牲的贤内助的典范,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
“女人如水,象征着女子情感的纯洁和专一,就像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唐朝的贾直言,因为给皇帝进谏,结果被贬去岭南。他对自己的妻子董氏说:“我此去生死未卜,你这么年轻,不宜独居,你再做打算吧。”妻子于是拿起锦带把头发绑起来,让丈夫在带子上写上字,说:“我一定要等你回来,亲手把我这个头发解开。”20年后,丈夫才回来,妻子依然在家中等着他,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丈夫独自前往,是为妻子考虑,因岭南当时是蛮夷之地,自己此去生死难料,有多少的同僚在被贬的路上就死去了,怎么忍心拖累妻子。
妻子在丈夫离开后,一个人默默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不管面对多少困难,仍然以行动践行了对丈夫的誓言。
这就是我们的古圣先贤互相成就对方,这就是他们夫妻的恩义,情义和道义,这就是中国传统女性的纯洁和专一。
说到东方女性的代表,被誉为“民国第一女神”的林徽因可以算作一位。
作为女人的她,亦是风情万种。林徽因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着装要求很高。她喜欢剪一头清爽的短发,前额烫几个优雅的小卷,极为可爱。喜爱设计的她,为自己设计了婚礼服和整场婚礼,别出心裁地融入了中西方服饰结构和廓形。哪怕是在艰苦的调研里,她也会穿着平跟短靴,戴上遮阳帽;就算是因病消瘦,也依然气质非凡。费正清这么形容林徽因:“她穿一身合体的旗袍,朴素又高雅,别有一番韵味,东方美的娴雅、端庄、轻巧、魔力全在里头了。”
林徽因曾说过:“真讨厌,什么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在她看来,仅以“美人”来看待她,是对她的轻视。
为什么人人视为“福利”的美好容颜,在林徽因这里却成了苦恼呢?因为对林徽因的生命历程来说,姣好的容貌却是她身上最不足称道的东西。
你还记得十几岁时的梦想吗?想必没有多少人能回答:我一直在坚守梦想。但林徽因,16岁受邻居女建筑师影响,立下投身建筑事业的志愿后,一生都在为这个梦想,不懈耕耘。
当时,梁思成尚未确认志向,曾想子承父业学习西方政治,但被林徽因对建筑的高谈阔论改变了主意。甚至在谈婚论嫁时,她也以对方必须与自己到美国学习建筑为条件,对梁思成的一生的立志起了关键作用。
不远万里赴美国留学,却得知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便“曲线救国”,在美术系注册,但选修了建筑学的全部课程。她全身心投入课业,优异的成绩使她成为课程助教。学成归国后,她与梁思成受聘于东北大学,创建建筑系,将留学时的经验用于学校。林徽因还设计了东北大学“白山黑水”的校徽。
林徽因早年患肺疾,抗战期间颠沛流离,病情加剧为肺结核。但哪怕身患重疾(肺结核在当时属于不治之症),她依然与梁思成一路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走遍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尤其是骑着毛驴寻觅到佛光寺时,身体羸弱的林徽因,亲自爬上长梯测量。
当时民生凋敝,考察路途异常艰辛,林徽因的考察日记里写到:“行三公里雨骤至,避山旁小庙中。六时雨止,沟道中洪流澎湃,不克前进,乃下山宿大社村周氏宗祠内。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晚间又为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
然而,林徽因却甘之如饴。两人寻访古桥、古堡、古寺,透过岁月的积尘,勘定年月、揣摩结构、计算尺寸、绘制图片、拍照归档。这些实际考察,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天书”《营造法式》的解读,林徽因为这本书所作的绪论,亦是建筑史里的一大成绩。
之后,在病榻上的她依然运筹帷幄,组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为保护北京城古建筑而奔走呼吁,直至最后与世长辞,都仍心心念念着建筑。
16岁时,林徽因在英国与诗人徐志摩相识,后者很快便陷入了她清亮的眼眸里,甚至不惜为了她与妻子张幼仪离婚。徐志摩坦言,自己是因为林徽因才走上了诗歌的道路,她是落在他心湖里的一朵云,甘愿做她裙边的一株草,哪怕只能在凝望中爱着她。
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她欣赏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但睿智如她,并不任由感性来左右自己的选择,就连张幼仪都评价她“是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更自由的女士”。
多年以后,林徽因曾对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这一句话对众多迷失在爱情中的姑娘来说,可谓是醍醐灌顶。能在深情的爱意里保持冷静的思考与选择,多么难能可贵。
至于好友金岳霖,林徽因坦诚确实动过心,她对梁思成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一夜未眠,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金岳霖得知后,主动退出:“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此后三人再不提这件事,依然互相探讨学问,甚至在梁思成与林徽因吵架时,也是由金岳霖来做仲裁。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
三人坦诚相对,并无隐瞒,也无越轨之举,却遭到众多人的非议。正如李健吾所说:“女人都把林徽因当仇敌。这不仅由于她的美貌,更因为这么多才子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却不为所动。”
张幼仪恨她,将之视为自己婚姻的第三者,更恨她对徐志摩的拒绝;陆小曼妒她,因为她永远是徐志摩心中难以被取代的女神;学生林洙以一面之词散布她与金岳霖的关系。
但她并不在意:“我不会以诗人的美誉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
“石头一车不如明珠一颗”,朋友不需多,有几个交心的便已足够,时间不该在琐碎的市井杂言中消磨殆尽,而应该留给最值得的人。她不与谁争辩,身材窈窕,但心胸宽广,自有姿态,全心全意投入到建筑事业与家庭生活中。她的寂静,让所有非议都成了碎片。
正如林徽因写给胡适的信里提到的:“我受的教育是旧的,我也编不出什么新的道理,我只要‘对得起’人。”父母、丈夫、儿女、挚友,便是她真正在意且固有底线的人,因此,不论是对徐志摩,还是金岳霖,她都不会越线。
三毛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论是为她肝脑涂地的徐志摩,还是为她放逐山野终身不娶的金岳霖,都没有爱错人。美好如林徽因,值得他们用一生来念念不忘。
人生没有不负重的飞翔。林徽因的人生,也不尽完美。
林徽因的生母是续弦,来自小镇,没有文化,没有儿子,性格又执拗难相处,并不得宠爱。林徽因作为长女,夹在父亲与母亲、母亲与二娘之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终其一生,母女俩的关系都很紧张。但作为女儿的她,依然尽心尽力地服侍母亲,甚至选择与梁思成结婚,也与父亲已逝、父亲的好友梁启超承诺会赡养伶仃的母亲有关。
早年车祸使梁思成留下了腿瘸、常年穿铁马甲固定腰椎的后遗症,家庭一切都是林徽因在打理。动荡时期,梁思成受批斗,红卫兵要求林徽因与他划清界限,甚至逼她与之离婚时,她理智、冷静地对待:
“我审视了自己对婚姻的准则:坦诚、理解、信任、宽容、责任。我与思成之间没有任何隐私,我们做到了坦诚,正因为我们互相如此真诚,因此得到了互相的理解与信任,我宽容他的任何错误。因此我也就有责任与他共同承担家庭的任何不幸。离婚?不!”
这样在浪潮中的坚定,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了吗?”她确实用一生的时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作为一名母亲,她也倾尽心血哺育和教导自己的孩子。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家人逃难到昆明、重庆。物价昂贵,她在菜籽油灯的微光下,缝着孩子的布鞋,买便宜的粗食回家煮,过着我们父辈少年时期的粗简生活。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保持着“倔强的幽默感”,以戏谑的眼光来看待杂沓纷乱的一切,给孩子们传达了对生活的坚定信心。
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东方女性的杰出典范。
当下的社会,女人的地位比以前提高了,政坛、商界乃至各行各业,都有女人的身影,她们肩负着更艰巨的重任。奋发进取谋求事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起家庭,相夫教子。尽管如此,她们都有着惊人的毅力,承担着社会赋予她的职责,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她们如雨水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计较,不喧嚣,只付出。
这,就是东方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独特韵味。
女人像水,像一杯白开水。它不事雕琢,洗尽铅华,质朴诚挚,有一种日日依偎夜夜厮守的亲切;它滋养着你濯洗着你,却又不让你感恩戴德;它珍贵却不昂贵,平凡而又伟大。
阴阳和合:温婉阳刚,相得益彰
《易经》认为,男属阳,女属阴;男属天,女属地;男属火,女属水;男有阳刚之气,女有阴柔之美。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著有一部名为《女诫》的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由于班昭行止庄正,文采飞扬,此书后来被争相传抄而风行当时。
《女诫》中说:“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虺,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阴阳殊性,男女异行”说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男人和女人本身天性就是不一样的,男人属于阳性,有阳刚气质;女人属于阴性,有阴柔本性。男人要以阳刚为自己的德性,女人要以柔弱为自己的相用。通俗一点说,就是男人要以刚强为美德,女人要以柔弱为美德,所以俗语说,生了男孩希望像狼一样,很害怕他像“虺”,虺是一种动物,比较羸弱的小动物。生女孩非常希望像老鼠,不希望她像一个老虎。
女人的“柔”,是柔和。就像春天柳树上的柳条,它既可以弯成圈,也可以弯成麻花,也正是因为柳条非常柔软,所以它不会轻易被折断。女子的性格,也应该像柳条一样柔和。“柔”是柔软,能弯曲,不要像木柴那样,一折就断掉了;“和”就是要温和、要温婉,说出来的话要暖人心。
“女以弱为美”,这个“美”有很深的含义在里面,跟现代人理解的长相很漂亮就是美,完全不同的。一个心地仁厚、温婉、善良有智慧的女子,在她的容貌上散发出来的美和所谓天生的只是外表上的美完全是两种概念。外表上的美像养在花瓶里的花一样,花瓶里的水没了,花也就很快枯萎掉了。这个水是有限的,象征我们的年龄,一过了花季的年龄,50岁,60岁就不能美了。
真正的美就像深植在土地里的花草,根深叶茂,常年不败。这个美会让人看见了思无邪,就是不会引起人的邪思邪念,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一看见就会升起仰慕之心,不会想入非非。
这种美是一种庄严之美。女子端庄、大气、像大家闺秀一样,而不是小家碧玉,那这样的女子一定越看越美,越老越美。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家会怎么看她都觉得有味道,这是真正纯净纯善的心灵所散发出来的,而不是那种外表很漂亮而内心却充满了自私自利。
所以这种以弱为美是指心中有柔弱,有仁慈和善良,但是表现在外面会非常的有智慧,会随圆就方,也会判断出轻重缓急,让人觉得这样的女子有分量,不是很轻浮,这样的女子才有威仪,让人顿生仰慕之心。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很多女性到处去美容,其实,如果能做到温柔和顺,根本就不需要花费这些心思。试想一下,一个性格粗暴的女人,即使再去美容,内心的刚硬会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表现出来,她真实性格与表面妆容的不和谐,给人的感觉只会更糟糕。
女人的美来源于内心的宁静和柔和,然后才能从内而外透出温婉的光芒,而女性高雅的气质也正来源于此。
“现在的女孩子都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一点儿不温柔!”经常可以听到男士对现代女性发出类似的怨言。对于男士的“悲叹”,有些女人可能会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愤愤不平地辩驳:“时代不同了,现在我们可是和男人‘平起平坐’的;你大学毕业,我还念过研究生呢;你月收入三千,我年薪五万!我干吗要对你百依百顺,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弱者’状?”
这些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未必完全正确。
温柔的女人不是只懂得牺牲的传统小脚女人。她健康,她享受,她撒娇,样样都不缺。同时,她不会叉腰骂街,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唠叨,不会像防贼一样地防着自己的丈夫,更不会在外人面前贬低丈夫……
女人的温柔不是没主见的“乖”,而是一种美好性情,一种智慧。男女平等,不是鼓励女人像男人,像野蛮女友,而是回归女人本色。女人的温柔是一种可以让男人品尝后主动驯服的软酒,口感细腻的佳酿。女人的温柔不是扭曲,不仅让男人舒服,更让女人羡慕。
温柔的女人最具有女人味,不尖刻,内心柔软但又自信充满芳香,而且明亮。温柔的女人是幸福的,没有愁怨,更不会寂寞。是爱让她的心充盈而有力量,里边有温热的泉,双眸含水含笑。她明白自己的力量所在,魅力所在和快乐所在。她优雅的情怀与宽容的气度浑然一体,互相辉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徐志摩的一首诗,道出了温柔的女性美。温柔的女人,她不会脾气暴戾,虽然说起话来未必是柔声细气,但是语气平和,让人倍感舒适。温柔的女人总是善解人意,她用心倾听你的话语,而她的细语更是真情的流露。
温柔是女性独有的特点,也是女性的宝贵财富。如果你希望自己更完美、更妩媚、更有魅力,你就应当保持或挖掘自己身上作为女性所特有的温柔性情。须知:做女人,不能不懂温柔;要做个百分百女人,不能丧失温柔;要成为幸福快乐的女人,绝对不能不温柔。
女人最能打动人的就是温柔。温柔而不做作的女人,知冷知热、知轻知重。和她在一起,内心的不愉快会很快烟消云散,这样的女人是最能令人心动的。
女性的温柔是民族遗风、文化修养、性格培养三者共同凝练所致。一个真正温柔的女人,善于在纷繁琐事忙忙碌碌中温柔,善于在轻松自由欢乐幸福中温柔,善于在柳暗花明时温柔,善于在关切和疼爱中融合情人与妻子两种温柔,善于在负担和创造中温柔,更善于填补温柔、置换温柔,这些是女性走向成功的不可轻视的艺术。
温柔是一种美德,一种足以让男人一见钟情、忠贞不渝的魅力。男人挑剔的眼光,盯着女人的美丽的同时心里还渴求温柔。在充满浪漫与憧憬的青年时代,美丽或许会占上风,可当从感性回到理性的认识中时,男人就会越发明白:温柔比美丽更可爱。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季节的变迁、时间的轮回中,美丽的外表会失去光泽,而温柔将会永驻。这自然形成的女性温柔古往今来给人间带来多少深情挚爱、温馨和谐,让男人不能忘怀。
恋人的温柔若款款的催化剂,催促着爱情的花果早日绽放成熟。夫妻的温柔像一缕春天的阳光,像一轮秋夜的明月,为生活平添着温馨和明净。
看一个女人善良不善良,要先看她是不是温柔。人总是以善为本,如果善良是平静的湖泊,温柔就是从这湖上吹来的清风。
温柔里面包含着深刻的东西,这就是爱。这种爱之所以深刻,是因为它不是生硬地表演出来的,而是生命本体的一种自然散发。温柔可不是娇滴滴、嗲声嗲气。娇滴滴、嗲声嗲气是假惺惺,是故作姿态。而温柔是真性情,是骨子里生长出来的东西。一个女人站在我们面前,说上几句话,甚至不用说话,我们就能感觉到这个女人是温柔还是不温柔。
女人的温柔像沙漠里日夜吹起的风沙一样,当这温柔之沙飞扬起来时,是具有掩盖一切的姿态和力量的,虽是“沙”,却那么柔。女人的温柔像无孔不入的水滴一样,它可以涵养孕育大地之上的万物生灵……
可能你在事业上不是一个女强人,学历并不高,厨艺也不怎么样,你的手很笨拙,长相也一般,总之你绝对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俏佳人,但只要你有一大特点——温柔,就足以吸引许多男人的注意力。因为在他们眼中,你的这一特点胜过世间的无数景致。
林黛玉并不是《红楼梦》中最美的,可是宝玉还是更爱黛玉,读《红楼梦》的男人们也会觉得黛玉比宝钗更可爱。为什么?因为她比宝钗性格温柔,她的娇嗔,她的妩媚,她的婉转,她的细腻,她的柔弱无骨,甚至她的弱不禁风,哪个男人会不心疼这样一个林妹妹呢?又有哪个男人面对她的娇弱会不怦然心动呢?所以,在男人眼里,她就是最美的。
虽然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是个悲剧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温柔的女人较之不温柔的女人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有这样一对夫妻: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妻子的温柔却不减当年。每天晚上,他们都会手牵着手,有说有笑地出去散步。那个柔情蜜意,就是热恋中的情人也不过如此。
当然他们也会争吵,但妻子一句责备的话也充满了温柔。他们的家庭是幸福的。丈夫舒心地工作,业绩辉煌,妻子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非常充实快乐。这就是妻子性格温柔的力量。
男人需要女人温柔,正如女人需要男人阳刚一样,这是心理和生理的差异造成的,也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互补性要求。
春燕是那种长不大的“小女人”,睡懒觉、爱撒娇、爱使小性子,还动不动就抹眼泪。有一次,她又在妈妈面前撒娇,她的妈妈开玩笑说:“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不改改这些臭毛病,以后恐怕嫁都嫁不出去……”
后来春燕不但嫁出去了,老公还很宠她,什么事都依着她、让着她,对她是呵护备至、疼爱有加。春燕的妈妈对女婿说:“真是亏了你对她这么好了,你也别惯着她,她那些臭毛病呀该改改了。”然后就罗列了女儿一大堆“坏毛病”,没想到她的女婿竟然说:“妈,我看这都不是毛病,我觉得这样才有女人味呢。”
趁妈妈不在的时候,春燕偷偷地问她的老公:“我真的很有女人味啊?”她老公说:“是啊。”“那你举个例子。”春燕笑着盯着老公说。老公想了一会,说:“比如,你从不大声嚷嚷,说话的声音永远都很温柔动听;比如,我早上上班走的时候,你总会检查一下我的衣服,有时会摘掉粘在上面的头发;比如,你看电视时,会傻傻地抹眼泪。还有……”
可见,女人的温柔,是一场无声的春雨,滋润着男人干枯的心灵,舒展男人疲惫的枝叶;是一杯淡淡的清茶,既解渴,又能化解疲劳。温柔的女人,是一溪清泉,缓缓地、轻轻地流淌出来,将男人围拢、包裹、熏醉,让男人感受到一种放松、一种归属、一种惬意。
温柔女人会审时度势地施展温柔的姿态。当遇到艰难困苦,她的姿态是柔韧的,这种柔韧可以使身边的人感受到力量;当身处平顺祥和的舒适岁月时,她的温柔便会表现出一种脆弱,婀娜无助得让人忍不住想扶她一把;当面对别人的温柔时,她则表现出一种慈祥,让他人安然于这份温柔的纵容。
女人的温柔是一种体贴,她把这种体贴化做一杯热茶或是热咖啡,当他工作了一天,刚刚进门,身心俱疲的时候,递上了这份“体贴”。即使他的心情再不好、受的挫折再多,这份知心的理解对他而言也是莫大的抚慰。
温柔的女人懂得用无言表达自己的关怀,如果感觉对方有倾诉的欲望,就会安静地坐在他的身旁做一只温柔的耳朵,虔心聆听他的烦恼。如果感觉对方想独自一个人静一静时,就轻轻地为他关上房门。给他独处的空间。这种体贴是一种真正的关切,是用自己的心设身处地的忖度他人的心情和处境,并给予关怀与爱护。面对这样一份浓情蜜意,再冰冷的心也会被融化、被温暖。
女人的温柔是因为爱而理解,因为爱而忍受男人,可以不急躁、不粗鲁、不固执,但并不代表着毫无主见,任人摆布。她们顺从但不盲从,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才会同意对方的做法,才会尊重他的决定。
女人的柔情在男人的心中是一道永远不灭的风景。这道风景里充满优雅淡静的诗意,充满温情含蓄的微笑,充满善解人意的抚慰。没有人会不喜欢这道风景。
做个温柔的女人,不是换一套素裙、举一杯红酒就可成就。她的魅力,来自性格、能力和修养。她规矩、内敛、温顺都来源于对自己表情的修枝剪叶,让美丽由内而外熏陶而出。
母仪为先:慈教严于义方
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写了一部《女范捷录》的书,其中重点讲到了母教的作用。书中说:“母仪先于父训,慈教严于义方”,“是皆秉坤仪之淑训,著母德之徽音者也。”
我们先看第一句,“先”是本,赶紧做的意思。像“百善孝为先”的“先”就是这个意思。“训”,是教育,教诲的意思。“慈”,是仁爱、和善的意思,常常特指母爱。“慈教”,这里特指母亲的教育。也就是说,母亲的教育,一定是在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之前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淑”,本意是在清水中捡豆子!对于古人来说,水与豆子就可算是比较正常清淡的一餐饭。女孩子在清水中捡豆子,这样的淑女多么的冰清玉洁!“训”,是诫的意思,“淑训”在这里是说好的法则,此处可以特指用来教育女子的好教材。“秉”,是持,“坤”是女子,“坤仪”,也是指母仪,特别在后来专门指皇帝的正妃——皇后,言为天下母亲的表率的意思。“著”,是显著的意思。“显著”,是非常超出一般的女子的美好的事迹、女子美好的声音。“徽音”是美好的声音,犹指德音,可以延伸翻译成好的事迹。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翻译为,那些能够秉持母仪的良训或者善训,彰显母亲的懿德和美好声誉的典范,非常值得我们后世的女子效法和学习。
在我们整个浩浩的五千年文明中,很多圣贤母亲的事迹让我们叹为观止。东晋陶侃的母亲湛氏就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她有很多的故事,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在陶侃做官上任之前,陶母送子“三土”的故事。
陶母湛氏十六岁的时候,嫁给了吴国杨武将军陶丹为妾,生下了陶侃没几年,陶丹便病逝了,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由于孤苦无依,战事之耗,湛氏携带幼小的陶侃回到了她的娘家,以纺织谋生,供陶侃读书。
陶侃在母亲的教导下,努力学习,读书万卷,尤其精通兵法。后来被太守范逵推荐为县令。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际,母亲把他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为娘苦了一世,总算看到了你有出头之日,但愿我儿做一个清正之人,不可误国害民。”陶侃说:“您放心吧,母亲,孩儿记住了。”最后他的母亲又说:“为娘一生清贫,没有什么东西为你饯行,就送你三件土物。”陶侃疑惑不解:“三件土物?”“是的。你带上吧,到时你自然会明白的。”就给了他一个包袱。
来到官府之后,陶侃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的土布,这是他母亲用来养活他的最简单的生活用具。他先是一愣,过了一会,他慢慢体会了母亲的用意:原来一坯土块是教儿永记家乡的故土;一只土碗是教儿莫贪荣华富贵,保持自家本色;一块白色土布,更是教儿为官要尽心恤民,廉洁自奉,清清白白,永不忘本!母亲的三土深深地打动了陶侃的心,后来陶侃果如母亲所望,一生正直为人,清白做官。
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像陶侃母亲这样的女人,她们用自己的母爱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激励着孩子前进。
有一个女孩子,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找工作多次都不顺利。然而每次女儿失败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鼓励她……起初,她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台,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家里。母亲为她擦眼泪,安慰她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外出打工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手脚太慢。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失败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鼓励她,从来没有说过灰心和抱怨的话。
30多岁的时候,女儿凭着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一位辅导员。后来,她开办了一家自己的残障学校。她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不论怎样我都爱你!你犯错也好,你失败也好,妈妈都会是你永远温暖的港湾。再说了,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了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不变的信念和爱,就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
虽然这只是教育中一个很平常、很普通的例子,但是,从这个小小的例子中也能看到母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母亲由于母爱的天性,与孩子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所以在家庭中一般来说孩子都是主要由母亲来教育抚养,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更亲近。不论是为孩子营造环境,还是对其言传身教,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都意义重大,可谓任重而道远。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还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也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由此可见,母亲意义之伟大,母亲教育之伟大。
人类的历史和当代教育科学也都证实,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其他任何人(包括父亲在内)都难以替代的,尤其是早期教育。因为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特殊关系。母亲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知觉对象、第一个模仿原型、第一个情感的传递者、第一任老师,母亲的言行对孩子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现代教育也发现,一个人在孩童时期能否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将直接决定他长大后能否成就自己,几乎所有的教育家对这一点都深表认同。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的小孩在上学之前的这段时间,几乎都是跟妈妈形影不离地生活在一起的。这个阶段正好是孩子智商、情商、性格和心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刻。因此有教育专家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那么,妈妈应该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呢?我们认为,孩子的妈妈不能简简单单地扮演一个呵护孩子的“保护者”的角色,同时也要扮演一个教孩子认识世界、激发孩子身体和脑力健全发展、帮孩子健康成长的“老师”的角色。作为孩子的母亲,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这个除去“母亲”之外的特殊的“老师”的角色,那么毫无疑问,你的孩子将是幸运的;在你的引导和教育之下,孩子一定能获得一个良好的启蒙教育。
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因为几乎所有的人所受到的早期教育都来自母亲。从某种意义上讲,母亲教育是“根”的教育,是“源”的教育;其他的教育则是“苗”的教育,是“流”的教育。
贤德仁爱:世间因女人而温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讲究“仁”,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人们要想自己站得住,必须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显达,也必须让别人显达。也就是说,在自己站起来时,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尽量使别人也站起来,这里应该包括在生活上、财力上接济帮助别人,也在道德上、修养上影响帮助别人,就是推己及人、积极为人的意思。这样做了,就是向为仁的路上走了。这是一种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的人生观;是一种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为善的献身精神;是一种为人处世中的行为准则。
这种爱,是一种博爱,一种泽被天下的仁爱。博爱是一种传统美德。孔子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教诲,孟子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传言,墨子有“天下之乱,乱于不相爱,天下之治,治于兼相爱”的警示。古代智者,无不把博爱作为一种优秀品德来树立。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贤德仁爱的女人,她们以天下苍生为重,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东汉和帝刘肇的皇后邓绥,就是其中的典范。
邓绥是南阳(今属河南)新野人,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其祖父是东汉开国元勋邓禹;其父亲邓训为护羌校尉,于汉边疆为官十几年,在少数民族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与声誉;其母亲阴氏,为光武帝皇后从弟之女,可以说一家显赫。
邓绥身体修长,容貌体态也都非常美丽,是绝色佳丽,异常出众。永元八年冬天,邓绥进入掖庭做了贵人,当时年仅16岁。她恭敬严谨,一举一动都符合礼法要求;她侍奉当时的阴皇后,昼夜小心;她关心同级别的嫔妃,经常是宽人律己,即使是宫女奴仆,她也全部加以爱惜,施以恩惠。因此,得到和帝的嘉奖,可以说对她非常宠爱,在邓绥生病时,特别命令她的母亲兄弟进宫看护,照料其医药服用,而且不限定日期。邓绥就对汉和帝说:“皇宫的防卫至关重要,而让宫外的家人长期到宫内住,于陛下而言,您会受到宠幸偏爱的讥讽;于妾身而言,又会遭到不肯知足的诽谤。上下一齐受到损害,我实在不愿意这样。”汉和帝说:“别人都以家人能多次入宫为荣誉,贵人却反而为它担忧,约束和降低自己,确实是别人难以相提并论的啊。”
和帝死后,被尊为太后的邓绥主持朝政。由于接连遭受大丧,百姓苦于劳役,所以邓太后就将殇帝康陵墓穴中的随葬品和修建陵园等事全都加以削减为原来规定的十分之一,没有不自量力地铺张奢华。
邓太后临朝执政后,闹了十年水灾、旱灾。于外,有四方的少数民族入侵;于内,盗贼兴起。而邓太后一听说有人挨饿,往往会整夜睡不着觉,然后自己带头减少供给,以阻止灾害。这样做后,天下往往又恢复和平,年景又获丰收。
邓太后还曾经下诏书给各园中的贵人,如果宫女里家中有年老体弱不能胜任差事的同族人,让园监核查后报上名来。邓太后亲自到北宫的增喜观去查看慰问她们,任凭她们离去或留下,当天就免罪遣送出宫五六百名宫女。
邓绥的这种爱,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博爱。女人的博爱是伟大的,女人的博爱是无私的,女人的博爱是崇高的,女人的博爱也是神圣的。正是这种博爱,给世界换了一张崭新的面孔,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博爱实际上不仅是一种社会伦理,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让你人生更快乐的法则和心态。只有博爱的女人,才能胸襟开阔,才能真正做到待人热情、友善,乐于助人,才能在社会交往中永立不败之地。
其实,不仅仅中国的传统文化倡导博爱,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也曾说:“博爱将给这个可怕的旧世界一张新面孔。我们像一个陌生的敌人在这个世界里已经生活得太久了。”你是否明白?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和人们生活得更幸福,那么,就必须求助于一种更伟大、更仁慈的力量——博爱的力量。
下面我们读一读海伦·凯勒的故事吧:
1881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一个刚两岁的女婴在一次高烧后,永久地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处于双重孤独之中。这个女孩就是海伦·凯勒。
到了读书的年龄,母亲给海伦请了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开始,海伦总搞恶作剧,比如把老师锁在楼上。但莎莉文老师好像并不记得这些,不厌其烦地引诱她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一天早晨,海伦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老师。莎莉文小姐用胳膊轻轻地搂着她,在她手上写了几个字,传达老师爱她的意思。海伦那时还很小,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几乎什么都不懂。她问:“爱是什么?”莎莉文老师搂紧海伦,用手指着她的心说:“爱在这里。”海伦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依然迷惑不解,又用手势问道:“爱是不是太阳?”莎莉文老师回答说:“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接着,她解释说,虽然云彩摸不到,但你能感觉到雨水。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海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年龄再大一些,莎莉文老师经常在户外教海伦读书、学习,世界万物都是可供她学习的东西,都能给她以启迪。从此,毛茸茸的小鸡、绽开的野花、木棉,微风吹过玉米田发出的飒飒声,小马嘴里发出的青草气息,都深深的烙记在海伦幼小的爱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了。
后来,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海伦毕业于哈佛大学,并以爱心焕发的生命力量四处奔走,创建一家家慈善机构,让身后的残疾人免遭痛苦。同时,海伦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以勉励后世之人。她那本记载着自己生命故事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总能给我们无穷的震撼和力量。在这本书里,海伦想象自己如果有三天的光明,将通通地献给别人,甚至去森林中看一朵小花,抚摩它柔弱的叶脉。
海伦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可以说,是博爱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如果有人问你:“女人最大的财富是什么?”你会如何回答?你可能说是善良,可能说是美貌等等。但我认为,只有博爱才能称为女人最大的财富。海伦·凯勒的博爱使她一心想着他人,并成就了后来人不可企及的精神高度。她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财富!
那么,一个女人,如何才能做到博爱呢?女人的博爱往往体现在对丈夫的体贴、对孩子疼爱、对朋友的关怀、对同事的帮助、对陌生人的友善、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等方面。
第一,对于丈夫,女人依靠起来往往像依靠父亲,疼爱起来却像孩子。当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变成锅碗瓢盆交响乐的时候,虽然生活日趋平淡,但是取代浪漫激情的却是那亲密无间的亲情,夫妻都成了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彼此依赖,彼此关怀,彼此爱护。
第二,对于孩子,母爱是天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古诗是最能说明母爱的伟大了。每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离不开衣服,你就离不开母爱。母爱是一种原始的爱,是本能的爱,是一个女人有生具来的本性,所以这是一种来自母性的本职。
第三,对于朋友,交往中,如果是同性朋友,那是互相的关照,姐妹之间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女性的爱;如果是异性朋友,女性则要很好地把握尺度和距离,注意语言深浅的表达,距离远近的保持,和交往的密切程度,使男人不会有非分之想,在关键的时刻熄灭自己的欲火,把你当作人生知己看待,既不失朋友间的亲密无间,又保留了那纯洁的友情。
第四,对于同事,其实和同事在一起的有效时间要比和丈夫在一起的时间多,那是每天必保的八小时。而夫妻去除睡觉的时间,很难在一起呆上八小时的。工作中女人比男人更能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且她们游刃有余,会成为男同事之间的调和剂。
第五,对于陌生人,尽管素不相识,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如果你能伸出温暖的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那么,你的博爱之心将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
第六,对于社会,如果你懂得奉献,那将是大爱无疆的做法。社会需要有博爱之心的人。如果社会缺乏博爱,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非常可怕。正是有了那些具有博爱之心的人,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更加有凝聚力和感染力。
总之,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爱的存在,有女人的地方就是温暖的地方,有女人的地方就是幸福的地方。做一个博爱的女人吧,相信你能给面前的世界换一张新的面孔!
爱是女人一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学问,女人被别人爱不难,难的是学会怎样爱别人。只有学会爱,你的爱才会持久,魅力才能在你身上永存,幸福也才会稳固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