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山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茶叶是英山县的支柱产业,该产业发展至今在促进英山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英山茶业开发重点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生产大县向全国茶业强县转变,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根据茶业发展方向,结合英山茶产业现状,提出一些发展思路,供决策参考。
一、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通过多年来的建设,英山茶业形成了4个优势。①规模优势。到目前为止,全县茶园面积17.1万亩,预计2007年干茶产量1670万千克,系列产值4.62亿元,茶产业规模位居湖北第一,进入全国产茶大县前列,被国家授予“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在全县11个乡镇中,10个为茶叶专业乡镇。其中有3个乡镇茶园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有12个村茶园面积在1000亩以上。全县309个村,村村有茶园,户户采茶叶,茶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0%以上。②品牌优势。全县大部分茶园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中高山上,茶区生态环境优越,植被状况良好,既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品质基础,又有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开发的良好条件。全县统一以英山云雾茶为品牌,一个标准组织生产,一个品牌对外宣传,使英山云雾茶形成了“片片绿叶,杯杯香醇”的品质风格,多次在“中茶杯”、“陆羽杯”、“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荣获金奖,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茶”和“湖北名牌产品”。③市场优势。重视茶叶市场的建设与开发,构造完善的营销网络。招商引资5000万元,建成了中国大别山茶叶广场,该市场是湖北省最大的县级茶叶交易市场和大别山区茶叶交易中心,与北京马连道、山东济南、江苏溧阳等全国大中城市茶叶市场形成了对接,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定点交易市场”。全县一批茶叶公司和生产厂家,参与名优茶、精制绿茶、珠茶、砖茶开发,形成了多元化经营、多层次销售的格局。④工作优势。多年来,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茶叶”的发展思路不动摇,茶业开发不放松。县“四大家”领导抓好茶产业化,并分别帮扶一个茶叶龙头企业,联系一片高效茶叶基地。各乡镇把建设茶叶基地,办好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品牌,促进茶农增收作为工作的主线。县直各部门帮助联系村制定茶叶发展规划,筹集生产资金,切实解决具体困难。成立了茶叶生产管理局,专门负责茶产业化规划、服务、协调、组织、检查等工作。现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茶产业,共念茶叶经的工作氛围。
二、茶业开发思路及发展目标
1.开发思路
稳步扩张,推广良种,主攻质效,做强品牌,调优结构,扩大销量,持续发展。开发重点:建立高效良种茶园,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提高茶叶质效,推进市场体系建设。
2.发展目标
要进一步培育绿色产业,开发绿色食品,打造绿色品牌,拓宽绿色通道,确保英山茶产业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到2010年,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茶叶系列产值10亿元以上;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建立有机茶基地1万亩和绿色食品茶基地2万亩,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适宜英山种植和加工要求的茶树良种,重点推广鄂茶1号、鄂茶5号、白毫早等无性系茶树良种,引进试种“安吉白茶”等新品种,使无性系茶园比例达到30%以上,把英山建成大别山茶树良种繁育中心;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实现茶叶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依托本县交易平台,辐射大中城市,使英山成为全国名优绿茶交易中心;强化品牌意识,维护品牌信誉,把“英山云雾茶”打造成全国茶叶知名品牌。
三、发展对策及主要措施
1.以无性系良种推广为重点,提高茶园产出水平
坚持改造与发展、巩固与提高相结合,重点放在建立无性系良种茶园上,进一步提高优质高效茶园的比率,全面提高茶园的整体素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技术的可行性、布局的合理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制定全县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逐年发展目标和茶业开发重点,绘就茶业蓝图,共建美好茶乡。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园,避免急于求成、大起大落的不良倾向。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示范推动、技术服务、资金扶持等措施,逐步建立一批良种母本园和高产高效良种茶园,确保建设一处,成功一处,高效一处。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茶苗产销体系,满足县内外发展茶园的需求。制定茶业发展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引进外商资金,激活民间资本参与良种茶园建设。
2.以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为重点,培植产业“龙头”
实施培优扶强,培植一批有实力、有形象、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市场前景广阔、产品特色明显的龙头企业,继续加大对绿屏、绿羽、志顺、天堂、翻身湾等企业的支持力度,使龙头企业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外商开发茶叶资源,建设龙头企业,将茶商的市场优势与英山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兼并、租赁、转让等形式,整合资本、技术等要素,建立茶叶龙头企业。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对企业进行帮扶和指导,扶上马,送一程。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对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基地建设、品牌打造、产品认证等给予全方位的服务,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制订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和考评验收办法,实行以奖代补,整厂推进,经验收合格后给予奖励。
3.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重点,打造茶叶知名品牌
依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英山云雾茶》省级标准,从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严把质量关,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强化监管不手软。由英山云雾茶产业协会注册“英山云雾茶”集体商标,建立商标使用许可制度,让质量稳定、信誉度好、消费者认可、有产品注册商标、有规范茶叶包装的厂家使用集体商标防伪标志,并加强宣传和引导,让客商明明白白消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获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产品认证、金奖产品的企业,应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利用中国英山茶叶节的导向和宣传作用,开展“最佳茶叶品牌”、“十佳制茶名师”、“最佳龙头企业”、“十佳营销大户”评选活动,对优胜者给予奖励。鼓励有规模、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参加有影响的茶叶品牌展销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英山云雾茶的知名度。
4.以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推进绿色茶业建设
大力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大力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识、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茶叶标准化生产格局,推进绿色茶业建设。要树立一个生态观念、强化两项生产管理、搞好三个配套服务。一是树立一个生态观念。把保持茶园生物多样化、建设生态茶园作为发展绿色茶业的重要措施,注重茶区环境保护力度,使优质高效茶园处于密林环抱之中,以提升名优绿茶质量。二是强化两项生产管理。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无公害茶生产技术规程》办事,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茶园投入品的监督和管理,设立无公害茶叶农药专卖店,挂牌监督,定点销售,大力推广绿色肥料和绿色农药。加强加工管理,推进茶叶标准化加工,鼓励、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设一批清洁化加工示范茶厂。三是开展三个配套服务。开展农残检测服务,做到自检与送检相结合,产地与市场检测相结合,及时掌握全县茶叶卫生质量状况;开展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大茶叶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开展跟踪服务,满足广大茶农对新良种、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的需要,抓好源头治理工作。
5.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提高茶叶科技水平
瞄准茶叶科技发展动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茶叶科技水平。举办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开展技术攻关和推广,努力提高广大茶农的科技素质。根据英山茶叶生产实际,每年选定1~2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一抓到底,抓出实效。依托茶叶资源,围绕新良种、新机具、新工艺、新产品的系列开发,用优惠政策和优良服务引进外地老板来英山进行茶叶科技开发。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继续聘请省级以上权威专家担任英山茶叶发展顾问,让他们帮助英山茶业开发找差距、出主意,利用他们的名声和影响来推介英山茶叶。
6.以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重点,提升茶业的文化品位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建设完善的市场体系,搞活茶叶流通,用资源促进开发,以市场拉动产业。加大对“中国大别山茶叶广场”的培育力度,把该市场建设成全国名优绿茶交易中心。鼓励支持茶企、茶商到县外开设茶叶销售窗口,及时搜集产销信息,及时引导茶叶生产,扩大茶叶知名度和销售量。继续举办中国英山茶叶节,探索节会主办方式和内容,以确保节会隆重、特色、实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茶业宣传,在县内外醒目位置树立巨型茶叶广告牌,营造茶叶大县的氛围。鼓励茶叶生产企业和经营业主利用各种场所及新闻媒体开展广告宣传,并通过编演茶戏,出版茶书,表演茶道,开设茶楼等形式宣传茶叶品牌。支持茶叶企业参加有影响的全国、全省茶叶评比活动和茶叶博览会、展销会,对获得荣誉的企业给予补助。邀请全国茶叶专家及文化名人到英山挖掘茶文化,追溯茶历史,把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提高英山茶叶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