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手册:临床医生指导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节 腹泻病

腹泻病(Diarrhoeal disease)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大便次数较平日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含不消化食物残渣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

2.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其他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高热或体温不升、抽搐、昏迷、休克等)。

3.脱水程度的分度(见表3-1)

表3-1 脱水程度分度表

true

4.脱水性质的判断见表3-2)

表3-2 脱水性质评定表

true

5.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判断 腹泻时因肠道丢失和摄入不足可发生低钾、低钙、低镁和代谢性酸中毒,重度脱水均合并酸中毒应根据症状、体征、血生化和血气分析判断。

二、病程分类 病程<2周为急性腹泻病;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病;>2月为慢性腹泻病。

三、病情分类 轻型:大便次数在5~10次/日,无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重型:大便次数在10次/日以上,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

2.大便常规及培养 因致病原而异,细菌性腹泻病可获阳性结果。

3.病毒检查 病毒性腹泻病用免疫酶联反应(ELISA)或PCR检测或电镜检查大便,可检查出大便轮状病毒或其他病毒。

4.血液生化检查 血电解质(钠、钾、氯、钙、镁)、血气分析等。

五、鉴别诊断 应与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梗阻、肠套叠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急性腹泻病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除重度脱水和严重呕吐外,一般不禁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h(不禁水)。母乳喂养儿,继续喂养,人工喂养儿,可适当稀释奶液,已添加辅食儿,适当维持或减少品种和数量,应保证饮食卫生、新鲜、易消化、有营养。

附: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组于2012年制订了婴儿急性腹泻的临床营养干预路径(见图3-1)

true

图3-1 婴儿急性腹泻的临床营养干预路径

推荐补充量及疗程:6个月以内锌元素10mg/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0ml/d),6个月以上锌元素20mg/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40ml/d),10~14d;

疑似乳糖不耐受:进食母乳后即出现水样泻;合并脱水、酸中毒;大便pH<5.5,还原糖试验阳性++以上。

二、药物治疗 除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粪便为黏液、脓血便或镜下多量红、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阳性,一般不用抗生素。细菌感染者应根据病情和病原选择抗生素,如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先锋霉素类(头孢呋辛、头孢克肟)、氨曲南等,年长儿可用喹诺酮类,阿米巴痢疾选择甲硝唑。以上抗生素剂量按常规剂量,疗程一般为3~7d。应适时加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如思密达、乐托尔、妈咪爱、金双歧、双歧三联活菌等,以保护肠道黏膜,扶植肠道正常菌群。对感染性腹泻病,特别是早期(48~72h内)避免使用止泻药物,后期(48~72h后)大便次数较多者可使用止泻药物。

三、脱水的治疗

(1)轻中度脱水可给新一代低渗性口服补液盐(5.125克/包,含氯化钠0.65g、枸橼酸钠0.725g、氯化钾0.375g和无水葡萄糖3.375g)化水口服。

(2)中重度脱水及呕吐严重者应静脉输液,补液原则为先浓后淡,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静脉补液方案实行三定原则(定量:确定液体量;定性:确定液体性质;定速:确定补液速度),按液体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需要量三部分计算。

1)补充累积损失量。补液量:轻度脱水30~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一般按上述计算量的2/3给予补液量,低渗性脱水2/3张液~等张;等渗性脱水1/2~2/3张液;高渗性脱水1/3~1/5张液。暂时难以确定脱水性质者,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输液速度:一般在8~12h内完成,以先快后慢的速度输入,开始的30~60min给液量为20ml/kg,以后为8~10ml/kg·h,等渗性脱水补液可稍快,高渗性脱水补液可稍慢。循环衰竭的重度脱水患者,先用等渗含钠液(生理盐水或2∶1的液体,2∶1即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碳酸氢钠的混合液),酸中毒严重者可用1.4%碳酸氢钠20ml/kg于30min至1h快速输入,进行扩容,其余累积损失量于8~12h输入。

2)补充继续丢失量 继续丢失是指在补液开始后,机体仍继续丢失的体液,原则上是丢多少补多少,大多数情况下,可按20~40ml/kg·d补给。继续丢失用1/3~1/2张含钠液,12~24h口服或静滴输入。

3)补充生理需要量 为了满足机体基础代谢所需液体,每日应补充生理需要量70~90ml/kg, 1/4~1/5张含钠液即可。一般可将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混合在一起,于输完累积损失量后,在余下的14~16h内,由静脉均匀滴入或分次口服。

四、电解质紊乱治疗

1.补钾 患儿有尿后或明显低钾而6h内有尿者,可以予补钾,一般每日200~300mg/kg分次口服,或0.15%~0.2%浓度静脉输入,全日钾量不能少于8小时给入。

2.补钙 佝偻病患者在补液同时可口服钙剂,如出现惊厥或手足抽搐,即给10%葡萄糖酸钙5~10ml,用等量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或静滴,应注意勿漏出血管及输注速度不能过快。

五、补锌治疗 6个月以上患儿每天补充锌元素20mg,6个月以下患儿每天补充锌元素10mg,疗程10~14d。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的治疗

(1)查清病因、对因治疗,根据大便培养结果决定是否选用抗生素。

(2)参照急性腹泻病补液原则,预防和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3)乳糖不耐受者选择豆奶、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

(4)肠黏膜严重受损或胰酶缺乏者可选用氨基酸、葡萄糖、中链甘油三酯、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合成的要素饮食。

(5)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者,应用部分或全静脉营养。

(6)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锌(6月龄以上患儿每天补充锌元素20mg,6月龄以下患儿每天补充锌元素10mg,共10~14d)、铁、各种维生素等。

(7)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黏膜保护剂,必要时可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醇、消旋卡多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