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谜:青少年看世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隋文帝死因之谜

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有政治魄力的君主。他的最后人生历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好奇,因为一些史书记载他的死亡十分离奇,多年来,这个问题成了诸多学者关注的一大热点。事实上,隋文帝的死是一件至今没有定论的公案,很难说得清楚。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政权,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当时的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公元581年,杨坚以后周外戚国丈的身份篡夺了帝位,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隋文帝共有5个儿子,均为独孤皇后所生。隋文帝登上皇位后,即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后来,文帝将杨勇废为庶人,立善于伪饰的晋王杨广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四月,隋文帝得病,七月病重,不久便死于仁寿宫。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

关于文帝的死,目前学术界大致形成了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隋文帝之死属于他杀,凶手是他的儿子即隋炀帝杨广。据史书记载,在隋文帝杨坚病重期间,尚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等因皇帝病重而入宫侍奉,太子杨广也住进宫中的大兴殿。杨广见隋文帝的病情危在旦夕,就亲手写信给杨素,让杨素密切注意隋文帝的情况,并询问今后该怎么办。不料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隋文帝处,隋文帝看后非常震怒。隋文帝想要重新立杨勇为太子,柳述起草诏敕后让杨素过目,杨素是杨广的心腹,自然不肯召杨勇。杨广马上假传圣旨,命亲信左庶子张衡立即入大宝殿侍候隋文帝。张衡进入大宝殿,就把宫人和卫士全都赶出殿外。一会儿,张衡出殿宣布隋文帝已经驾崩。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认为是张衡杀死了隋文帝。至于张衡是如何杀死隋文帝的,史书的记载有较大的出入,《大业略记》记载张衡以毒药害死隋文帝,而《通历》记载张衡“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相似的记载还见于《隋书》卷36《后妃·宣华夫人陈氏传》。

第二天,杨广即皇帝位,为隋文帝发丧,并派人以隋文帝遗诏的名义缢杀了杨勇。杨勇的十个儿子,长子被当场毒死,其他九个儿子被流放到岭南后,杨广又诏令当地官员把他们全部杀死。

另外,有学者认为隋文帝并非是杨广所杀,他是病死的。

除此以外,学者们认为还有许多理由可证明隋文帝并非杨广所杀。自仁寿四年春,隋文帝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这时隋炀帝虽然位居太子,但实际上已经成为摄皇帝。朝廷之事,“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隋炀帝用不着再冒杀父的罪名;七月,文帝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即将离开人世,杨广继位已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没有必要再弑其父。况且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已经对杨广构不成任何威胁;此外,根据文献的记载,自杨广继太子之位起,就与自己父亲的关系一直很融洽。他的才干和魄力受到了隋文帝的赏识,两人之间没有利害冲突;而且就仁寿宫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杨广与杨素的卫兵一旦控制宫禁与交通,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杨广应该不会愚蠢到谋杀垂死的父亲,给人留下致命的把柄。

事实上,以隋为鉴的唐太宗君臣,没有一个指控隋炀帝弑父。当年,如火如荼的隋末大起义,成千上万的民众揭竿而起,不少隋朝官僚也趁势反叛,在全国上下的一派声讨声中,也没有一个人指责隋炀帝弑父这一颇具鼓动性的罪状。被后人指控为杀害隋文帝的凶手张衡,史书上称他是“幼怀志尚,有骨鲠之风”。虽然他曾经为隋炀帝夺得太子之位出谋划策,但是到后来由于他反对隋炀帝建造汾阳宫和谤讪朝政而被赐死于家中。唐高祖李渊认为他“死非其罪”,替他平反,并赐给他“忠”的字号。如果张衡果真是弑君的凶手,那么唐高祖绝不会替他平反,因为这关系到国家赖以维持秩序的伦理道德问题。

隋文帝杨坚画像

那么,隋文帝不是死于他杀,又到底是怎么死的?有些学者认为隋文帝确如史书所说是因病而死,死前做好了后事的安排。

隋文帝的死因,最终成为一个历史谜案,供人们去猜测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