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时的急救
一次开车外出追尾了,由于车速过快、撞击力量过大,胸部撞到方向盘上,又加上是被人从驾驶室拖出去的,脊椎骨也受了损伤,急救医生说,因为解困方法不当,造成了二度伤害。车祸发生时,应该怎样对伤员进行抢救?
在事故发生现场,常常相当混乱,曾有交通警察在处理交通事故时,遭后面来车撞击,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在处理车祸时,首先将自己保护好;其次避免伤害继续扩大。
为避免在施救过程中受伤,平时就要熟悉各项脱困的技巧及各种脱困工具的使用,到达事故现场后,一定要先排除所有危险因子,保证周围安全再去救人,切记!
接着,就需了解车祸后伤员所处位置,是否被任何东西卡住。施救者应先鼓励伤员先试着自行移动,如无法移动脱出,那么施救者必须利用各种脱困工具将车子破坏后,再将伤员移出。移出伤员是一门学问,需要经验的累积。移动路径需先安排好,移动时如情况许可,应先铺上一层毛毯,以免患者在移动时被碎玻璃或不规则铁片割伤。注意,移动时如伤员及施救者喊停时,均应马上停止动作。
伤员救出时,为避免不当的处理、搬运或不正确的固定而造成二度伤害,需先判断患者状况,并按急救的三原则“打开呼吸道、判断呼吸、判断循环” 进行。
检查呼吸状况,必要时给氧。
检查脉搏是否微弱、浅快。
检查是否有大出血点,如有应先予止血、包扎。
检查有无骨折及脊椎受损情形,如有颈部疼痛加剧、肢体无力感、麻刺感或呼吸不畅等症状,需先以颈圈或固定板加以固定。
万能的解救套
解救套的使用方便安全、功能多样化,也不妨碍对休克、大出血的抢救。
专家亲诊 如果伤者被发现时,处于坐、卧姿势(例如交通意外,坐于车上受伤的司机或摔倒的乘客),须先将伤者颈部及脊椎稳固,始可搬运。解救套(KED)可在狭小的空间内,用于固定伤者的头部、脊椎和身躯,使其保持合适的位置,是一种多用的急救工具,还可作为万能夹板用来救治可能发生的肋骨、臀部或骨盆骨折等。
解救套有两种形式,分为三带式和两带式。两带式装备有黄色、红色两条腰部扣带,两条腰部提带,两条臀部扣带。配件有一个软垫及两条头部固定带。
解救套的特点
迅速方便:具有垂直的硬度、水平的弹性及拆装方便等功能,使解救套成为处理紧急状况时,脱困及脊椎固定的有效工具。
救护适应性好:使用时,不妨碍心脏监测,不干扰或阻碍抗休克裤(处理失血性休克)的使用。
功能多样化:可适用于孕妇、小儿患者的固定,也可以被用来固定腰椎骨折或骨盆骨折。
坚固耐用:具有韧性的束带及固定扣,可确保整体性救治;而坚韧的乙烯面料外层使清洁保养简单方便。
当怀疑伤员有脊椎受伤时,可用解救套快速且有效地固定脊椎,保持原来的姿势而被平顺地移动,进而避免再度伤害。实施解救套脱困、解救时,应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避免伤员的伤害扩大。
事故现场模拟
车祝事故现场,一位伤员受伤趴在驾驶座上。
由第一位救护人员(甲)在车子前方大声呼喊伤员,并告知伤员“我是救护人员,请您不要乱动,配合我口令行动。”
第二位救护人员(乙),进入到伤者的后方,先将驾驶座的头枕移开,再以双手固定伤者头部,此时手腕是以伤者的肩膀为支撑点。
甲由车门旁以固定胸背法(一手肘固定于胸骨上,一手肘固定于背部,紧贴脊椎;两手五指分别置于颧骨和脑枕部,向内用力夹住,固定患者头颈部与躯干成一直线),手掌托住伤员下巴与后脑勺后,二位救护员同时施力,将伤员的上半身往后移正,此时乙的手肘改以驾驶座为支点,待甲大定后,再将手掌由下巴处移至头部固定并喊好。然后由甲进行颈圈固定。
颈圈固定后,甲将解救套(无带端光滑面)由伤员侧面背部放入。
解救套坚硬部位对准脊椎,然后将胸、腰部扣带展开;两条臀部扣带置于一侧。
固定顺序如下:先扣下面黄带端,再扣上面红带端,且红带端勿过紧以免影响呼吸。胸、腰固定后再将两条臀部扣带移至胯下;先扣近侧端,再绕过车子到对侧,扣另一条臀部扣带。
接着头部固定,甲先将下巴固定后再将额头固定,以便完成整个固定工作。而且完成后记得将所有多余带端整理塞起来,以免影响救护工作。
上述所有动作完成后,接着就是将伤员移出车外。操作步骤如下。
甲右手伸入伤患腰部后方握住右边提带,左手握住左边腰部提带。
乙发口令:“1、2、3”,一起将伤员向外转动,并迅速将长背板靠近、固定。
甲顺势将伤员身体再向外移转,并以身体及双手稳住伤员慢慢放下至长背板。长背板移至地上,并将固定带固定后,转移至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