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城乡公关礼仪及其特点
根据一般意义上的公关礼仪含义,我们可以把城乡公关礼仪定义为:城乡基层组织及工作人员在进行公共关系塑造和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树立和维护城乡基层组织和基层社会的良好形象,构建基层组织与内外公众和谐合意的理想型关系所应遵循的礼仪规范或程序。对应于城乡公共关系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关礼仪,城乡公关礼仪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公关礼仪的主体要么是自治组织,要么是自治组织中的个体。与城乡公关活动相对应,城乡公关礼仪的主体要么是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要么是农村社区中的村民委员会,及其主任、副主任、委员,以及村级各种组织的负责人或参与人员等。只要是自治组织或是正式的自治组织成员都可以成为城乡公关礼仪的主体。
第二,公关礼仪规范和程序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对城乡组织和公关人员而言,礼仪是他们的“通行证”。因为懂礼节的人进入社交场合,比不懂礼貌的人显然要顺利得多,而且会受到欢迎,得到更多人的尊重。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公关人员要超脱个人情感主义的范畴,融情于理,以理寓情,实现情理、利益的和谐统一;讲究策划创意和传播效应,注重公众的评价和对象的态度及反馈;把自身融于社会公共关系之中,尊重社会公德,多从受众的角度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达到个人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共礼仪和谐统一的最佳状态。
城乡公关礼仪既要遵循现代意义上的世界通用礼仪规范和程序,同时又不能完全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影响和作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礼仪文化绵延数千年,举世无匹,它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虽然明清以后,历史巨变、岁月沧桑,古老的礼仪文化已渐与现代人远逝而去,但是,传统文化的某些精神、气质、内涵等等,却并未在现代社会消逝,反而有复兴和蔚然之色。它不仅以物化的形式留给我们许多名胜古迹,还以精神性的东西陶铸了我们的民族特性。时值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学者专门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寻求“和谐”之义。这说明,在现代社会中,传统中国文化和礼仪仍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价值。也正因如此,在城乡公关活动特别是乡村公关活动中,仍然难以逃脱传统中国礼仪的历史痕迹。比如,在农村社会,丧礼、葬礼、婚礼等一般仍沿用旧制;在城市社会,新人婚纱摄影和孩子周年照盛行唐装。
由于城乡基层社会的特殊性和历史延续性,以及城乡基层社会公关活动的扩张性和延伸性,导致城乡公关活动中,现代性、通用性的公关礼仪与传统性的民族礼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交错互补的局面。城乡公关活动成为现代社会公关礼仪、中华传统礼仪交融汇合的一个平台。
身处传统与现代礼仪交汇中的城乡公关人员,不仅要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和文明社会礼仪,并且身体力行,而且还要勇于吸收传统礼仪中的合理成分,诸如尊道、律己修身、仁爱孝悌、天下为公等,以美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提升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并对我们的行为方式做出必要的规定和约束,把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社会公共道德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内圣”与“外王”的和谐统一。如是,则城乡公关礼仪如游鱼得水,城乡公关活动无往而不胜。
思考与联系
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 公关礼仪 城乡公共关系
简答题
1.城乡公共关系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2.如何理解城乡公关礼仪规范和程序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