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标准化养殖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肉鸭品种的选择

(一)鸭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

长期以来,养鸭业一直是我国养禽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鸭饲养量占世界养鸭量的64.7%,有“水禽王国”之称。养鸭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占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近几年来,养鸭业已由传统的分散养殖向集约化、密集型养殖转变。肉鸭养殖业已成为具有“三高”(产品率高、饲料报酬高、劳动生产率高)、“两快”(生产周期快、投资见效快)、“一低”(成本低)特点的畜牧业大产业。

1.鸭的生物学特性

(1)喜水性、合群性

鸭属水禽,喜欢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只有在休息或产蛋时才回到陆地上。因此,宽阔的水域和良好的水源是鸭饲养的主要环境条件之一。对于舍饲的种鸭或蛋鸭可设置一些小型人工水浴池供其交配,而现代化大规模肉鸭生产不必设置水池,可全部旱养。此外,鸭喜水不等于鸭喜欢潮湿的环境,因为潮湿的栖息环境不利于鸭冬季保温和夏季散热,并且容易使鸭子腹部的羽毛受潮。加上粪尿污染,导致鸭的羽毛腐烂、脱落,对鸭生产性能的发挥和健康不利。

鸭天性喜群居生活,很少单独行动,且性情温驯,因而经过训练的鸭在放牧条件下可以成群行数里而不乱。如在放牧过程中有个别鸭远离群体独处时,则会高声鸣叫,一旦得到同伴的应合,则会寻声而归群。鸭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但对应激反应敏感,常常因受惊而相互挤压,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在雏鸭阶段,对突然出现的人或事,甚至强光、艳色等都会表现出惊恐不安,迅速站立,拥挤于墙角,因此在育雏阶段应尽可能保持鸭舍环境安静,以免因惊吓而相互践踏造成损失。产蛋阶段更要特别注意防止一些动物如狗、猫、鼠的侵入,否则影响产蛋。

(2)耐寒怕热,抗病力强

成鸭的大部分体表覆盖着正羽,非常致密且多绒毛,保温性能很好,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即使在冬季,鸭仍能下水游泳。鸭的皮下脂肪比鸡厚,尾脂腺发达,当鸭在梳理羽毛时,经常用喙压迫尾脂腺,挤出分泌物,再用喙擦全身羽毛,来润泽羽毛,使羽毛不被水浸湿,从而起到防水御寒作用。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冬季只要水不结冰,鸭都有下水游泳、采食的习惯。根据研究表明,鸭脚骨的凝固点很低,北风呼啸、寒气逼人的严冬,鸭还常在水中嬉戏、觅食;只要饲料好,有充足的饮水,仍然能维持正常体重和产蛋。相反,鸭对炎热环境的适应性差,羽毛对保温有利,但对散热不利,加之鸭无汗腺排汗散热,在气温超过25℃时散热较困难。但鸭像鸡一样有许多气囊,可用来加强和改善呼吸过程进行散热,还可进入水中,通过传导散热,因而鸭的抗暑能力稍强于鸡。所以,在炎热的夏季,鸭只有经常泡在水中活动才感到舒适,或在树阴下休息,觅食时间减少,采食量下降,产蛋量也有所下降。因此,在集约化养鸭场,多采用搭凉棚或悬挂遮光布网等方法来防暑降温。

鸭的祖先生活在水中,由于水源受到污染机会较多,鸭受疾病威胁较大。为了获得较好的抗病能力,鸭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免疫器官如胸腺等退化较晚,这样就大大地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鸭的抗病力较强,并且感染发病的疾病种类相对较少,注射疫苗后免疫效果较好。在正常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条件下,发病率比鸡低1/3。但常由于环境不良、饲料营养不全或发霉变质等原因而出现应激反应、生产能力下降等。因此,在鸭的饲养过程中要保证饲料全价,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3)杂食性

鸭是杂食性动物,食谱比较广,很少有择食现象,再加之颈长灵活,又有良好的潜水能力,除了能采食各种精饲料、粗饲料与青绿多汁饲料外,还经常采食一些昆虫、蚯蚓、小鱼、小虾、螺蛳等带腥味的动物性饲料,鸭对螺蛳等贝壳类食物具有特殊的消化力,采食后能提高产蛋量与生长速度。鸭的味觉不发达(味蕾数少),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不高,凡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会无选择地大口吞咽,对异物和食物无辨别能力,常把异物当成饲料吞食,因此雏鸭阶段的垫料如碎稻草不能切得太短,通常切成长5~6厘米,以防雏鸭误食而影响其生长发育。鸭的口叉深,食道宽大,能吞食较大的食团。鸭舌边缘分布有许多细小乳头,这些乳头与嘴板交错,具有过滤作用,使鸭能在水中捕捉到小鱼虾,并且有助于鸭对采食的饲料进行适当磨碎。鸭的肌胃发达,消化力也强,肌胃内经常储存有沙砾帮助消化。

(4)夜间产蛋,无就巢性

鸭在夜间产蛋。时间多集中在晚12时至清晨3时,产蛋后稍歇即离开,无就巢性(番鸭就巢性仍较强),因而在产蛋阶段对鸭可进行白天放牧,夜间圈养,从而增加产蛋时间,以便收集鸭蛋。鸭产蛋时如多数产蛋窝被占用,有些鸭会把蛋产到舍内地面或运动场上,因而鸭舍产蛋窝(箱)要备足。

(5)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

鸭与其他家禽一样,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在众多家禽中肉鸭的早期生长速度最快。在饲料充足、饮水正常、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大型肉用鸭樱桃谷鸭40~45日龄时体重可达2.75~3.5千克,相当于初生重的60~70倍,其生长速度明显高于肉用仔鸡。鸭的食性广,饲料报酬高,例如樱桃谷鸭5周龄时料重比为(2.29~2.30)∶1, 7周龄时达(2.88~3.0)∶1。如采用舍饲与放牧相结合方式进行饲养,鸭能采食到大量的天然饲料,因而饲养成本更低。

(6)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鸭性成熟早,蛋用型鸭如金定鸭、绍鸭100~110天达性成熟,而肉用鸭要晚些,如北京鸭需150~180天达到成熟,番鸭则需要更长时间。鸭是家禽中繁殖力很强的水禽。通常蛋用型鸭每年平均产蛋量可达280~300枚,一只蛋用种母鸭一年所产的种蛋可孵出雏鸭200只左右;肉用型鸭每年产蛋200~220枚,一只肉用种母鸭一年所产的种蛋可孵出雏鸭120~130只。公鸭的配种能力也是鸡所不能比拟的,一只蛋用型公鸭可配母鸭20~30只,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也可保证种蛋受精率达90%以上。

(7)敏感

鸭胆小怕惊,一遇到响声即刻相互拥挤在一角,因而养鸭及育雏环境宜安静稳定。

2.鸭的解剖生理特点

(1)体型外貌

鸭体型外貌是其生理结构的反映,是识别鸭品种的主要依据。鸭的身体与鸟类一样,呈流线型外形,全身覆盖羽毛。

1)头部:鸭头部较大,呈圆形,除喙之外,其余部分覆盖短羽。耳孔外被耳羽覆盖,防止在潜水时水浸入耳中。喙扁大而长,角质,可以啄开泥而夹住食物,是采食与防卫的器官,分上下两片,上大下小,合拢时相邻的边缘有锯齿的空隙,可以借助舌的运动啜呷或潜水觅食时排水过滤食物。上喙尖端有一坚硬喙豆,色略暗,以帮助采食。喙的颜色因品种而异,有黑色、灰色、橙黄色等。喙基部两侧为鼻孔。眼圆而大,反应敏捷。鸭舌发达,边缘长满尖刺,有利于捕食。

2)颈部:鸭颈部细长,被有细羽,活动自如,能伸长,利于在水中采食。鸭颈的粗细、长短与性别、品种有关,一般公鸭、肉鸭的颈较粗短,且颈羽色彩鲜艳;母鸭、蛋鸭的颈较细长。

3)体躯:鸭体躯分为胸、背、肋、腰、肩、腹等部分,随着品种、性别、年龄及生产类型不同,体躯各部分的结构大小也不同。通常公鸭体型较大,肌肉发达,肩宽,胸深,背阔,体躯呈长方形,前躯稍向前上提起;母鸭体型稍小,体躯较细长,羽毛紧密,胸挺突,前躯提起,后躯发达,臀部近似方形,尤其是产蛋阶段,其后躯加厚加宽,致使全身上下左右呈楔形。肉鸭体躯深宽而下垂,背长而直,前躯稍稍提起,肌肉发达;蛋鸭体型较小,体躯细长,后躯发达。

4)四肢部:鸭前肢退化为翼,外覆羽毛,称为翼羽。鸭翼比鸡翅短小,紧贴于体躯,故鸭的飞翔能力通常没有鸡强,只能做一些低飞、短程的直线飞行。鸭翼羽包括10根主翼羽,14根副翼羽。主翼羽尖窄而坚硬,副翼羽大,主翼羽与副翼羽之间有一根最短的羽毛,称为轴羽。鸭翼又称鸭翅,比鸡翅短小,紧贴于体躯,故鸭的飞翔能力通常没有鸡强,只能做一些低短的直线飞行。鸭的后肢由腿、胫、趾和蹼构成。鸭腿与胫较短,并偏向躯体后端,以便保持在陆地上的平衡以及在水中倒立时拨水采食。鸭的蹼部、趾部裸露,具有四趾,三前一后,前三趾间有蹼,有利于划水、采食与行走。

5)尾部:鸭的尾短小,为一小的肉质突起,位于泄殖腔的后上方,被尾羽覆盖。尾羽又称舵羽,较鸡的短小,共18根。公鸭的尾羽中央有2~4根向上卷曲的羽毛,称为雄性羽,又称为卷羽,常作为白羽肉鸭公母鉴别的重要标志。在尾的背面有发达的尾脂腺,能经常分泌油脂,鸭常用喙将油脂涂抹在羽毛上,以保持润滑、柔软而不沾水。

(2)消化生理特点

鸭的消化器官包括喙、口腔、舌、咽、食管、腺胃、肌胃、小肠、大肠、泄殖腔及肝脏、胆囊、胰脏等消化腺,缺少唇、齿、软腭和结肠,主要用于采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以及排泄废物等。

1)口腔:鸭的口腔前端为角质的扁平的喙,其背侧隆凸而腹侧面深深凹入,末端为圆形(有的还有下钩的喙豆如番鸭),便于啄食饲料。上下喙边的角质板形成锯齿状的许多横褶,在舌的参与下形成口腔的过滤结构,便于鸭在水中采食饲料后将泥水从喙的两侧滤出,而将饲料留在口腔中。口腔的顶壁为硬腭,向后与咽的顶壁直接相连为咽腔。口腔底有舌,占据口腔底大部分,鸭舌比鸡舌长而软,内有发达的舌内骨,采食时参与吞咽作用,将食物向后推移,依靠食物的重力进入食管。在吞咽时,喉头的肌肉迅速将喉口闭合,这样食物不会误入气管。鸭对水温极为敏感,不喜饮高于气温的水,但不拒绝饮冰冷的水。鸭口腔内无齿且唾液腺不发达,因而鸭在采食时常常要饮水,以湿润饲料,便于吞咽。

2)咽:鸭咽腔由背侧壁、腹侧壁和外侧壁共同围成,位于舌根后界与食管之间,下颌间隙后部。鸭咽部有很多小的唾液腺,可分泌少量含淀粉酶的唾液,饲料在唾液与水的湿润下进入食管。因鸭舌上没有味觉乳头,所以鸭的味觉不发达,基本不能辨别饲料是否发霉变质或是否有毒,而大口吞食,而且其口腔内无唇、无软腭、无齿,食物不经过咀嚼而整个吞入,同时口腔内不能形成负压,饮水与采食时只能抬起头让其自行流入食管。

3)食管:鸭食管较长,平均为30厘米左右,约占体长的0.5倍,是一条长形管道,位于颈皮下偏颈部右侧,从咽开始沿颈部进入胸腔,到达腹腔左侧,与胃相连。食管下分布有食管腺,可分泌黏液,参与食物的软化。鸭无嗉囊,其食管中部形成一纺锤形的膨大部,其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同时使饲料在进入腺胃之前先进行湿润软化,食物在此停留3~4小时,然后有节律地被推送至胃中。膨大部下方有环行括约肌,通过其收缩与舒张来控制食物流入胃中的速度。

4)胃:鸭胃可分为腺胃与肌胃两部分。腺胃,又称前胃。体积较小,储存食物有限,是一个前端偏细、后端逐渐膨大的袋状器官,位于腹腔前腹部的左上部。腺胃壁较厚,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浆膜层、肌层与黏膜层。肌层的外纵肌薄,内环肌较厚,黏膜层内含有大量的胃腺,可分泌大量的胃液,参与食物的软化与湿润,然后与消化液混合经贲门进入肌胃。肌胃,又称后胃或砂胃。位于腺胃后身,其两面扁平,中央隆起,近似不正椭圆形的双凸透镜状。肌胃周缘较钝,形成环面,可明显地区分为左前缘与后右缘。肌胃壁大多由平滑肌构成,因肌红蛋白特别丰富而呈暗红色。黏膜内有肌胃腺,其分泌物与脱落的上皮细胞在酸性环境下硬化,形成一层厚的类角质膜-胗皮(又称鸭内金),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机械性消化。肌胃收缩时,胃内食物在强大的压力下,被粗糙角质膜在沙砾的配合下,搓揉磨碎与来自胃腺分泌的消化液更充分地混合消化。实践证明,沙砾在肌胃中作用明显,如将肌胃中的沙砾全部移去,则饲料在肌胃中的消化率将下降25%~30%,故在日常饲喂过程中要注意添加适量的沙砾,以帮助其消化。

5)肠:鸭的肠管较长,平均为250~270厘米,占体长度的90%左右。小肠第一段为十二指肠,其前端升部与肌胃的幽门相通,后端降部与空回肠相通,两者之间以胆管与胰管的开口为界。空肠是肠管中最长的一段,长150~160厘米,悬吊于空肠系膜上,盘曲于十二指肠、盲肠、直肠、肝、肌胃、性腺和腹腔顶壁侧面之间,一部分肠袢与右侧膜壁相贴。空肠与回肠之间无明显差异,一般以卵黄憩室为分界线,向上靠近十二指肠的为空肠,向下与大肠相通的为回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消化与吸收主要在小肠中进行,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如淀粉酶、肠蛋白酶、凝乳酶等,而且小肠黏膜形成无数的皱襞和绒毛突起,使得绒毛长度可达肠壁厚度的5倍,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小肠内膜的面积大大增加,对消化液的分泌、食物的彻底分解与消化吸收具有重要意义。鸭大肠可分为盲肠和直肠。盲肠有左右各一条,与空肠肠袢相邻接,左、右盲肠借助于两条短的系膜——回盲韧带与回肠相连,盲肠肠管外径变化较大,起始都较细,近盲端较粗,内有发达的淋巴组织,形成所谓的盲肠扁桃体,能将小肠内未被消化酶分解的食物及纤维素进一步消化,并能吸收水和部分电解质。直肠位于脊柱的正下方,并转向左侧,左侧腹壁的后部,其腹侧与部分空肠相邻;在右肾与左侧输卵管之间向后延伸,接近腹壁后部时,从右背侧斜行伸延达体正中线左侧,通入泄殖腔粪道。食物残渣在直肠中被吸收水分并形成粪便后送入泄殖腔,排出体外。

6)泄殖腔:鸭泄殖腔是消化道末端膨大并特化而形成的球状腔,前端连直肠,后端有泄殖孔与外界相通,输尿管、输精(卵)管、法氏囊均开口于此,公鸭的阴茎也隐藏于其中。因此,泄殖腔是消化、生殖、泌尿三个系统的共同通道。外口为肛门,其中含有较多的淋巴结。

7)胰脏、肝脏和胆囊:胰脏位于十二指肠系膜的侧面,夹在十二指肠升、降袢之间,在十二指肠袢的右腹侧。胰脏近似三棱聪外观完整,质地柔软,可分泌胰液,内含多种消化酶,胰液通过胰导管进入十二指肠的末端。肝脏是鸭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位于腹腔前部、中部的腹侧部,其背侧与睾丸(公)、卵巢(母)、腺胃、肌胃、肺等器官相邻,腹侧紧贴胸骨和下腹壁。肝脏呈暗红色,分左右两叶,分别与胆管和十二指肠末端相通,右叶的胆管膨大形成胆囊。肝脏的功能之一是分泌胆汁,储存于胆囊中,然后通过胆管排入小肠。胆汁是一种稍黏、味苦、黄绿色液体,其中不含有消化酶,但它能增强胰脂肪酶的活性,使脂肪乳化帮助消化脂肪,有利于鸭对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另外,肝脏还参与蛋白质、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代谢,能储存一部分糖、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少量铁元素,并有一定的解毒功能。鸭肝脏可聚集大量脂肪,因而可以通过人工填肥方式使鸭肝增加到原来的5~6倍,生产出高质量的鸭脂肪肝。

(3)生殖生理特点

鸭进行体内受精,卵生,胚胎在体外发育。由于家鸭均已失去就巢性,因此,必须进行人工孵化。

1)公鸭的生殖器官:公鸭的生殖器官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和交媾器组成,没有副性腺和精索等结构。

睾丸:鸭的睾丸不发生睾丸下降现象,停留在发生原位,位于腹腔内,以短的睾丸系膜挂在同侧肾脏前部和中部的腹侧面,有时向后伸至肾后部头侧的腹面。睾丸左右成对,呈椭圆形或蚕豆状,通常左侧比右侧略大,随着鸭的年龄和性活动的不同有较大变化。幼鸭时只有米粒大小,淡黄色,到性成熟时大为增加,到繁殖季节时显著增大,左侧达5厘米×3厘米,右侧4.5厘米×3厘米,重30~40克,因其中含大量精子,此时睾丸颜色也转为淡黄白色,质地柔软,在夏秋季节换羽时,睾丸萎缩,颜色稍深。睾丸由许多精细管和其间成群分布的间质细胞构成,没有睾丸纵隔和睾丸小隔,不能形成睾丸小叶。在性成熟之前的睾丸中精细管的管径较小,性成熟之后变粗。睾丸的血液供应来自睾丸动脉,由3~4条睾丸静脉分别汇入背内侧的髂总静脉或后腔静脉而连接于附睾。

附睾:鸭附睾不像哺乳动物那样明显,呈扁带状,紧贴在睾丸的背内侧缘,被系膜遮盖,左侧比右侧略太。在其内分布有许多短导管构成睾丸旁导系统,精细管末端略直,从几处汇入睾丸网,并由睾丸网发出输出小管,经附睾小管,最后与附睾管相连。

输精管:鸭的输精管是一对弯曲的细管,其弯曲度是前小后大,起至附睾,沿肾内侧腹面向后伸延,至肾后部与同侧输尿管相伴而行,直至泄殖腔。其末端变直且膨大伸出,长度可达5.3~7.6厘米,此时海绵组织内充满淋巴液。在阴茎表面由大小螺旋纤维淋巴体按顺时针方向相向旋转排列成一条螺旋状的浅沟,即阴茎沟,沟底部光滑,深约2毫米,沟的末端一直延伸至阴茎的尖部,并与腺管末端的开口相通。输精管乳头是输精管末端形成的一个尖端向后的圆锥形突起,该乳头突出于泄殖腔腹外侧壁,输尿管泄殖腔口的后端外侧。当射精时,由输精管乳头排出的精液进入泄殖道,并通过泄殖道内的裂隙状开口进入勃起阴茎的左右基部纤维淋巴体之间的沟,继而进入螺旋状的阴茎沟内,排出体外。

2)母鸭的生殖器官:母鸭的生殖器官由卵巢、输卵管、子宫与阴道构成。在胚胎早期,左右各有一个卵巢和一条输卵管,在发育过程中,右侧的逐渐退化。少数尚可看到部分退化痕迹,只有左侧的卵巢与输卵管发育成熟。

①卵巢:鸭卵巢的位置、大小与鸭生殖机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幼鸭的卵巢较小,为扁平椭圆形,表面呈桑葚状,卵泡较小,颜色较淡,呈灰白色。成年鸭左卵巢由卵巢系膜悬吊于腰椎腹侧,其前端与胸腹膈和左肺紧接,腹侧接腺胃与脾,背侧与左肾前部、降主动脉和后腔静脉相连。左侧卵巢处形似串状葡萄,由成千上万个大小不等的各级黄色卵泡构成,每个卵泡内含有一个卵细胞,但通常只有少数能达到成熟而排出,接近成熟的卵泡突出于卵巢表面,并以卵巢柄与卵巢相连。随着鸭年龄的增长,卵巢的体积增大明显。当进入产蛋期间,卵巢直径可达4~6厘米,重达40~70克,卵泡生长迅速成熟并完全突出于卵巢表面(与家畜不同),在卵泡游离端的表面有一条宽0.2~0.3厘米、呈弓状的灰白色狭带,称为卵带。当排卵时,卵带裂开,卵母细胞由裂口处逸出,卵排出后的卵泡壁皱缩,卵泡膜很快萎缩,形成卵黄间隙。排卵结束时,卵巢回缩,又恢复到静止期的形状与大小,直到下个产蛋期到来又开始生长发育。

②输卵管:左输卵管是一条长而弯曲的管道,由背韧带悬吊于腹腔顶壁,其形状大小也因鸭生殖机能状态而异。幼鸭输卵管发育不充分,未性成熟母鸭输卵管10~15厘米;产蛋阶段的母鸭左侧输卵管发育完全,血管明显,管道长达50~70厘米,重约52克,且平滑肌发达,有较大的伸展能力,占据着腹腔的大部分空间,背侧与左肾腹面相邻,左外侧接左腹壁,右侧接肠管,腹侧与肌胃和脾相邻。输卵管壁由外到内依次为浆膜层、肌层和黏膜层,其中黏膜层是输卵管最主要的部分。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由前向后可区分为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等五部分。

漏斗部:又称喇叭口。为输卵管的起始部,前端大呈漏斗状(或伞状),由平滑肌构成,具有很大的活动性,可使脱离卵巢的卵子被接纳入输卵管内,向后逐步过渡成为狭窄的漏斗管,在产蛋阶段,其总长度为7~8.5厘米。漏斗中央有裂隙状的开口,称为输卵管腹腔口,当充分张开时直径可达5~8厘米,紧贴在卵巢的后方。

膨大部:又称蛋白分泌部。为输卵管中最长最弯曲的一段,长25~35厘米,直径2~2.3厘米,其典型特征是管径比漏斗管部大得多,故称膨大部。与漏斗部管状区相接处有分支的管状腺,能形成精子宫,精子在此处等待与卵子受精。膨大部管壁的黏膜层较厚,形成较多皱襞,且含许多腺体。卵子在通过这里时被包上卵白(蛋白),继续向膨大部的末端行进。

峡部:又称管腰部。位于膨大部与子宫部之间,为膨大部末端管腔变细的一段,平均长度为7.5~8.5厘米,直径1~1.5厘米。管壁含有丰富腺体,能分泌角质蛋白,把已包上蛋白的卵黄包围起来。

子宫部:又称壳腺部或蛋壳分泌部。相当于家畜的子宫,未开产的母鸭子宫壁厚,产蛋母鸭子宫管壁大,呈膨大的囊状,长为10.1~12.4厘米,直径为4.8~5.4厘米,已包上蛋白、内外壳膜的卵黄在此处形成硬壳,子宫部的后端进入子宫阴部连接部,呈“S”状弯曲,并以其尖端突向阴道。

阴道部:为输卵管最末端狭窄的肌肉管道,开口于泄殖腔背壁的左侧,是卵通向泄殖腔的通道。成年鸭阴道长为4.5~5.5厘米,直径2.4~2.8厘米。当卵黄通过输卵管到达此部时,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蛋,只等待产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