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资源组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连续性资源组织的目的、原则

一、连续性资源组织的目的

连续性资源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无序向有序的转换,从而方便用户检索和利用。而且,连续性资源组织有序化后,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用户对连续性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管理者对连续性资源的综合管理(更新、维护、统计、分析和评价等)。概括起来,连续性资源组织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除“知识爆炸”和“资源污染”,实现连续性资源的有序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连续性资源数量急剧增长,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知识爆炸”和“资源污染”愈演愈烈,日趋严重。资源的揭示、加工、记录从过去传统的文献机构延伸到海量的网络信息。首先,过去的资源缺乏已演变成资源过剩或资源泛滥,我们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得到成千上万条检索结果,人们创造信息的能力已远远超过寻找、组织和报道它们的能力,如今人们需要的是信息的鉴别能力。

可以说,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海量性和无限性与人的精力、时间的有限性成了鲜明的对比和矛盾。其次,资源污染严重,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冗余过时信息、黄色信息、反动信息甚至病毒等等,美国未来学家奈比所说“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一种资源”。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只有对连续性资源进行控制、整序和组织,才能消除“知识爆炸”和“资源污染”,实现连续性资源的有序化。

(二)适应不断变化的检索环境,实现连续性资源的增值

检索环境下变化,不仅体现在检索的对象和模式上,而且还体现在检索的机制、工具和技术上。从检索的方式看,连续性资源检索有手工检索、机械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而检索机制在手工检索、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中都有所不同,甚至与每一个搜素引擎的检索都有差异。检索机制的差异和变化源于资源需求的变化,而检索机制的变化又对资源组织提出新的要求。检索工具是指用来报道、存储和查找连续性资源线索的工具,在手工检索时代,主要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索引和文摘等;在计算机时代,检索工具就是各种检索系统,其核心则是各种数据库;在语义和网格时代,检索工具更要求集成化、语义关联化、可视化等。

检索工具多样化的发展必然使得连续性资源的组织模式向多样化的发展。而新的组织模式和方法必然可以加深资源提示的层析,开发出新的资源产品,如关联标签、本体、知识地图、概念格等,在这些组织工具和技术下的连续性资源产品的质量会进一步提高,从而使连续性资源产品的质量实现集约型的资源富集。

(三)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实现用户对连续性资源的检索和利用

用户的信息和资源需求一般分两种:传统资源需求和网络资源需求。文献资源需求、数据资源需求和事实资源需求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需求类型。

网络时代进一步催生了用户资源需求的变化,使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1)需求的全方位和综合化,用户迫切需要的是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知识资源;

(2)需求的开放性和社会化,要求资源机构提供协同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3)需求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向用户及时、全方位提供信息成了可能;

(4)需求的集成化和高效化,用户不仅希望能提供原始资源,还希望能提供二次、三次信息资源,甚至包括经过分析、综合、整理的系统化的知识,以节约用户的大量时间。

而连续性资源组织根据用户需要,以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依据预先制定的规范,对其加以记录,并进行标引和必要的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资源记录,按照规定的方式输入检索系统,从而用户对连续性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

(四)实现管理者对连续性资源的分析和评价

资源组织不仅是为用户服务的,对于资源的管理者来说同样需要,因为我们常说的资源分析和评价工作都是由管理者来完成的,资源分析和评价的基础是资源的有序化整理和组织。如任何一项“课题查新”都不是从杂乱无章的海量信息中去进行的,都是通过数字图书馆经过精心组织和维护的各类中外数据库导航和重点学科门户导航等各类组织手段来辅助完成的。

资源分析和评价必须以资源整理为基础,整理的过程就是资源的组织过程,目的是使资源从无序变为有序,成为便于利用的形式。分析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系统、深入的资源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现象揭示出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规律,达到满足用户资源需求的目的。同时,资源组织工作也包含了资源分析的工作,如果没有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分析,那么资源组织工作将是盲目的,甚至是错误的。资源组织和资源分析、评价是彼此相互作用,所以说,资源组织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管理者对连续性资源的分析和评价。

二、连续性资源组织的原则

对连续性资源的组织必须遵循一定科学原则,才能形成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和顺畅通达的组织流程,具体而言,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标准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充分性原则和现代化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连续性资源组织活动中,对其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必须客观和准确,不损害其本来效用。在组织活动中,客观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网罗度和专指度的把握上。网罗度反映了主题分析中对资源论述中的主体范围和数量的表征程度,即是多主题还是单主题;专指度则反映了主题标引是对资源中各个主题的展示程度,即各个主题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另外,资源组织的客观性原则还体现在资源组织的变化要跟上其组织技术与环境的变化,如电子期刊就不能照搬纸版期刊的组织模式。

(二)标准性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信息组织的核心要素,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有资源组织的各种方法体系。如传统印刷期刊的组织遵循分类标准和主题标引标准;电子期刊的组织遵循知识元抽取标准、学科分类标准、多维标签分类标准等,就连语义环境下的本体也有它要遵循的编码语言标准OWL和SKOS。标准性原则是资源完成存储、检索、利用和共享从而实现国内国际交流的目标的重要保证,否则,资源的流通范围就会受到影响,其使用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当然,标准性原则不是绝对的,与资源流通的范围有关,如有国际标准、国内标准、机构标准等,但一旦选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三)系统性原则

资源组织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模式,涉及的范围和事情十分复杂,没有系统性的资源组织是不可能实现其整体目标的。比如,资源组织只是整个资源管理的一个中间环节,前面有资源搜集,后面有资源存储、资源分析/评价、资源检索和利用等,这些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又如,资源组织的方法是集成的,有传统的分类主题组织方法,网络环境下的超文本/媒体、数据库等方法,语格环境下的本体、关联标签、知识地图、概念格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连续性资源的组织中往往是集成使用的。上述种种,都证明了系统性原则在连续性资源组织中的重要性。

(四)目的性原则

连续性资源组织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用户的资源检索和利用的需求,因而要求资源组织工作必须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展开,必须密切注意用户需求的市场状态及其变化。不考虑用户需求的没有目的性的资源组织必然没有利用价值或利用价值大打折扣。虽然资源组织处于资源管理的中间环节,但是一样要关注资源评价和资源检索、利用的变化情况,从而不断改良和创新资源组织方法,以提高资源组织的水平,和用户需求保持同步。资源组织的目的性原则要求人们必须注重资源组织的计划性、长期性和适应性。

(五)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是资源价值的灵魂,不准确的资源不仅不能产生价值,反而有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准确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组织的结果与资源相一致,不能出现偏离;二是资源经过组织后应该基本上是正确的、科学的,因而组织工作中的筛选、判断的意义重大。要保持资源组织的准确性,必须有一套科学、严格且行之有效的组织程序和管理制度。

(六)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原则是指在连续性资源组织的过程中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显示资源实体的内容特征和信息。充分性主要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它们是指多角度、多途径、全方位、多层次构建资源组织体系和进一步激活整个组织信息流,使整个资源体系和信息流充分得到用户的利用。

(七)现代化原则

连续性资源的现代化原则主要体现在资源组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资源组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改变了原有的手工模式,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极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尤其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资源需求。比如自动标引、自动分类;本体、概念格、知识地图、关联标签、本体和知识地图的结合、本体和概念的互补融合等技术和手段的使用,将使连续性资源的组织在新的网格环境下充分实现语义和知识关联等组织思想,真实体现资源组织的现代化原则,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的资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