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中医丛书:三国演义与中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药

原文赏析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中写道:曹操患头风,华歆推荐了神医华佗。华佗医术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灸,随手而愈。这里的“药”即中药。

中医观点

中药是相对西药而言的,我国药物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所以我国人民将其称之为“中药”。中药,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部分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中药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等,其中以植物药为最,因此,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将记载药物知识的书籍称为“本草”,如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药,过去又称为“官药”、“官料药”,也称“国药”,日本人则称之为“汉药”。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

四气:“气”,指药的“性”。四气为寒、热、湿、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性”。

应该注意的是:寒、热、温、凉并不指该药物本身的温度,而是它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如:能够治疗热性病的药物,就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性病的药物,就属于热性或温性。这就是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病)的偏性。寒性较轻叫做凉,热性较缓叫做温,是程度上的不同。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还有一种在温和凉之间,偏性不明显,称之为“平”性。这样,“寒、热、温、凉、平”共五性(气),但习惯上仍然称为“四性(气)”。除此,还有微寒、微温、大热……等提法。寒、热、温、凉、平的界限是模糊的。目前还无法全面地“量化”,但以模糊的理论,解决模糊的问题(疾病本身就具备很多模糊性),不单是中医药的常用方法,应该相信它的实际效果。即应该承认模糊的明确、明显性。

寒、热、温、凉往往只能改变病性,对具体症状却不见得有效。白虎汤曾对脑炎及其高热起到很好的效果,于是误认为其中主药石膏是退烧药(中药归入“清热”类),但后来证明它并不能降低人体的所有性质的热度。

味即五味。五味就是甘、苦、酸、辛、咸。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

甘:即甜味,入脾胃(按:中医所说的脾胃,与西医所说的脾和胃不完全相同。以下同此)。能补,用于虚证,如人参、天冬、大枣等;能缓解拘急疼痛,如甘草、饴糖等;能调和,包括调和药性如甘草、蜂蜜等调和诸药,使之不争。能调和人体,如姜枣可调和营卫。

苦:入心。能清热,如黄连;能燥湿,如厚朴、黄连;能泄下,如大黄。

酸:入肝。能收敛止涩,如五味子止汗,五倍子止泄;能生津,如乌梅生津止渴。

辛:即辣味,入肺。能发汗,如生姜、麻黄;能理气,如木香(中医认为正常人体的气机、功能应该是不断运行、通畅,若有了疾病则迟缓、阻滞,这时就需要理气、行气)。

咸:入肾。能润燥、软坚、散结、降下。如,芒硝软化肠中大便燥结并使其下降排出;牡蛎软化瘰疬结节或腹中积块。

此外还有个“淡”味(淡而无味),这样实际上是六味。但习惯上称“五味”。淡味有利湿作用(淡渗利湿),如滑石等。

四气和五味结合:每一个中药都有气和味。二者结合起来就有了辛凉、辛热、甘温、苦温等等。一种药又往往有几种味,如辛苦温、辛苦寒、辛苦咸温等等。五味子这个中药,就因为“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也就是说五味俱全而得名,但它又因“酸独胜”(单单酸味特别强),所以归入酸味药。

其他:我国有“药食同源”、“药食不分”的说法,中药性味的理论也同样用在饮食上。其实,很多东西本来就是药食两用的,如:羊肉和生姜是食品,在肉店、副食店都有出售,但在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里都成了中药;大茴是中药,放到副食店就是调味品。如果掌握了性味理论,不但可以有病治病、配合药物,还可健身防病,而且往往发挥比药物更理想的效果。“药补不如食补”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不但“补以治虚”,任何病、任何药、食,也往往如此。有时感冒,喝碗“姜糖水”或来碗热馄饨(加胡椒、香菜),发个汗,很快就好了,就是有力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