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漆树丰产造林技术

一、生漆产量的早期预测

产漆量的早期预测是我们衡量品质优劣、苗木选择(种质选择)、改良栽培条件、提高生漆产量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掌握这些方法,在实现漆林速生、丰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安生漆研究所狄娜丽、张继明等人在生漆产量早期预测方法研究上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用半叶法、流漆带法和称重法,并结合高、径生长量进行了漆树苗木产漆量的早期预测,取得了满意效果,引起国内外的关注。现将三种方法简介如下:

(一)半叶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叶片侧脉破伤后溢出漆液点的大小和密度来衡量漆树幼苗流漆量的多少。

(二)流漆带法

这种方法是在漆苗分泌漆液的时期内,确定一定日期,将一定宽度和长度的塑料薄膜带,用胶带固定在树干上,在胶带纸的上方割开规定的等大小口,测出漆液流在塑料带上的长度,从而衡量漆苗漆量的多少。

(三)称重法

在茧子上方用利刀割成1×1cm的“V”字形割口,其夹角为90°,皮条宽为1mm,并留一部分植株的茧子不割,作为空茧子作皮重对照。早晨割,旁晚收。收时,立即用天平逐个进行称量、登记和计算。每株茧子毛重减去平均空茧皮重,便可求得每株幼树的净流漆量。

在实际测试中发现,这三种方法测试同一对象,其结果是相吻合的。就是说,用这些方法测定漆树树苗期流漆量是可靠的。通过相关分析可知,只要某一漆树品种的经济性状比较稳定,用上述方法并结合高、径生长量对其产漆量进行早期预测是可行的,也是可靠的。

在使用上述方法的过程中,对一年生的漆树苗木,因流漆量太小,称重法很难精确称量,宜选用半叶法和流漆带法初测。称量法用于生漆产量早期预测,数据可靠,便于操作,适用于2~5年生漆树苗木。所需材料少,成本低,方法可行,便于在漆树选优中推广。

用上述方法所测漆树幼苗的流漆量可与苗木分级标准配合,选择速生、丰产的漆树幼苗用于造林。

用上述方法选出的流漆量大的个体,再结合生长量的大小,选优淘劣。将中选的植株进行定点,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扩大繁殖,对其后代再作综合指标的测定,便可选出真正产漆量高、性状稳定、适应能力强用于造林。

二、漆林营造的目的与人工漆林的产量构成

(一)营造人工漆林的目的

营造漆林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改造和扩大漆树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漆和其他产品。

我国的生漆产量上升很快。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一方面制定了有利于发展生漆生产的政策,加强对现有天然漆林的保护和抚育;另一方面逐步发展了一批人工漆林,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漆林发展很快,为生漆产量的增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为了使人工漆林速生、丰产、优质,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应该是;第一,选育良种,培育壮苗。良种壮苗具备较强的生理机能,较大的抗逆能力,较优良的漆液品质,因而也具有速生、高产、优质的潜在能力。有了良种还要认真进行栽种,使漆树发挥良种壮苗的作用。第二,要从漆树群体的内因着手。人工漆林的产量是群体的产量,许多漆树组成群体。这个群体还要有一定的结构,包括一定的密度、配置方式、品质或其他树种搭配、年龄结构等。人工漆林的结构合理,就能充分利用光能及土地,对外界不良环境因子的抗性就强。第三,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使生产潜力发挥出来。为此,要进行细胞整地,抚育保护,施肥灌水,以保护漆林速生、丰产、优质成为现实。

(二)人工漆林的产量构成

从生产的角度来讲,发展漆林主要是为了收获生漆,其次是漆籽、木材等。其实质就是收获这些产品中被叶绿素所固定的日光能。因为漆林树产量的90%以上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从植物生理学基本知识出发,漆林产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

光合速率:提高光合速率是提高漆林产量的基本途径。漆树的光合速率决定于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从内因看,光合速率决定于可遗传品种或类型的特征,一般树种的光合速率较低。从外界环境条件看,光合速率受光强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和养分供应状况等因素制约,这方面可通过施肥、灌溉等直接措施,又可通过群体结构对环境因子所起的再分配合调节作用,来为光合作用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叶面积:要获得大量的光合产物,除光合速率外,还要有足够的叶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加。除叶面积外,枝叶的伸展角度对于光能在林内各层的分布和利用也很重要,在决定某一漆树品种的造林密度或营造混交林选择和配置其他树种,都要从达到及维持最佳的叶面积状态来考虑。

生长期:树木生长期的长短是决定光合产量多少的又一重要因素。漆树是落叶阔叶树种中发叶最迟,落叶最早的树种之一。按照树种物候学的观点分析,它属于生长期短、生长量大的速生树种。在漆树不同品种或类型中,相对而言,也有发叶迟一些、早一些的区别。因此,造林时应选择生长期长的漆树优良品种或类型。环境条件、林分结构对于漆树生长期长短也有显著的影响,如漆林过密,生长期就显著缩短。

综上所述,学会掌握漆树生育的规律性,使漆树光合速率快,叶面积适当,生长期长,漆树就具备了高产所必需的生理基础。

2.人工漆林产量构成的特点

为了使漆林能够速生、高产、优质,应采取措施调节构成产量的各个环节。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使漆树个体有良好的遗传基础,如高光效、低呼吸、一定的需光性、较长的生长期、较强的抗逆性、合理的杆、枝、叶、根的有机物分配比例等,这是育种措施和栽培措施的共同任务。

使漆树群体有合理的结构,保证适宜的叶面积及分枝角度,合理的层次,充分的光能利用以及对漆林内生态环境有利影响等。

使林地生长能够保证漆林顺利生长所必须的条件,即充分供应必需的光、热、气、水、氧等生活因子,并排除不良气象的地理的及生物环境因子。后两项纯粹是栽培工作的任务。

上述内容对天然漆林和人工漆林都是适用的。但在培育人工漆林时,在各个方面又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

培育人工漆林所用的种子和苗木是经过人为选择培育的,具有较好的遗传基础,能较好地适应林地的环境条件。

大部分人工漆林的漆树个体是同龄的,又在林地上均匀分布,更促进了漆树个体的均匀程度。

人工漆林的群体结构,无论水平分布还是垂直分布,都是有意识安排的,这可以趋向于均匀和合理,光能的利用比较充分。

均匀分布而且生长整齐的漆树个体,在林地上及时划一地进入郁闭状态,形成漆林环境,而郁闭后的个体分化程度相对较小,个体和群体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要求及时人工调节,另一方面也为高产打下了基础。

林地生长的环境,因由人工控制,所以漆树能顺利生长。由于人工漆林培育过程中的以上特点,人工漆林有可能获得比天然漆林更速生、丰产、优质的效果。

三、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

(一)造林地的选择

生物和环境辩证统一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农林、牧业均受其制约。漆树生产比农业生产在依靠和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上更大。因而选择好造林地是漆林树丰产的前提。造林地应当根据漆林对气候、土壤、地形和植被等条件的要求来选择。

1.气候条件

漆树是一种阳性树种,在其生长发育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它对一定气候条件的要求。据调查,漆树要求年平均气温为8~16℃。极端最高气温33~43℃。极端最低为-7~-26℃的年积温为2400~5000℃;无霜期250天以上;年降水量560~1200 mm,割漆期降水量为370~8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80%,年日照时数为1400~2600h,割漆期日照时数为700~1100h,年日照百分率为32%~58%,割漆期日照百分率为35%~56%,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均适宜营造漆树林。

温度。它不仅对漆树的分布影响大,而且对漆树各种生理过程以及代谢作用影响也极为明显。据资料,漆树排漆要求的日平均气温在14.5~30.8℃

光照。漆树喜光是其特性之一,在漆树幼苗阶段显著得尤其突出。光照对漆树生长发育、漆液形成和分泌有密切的关系:如在阳坡和半阳坡日照较长,林地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就较多,漆树就生长发育较好,枝叶茂盛,漆液产量高、色泽鲜,水分少。

湿度。湿度对漆液的形成和分泌有密切的关系。据试验在适宜割漆的气候范围内,当漆树体含水量充足时,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则皮部分泌组织的压力也越大,分泌的漆汁液越多。

风。漆树喜生于背风向阳的地方,如果在当风地方栽漆树,就会影响漆树生长;风大还会降低空气的湿度,减少植物体内水分,对漆汁的形成和分泌不利,并给漆树割口愈合带来困难。

2.土壤条件

漆树虽然对土壤的适应幅度较大,但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土壤pH值4.5~7.0之间,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以在微酸性沙质土上生长为最好。为了促进漆林速生、丰产造林地宜选雨量充沛、排水良好、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

3.地形条件及海拔

地形对漆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间接的。在同一地区,往往由于地形条件的变化而引起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所以造林地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地形条件,同时选择地区的海拔以800~1200 m为宜。

4.植被条件

漆树常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et)、马尾松(Pinus massonlana lambert)、杉(Cunninghamia lanceoiata Hook)、锐齿乐(Quercus dliena BLnme Var acuteserrata Maxim)、辽东乐(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umi)、栓皮乐(Q.variabilis Blume)、麻乐(Q.acutissima Carr)、懈乐(Q.dentata Thunb)、核桃(JugLans rigia L)、白杨(Populus alba L)、香椿(Toonasinensis roem)、化香(Platycarya strbilacea Siebet Zucc)、牧荆(Vitex cannabieoLio et Zucc)、悬沟子(Rubs Lsp)、黄泸(Coinus millsp)、杭梢子(Camp yiotrpis Bgesp)、小薛(Berberis thunbergii DC)、映山红(Rho dodendron Simsiiplanch)等植物混生在一起。凡是能生长上述植物的地方都可以栽植漆树。

(二)造林地的整地

造林地是人工漆林培育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整地几乎是唯一被广泛应用,具有时间较长的栽培措施。整地能使土壤疏松,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并能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幼苗成活和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据陕西生漆科研所1974—1976年大面积造林试验,经整地栽植的成活率达94%,两年生长平均高2.13m,径粗4.45cm,未经整地栽植的成活率为89%,两年生长平均高1.03m,茎粗2.5cm。造林整地的目的就在于此。

整地的基本方法是耕地、碎土和耕地。耕地的作用是把杂草的种子和根茎埋入土壤下层,但要注意不要把底层的生土翻上来,碎土和耕地是破碎翻耕过来的土壤,破碎土壤硬壳,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同时加速枯枝落叶及杂草的分解过程。

整地的深度应保证漆树苗木的根颈能正常埋入土中,保证根系在耕作层中舒展分布。一般整地深度依整地方式而定。整地的时间通常在造林前3~6个月进行。提前整地,一般最好使整地和造林之间有一个降水较多的季节,如准备在秋季造林,可在雨季前整地,准备春季造林,可在头年雨季前整地。

整地的方式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1.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将造林地的全部土壤进行垦挖。这种整地方式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大,清除灌木、杂草彻底,对幼林生长比局部整地效果好,造林后间种粮食作物,待成林时再退耕还林,但它费工多,投资大,成本高。全面整地受地形条件(如坡度)、环境状况(伐根、大块岩石、更新树木)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只适宜在坡度很缓的荒山上进行。

具体做法是:先割除灌木和杂草,然后深翻土地。深度应达24cm以上。

全面整地的缺点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故坡度较峭的造林,底部宜采用。缓坡地在整地后,也要采取挖水沟砌石坎等措施以减轻水土流失。

2.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

带状整地:带状整地是使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呈长条状的整地方法,即沿山坡地的等高线修水平梯地,在梯地内按等距离造林。这种方法虽比块状整地费工,但整地面积宽,有利于漆苗成活生长,并可在梯地内间种农作物。带的宽度和带与带之间的距离,根据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和造林行距来确定。带与带之间的距离,在杂灌高度大小的荒山坡上,坡度宽度与保留部分宽度的比例1∶ 1或1∶ 2。杂灌高大茂密的地方可采用1∶ 1或1∶ 2。我们知道,整地既是保持水土的措施,又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因此坡度面要根据破度大小、漆树要求的营养面积来确定,一般宽度1~1.5m为宜,垦挖深度应达25cm。

块状整地:块状整地是使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呈块状的整地方法,块状整地灵活性大,能适用于各种造林条件,整地省工,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相对较差。这种整地方式,一般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坡地、伐根较多且有局部天然更新的迹地采用。块状整地面积的大小应视造林地植被和土壤条件以及造林地所有苗木规格和劳力多少等情况而定。植被稀松、土壤稀松而又采用小苗造林时,整地面积可小些,反之,宜稍大些。一般整地长宽比为1∶ 1,深50~60cm。整地时根据具体地形和土质状况,可挖块状、穴状、鱼鳞状的坑。块状的距离应按种植点的距离确定。

四、造林方法

我国漆树造林技术的常规,主要有植苗造林和播种造林两种方法。植苗造林是以漆苗为主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播种造林是将漆树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上进行造林的。

(一)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的栽植方法、苗木质量、造林季节、造林密度等,对漆苗成活和漆林生长有密切关系。

1.苗木选择

漆苗要求的主要质量指标是:优良品种(或类型)漆苗;1~2年生,生长健壮,根系完好,苗高1m以上,径粗1cm以上;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无干枯现象;苗木出圃时要进行分级,造林时应对不同等级的苗木分别进行栽植。

2.栽植方法

造林时要选整地,然后挖造林坑。坑的大小深浅应以苗根舒展、漆苗根部土应在坑下为度,一般为70cm见方。坑挖好后,把漆苗放在坑的中心然后填土。如土壤干燥,手握不成团,应在填土一半后轻提漆苗,然后舒展、灌水。待水全部渗下,再将土填满,踏实,上面再盖一层细表土。

一般埋土标准要超过根茎土痕3cm左右。栽植时应遵守一般造林规程:

(1)栽植行要整齐,株行距要准确;

(2)按既定的图式栽植苗木;

(3)用疏松湿润的土壤,紧紧覆盖苗根,使土壤和苗根密接;

(4)苗根要舒展,覆土时不要使根系发生严重变形、弯曲或缠结;

(5)正确确定栽植深度。由于栽后土壤会下沉,栽时宜稍深一些,以苗木的根颈约低于2~3cm为宜。

3.栽植时间

(1)春季造林

春季是我国的主要适宜造林季节,漆树也同样。从植物生理活动来说,这时正是植物开始萌动和生长的时期,全国气温逐步回升,而且土壤水分也比较充分。漆树是放叶较迟的落叶树种,这时漆树还处于休眠至即将萌芽的状态。造林后漆苗开始生长时,根系开始活动,地上部分开始发芽放叶,这时根系已能吸收、供给水分,漆苗容易成活。所以,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各大部分地区在春季进行漆苗造林。

这里要强调一下北方漆苗造林的问题。北方从气候因子上讲,一是寒,一是旱。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而雨量偏少。如在土壤刚解冻、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气温低、蒸发量少、漆芽未萌动这个时期抓紧栽植,造林成活率较高。

(2)秋季造林

秋季也是漆树造林季节。我国南北方均可在该季节造林。在春季较旱、多风的地区,采用秋季造林较为适宜。当漆苗落叶时,地上部分的水分蒸腾量也减少到很低程度,接近休眠期,而根系在土壤中生理活动仍在进行。这时栽植的苗木,到来年生根发芽都早,因为秋季栽植时它已经过了缓苗期,待晚春干旱季节到来时,根系已经能够吸收土壤的水分,这样有利于漆苗生长,并增强抗旱能力。秋季造林的时间较长,从漆苗落叶到土壤冻结前均可进行。

4.栽植密度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的株数。漆苗造林密度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而且还涉及漆林的生长发育全过程生理生态的变化,也直接关系到漆树成林后群体的结构。

漆林密度直接影响树冠的大小、树干胸径的粗细和生漆的产量。如栽植过密则树冠和胸径变小,生漆产量降低。因此,合理的栽植密度是漆树个体健壮生长和良好发育并最后形成合理的群体的重要条件之一。

漆苗栽植的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应因品种因地制宜,做到适当安排,合理密植。

树冠大的品种,如大红袍、金州红、阳岗大木、多层楼大木、登台大木、天水大叶、肤盐皮等,通常栽植的行距为4×5m,每666.7m2株数30~35株;冠幅中等的品种如红皮高八尺,登台小木康漆树、阳岗小木等通常栽植的株行距为3×4m或4×5m,每666.7m2株数45~60株;冠幅小的品种,如三步筒、火焰子、红类小木、母猪树、太湖小木、景德镇小木等,通常栽植的株行距为2×4m、3×3m、2×3m,每666.7m2株数60~100株。

上述造林密度是指不同品种一般种植后立木范围。具体栽植时,可根据产地条件,经管水平选定栽植密度,如立地条件好、管理水平较好的、可采用下限的造林密度,反之,可采用上限的造林密度。

目前,产漆区栽植的漆树有一部分是粮林间作的方式。这对漆苗来说,能充分利用阳光,有利于水土保持,在抚育措施上对漆苗生长都是很好的。栽植时对品种选择栽植密度和配置方式都要因地制宜。

造林中种植点的配置。这里主要是指一定密度的植株在造林地上的分布形式。目前,生产中通常采用正方形配置或长方形配置方式。正方形的配置,其株行距相等,苗木之间距离均匀,利于树冠均匀生长发育。长方形配置则株距小于行距,这种形式有利于行间进行抚育和间作。这两种配置形式,栽植时要做到植行通直,株行距准确。

5.造林方式

20世纪70年代,我国各地营造了不少漆树纯林。三纯林对各种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小,一旦病虫害大量发生,就会很快蔓延到整个漆林。如果营造混交林则可把病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进行防治,即使造成毁灭性的危害,也是在局部范围内造成损失。

营造发展以生漆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混交林,在确定混交的伴生树种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伴生树种应当生长较缓慢、较耐阴,根型以及对养分、水分的要求与漆树有一定的差别。

伴生树种不应该是危害漆树的各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更不能与漆树有共同的病虫害。

伴生树种的落叶应能提高土壤肥力。

考虑到漆区制造漆桶需要材料,其伴生树种可以选用杉木、马尾松、华山松。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树种。

混交林的混交方式考虑到抚养管理和割漆生产,通常采用带状混交,即5~10行漆树间种1~3行杉木或其他适合的伴生树种。

混交林漆树的栽植密度可和营造漆树纯林的密度相同,伴生树种杉木的栽植密度,株距1m,行距2m(马尾松株距1m,行距1.5 m)。

五、抚育管理

(一)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通常指的是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段时间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这段措施是漆树造林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幼苗造林后,抵抗自然灾害及和杂草竞争的能力都较差,如不加强抚育会使幼苗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影响造林效果。

幼林抚育管理措施,根据我国的漆区的具体条件和技术水平,可归纳为松土、除草、施肥、灌溉、林粮间作和幼林管理等。

1.松土、除草

松土是指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透水、保水性等,促进土壤间生物活动,加强有机物的分解、转化。

造新漆林前3年要求每年除草、松土两次,以每年4~5月和8~9月进行为好。在4~5年时,每年进行一次深挖。在幼林未郁闭前要进行除草、松土。

2.施肥、灌溉

施肥、灌溉对漆树生长发育是十分有利的,但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由于大部分漆树分布在荒山荒坡,交通、人力和经济条件限制,目前这两项措施都未列入常规的抚育措施中。今年来,由于生漆生产的发展,施肥面积不断扩大,收到显著的效果。

为了加速人工漆林幼苗的生长,要求每年施一次肥。每株尿素50g左右。施肥时间以每年春季为宜。为了减少肥料损失,施肥时可在漆树周围挖一个圆形小沟,沟深6cm左右,然后把化肥均匀地撒在沟里埋好。在低山丘陵区有条件可施农家肥,时间在冬季未结冻前或早春均可。

漆林灌溉,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条件的地方每年3~4月灌溉一次,7~8月再灌溉一次水。

3.林粮间作

林粮间作是我国南北方漆区群众培育漆林的传统习惯,造林初期,在带状或全垦整地的造林地上种粮食、油等农作物。再给农作物除草、松土、施肥的同时,也对漆林幼苗进行抚育管理。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幼苗生长,又能增加短期收益,不论从生物学还是从经济收益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达到以耕代抚,以农促林,林粮双丰收的目的,但要注意在漆林开始郁闭时,应退耕还林。

(二)幼林管理

幼林管理是保证幼树更好地生长,迅速达到成林要求的一项重要抚育措施。

1.幼林补植

由于漆苗质量、栽培技术和外界条件因素,造林后常有部分幼树死亡。为了保证造林密度,造林后要检查一次。造林成或不足90%的应进行补植。成活90%以上,但死亡幼树较集中的也应该补植。补植时应按原来漆树栽植密度,并用同龄苗木补植,以便使幼树的生长一致。补植季节应在早春或秋季进行。

2.抹芽整形

新栽幼树腋芽较多,易分枝消耗养分。为此,在幼林栽植后2~3年内,应把侧芽打掉,保护好芽顶,使其获得充足的养分,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3.封山育林,护林防火

对新造人工漆林和更新漆林都要及时进行封山育林。在封山育林中,要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五章的具体规定,订出封山育林公约,规定出封山年限和开山时间,进行爱林护林教育,使公约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林粮间作的漆林,要教育群众在管理农作物的同时,爱护抚育漆树幼林。

护林防火。全国的林火,大部分认为因火源引起。不论在漆树幼林还是在漆树成年林中,都要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和制度,订立护林防火公约。

六、天然漆林的改造利用和漆林更新

(一)天然漆林的改造利用

我国的漆林分布区内,天然次生漆林资源丰富。目前全国生漆总产量中,天然漆树生产的生漆约占70%~80%。

天然漆树的特点是:分布比较边远;有的成片,有的分散;大部分集中在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大多天然漆林与其他杂交灌木树种组成混交林;由于其他树种及杂交灌木的挤压,使漆树得不到本身需要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一般生长较慢且产量低。

据贵州省桐梓县楚米乡土香坝组对一天然漆树林进行垦抚改造结果,两年内生漆产量比不垦抚改造的增长了6倍,漆籽产量增长一倍多,收入增加3400元,平均每户180元。可见把我国现有天然漆林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垦抚改造,使其充分发挥效益,是增加我国天然漆林生漆产量的一条省工、省时、见效快的有效途径。

如何改造利用天然漆林呢?通过选择速生、高产、适生性强的优良类型,对现有低产的漆树资源用人工更新的方法加以改造。这种措施目前难度较大。进行抚育改造,这种措施比较容易实现。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全面垦抚,一般在漆树周围先清除荆棘灌木及其他非目的树种,然后全部深挖一遍。这一方法多用于幼林。二是简易垦抚,宜在零星分散的漆林改造时采用。其方法是,只将漆树周围2m左右范围内的杂草、灌木砍掉,并把离树干0.33~2m处的土壤挖松,以便透光通气。在改造天然漆林时,遇有其他价值的经济林、用材林,均加以保护,一并垦抚管理。

(二)天然漆林的更新

在进行天然漆林改造的同时,也要对衰老漆林或漆树及时采取更新措施,从而保证生漆的稳产、高产。

老漆林更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伐桩萌芽的更新。即对已衰老的漆树实行强化割漆后,进行采伐更新。在离地面30cm处锯断,使树桩萌芽新枝。选留1~2枝生长健壮的萌枝作为主干再培养为幼树。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收获部分木材,而且培育幼苗生长速度快,比新栽植漆树可提早2~3年投产。二是家生漆树采取培养接班树的办法,即在易衰老漆树旁边,在砍伐2~3年后采用良种壮苗先行栽培,待长成幼树后再砍去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