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校园绿地规划与园林植物配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校园绿地规划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国内外大学校园绿地规划研究现状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大学校园规划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对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园林植物的配置和校园整体空间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周逸湖、宋泽方的《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该书在环境设计方面介绍了校园标志、校园雕塑、校园大门、校园环境小品和校园中心区地面规划等五个方面。在校园道路、绿化及管网规划这一章当中重点介绍了绿化、植栽对校园环境的作用,概括性地介绍了校园绿化、植栽的实用性功能、空间构成功能、环境美化功能。美国的理查德.P.多贝尔所著《Campus Landscape——Functions, Forms, Features》(《大学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北京世纪英闻翻译有限公司译),该书结合美国高校校园环境规划及建设的实例,阐述了校园景观设计决定因素,包括气候、植被、环境适宜性、地貌、地形变动、校园面积、视觉特征、技术、资金等,并对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类,包括: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环境,首要关注点,如周围环境、周边地区、边界标识物、校门、道路、步行道、校园入口区、后门区、停车场等;校园空间分类,如历史性空间、二级空间、三级空间、水的景观、旱地景观,小树林、花园及教育、娱乐和启蒙场所,如植物园、自然保护区、艺术花园、主题花园、历史性场地等;标识物和土地的使用,包括景观元素、灯光、场地用具、座位等方面的阐述。该书的论述是在美国大学校园的历史和现实视野下提出的,虽不乏精辟的见解,但由于经济和文化上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济大学涂慧君所著《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书中对当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有专章论述,包括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校园景观设计与规划、建筑以及校园形态设计之间的关系,设计的目标原则,校园景观包含的因素,设计的模式要素,景观的园林设计手法等。总的来看,有关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方面的专著较少,大多在景观、植物配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类的专著中作为绿地类型中的一类作简要介绍。由梁永基、王莲清于2001年主编的《校园园林绿地设计》是国内目前为至专门介绍校园园林绿地设计的书籍,其中介绍了有关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等校园园林绿地设计的作用、设计原则、树木配置、设计图绘制等内容。

第二节 新时期大学校园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走向

一、大学在新时期的任务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并将逐步步入以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世界文化交流融合渐成趋势,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优化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些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大学在新时期的任务,也决定了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大学将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与“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建设一道,各高等学校都因地、因校制宜规划了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蓝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定位正如原教育部副部长、现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概括的:“进一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发展沉淀给我们的真理——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质量是中心,理念是先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网)。随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日益丰富和完善,大学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的步伐将日益加快,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在大学的位置将日渐凸显,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将不断巩固,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明显增强。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是办学规模的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奋斗目标是: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2500万人左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至23%~25%;2021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4200万人左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在2030—2035年期间,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涂慧君,2006)。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这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比较一致的,它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了民众对高等教育日益旺盛的需求。

二是办学方式多元化。一是办学体制多元化,过去那种单靠政府包办大学的单一模式已经被打破,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正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现在除国立大学外,还有民办大学,一些国立大学内部可能会出现相应调整,出现“一校两制”甚至“一校多制”的现象。二是投资渠道多元化,据统计,我国高等学校新增加的教育投资,只有20%来自政府,80%来自银行贷款和社会力量投入。

三是办学模式市场化。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价值的确认越来越偏重于社会的认可。高校的毕业生要接受社会的严格选择,高校的科研成果同样要接受市场的严格选择,高校正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并最终完全融入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就业越来越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分割正在逐渐被打破。

四是办学途径国际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高等教育将更加广泛地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服务竞争。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将空前活跃。

五是办学手段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较早地在高校得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高校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校园、网上大学已被人们熟悉,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全面的信息化(郑明仁,2001)。

围绕我国大学在新时期的任务和发展趋向,需要从各方面不断完善大学功能建设,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大学校园绿地环境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时期大学对校园绿地环境的需求特点

与一般的其他城市园林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同,校园绿地环境的服务对象是相对比较固定的教职员工和在校园生活、学习三到五年的大学生群体,社会角色比较简单,其中的主体成员——学生的年龄、素质差距小,知识、思想水平比较接近,他们在校园中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可循。校园绿地环境服务的内容是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优美、安静、富有个性、充满文化氛围并便于师生交往、交流和活动的校园环境。校园活动主体的活动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上课、上自习、做实验、到图书馆阅览、查找资料、室外读书等)、生活(食堂就餐、寝室休息睡觉、校内购物等)、体育锻炼(跑步、打球、溜旱冰、跳体育舞蹈、攀崖等)、休闲娱乐与科技文化活动(独自散步或与他人散步交谈、赏景、参加班集体和社团的露天活动、观看露天展览、放映或晚会等),以及教职工的教学、科研、管理活动、教职工的锻炼、与家人散步、与学生的室外交谈、答疑、校内购物等。这些活动需求和活动形式与一般城市园林环境所服务对象的活动、交往形式相比有其特殊性,因而其对环境空间的要求也具有其特殊性。

“现代化教育强调人的素质教育,只有在社会人文、为人品德、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拥有全面知识和素养的人,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游刃有余,承担起社会责任。因而在校园中需要创造这样的环境,使师生可以不期然地相遇和交往,使智慧和创意在交谈中相互激发,使学生在课内、课外均受到来自环境和师长的熏陶,使学生在相互理解与互助中学习做人的道理”(涂慧君,2006)。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建筑内部我们会感到应该做点什么或完成某项工作,而在室外则可以什么都不做,使整个身心放松下来,去关注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因而会产生一种从紧张的工作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的舒畅感和平静感,在这种不经意的思想状态下更易获得思想的火花和创新思维的灵感。大学在教与学的环节上,“教”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学生的“学”即自我学习、巩固和提高成为主导方面。因此,只学习课堂上老师灌输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注重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更新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是今天大学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校园活动主体对室外环境空间的需求是多样的富于变化的并富有活力的。

(一)室外学习的需求

比起室内的学习,室外的学习环境更易让人获得轻松感和随意感。而且学生在室外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就近利用。这些等待包括室外等待某人的到来然后一同前往某处,这类等待的地点随意性很大,几乎在校园的路途中随时发生;再者是各类考试进场前的室外等待,多数学生愿意在这个时间再次抢记抢背某些知识点,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论是主动到室外学习还是被动在室外学习,学习的环境氛围都应是静谧的,设计时应避免其他大量人流的穿行和干扰,而且最好有使人产生平静感的观赏点,在学习的间歇可以放松人的心情,如湖面,远山,绿荫等。

(二)独立意识的需求

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进入大学后会逐渐加强,希望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并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点在高年级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表现更为突出。对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要求是要营造适合于独立思考问题、休息、私下谈话、观察他人等的个人活动场所。多数情况下这种满足自我意识的个人空间应表现出较强的隐蔽性,一般是远离主要人流的自然生态空间和具有较强隔离性的活动空间。

(三)对交往场所及可参与性的需求

首先,大学生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烈,自主性增强,生活环境突然变化,人际关系出现空缺。其次,大学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增强,期待让他人了解和承认自己,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对交往的要求更高,普遍希望通过和各种人群的交往获得知识、友谊和实现自我价值。校园绿地景观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多种形式的、足够的交往场所。既要满足小集体活动的要求,也要满足大规模人群集会、交往的要求。校园的交往活动,往往是3~5人的小集体形式,交往的场所通常在教室、讲堂、图书馆等公共建筑的门厅和室外及宿舍区内、户外绿地中,建筑的室外应有一定的停留空间,尤其室外应有充裕的绿化用地,并设置一些座凳和桌子等设施。在户外绿地中应多营造尺度适合小集体交往的小空间。校园中不时会有大规模的集会或是举办大型活动,校园绿地规划要考虑到大型人群活动的要求,适当安排大草坪广场等绿地(安运华,2004)。在丹麦建筑理论家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他分析了交往的强度,认为“没有户外活动,最低程度的接触都不会出现”,他的分析表明,公共场合的人及其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而这些户外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依赖于户外空间环境的质量。合适的物质环境条件,会促进人们的交往强度。在校园中,除了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质量,设计者有意识地为场所赋予活动内容,可为其增加交往的活力。例如设置滨水室外茶座、读书角、篝火晚会广场、室外表演场地、下沉音乐广场、园艺空间、散步廊等(涂慧君,2006)。

(四)审美意识的需求

随着求知欲和交往活动的增强,大学生逐渐接受到较多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和刺激,会在学习生活中不自觉的培养起较强的审美意识。良好的校园绿地景观将对树立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校园绿地的整体和谐以及鲜明的绿地规划特色上。

(五)校园交通的需求

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各大学纷纷新建或扩建校园,校园用地规模和人员规模的急剧扩大,对交通提出了新的需求,交通的分级规划成为必然。校园公交、私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步行等交通方式都对校园道路系统规划提出了相应要求,与校园绿地规划相关的主要是步行交通系统。而步行交通又是增进交往的重要手段。步行交通系统一方面要为师生活动提供便捷的通道,另一方面又要为增进交往刻意创造条件,引导活动主体“渐入佳境”。因此,在绿地规划时,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交通需要进行设计。校园道路交通组织要重视校园道路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结构,分析交通源、交通量、交通方式、道路情况、分析步行交通、人性交通流量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变化情况,考虑校园中人车矛盾,行走路线,人流来源,人行道的宽度与状况,步行距离及步行感受等内容(姜伟等,2005)。在保证畅通的基础上,步行校园道路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结构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步行环境舒适度和景观需求,发展较多的步行道路空间同时也是景观形态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第三节 校园绿地规划应应对的矛盾和问题

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与独立学术精神之间的矛盾

由于社会对大学校园的需求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的内涵发生变化,以及为顺应时代要求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高校改革,大学校园日益走向社会,并承担起应用知识的第三职能。在这一深刻的变革中,校园不再是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然而科学精神的本质需要独立和自由的研究氛围,使研究工作者能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前提下,心无旁骛,追求真理。哈耶克认为,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就像一个向四周扩大的同心圆,朝着不同的方向对未来和未知世界探索。但是成功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是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最后能变成真正价值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能在短时间应用于实践的更是微乎其微。有些社会科学如历史、哲学还有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成果,可能永远无法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例如黎曼几何研究成功时,无人知其作用。但是一百年后,它却成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数学基础,而相对论又使后来制造原子弹成为可能,从而给人类能源史带来巨变。对科学真理的潜心追求和科学研究中的游戏精神与市场及社会带有某种急功近利思想的世俗需求是矛盾的。

就校园所承担的教育功能而言,校园中也要倡导一种与社会不同的氛围,使受教育者能够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减少负面影响。中国古代文化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三择邻”的典故多少揭示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如何既满足校园的科学精神和教育功能,同时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应用知识的需求和经济增长对大量合格的建设者的需要,取代少数象牙塔里的精英,校园建设者需要将高校的市场职能和非市场职能区分开来,在二者的矛盾之间寻找平衡。一方面,校园走向社会这不可逆转的潮流将在规划意念中体现。根据不同办学方针和规模要求,新的功能分区、规划布局,乃至为适应校外人流的环路道路系统设计方式出现了。另一个方面,规划中应有意识的倡导和保留校园的教化氛围。理想的状态是校园成为一个既包容又潜移默化的环境。

二、家用汽车的增多对校园绿地环境规划带来严峻挑战

2004年私人轿车保有量已达600万辆,据预测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10年将超过4000万辆。我国将变成一个私人汽车社会。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和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全面展开,大部分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将会采用私人汽车的出行方式取代步行和自行车。小汽车所带来的废气污染将对校园空气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并难以避免地带来噪声干扰。同时为满足私人汽车在校内交通的需要,必须相应地扩宽马路和修建停车场,这些将挤占校园有限的用地并对绿地规划造成较大影响。

更重要的是,私人小汽车的蔓延,将对校园交往气氛和公共精神造成损害,当人与外部空间被车窗所隔离,含笑问候的步行者为喷着尾气匆匆而过的汽车所取代,人们的交流机会变少了,人与人之间会逐渐变得疏离和隔膜,公共精神的丧失和交往气氛的损害是与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相违背的(涂慧君,2006)。因此,在校园总体规划和绿地规划中充分关注私人小汽车的交通和停留问题,趋利避害,成为十分重要和必要。

三、校园绿地环境美观和功能需要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矛盾

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不断增长,对校园绿地环境美观和功能的需要同样如此。现代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为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了可能,但一味地求大、求洋、求新的不良消费倾向也会造成物质上的巨大浪费和经费上的沉重压力,在当今校园绿地规划、建设方面也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高校是一个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的机构,大部分经费靠国家财政拨款,其经费来源有限,节约型校园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校园绿地规划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处理好绿地环境美观和功能需要与节约型校园建设之间的矛盾平衡。

第四节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发展趋势

大学办学目标、基本任务以及大学规模等方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之间的竞争格局正日益显现。时代呼唤大学校园成为知识传播和创新的汇聚地,承担社会精神家园的重要功能。纵观国内外校园绿化的设计思想、理念、发展历史以及实践的发展态势,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的趋势:

(1)总体规划布局由“庙堂制式”、“巴比伦城制式”等有明显轴线的中轴对称的规则式或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朝着无明显轴线的自然式布局方向发展,绿地形式更加趋向自然,活泼多样。

(2)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由追求布局上的完美向注重功能上的完善,由绿化美化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绿地规划设计日益注重对生态学的运用,力图在尽可能不干扰环境的情况下解决功能、美化的问题,从而达到校园生态系统的平衡。

(3)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更加强调营造交往空间。由以往“见缝插绿”的单纯绿化方式转向在构建生态基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交往空间,满足室外学习、交流、交友、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等需要,并以此突出校园的生机与活力。

(4)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校园的历史性和本土性。校园绿地规划设计在体现时代精神、创新意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挖掘校园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对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延续,有些还从地域特色文化中发掘灵感,提取有益的文化元素加以利用和发扬,另外也更注重对场地特质的挖掘利用,体现尊重场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