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头针三段接力治中风
2009年10月的一天,一位50岁女性患者郝某前来就诊。自诉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下肢麻木,时有乏力感。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经物理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患侧活动障碍。自诉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控制情况一般,糖尿病3年余。张老随即完善体格及神经系统检查,患者伸舌稍左偏,左侧鼓腮漏气(+),左侧上、下肢肌力4级,右侧上、下肢肌力5级,左侧肢体浅感觉减弱,左上肢腱反射活跃,左霍夫曼征(+),左巴氏征(+),其他无异常。辅助检查结果头颅CT提示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诊断为中风之中经络,西医诊断为脑梗死。张老以补益肝肾,祛风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取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均右侧)穴位(即三段接力刺法:将该线分作三等份,依次沿该线透刺3针)。手法平补平泻,快速捻转。再配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C5/6夹脊穴。隔日复诊时,患者自诉左上肢麻木较前明显好转,乏力感减轻许多,活动较前自如。遂又针刺一次,治疗同前。1周后再次复诊,患者诉左侧上肢麻木、乏力基本减退,活动自如,下肢麻木较前减轻,走路较前有力。精神、睡眠均较前好转。患者左侧鼓腮漏气(+-),左侧上下肢肌力4+级,较前明显好转。遂改为每周2次以巩固治疗。
张老介绍道,头针疗法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学结合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全息论而发展形成的,通过针刺头部的相应特定区域,以治疗各科疾病的一种微刺系统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对应头皮区即是头针刺激区,可以治疗由该部大脑皮质受损所致的疾病。顶颞前斜线对应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通过针刺顶颞前斜线治疗由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病变引起的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顶颞后斜线对应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是对侧肢体的感觉中枢,通过针刺顶颞后斜线可治疗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病变引起的对侧肢体感觉障碍。所取穴位百会、曲鬓等为治疗中风疾病的常用穴位。百会穴居头之巅,是督脉要穴,为诸阳经、督脉及足厥阴经之会,统领一身之阳,并内系于脑;曲鬓为足太阳、少阳之会,此二阳经从头至足,纵贯全身。《针灸大成·玉龙歌》载有:“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普济方》中有“凡忽中风,言语艰涩,半身不遂……穴百会、耳前发际(即曲鬓穴)……神效。”以上选穴贯穿了多条经脉,可起到通调督脉,醒脑开窍,宁神定志之功。现“头针三段接力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技术”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