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养生根本
雷打惊蛰,不同体质话养生
惊蛰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3月5、6或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即为惊蛰,“蛰”的意思是藏,惊蛰寓意着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各种动物被惊醒了。
惊蛰,历书中记载道:“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斗”即斗纲,对应着北斗七星中的魁、衡、勺三颗星。斗纲随着天体的运转,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即为所代表的月份。在阳历中,斗指向丁的时候,太阳到达黄经345°。
惊蛰气候特征
惊蛰节气中,春雷初响,冬眠动物苏醒,桃花、梨花竞相绽放,黄鹂在枝间鸣叫,燕雀北归驻于枝头,展现出一派春日景象。
春雷一声响,意味着天气将慢慢地变暖,蛰伏在地下冬眠的各种动物有感于春季温暖的降临,纷纷震惊而出。惊蛰时节恰巧为“九九”的尽头,黄淮地区的土地已经彻底解冻,日平均气温能够达到4℃~5℃。
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正如华中地区农谚所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自古以来,节气的更替,气候的改变对农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但如此,对我们现代人来讲,不管从事的是哪个行业,掌握一定的物候知识,既能够使养生变得科学有效,又有益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由于东、西、南、北、中五方的地理环境气候差异,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导致了体质的差异,易患的病症也就不同,因此治法也要因人因地而异。
惊蛰节气进行养生时,要依照本地现实的气候现象、个人体质的不同合理地调节饮食、起居、精神等方面。体质差异事实上指的是体质养生时要因人养生的一个原则,是中医所提倡的“辨证施治”的具体体现。由于人的体质既受制于先天的禀赋,又被后天各种因素左右,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形成了心理、生理功能的差异,并具有相对稳定的一些特征,其特征又常常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以及病变当中的倾向性。所以,养生时应该因人制宜,不可以概而论之。
◎不同体质养生原则
惊蛰时节,以护养肝气为重
惊蛰以后大地复苏,春暖花开,这时候各种病毒和细菌也开始活跃。惊蛰时节,人体中的肝阳之气逐渐生发,阴血相对来讲不够充足,养生要顺应阳气升腾、万物复苏的特点,让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和春日一般重获新生,欣欣向荣。
惊蛰重在养肝
春季肝脏当令,如果养生不当肝就会受到损伤。现代流行病学经调查也证实,惊蛰是肝病最易发的节气。另外,流感、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时节都比较高发,所以应该重点预防这类疾病。
自然节气处在变化中,养生也应随之及时地调整。惊蛰时节,要做到养好三焦护肝胆。此时节的特点是气温升得比较快、雷雨天气时发,根据自身体质的不同,可以参考下述的几个方面来养生。
养生应根据体质的差异,顺应节气时令的改变,采取不同的措施。人与人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因为人体受禀的先天基础不同,并且后天的影响因素又各异,在其生老病死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心理、生理功能上某种特征的差异,这种特征又常常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以及病变时的倾向性,所以养生时应该因人制宜,不可以盲目求同。惊蛰时节,应根据以下四种体质的不同来合理地调节。
惊蛰养生重点关注四种体质
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的人常常阴虚火旺,养生的关键为调养肝肾,饮食调节时,应以清淡为主。可以通过进行一些较为舒缓的体育锻炼来改善。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能力不强,应注重饮食进补和运动锻炼,多吃一些补阳食品,多晒晒太阳以提升阳气,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由于雨水、惊蛰后阴雨天气变多,应重点预防湿邪的侵袭,多进食化痰祛湿、健脾利湿的食品。
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的人要加强精神的调节,为人处世时尽量培养自己乐观的心态,可以食用具有舒血化瘀功能的食物。
饮食养生
惊蛰:宜清淡 增免疫 防传染
“惊蛰”的意思是春回大地,春雷一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昆虫,惊蛰时节也恰恰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候回暖,雨水变多。大部分地区惊蛰时节平均气温一般可达到12℃~14℃,比雨水节气要高3℃以上,为全年中温度回升最快的时候。
☉阳气生发,易感冒,防寒保暖
惊蛰时节随着阳气的生发,肝炎、风疹、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也肆意传播起来。此时,人体内部的阳气也最易“受伤”,如果阳气受损,很容易引起胃疼、腹泻等疾病,同时细菌、病毒也变得活跃,各种流行性疾病高发。所以,在这个节气,更应该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冒,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另外,惊蛰时节因为阳气生发,更加要避免经络关节受寒。俗话说“春捂秋冻”,而这个节气的“捂”应特别注意膝关节和足部的保暖。
惊蛰为养生的好时候,中医认为,人的饮食起居要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使五脏平和。
养生问答
养肝补脾的食物都有什么?
养肝补脾应以性温味甘的食物为主:以谷类为首选,如糯米、高粱、黑米、黍米、燕麦。果蔬和肉类次之,其中果蔬类,如桂圆、红枣、核桃、栗子、南瓜、扁豆、刀豆;肉类,如牛肉、猪肚、鲫鱼、鲈鱼、黄鳝、草鱼、花鲤等。这些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既能养肝,又可健脾。
与此同时,还应该顺应春升之气,多进食些能够温补阳气的食品,常见的有韭菜、芥菜、洋葱、大头菜、魔芋、香菜、葱、大蒜、生姜等,既能够疏散风寒,又可以抑杀潮湿气候里滋生的病菌。
☉饮食九字诀:宜清淡,增免疫,防传染
惊蛰后的气温显著升高,不仅各种动物结束冬眠开始活动,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大量地生长繁殖,因此人们在进行饮食调养的时候,应该增强免疫力来提高抵御病菌或病毒的能力。
惊蛰节气传染病流行,要预防被季节性的传染病侵扰,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如糯米、豆腐、乳品、芝麻、甘蔗、蜂蜜、鱼、蔬菜等。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摄入维生素C可以显著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应该选择性地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常见的有萝卜、甘蓝、香菜、辣椒、山楂、刺梨等。
惊蛰应以保阴潜阳为饮食的主要原则,应该合理地进食一些补品,来改善人体的免疫力。此时比较理想的养生佳品一般应具有调血补气、健脾补肾、养肺补脑的功能,如枸杞银耳羹、鹌鹑汤、荸荠萝卜汁等。还可以食用一些冬虫夏草、雄鸭、蟹肉、银耳等,但要少吃或者不吃燥烈辛辣的食物。
◎辣椒的养生功效
经络养生
补益元气按摩法
一、点按百会穴
手法 以中指指腹点按百会穴,持续3分钟,以有压痛感为度。
功效 常常对百会穴施以按摩,能够使人体的阳气大大提升,起到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的作用。
二、按揉膻中穴
手法 以中指指腹对膻中穴施以按揉,操作50次,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 胸是大气之府,膻中穴位于胸中,属于八会穴的“气穴”。常常对此穴施以按摩,可起到补气调气的作用。
◎ 按揉膻中穴
三、按揉气海穴
手法 以食指、中指指腹对气海穴施以按揉,操作50次,以感到透热为度。
功效 要实现对人体补气强身,气海穴可谓是重要穴位,对该穴施以按摩,可起到补肾虚、益元气的作用。
四、按揉关元穴
手法 以拇指指腹对关元穴进行按揉,时间为2~3分钟,以皮肤有发热感为度。
功效 关元穴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为任脉上能够强精壮阳的要穴。对该穴施以按摩,可起到培元固本、补益下焦、调达肝气的作用,使人体免疫力加强,补益元气。
五、按压大椎穴
手法 用拇指对大椎穴施以按压,次数为50次,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 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即为大椎穴,督脉是统率全身阳经的重要经脉,所以大椎穴又被叫作“阳中之阳”。对此穴施以刺激,可起到改善全身气血循环的作用,从而增强体质,补益元气。
◎ 按压大椎穴
养生辅方
早晨起床后,用木梳或牛角梳梳头,不管是头中间还是两侧,都由额头的发际梳至颈后的发根处,每天早晨梳理50次以上,直至自己感到舒服即可。该法具有通达阳气、宣郁行滞、疏利气血、强身健体的功效。
养血益精按摩法
一、点按石门穴
手法 以食指、中指对石门穴进行点按,次数为50次,以有透热的感觉为度。
功效 在中医看来,石门穴可以起到调节人体阴血和水液的作用。适当对该穴施加刺激,能够温下焦,补元气,养血滋阴。
◎ 点按石门穴
二、点按肝俞穴
手法 以拇指指腹对肝俞穴进行点按,时间为3分钟,以有压痛感为度。
功效 常对肝俞穴施以按压,可以起到养血滋阴、改善体质的作用。
三、按揉大陵穴、神门穴
手法 以拇指对大陵穴、神门穴进行按揉,分别持续3~5分钟,力度应稍微大些。
功效 按揉大陵穴、神门穴可以起到活血补肾的作用,并有养血滋阴、加速血液生成的功效。
四、按揉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手法 以拇指指腹对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进行按揉,次数分别为50次,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 就人体养生来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均为大穴,对于人体保健十分有利。常按摩这两个穴位能够有效调节人体五脏功能,可以起到养血滋阴、改善体质的作用。
◎ 按揉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养生辅方
辅方一:双脚站立保持与肩同宽,用两手手掌推擦两腰,推擦次数为20~30次,以腰部有温热感为度。该法能够养血益精。
辅方二:黎明时分,把双手摩擦搓热后置于双眼之上,直至手掌变温,这样反复熨眼三次。接下来,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对眼球进行按压,力度要轻,稍停片刻。此法能够养精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