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止血药
凡能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止血药主要用于各部位出血病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
艾叶
原文赏析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这里的蒲艾便是中药艾叶与菖蒲。
中医观点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自古以来在这一天变有“烹鹜角黍”(吃粽子)、“龙舟竞渡(赛龙舟)”的风俗。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古人将迫害屈原的楚顷襄王之流象征邪恶,将端午看成是妖风邪气猖獗的日子,所以,每逢端午节便插艾蒿、挂菖蒲以“辟恶除邪”。这些民间风俗,剥去神话和迷信的色彩,应该说还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端午节一过,炎热的盛夏就来临了,蚊蝇滋生,疾病流行,所以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极为重要。这时用一些芳香型药物插挂,不仅可以防病治病,对于驱除秽气、净化环境也十分有益。
艾蒿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气。端午插艾,据传还是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留下的避乱标记,有“插艾保平安”之意。用艾治病,我国很早就有记载。《孟子》一书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艾以端午时采集的最好,晒干之后,“陈久方可用”,所以又称之为“陈艾”,即“三年之艾”。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蒿逐冷、除湿,老人丹田气弱、胸腹怕冷者,以熟艾入布其腹脐,妙不可言。”中医临床还用艾做成灸条治病。
艾叶,又名蕲艾叶、陈艾叶、艾绒、艾炭,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本品辛散苦泄,性温祛寒,专散寒邪而暖经脉,有温经止血之功,用于出血症,对虚性的崩漏下血最为适宜。《本草纲目》言其“温中逐冷除湿”。《药性论》言其“止崩血,安胎,止腹痛”。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止血。本品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现代临床实践证明,用艾蒿治疗风湿病患,至今仍不失为一种颇为有效的方法。艾蒿含有大量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水芹烯、侧柏醇等,对人型结核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著名的中药方剂“胶艾四物汤”,就是由阿胶、艾叶、当归、熟地等组成的,可治疗妇女月经过多、胎动下血,内科方面可用于治疗皮肤紫癜、便血等。夏季,把采来的艾蒿拧成绳,或做成艾棒晒干,在蚊蝇较多的时候点燃烟熏,既可使屋内消毒,又可驱除蚊蝇,保持室内卫生。
时值端午,插艾挂蒲,不仅是一种审美趣味和民俗习惯,而且有着除灾灭病,讲究卫生保健的科学意义。
山羊血
原文赏析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写道: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宝玉即刻便要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黎洞丸”来给袭人服。这“山羊血”为常用祛瘀止血药。
中医观点
羊血,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
中医认为,羊血性味咸,平,入心、脾、肝经。有止血、祛瘀之功,适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妇人崩漏等。《唐本草》言其“主妇人中风,血虚闷,产后血运,闷欲绝者,生饮一升”。《随息居饮食谱》言其“生饮止诸血,解诸毒。熟食俱止血,患肠痔血者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