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与健康:中西医理论、实验与诊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医学对睡眠发病机制的论述与现代医学研究的异同

中医学将失眠及失眠症称之为“不眠”、“不寐”、“不暝”、“不得眠”。《黄帝内经》灵枢经、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寐,阴气尽则寤”这是人体阴阳盛衰周期演变而形成睡眠与觉醒。即阳气消减就入寐(睡眠);阴气消减就醒寤(觉醒)。反之,由于机体阴阳不平衡,阳气过盛而壅塞,不能通过阳矫脉入于阴,以及阴虚,心神失养,使人不入睡而不暝。不暝即失眠。如《黄帝内经》邪毒第七十一篇:“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矫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说明人体阴阴的平衡乃是生命的根本,其盈溢与亏减,都会影响五脏六腑以至全身,更影响以心-脑为统帅的心神的正常活动,是论说失眠之症,其病在心(脑),在因源于五脏之气受外界极端因素的侵犯干扰,发生五脏六腑壅塞,影响到卫阳之气过盛与阴精的过衰,导致主宰机体心神活跃与静息之周期规律的紊乱,亦即脑中枢兴奋与抑制交替的失调。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与周围环境,外在天地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外界的变化与因素会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变动与盈亏,即所谓“天人相应”、“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整体和局部阴阳的盛衰,导致机体各机能相对平衡的破坏,演变成心神活动兴奋与抑制的失调。这是从哲学辨证的高度,对失眠与外环境影响及内环境失衡或紊乱的概括。与现代学者所作的内因性、外因性发病因素的论说基本一致。虽不具体细致,但却把握了内因与外因造成脑中枢与机体各种不平衡,是发生失眠与失眠症的机制。如果相对应地分析,心脑即指脑中枢神经,中枢所释放的促进或启动睡眠的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与觉醒关系密切,可以对应归类为阳或卫阳;而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生长释放激素,以及前列腺素、胰岛素等,能促进睡眠及加深睡眠的物质归类为阴。前者释放增加过多即为阳亢卫盛;后者分泌减少即为阴虚营弱,所造成的觉醒多而睡眠少,以致失眠,即是阳盛不入阴而阴虚不眠。由此对应分析,现代医学实验的具体发现与传统中医学对失眠症阴阳失调学说并不矛盾,它们统一于内外因学说和机体两大系统的平衡紊乱和失调。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70%~80%都与多种功能基因,多系统受损有关,失眠症更不例外,这种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也印证了中医学阴阴平衡与异变,以及心神之病症与五脏六腑变动相关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