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的新走向
(福建省泉州市图书馆,362000)
丰富的图书馆服务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又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标志。为社会进步和科学文化繁荣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支撑和图书馆服务,是实现和保障全体人民基本权益的途径之一,是各级各类图书馆承担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职责。各级各类图书馆有自身的性质、特点和主要服务人群,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分工与合作,从整体上保障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图书馆服务要做到全民共享,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构建完整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应当着眼于完善图书馆网,图书馆网由全国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图书馆组成,包括国家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专业图书馆系统、高等院校图书馆系统、学校图书馆系统、儿童图书馆系统、军事图书馆系统、工会图书馆系统等等。由这些各类型各层次的图书馆组成了纵横交织、脉络贯通的图书馆网。各级各类图书馆有自身的性质、特点和主要服务人群,人们从这个图书馆网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纸质资源或数字资源,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分工与合作,从整体上保障全民共享图书馆服务目标的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网络会建设得更细,更全面。
据报道,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首例开通“生态环保图书馆”。据李昭淳馆长介绍目前世界上尚未有图书馆在生态环保方面建立系统的、全面的相关数据库或设立专题图书馆。为此,他们馆决定借助馆藏资源及互联网上的各类相关数字资源,建立“生态环保图书馆”,为建设生态文明,宣传生态环保发挥公共图书馆信息收集、传播与服务的作用。“生态环保图书馆”在类型上设有新闻资讯及图片、专题数据库、图书期刊、网络咨询等,并与383个国内外权威网站作了链接,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向读者提供有关生态及环保方面的各类信息。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体系,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图书馆建设,基层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继续受到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广东流动图书馆各分馆已在基层建立了119个流动图书室,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其中罗定市图书馆近年来已建立基层流动图书室24个,成果骄人。据报道,惠州市博罗县图书馆寨头新村流动图书室开展得有声有色。图书摆放整齐,阅览环境宽敞舒适,农民群众安静读书,使得前去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非常高兴。他对流动图书室为农民开展送书下乡的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当地文化部门要继续加强管理,激发农民读书热情,引导农民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知道,农民占我国人口相当份量,只有把农民也服务好了,我们图书馆的全民共享服务才算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建设基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共享平台
这几年国家对图书馆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而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实现全民共享这个服务目标,图书馆怎样开展服务很重要。周和平副部长在重庆“中南、西南会议”上的讲话就指出:我们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身处信息时代,各馆在建设新馆时都充分考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这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国家投入12亿,其中4亿除了用于硬件设备和软件外,其余的用于数字资源建设。真正搭建全国性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将来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都可以到省,到地市,到县,甚至到乡镇。第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从2002年开始实施,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二号工程,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设施。届时每个县都要建立起一个像样的电子阅览室,搭建一个比较好的局域网。此外,每个乡拿出几万块钱搭建这个平台,每个村也要给几千块钱的经费搭建这个平台。它对图书馆的影响是最大的,数字资源要通过这个网络来提供服务,它在传统纸质文献服务之外,开辟了另外一个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为图书馆全民共享服务提供了现实基础。
图书馆作为公民的终身学校,就是要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服务。我们搭建这个平台,使图书馆多了一个重要的推手。图书馆借助计算机网络为全社会提供服务,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和公民最庞大的学校。
这些年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上有长足发展,在服务上也有很多创新,比如各地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时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两个平台紧密结合起来,有的还与数字电视结合,有的与广电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依托文献和网络资源优势,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数字阅读,共享文化”网上公益阅读系列活动,使读者足不出户可免费浏览和查阅由图书馆和文化共享工程整合的海量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打破时间地域界限,资源共享,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的“网上图书馆”,有一个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图书馆。不管是什么样的服务,很重要的一点是使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地向公众提供,这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个革命。使得图书馆全民共享服务内容更为丰富。
三、让弱势群体充分享受到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服务要做到全民共享,笔者认为重要一点要做到关心弱势群体。假若不能让这个特殊群体享受到图书馆服务,我们谈何全民共享?要让读者公平、自由的获取信息,就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关心弱势群体,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方便,采取一些具体方法来帮助他们:①了解他们的知识需要,建立弱势群体档案,以便在他们需要时提供有效、正确的援助。②补充适合他们的知识资源。比如可购买实用的求职、电脑操作、服装、养殖、家政、法律等书刊,对有生理困难的人群,还应适当采购大字书、盲文书等。也可自行编印相关资料或创建专题数据库,从馆藏文献及网络信息中采集为当地弱势群体所需的社会、经济、科技资料,向弱势群体传播。③加强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完备的设施有助于消除弱势群体自由利用馆藏文献的生理和经济障碍。如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通道,为盲人提供文字、读书装置,为老年人提供放大镜、老花镜和视听设备,为儿童提供画笔、画板等等。④以人为本,服务到家。对于由于地理或生理等原因不能来图书馆的弱势群体,可考虑送书上门等服务,还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开展免费咨询服务及定向服务等等。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纷纷采取各项措施,关爱弱势群体,热心为他们服务。据悉2004年10月15日(第21个国际盲人节),由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南颐而康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筹建的全省第一家盲人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它标志着湖南省的盲人读者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馆。湖南盲人图书馆对外开放后,盲人读者只需办个手续就能全天免费阅读。目前,图书馆共有盲人书籍2000多册,包括医学、文学、艺术、政治以及经济等多种图书。此外,图书馆还配有盲人专用电脑和语音软件,为广大盲人读者提供方便周全同时又具人性化的阅读和学习服务。
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寻求服务创新,降低服务门槛
图书馆服务要实现全民共享,还必须在服务上寻求突破,即服务创新。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纸质资源到数字资源,从馆内借阅到远程获取,从阵地服务到服务网络,从单一服务到多样化服务,从提供文献到提供活动,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为实现全民共享图书馆发展成果的目标,图书馆服务必须创新,图书馆的资源采购、组织、揭示、流通等环节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图书馆服务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1.服务管理创新
图书馆服务实现全民共享,必须从人本思想出发改革原有一些服务项目。在专家看来近年来我国各大图书馆的藏书越来越多,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全,知识、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但却忽略了以人为本,比如收费不太合理、服务态度较差等,图书馆的门槛被人为加高。“如今已是网络化社会,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逐渐多样化,图书馆并不是唯一的来源。”于今说,“图书馆应该直面这种冲击,改进各种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书桌前,为全民阅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可以想见,图书馆工作的改善会引发大规模的阅读热潮。”国家图书馆自2008年2月7日(大年初一)起,全面减免收费项目,取消读者工本费、自习室使用费,复印费下调30%等,广大读者从中受益。“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快速推进,降低了图书馆服务的门槛,让所有人能够平等、无障碍地走进图书馆。”
2.服务观念创新,适时引入市场机制,树立网络化服务观念
在我国,引入市场机制,就是既要理解合作机制如何使信息资源共享,还要分析竞争机制在信息资源共享中的作用。面对市场竞争,图书馆应利用多年的信息资源积累和技术手段在与出版商、文摘索引商、数据库服务商和信息内容服务商的交互过程中,采取更为贴近市场化的经营和动作方式,来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
3.服务方式创新
在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存的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应积极地利用网络技术,提供主动方式的服务。图书馆要调整自身的馆藏结构,主动选择最好的检索数据库,选择最方便的,价格最合理的服务形式,让读者不受时空限制,通过网络随时查阅资料。充分发挥图书馆网页的作用,通过网络传递到读者的桌面上,并提供网页上的预约借书,文献扫描传递或复印传真服务,让文本服务最大限度地网络化积极使用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向读者多渠道提供信息资源,与读者保持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参考文献
[1]郭盈.浅谈图书馆管理与创新[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4(5)
[2]陈能华,周永红,陈书华.美国信息资源共享市场的发展及启示[J].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