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无锡拐点”
百年工商业名城,苏南乡镇企业发祥地,这是无锡曾经的辉煌。
生态“亮红灯”,经济“踩刹车”,规上工业连续6年在省内垫底,GDP增速连年下滑,这是无锡最近七八年的发展之“痛”。
拐点出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上半年,18个主要经济指标中,12个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并持续呈现企稳向好的喜人态势。
作为较早遭遇生态和土地资源瓶颈的老工业城市,“无锡拐点”路径何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人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义无反顾,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借地生财,这是无锡干部群众经历发展“阵痛”后的回答。
实体经济逆势上扬 量增质优止跌向好
上半年,华西集团向政府纳税8.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112%;“海澜之家”实现净利约17.7亿元,门店增加652家;红豆集团“双喜”临门——红豆股份增资18亿元,旗下“通用科技”再上市……
今年上半年,无锡工业经济实现近几年最好开局。无锡市政府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工业投入增长13.2%,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2.3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7284.9亿元、1481.1亿元,增速同比分别提高4.3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8%。
工业经济振兴,带动无锡经济逆势上扬。无锡市市长汪泉介绍,今年上半年,18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无锡有12个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资本市场也迎来“丰收季”,今年以来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全市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05家。
北枕长江、南濒太湖的无锡,经济总量曾长期位居江苏第二,人均GDP位居江苏首位。然而,高速发展的步伐在2007年之后逐步放缓。2007年初夏,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诱发无锡水危机。生态“亮”红灯,经济被迫“踩”刹车。
历年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无锡GDP增幅为15.3%,到2015年降至7.1%,期间8年平均每年滑落约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动力也持续下降,工业投入占全省的比重在近10年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工业投入总量从全省第二位下降至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6年在全省垫底。
如今,无锡再度找回自信。更难得的是,不仅发展速度在回升,发展质量、效益也在持续改善。无锡市常务副市长黄钦说,今年上半年,无锡大部分经济指标呈现上扬态势,但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这一转变表明,无锡经济发展对房地产的依赖性大幅减弱。
今夏南方多雨高温,但太湖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太湖蓝藻未出现大面积暴发。无锡发展也没有走过去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戴可为介绍,“十二五”期间,无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6%,被评为江苏节能降耗先进城市。今年上半年,无锡全市七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工业产值增幅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无锡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从无锡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今年上半年,无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1%,较2010年提高8.3个百分点。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5%,较2010年提高8.8个百分点。
“三去一降”腾笼换凤 “四化理念”引领转型
不靠房地产,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无锡发展靠什么?记者采访了解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人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义无反顾,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借地生财,是无锡工业经济再度振兴的关键所在。
“华莱坞”——无锡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的崛起,就是无锡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腾笼换凤”的一个典型案例。“华莱坞”的前身是无锡最大的轧钢厂——雪浪轧钢厂。蓝藻危机后,无锡2819家“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陆续关停。位于太湖岸边的雪浪轧钢厂也在关停之列。
关停后的雪浪轧钢厂被打造成为数字电影产业园。虽然外界对“华莱坞”这个名字还很陌生,但提起《三打白骨精》《捉妖记》《武媚娘传奇》《魔兽》等大片名剧,很多人都知晓。而这些大片名剧都曾在“华莱坞”这里拍摄和制作。
“今年上半年,‘华莱坞’上缴税收2.18亿元,这比过去轧钢厂最红火时一年缴纳的税收还多。”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总经理施娟说,“2013年开园以来,园区已聚集300多家国内外知名影视企业,拍摄和制作的影视剧300多部。”
从钢材生产到数字电影制作,是制造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也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绿色、高端产业转型。无锡市市长汪泉介绍,过去几年,无锡累计化解近400万吨钢铁、淘汰800多万吨水泥、22万多吨化纤以及大量印染、造纸、皮革等产能,以此推动产业调整升级,实现“腾笼换凤”。
与此同时,无锡还化解了800多亿元的不良贷款,将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由2015年初的24个月降至目前的8个月,今年又给企业送出约200亿元的降成本“大礼包”,“大手笔”为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
去年起,无锡响亮提出以“四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明确了无锡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路径。一批企业在改造中升级成为行业龙头。
无锡一棉纺织集团通过智能化改造,万锭用工降至25人以内,是早年用工量的1/6;海澜集团专注于品牌运营、智能物流和市场终端管理,成为国内服装市值最高企业;长电科技上演“蛇吞象”,收购新加坡星科金朋,跻身全球集成电路封测业第一阵营。
在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上,无锡有1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占江苏省44家入围企业的29.5%,这13家锡企清一色均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集团;22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9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科技创新”一招致胜 “单打冠军”遍地开花
科技创新是这一轮无锡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批新兴产业在这一“引擎”的带动下蓬勃发展,有的呈现出裂变式的增长。
两年销售额实现160倍增长,成立仅六年就成功挂牌新三板,这是无锡一家机械设备制造商——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造的“速度”,而其原动力就是科技创新。
奥特维2010年成立,由两名“70后”科技工作者创立。2012年,两人研发出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第二年投入生产并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一台奥特维全自动串焊机可以代替30-40个焊接工,且各项指标都与欧美进口设备不相上下,很快获得行业认可。2015年,奥特维销售收入飙升至4.8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160倍,获得净利润约5800万元。
无锡目前土地开发强度已达32%,到2020年每年可用新增建设用地仅为1万亩。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制约日益加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换发展动能,是必由之路。
为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无锡使出各种招数,包括税收优惠、风险贷款补偿、引导资金扶持、引进人才奖励等。无锡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建平说,2015年,无锡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51%,已连续多年位列江苏省第一位。
为了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无锡转化,无锡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市已有校企产学研合作联盟727家。无锡惠山区区长李秋峰介绍,在惠山,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产学研合作项目,即“一镇一院一产业”。
为推动科技创新,无锡还广建各种科技载体,各级政府主导建设的创新创业载体总面积已有约590万平方米;积极争取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如“蛟龙号”深潜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项目;实施“太湖人才”计划,集聚国内外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依靠科技创新,无锡崛起一批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仅在江阴,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就有100家左右。”另据无锡市政府提供的数据,在科技创新带动下,2015年无锡新兴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新兴产业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一带一路”春风化雨 “跨国创业”借地生财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推动企业国际化是无锡产业重振的另一条路径。
2007年,无锡红豆集团联手光明等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附近购买了11.13平方公里土地,拟按中国开发区的模式打造一个柬埔寨的经济特区。近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乘势而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还创造性地将国内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做法照搬到西港特区。截至目前,特区已吸引102家企业入驻,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85家。
“创设西港特区,对红豆而言也是产业服务化、国际化的过程。”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说,“红豆走出去,不是简单地将国内产能转移到国外,而是在异国他乡搭建一个中国式的服务平台,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成功几率。”
在无锡,像红豆这样走出去发展的企业还有不少,如华西集团在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9家境外企业;无锡宁朗投资有限公司在泰国投资设厂。无锡市商务局局长汪行介绍,无锡2015年对外投资达17.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汪行认为,鼓励企业走出去,不仅突破了人力、土地成本和环境容量的瓶颈,规避了各种贸易壁垒,也有利于发展总部经济,助力本土企业成长为跨国企业。
“产业调整中阵痛在所难免,重在保持战略定力。”回顾无锡经济迎取“拐点”的路径,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说:“无锡经济企稳向好,转变发展方式是关键,产业结构整体向中高端迈进是支撑,科技创新是动力源。”
(原载2016年10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获无锡对外报道特等奖)
采写手记
释放统计数字背后的“新闻当量”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关系以及三次产业内部各个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我国,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即大农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指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产业。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的核心,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
当全党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新华社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触摸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总是以新闻人的“第三只眼”观察分析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演进和提升,不失时机地发挥着舆论引导的领头羊和经济转型的助推器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晚,三次产业比例不科学,结构层次低。因此,长期以来,从经济结构到产业结构,从发展方式到生产方式,各地各级政府可谓倾注了“洪荒之力”,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这方面,江苏,是值得媒体聚焦的地方。从统计数字来看,2015年6月,江苏三次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个拐点,就是服务业增加值首超工业成为老大;再到第三季度,全省前9个月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占GDP比重达48.4%,高于第二产业0.9个百分点。虽然只高了0.9个百分点,但它可是一个现象级的转折,它有太多的象征意义。三次产业的位次,从农、工、服到工、农、服,再到服、工、农,每一次转变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产业革命。它必然是伴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质态的提升而来。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到60%左右。
从全国层面来看,进入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占比水平,总体已高于第一二产业。但江苏则不同。
因为江苏是我国第一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经济总量、工业总产值都占到全国十分之一强。这是江苏的特点和优势,也是国家倚重的工业经济领头羊和贡献大户,丝毫不可忽视;另一方面,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江苏在全国也位居前列,其粮食总产量多年居全国前三四位。
在工业化迅猛发展过程中,农业地位没有削弱,工业地位和实力不下滑,服务业又一路赶超,实属不易。
如果再考虑到2015年,我国经济已持续下行多年,转方式调结构为主要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发力阶段,这一消息的到来更是一大喜讯。
有鉴于此,我们采写了《从江苏制造到江苏服务》这篇反映江苏服务业增加值首超工业成为三次产业“老大”的报道。
这篇报道也是我们几年来跟踪研究江苏宏观经济走势的课题性报道之一。比如前些年采写的《经济下行挑战中的江苏作为》《江苏探路包容性发展》等,都是从全国大局和江苏经济发展态势研究和回答问题。还有2013年初,我们在众多媒体中能够首发江苏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报道,也是基于长期关注一个地方经济大势的结果。
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这是一篇以动态事件为由头的解读性稿件,如果写成一篇简短消息也是可以的。但我们觉得这样还不足以充分揭示其深刻内涵。
由于江苏第一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体,二产比重几十年一枝独大,因此,我们的稿件标题就以“江苏制造”代表“二产”,以“江苏服务”代表“三产”,以“江苏服务”超越“江苏制造”揭示三产比重的历史性突破。而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则循着“令人振奋的结构之变”“不同寻常的结构优化”以及结构优化带来的“高、轻、强、绿”新红利,层层递进,予以分析解读。
产业结构比重变化,主要根据是国家统计数据。正因为如此,这类稿件最怕数据堆积,记“流水账”,枯燥乏味不忍卒读。但是如果能够写出数据背后的故事、温度、境界,那么数字也就不再冰冷。
为此,我们在稿件第一部分,以夹叙夹议的方式,透彻展示出三产超二产过程,就是不断“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过程,并通过统计部门权威人士之口强调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趋势明显。而且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农业居于全国前列、制造业也在不断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背景下实现的”。这就跳出了就数字写数字的藩篱。为使稿件有说服力,我们的记者把观察的时间轴一直上溯至1992年,从20多年的结构变化曲线观察发展走势,并预计随着总量跨越、后劲增强,江苏有望实现全年三产首超二产,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从而给读者以及实际工作者以更大的信心传导力量。
如果说稿件第一部分侧重于三次产业结构性变化关系的分析,那么第二部分则侧重以典型案例回答迎头赶来的第三产业有何不同寻常的特点,这就是紧紧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加制造,彰显融合叠加新优势”。江阴、南通等地的生动事例就是最好的佐证。而江苏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的话,可以说是最深刻地阐释了江苏第三产业的气质特征:江苏特别注重找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互动”的结合点,为转型升级注入动能,彰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叠加优势。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既要三次产业都要有良好的发展,又要谋求第三产业有更好的表现,江苏依然任重道远。因此,记者通过采访有关部门和权威专家,提出要抓住关键领域、创新发展理念,内修外炼,优化结构,增大规模,提升质态,保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
这篇稿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统计数据为新闻由头的,可谓数据主导乃至数据立稿的典型一例。在经济报道中,统计数据是不可或缺的新闻要素,权威精准的统计数据对新闻真实性和权威性常常发挥着以一当十、一锤定音的作用。优秀的记者,总是保持着对重要经济数据的敏感。能否做好数据变化背后的文章,是对经济报道记者综合素质的考验。从这篇稿件可以看出,采写此类稿件,一是要有较为丰富的经济学知识,熟悉国家经济领域大政方针政策;二是要有长期关注研究江苏乃至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的阅历积累,能够发现统计数字背后的“新闻当量”;三是要把最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发掘出来。陈刚和潘晔两位记者虽然都是“80后”,但他们已是江苏分社经济报道口的当家人,一直将江苏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纳入视野,并在各类媒体中第一时间发出深度报道。稿件发出后,不仅媒体采用好,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均予以好评。
原稿鉴读
从江苏制造到江苏服务
——江苏三产比重首超二产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是一种令人振奋的结构之变:素以工业强省、制造大省闻名的江苏,在经济新常态下,经过多年持续调结构,今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首超第二产业。
作为经济总量全国第二、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的省份,近二三十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增长并不慢,但由于第二产业体量太大,增速也很快,从“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更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结构优化。
当前,在江苏制造加速打造升级版的同时,从江苏制造到江苏服务的历史性变化,正在为江苏经济带来“高、轻、强、绿”的新红利。
三产超二产 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趋势明显。”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介绍,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占GDP比重达48.4%,高于第二产业0.9个百分点。
这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农业居于全国前列、制造业也在不断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的背景下实现的。前三季度,江苏GDP增速实现了与上半年持平的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也达到了8.3%。
拉长观察的时间轴,这一变化尤为不易。虽然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呈逐年提升态势,但自1992年至2013年,该省二产增加值占比一直稳居5成以上。近年来,江苏始终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先后以“服务业提速计划”和“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引领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决定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服务业投资,呈现出增速高于全部投资、高于制造业投资的良好态势。随着总量跨越、后劲增强,江苏有望实现全年三产首超二产,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直接利于拓宽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前9个月,江苏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6.47%,保持了“十二五”期间能耗下降逐年加快的态势,有望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
服务加制造 彰显融合叠加新优势
国内外实践表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均以制造业为依托和根基。但江苏制造业长期精于制造不善服务,往往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只能当“配角”。
这些年,“配角”正变为“主角”。在江阴双良集团,以余热利用节能系统为平台,整合各类节能设备,为客户量身订制热平衡诊断、节能系统整合、项目效益分析等整套解决方案,成为新的增长点。
江苏省鼓励和引导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将原本辅助研发、生产、销售的服务板块单独拿出来做大做强,催生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一些产业集聚区,企业也在积极“转身”。南通金太阳纺织通过家纺设计平台建设,集成产品设计、知识产权服务、流行趋势发布等功能,实现由面料供应商到家纺行业整体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在检验检测服务领域,江苏建成智能电网、北斗导航检测中心等4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行业年产值超百亿,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检验检测行业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介绍,江苏特别注重找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互动”的结合点,为转型升级注入动能,彰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叠加优势。
今年4月,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7月,省经信委出台《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意见》,旨在加强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全面渗透,促进联动发展。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王庆五表示,“十三五”期间,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融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江苏为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路”的重要内容。
内修兼外炼 开启结构优化新征程
大力发展服务业,既是稳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促转型的长远大计。面向“十三五”,江苏省注重内修外炼,正开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强劲发展的新征程。
亚信科技是南京科技服务业的杰出代表。去年7月公司击败Amdocs等多家欧美及印度知名软件公司,与印度一家集团签订首期1800万美元的核心电信软件合同,实现中国软件公司对世界软件大国印度的破冰之旅。
融入开放大局,加快服务业国际化进程,在全球化分工重组新格局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是江苏省正在实施的战略布局。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贸促会会长笪家祥介绍,江苏省服务外包执行额已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下一步将以南京、苏州、无锡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为引领,打造以知识流程外包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
面向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江苏已梳理出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的“六大六小”12个关键领域,坚持增强规模实力与提升产业质态兼顾,确保“十三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年度增速持续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到2020年占比提高到58%以上。
江苏省委指出,江苏上下正深入理解、积极践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全省“十三五”新蓝图,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新华社南京2015年11月18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11月23日头版头条)
采写手记
用“五大发展理念”新坐标透视中国最年轻热土
在中国陆地版图上,有一块最年轻的土地。它就是位于南黄海西岸、江苏省沿海海岸线上的滩涂湿地。这片滩涂是中国沿海地区面积最大的滩涂湿地,面积680多万亩,相当于南京城区的20多倍大小。
此滩涂的潜力巨大还表现在它还在“长”!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20多位院士和有关专家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形成的“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江苏沿海地区滩涂资源丰富,且每年仍以2万多亩的速度淤涨。具体讲,到2020年,盐城射阳河口至南通东灶港之间的大丰、东台、如东、启东海岸和弶港外的辐射沙洲等地,能围垦出270万亩地来;而从远期看,起码还有700万亩土地,可能成为“后备资源”!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正好覆盖了这片年轻的土地:江苏沿海分布有3个地市,从南到北依次为南通、盐城、连云港,海岸线长达954公里。从2009年起,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此,这片相对沉寂的土地逐渐引起外界的关注:生产总值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级台阶、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0亿元,曾是经济“洼地”的地方,成为江苏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江苏沿海:悄然崛起新增长极》正是我们充分调研后采写的一篇重头稿件。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的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中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首先,从全国角度说,从环渤海经济圈到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再到海西经济区,中国沿海经济区不连续,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弥补了这一缺点,使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时,沿海的整体经济框架形成。
其次,从江苏经济布局看,在连云港、盐城、南通这三个中心城市,通过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的“桥头堡”,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在江苏沿海长达954公里的海岸线,连云港、大丰港、南通港,沿海三大港口群正在勾勒一张“链式”发展的新画卷——江苏正在加紧建设“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中西部”的“黄金海岸”。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为这片热土提供了崛起新契机。
沿着南通经盐城到连云港的沿海高速公路一路北上,沿途所见所闻,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令人震撼!南通通州湾,几年前还是一片滩涂荒原,如今一座规模可观的科教新城拔地而起,天南海北的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纷纷慕名而来,连远在大西北的兰州大学也在这里建分部!盐城中韩科技园已成为韩企投资最密集之地,“一园三区”规划正在付诸实施,上千家韩资企业入驻园区,2万多名韩国人常年在盐城工作生活。连云港徐圩新区是国务院不久前批准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总规划面积约467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线长34.9公里,徐圩港区约74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约240平方公里,现代高效农业区约153平方公里。依托陆桥经济带,面向东北亚,融入长三角,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而在这段南北954公里海岸线的中段海岸腹地,国家丹顶鹤保护区、麋鹿保护区等生态保护湿地更以其规模之大、珍稀野生动物和滩涂生态保护之好享誉海内外。从三市经济地位来看,南通经济总量已跃居江苏老四(排苏州、南京、无锡之后),盐城连续几年成为苏北发展最快的城市,而连云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一带一路”的交汇点。
这一切,自然催生了我们写稿的强烈冲动!我们试图给全国沿海地区经济布局和区域开发提供一些利好实证,对江苏这个经济大省再造沿海优势、聚力区域后发赶超的作为予以真实再现。
与一般的报道不同,我们在稿件写作中,将新增长极的崛起放在五大发展理念新坐标下考量和提炼,重点突出了激活内在潜力、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和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使江苏新形势下的沿海开发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先进的理念引领,从而力争使稿件的新闻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稿件发出后,《新华每日电讯》版面头条刊登,各大新闻网站普遍转载,江苏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高度评价,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原稿鉴读
江苏沿海:悄然崛起新增长极
生产总值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级台阶、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0亿元、第三产业占比提高5.8个百分点——自2009年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曾是经济“洼地”的沿海地区悄然崛起,成为江苏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活力最强、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954公里海岸线上的国家战略
记者近日在洋口港看到,装载1618吨液化品的“轩静”号货轮靠泊在5000吨级液化品码头,液化品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输进储罐,标志着台湾中石化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首个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预计投资达376亿元。
洋口港位于南通市如东县,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推进,一个千亿级深水海港正在崛起。洋口港让如东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大幅提升,去年以来已有10家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在此投产。
沿着洋口港一路向北,盐城大丰港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建成通航,开通至日韩、欧美等国际航线,与台湾基隆港实现直航;连云港建成30万吨级航道一期、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重大工程,2014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运量分别是2009年的1.8倍、1.6倍。
三大港口一字排开,成为江苏沿海发展的“排头兵”。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我国沿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海岸线长954公里。为充分释放其区位优势,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主任林一峰介绍,沿海地区本是江苏经济“洼地”,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地区生产总值自2009年起,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级台阶,年均增长12.5%。2013年突破万亿,2014年达到1.15万亿元。
盐城今年上半年交出一份抢眼的“成绩单”: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增幅居江苏之首,其中服务业增长值达12.6%、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3%、进出口总额增长18.4%。
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说,盐城借助沿海开发加速崛起,特别是开放型经济“后发先至”——从15年前东风悦达起亚落户至今,已集聚近千家韩资企业,今年1至5月到账韩资同比增149%,总额约占江苏三分之一。
在发展与保护中寻求“双赢”
江苏首个由地方财政补贴的船用高压岸电工程近期在连云港建成投运,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2100多吨。船用岸电是指将岸上电力供到靠港船舶使用,以岸上电力来满足船上设备的用电需求。
“一艘中型集装箱船一天排放的PM2.5污染物,相当于50万辆国IV货车一天的排放量。”江苏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国还没有船舶废气的排放控制标准,船舶出于经济性考虑大多使用对环境污染极大的重油,使用岸电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个“小岸电”,折射沿海发展的“大生态”。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普遍性难题。江苏沿海三市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林一峰说,2009年至2014年江苏沿海累计关闭化工企业1000余家,目前沿海地区陆域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为6873.6平方公里,占三市国土面积21.1%,高于国家规划提出的15%目标。
盐城沿海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盐城吸引来众多知名企业,“无论企业多大,如果会造成污染一律不考虑。”
得益于对生态的重视,江苏沿海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2009年以来,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2.5个、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5.8个百分点,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和临港产业加速集聚。
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基地
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说,沿海开发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下一阶段将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即“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基地、江海联动发展基地、开放门户合作基地。
记者采访了解到,沿海三市借助打造“三大基地”之机,正着力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南通叠石桥家纺市场2014年成交额突破550亿元,其中外贸供货额近50亿美元。盐城凭借中韩盐城产业园这一平台,在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与韩国全面合作,计划到2020年初步形成百万辆乘用车制造及15万辆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按照相关规划,连云港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尤其是与中亚国家在铁路运输、物流仓储等方面加强共建共享合作,加快建设成为上合组织的重要出海口;拓展面向日韩、连接中亚的物流经贸领域,推进中韩陆海联运运输合作。
林一峰告诉记者,沿海三市在第二阶段发展中各有明确定位:连云港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作用;盐城抓住设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机遇,在产业转型升级、滩涂综合开发利用、生态协调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南通着力建设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形成江海联动开发的新格局。
“当前沿海地区又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下一步要全面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升级版’。”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
(新华社南京2015年7月28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7月29日六版头条)
采写手记
呈现江苏经济的质态境界
《量增质更优 逆势见担当——江苏经济形势新观察》,是一篇纵述性的新闻通讯。稿件由新华社播发通稿后,《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头版头条刊登。以全国经济形势为背景,以季度为节点,观察和判断年初经济走势,写出江苏的与众不同,是这篇报道的追求!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始终以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为己任。强大的国社拥有一大批资深的经济报道专家型编辑记者,他们每天观察分析着全球经济动向,通过内参和公开报道,为中央提供着决策参考、为各类媒体提供着新闻信息分享产品、为读者提供着舆论引导的权威报道!
作为国社的地方分支机构,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转变作风,深入调研,加强所在省市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创新探索、难点突破、问题研究等深度报道。月度、季度、年度经济分析报道,既是常态性功课,又是重中之重的节点报道,丝毫不能含糊。
中国经济已连续下行多年,而2015年又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之年。因此,年初经济有什么样的开局,国内外普遍关注!江苏作为全国十分之一的经济体,更是吸引着外界的目光。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采访发现并不失时机地聚焦于江苏经济的良好表现,以期提振全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
事实上,江苏经济遇到的下行压力不比任何地方轻。当时,作为全国外贸第二大省,进出口总值已连续两年持续下滑;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过剩产能和低端产业比重很大,土地资源严重收紧,人力成本迅速增高,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堪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倍感其量增质优的难能可贵。
于是,我们把江苏放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试图用记者自己的视角和认知,分析解码江苏经济的运行内涵和特点亮点。稿件立足于以质量效益为前提,看增速看规模,以创新创优为目标,看结构看转型。
我们发现“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调速换挡期,保持怎样的中高速增长,对经济体量大、增幅多年高于全国的江苏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减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成为江苏的追求”,这正是2015年春天江苏经济的可贵之处!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季度江苏经济不但增速较平稳,依然如同上一年度高于全国水平,而且有几组数字令我们震撼: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然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但利润总量居全国之首,占比达15%,增速更是达16.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19.1个百点,这标志着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提高,韧性增强,特别是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转型的趋势明显;二是在总体投资增幅放缓的同时,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近五成,商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长30%以上,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约15个百分点,这标志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初见成效;三是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8%,跑赢了GDP增速,这标志着江苏经济在逆势增长中,不忘把“惠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四是这个季度,江苏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9万户,同比增长21%,注册资本3457亿元,同比增长56%,这样的创业热潮近年少见。
当这些统计数据强势注入我们的脑海时,当我们从全省各地各条战线源源不断获取扑面而来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大量利好信息和新闻素材时,当我们耳闻目睹着全省7900万干部群众心无旁骛一着不让地推动全省经济逆势前行时,催生我们写稿激情的已不限于经济发展质态本身,更是一个经济大省的担当精神!
因此,文章导语中满带感情的两段文字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涌出笔端:
这是一种有境界的担当:连续多年,江苏以占全国约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强的经济总量、第一位的工业总量、六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和第三位的农业增加值;
这是一份有质量的答卷: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全省上下扛得起、挺得住,省委省政府深入调研,逆势作为,多项关键性数据令人鼓舞,一季度经济增长8.4%,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保持了量增质优的中高速。面向“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目标,这个春天,江苏的干部群众又拼了。
而在文章主体部分我们则力求从三个不同维度深化主题:追求“量增质优”中高速、迈向“强富美高”新目标、激活创新创业“新引擎”。
“担当奉献,逆势作为”,这就是新华社记者对2015年春季江苏经济形势的“新观察”!
原稿鉴读
量增质更优 逆势见担当
——江苏经济形势新观察
这是一种有境界的担当:连续多年,江苏以占全国约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强的经济总量、第一位的工业总量、六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和第三位的农业增加值。
这是一份有质量的答卷: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全省上下扛得起、挺得住,省委省政府深入调研,逆势作为,多项关键性数据令人鼓舞,一季度经济增长8.4%,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保持了量增质优的中高速。面向“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目标,这个春天,江苏的干部群众又拼了。
追求“量增质优”中高速
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调速换挡期,保持怎样的中高速增长,对经济体量大、增幅多年高于全国的江苏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减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成为江苏的追求。
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江苏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4620.7亿元,增长8.4%,高于全年8%左右的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较上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
“在国内外宏观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样的增幅颇为不易。”江苏省统计局局长夏心旻表示,这无疑是经济增长含金量提高、韧性增强的体现。
和许多经济指标增长放缓相比,江苏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提速,显示出工业正在提质增效。一季度,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但利润总量居全国之首,占比达15%,增速更是达16.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19.1个百分点。
这表明江苏工业经济向中高端转型的趋势明显。投资数据同样显示着结构的优化,在总体增幅放缓的同时,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则近五成,商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长30%以上,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约15个百分点。
迈向“强富美高”新目标
一季度经济量增质优,只是江苏全面发展的一个截面。这个省有着更宏大的发展新目标: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底考察江苏时提出的新要求,为江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勾画了新蓝图。”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江苏省一定要以勇攀新高的进取精神和先行先试的担当意识,努力书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为全国经济大局作贡献。
江苏省近期陆续出台多个实施意见,全省上下涌动着深入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由大到强的热潮——对接“中国制造2025”,提出率先建成制造强省;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各级干部纷纷下基层化解难题、提振信心。
作为率先发展的经济大省,江苏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自觉追求。确保百姓增收与经济增长同步,是硬指标之一。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2元,同比增长8.8%,跑赢了GDP增速,中位数7715元,同比增长了10.2%。多年来,江苏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六大体系”,“让全省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被郑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不仅要发展,还要在“生态红线”里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成为江苏各地的共同追求,努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宜居。一季度,江苏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1.9%,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显示了江苏平衡经济与环保的努力。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是“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落脚点”。今年4月23日被确定为首个江苏全民阅读日,全省各地当日举办400多项阅读活动。而这个“节日”是通过全国首个促进全民阅读的省级地方立法确定的。
激活创新创业“新引擎”
一个大单第二天就要签合同,公司却还没有市场主体资格,怎么办?4月中旬,在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家装饰工程公司经过“四证联办”程序,短短3小时就办妥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4个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常态”下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5月的江苏,各地正在加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在多地推行的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网上审批、一个窗口受理等服务方式,为大众创业提供便利。
一季度,江苏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9万户,同比增长21%,注册资本3457亿元,同比增长56%,这样的创业热潮近年少见。小微企业的负担也在逐步减轻,江苏省财税部门的统计显示,通过简化办税流程,一季度受惠小微企业超百万户,税收减免超15亿元。
无锡南长区首个众创空间带动万人就业;徐州力推海归众创空间建设……做好权力减法和政府服务加法,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江苏省正致力于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成就千万人的创业梦想。今年4月省里出台专门方案,明确围绕创业链实施众创空间建设、创业主体培育等六大行动,激发群众创新活力。
站上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江苏,正迎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正次第推开。江苏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奋勇争先的激情又一次点燃。
(新华社南京2015年5月13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5月16日头版头条)
采写手记
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从经济的角度写政治
2012年春天,全球经济下行的形势依然严峻。江苏作为沿海开放大省,经济体量大,外向度高,对经济下行的敏感度也高。然而,面对挑战,江苏应对危机一着不让,转变方式一步不落,呈现出“外贸经济智慧转型、实体经济强劲扛鼎、消费经济加快发力”的良好局面。这既是江苏的作为,更是江苏的担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连续数十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逼迫换挡降速,发展方式问题,产业结构问题,资源环境问题都日益凸显,不少省市经济增幅连年下降,跌破两位数。而相比之下,江苏省2011年GDP增长11%,虽然比上年的12.6%降低1.6个百分点,但作为全国十分之一的经济体,仍然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实属不易。更为难得的是,在所谓“三驾马车”中,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度降低,外贸进出口、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发展仍保持着较好状态。
我多次列席专题研究经济工作的省委常委会议,对江苏应对经济下行挑战的坚定决心和务实精神深有感触。省委省政府思路很清晰,态度很明确,始终强调要扎扎实实贯彻落实中央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不断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前提下争取较好的增长速度,确保经济大局稳定,避免大起大落,有力回击唱衰中国经济、唱衰江苏经济的论调,为全国大局做贡献。
在基层一线调研采访中,各地干部群众应对挑战的种种创新举措也让人深受触动!比如,为了促进外贸经济健康平衡发展,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破天荒搞起了国际商品进口博览会;比如,2012年5月8日,江苏启动“千企万亿”计划,选择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1万亿元金融支持,这是上年“百企千亿”计划的再升级。而据1—4月的统计,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快于GDP增速,而且这是上一年江苏工业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多年居全国第一基础上交出的成绩单。
再比如,一季度,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消费贡献明显高于投资。自2010年以来,江苏消费拉动贡献率突破50%,并连续两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在有“华东第一商圈”之称的南京新街口,一些大型商场促销有术,元旦、春节期间销售额与上年同比增长20%左右。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展示着江苏经济的良好表现。
从长期的新闻报道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新闻的价值,不仅是事件性状的呈现,更是对事物特质的指认;作为媒体负责人,策划组织稿件,关键是要看能不能站在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抓经济新闻,从经济的角度写出有政治意义的稿件。所谓政治高度,就是从认真贯彻落实党对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研究问题,就是服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所谓从经济角度写出有政治意义稿件,就是真实全面反映干部群众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正确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宣传党和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正确主张。这是国家通讯社不同于一般媒体的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
为此,我与郭奔胜和邓华宁两位同志商量,以江苏在经济下行中的砥砺担当主动作为为题,做一篇有深度的稿子,题目就定为《砥砺担当正其时——经济下行挑战中的江苏作为》。
媒体人都知道,此类工作通讯类的稿件写作难点在于:首先,要通过长期纵深的素材积累和分析思考才能形成有亮点的报道题目;其次,稿件的形成又必须以现时而动态的大量新闻素材做支撑;其三,是写思想,写观点,而非单纯摆事实报成绩,更不能码死材料,贴统计表;其四,语言文字必须千锤百炼,提气传神,纵横捭阖,天衣无缝,写出节奏、旋律、气势,否则,稿件就容易平淡枯燥,可读性差,不受读者欢迎。因此题目确定后,我们又做了大量补充采访,尽最大限度调动一切新闻资源,精心谋篇布局,多维深化主题。在写作中力求缘事写意,叙议得当,精准用活每一个典型事例和统计数据,使稿件立体丰满,无可置疑。
稿件发出后,收到了预期的社会效果,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重点推出,时任省委书记罗志军在见报当天第一时间批示肯定:“此文着眼大局,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写得及时、生动、有分量。感谢总社和分社的支持”。一些党政官员、相关专家学者和新闻同行普遍给予好评。稿件后来获得第十五届江苏报道奖一等奖(最高奖)。
原稿鉴读
砥砺担当正其时
——经济下行挑战中的江苏作为
进出口总额和工业产值均居全国前列的江苏省,今年以来直面全球经济下行挑战,在逆势中砥砺担当、努力作为,应对危机一着不让,转变方式一步不落,呈现出外贸经济智慧转型、实体经济强劲扛鼎、消费经济加快发力的良好局面。
对外经贸,智慧转型“扩进口”
3月29日,素有全国外贸“风向标”之称的昆山,举办首个专门促进国外产品进口的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吸引了46个国家的677家企业参展。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在全国外贸总量中占有15%的江苏,“破天荒”办起了进口博览会,让人颇感意外。
看似逆市而为,实则顺势作为,就在博览会开幕后第二天,国务院召开了关于扩进口的专题会议,明确提出了扩进口的战略任务。
“追求进出口平衡是江苏外贸转型的重要目标。”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笪家祥表示,江苏外贸已站上5000亿美元高位,长期出口导向形成加工贸易占比高,亟待调整结构,“形势再困难,调结构的决心不能变”。
事实上,“十一五”江苏进口已实现翻两番,去年进口又增长2.2倍。
在国际市场急剧变化的当下,江苏外贸结构智慧转型的优势开始凸显出来:1—4月,一般贸易出口高于加工贸易10.7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高于货物贸易56个百分点,且同比大幅增长54.6%,新兴市场出口增幅高于传统市场。
曾是苏北老工业基地的徐州,1—4月进出口突破25亿美元,同比增长六成,增速“领跑”全省,其光伏产品突破多重壁垒,单月出口保持两千万美元以上。
“这些结构性变化,表明江苏自主产品出口份额提升、资源依赖度降低、服务和人才优势增强,开拓新市场的能力也进步了。”南京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张二震说。
在昆山花桥服务业集聚区,上百家品牌服务商迅速成长,短短两年,这个集聚区正在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服务贸易高地。不久前,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服务平台——“台湾商品交易中心”,新业态催生外贸新商机。
尽管当前外贸下行的压力并未减轻,但苏南外贸、外资整体仍保持正增长,今年以来,苏州外贸逐月“减负”,苏北外贸增幅近二成。
“我们有信心全年实现外贸稳中有进,继续为全国外贸大局做贡献。”笪家祥说。
实体经济,强筋健骨再扛鼎
“今年前4个月,公司国内外销售均以两位数增长,订单饱满、利润增长!”长期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张家港东渡集团董事长徐卫民底气十足。他说,“有了品牌和市场,危机顶多是有惊无险。”
在江苏,像徐卫民这样靠创新抵御风险的企业家不在少数。矢志不渝抓实体经济的江苏,直面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实体经济的扛鼎之力更加凸显。
1—4月,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快于GDP增速,而2011年,江苏工业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江苏GDP保持9.8%的速度,实体经济堪称中流砥柱。”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兴远说。
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多轮驱动”转变,这是现阶段江苏实体经济的主攻方向,而正因为早转一步、转实一步,所以江苏经济在下行挑战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原先进口手机核心芯片模块的价格是1千颗400美元,而半年前,我们公司研制的高性能模块一上市,国外产品的价格立马降到了250美元。”南通富士通微电子公司总经理石磊毫不掩饰新技术带来的成就感。
“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升级、服务业提速”,这是江苏夯实实体经济的清晰路径。最新统计显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35%和25%。前4个月,江苏新开工项目高位增长,重大产业项目完成年度计划四分之一,亿元以上项目增长四成。
在沪宁高速与苏南五市的连接线上,满载货物的车辆频繁进出,凸现了这个区域奋力抵御经济下行的最新成效。在常州,“银企对接会”“机关干部到企业服务”等活动如火如荼。“经济下行期,信心最重要,我们要为企业服务好,提供更多支撑。”常州市市长姚晓东说。
抓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抓好中小企业,而民营企业总数位居全国首位的江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重任在肩。“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才能培育出参天大树。”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说。
5月8日,江苏启动“千企万亿”计划,选择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1万亿元金融支持,这是去年“百企千亿”计划的升级。
“不提新口号,关键抓落实。”2月份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发展实体经济等具体措施,确保上半年“双过半”的目标顺利实现。5月25日,江苏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再次提出在应对危机、调整转型中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消费马车,提速拉动正发力
4月7日,江苏省消费促进月暨第三届南京购物节拉开大幕,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宣传活动涵盖了句容、马鞍山等周边9个城市,参与商家也从传统零售扩大到餐饮、家居建材、汽车等行业。
如今,置身在华东第一商圈的“新街口”,就像来到了一站式购物中心。这里传统百货、时尚购物、超市大卖场、电子电器、餐饮娱乐等一应俱全,磁铁般地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悄然变化的江苏经济内生动力格局,成为其应对经济下行的又一个“法宝”。
一季度,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消费贡献明显高于投资。自2010年以来,江苏消费拉动贡献率突破50%,并连续两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而在几年前,谁也不曾想到消费“拐点”会这么快到来。作为工业经济大省,江苏的投资贡献率长期高于消费10个百分点,要让消费成为主要拉动力,难度可想而知。
“早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时,江苏就将扩内需列入6大战略并优先部署。”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说,而“扩内需”的启动点就放在居民消费率上。
从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到拓展消费业态、拓宽消费领域……江苏消费拉动的脚步是如此清脆。
3月27日,江浙两省联合规划的环太湖慢行风景路开工。据悉,这条300公里的道路建成后将极大释放出休闲旅游的潜力,沿途还串联81个村庄,着力拉动农村消费。
“连续两年,江苏消费提速弥补了出口减缓留下的空白区,尤为可喜的是,去年江苏旅游总收入达到5500亿元,居全国首位,占GDP5.1%,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说。
诚然,对于实体经济块头很大的江苏来说,大幅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绝非易事,但江苏无论处在顺势还是逆势,培育消费拉动力的信心绝不会动摇。
(新华社南京2012年5月29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6月3日头版头条,《新华日报》等多家报纸采用,获第十五届江苏报道奖一等奖)
采写手记
新闻价值的凸显,须有深刻的背景衬托
说起徐州,很多人并不陌生,光从文学名著和各类史书上就知道徐州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徐州也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的交通区位得天独厚,京杭大运河从徐州境内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号称“五省通衢”,华东重要门户城市。
新中国成立以来,徐州作为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在煤炭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方面为江苏乃至全国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禀赋优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地位独特的地级城市,从来不缺少媒体的光顾,关键是如何出新出彩。
去徐州调研采访,我们是从南京坐高铁去的,上车一小时即到,要是坐汽车,至少3个小时。出了高铁站,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赫然出现在眼前。宽阔漂亮的入城大道,立体纵深的绿化带,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完全出乎所料。即使过去的老城区,也干净漂亮,很有生机。通过采访交流,我们了解到:和其它资源型城市一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徐州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针对这种状况,徐州市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开放带动、统筹发展、民生优先“六大战略”,全力加快经济总量由小变大、产业层次由低变高、城市功能由弱变强、生态环境由灰变绿、人民生活由安居到宜居“五个转变”,促使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5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8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连续6年走在全省前列,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前30强,经济总量继苏州、无锡、南京、南通之后,位列江苏省第5位。更为可喜的是,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同步,实现了从“环境换取增长”向“环保优化增长”的转变,连续6年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超过300天,获评“国家环保示范城”“国家园林城市”(2012年又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在采访期间,干部群众讲的3个故事给我们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视察徐州时登上云龙山,发出“绿化祖国”“穷山变富山”的号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最早有关“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指示。那时徐州城内外72座山峰,许多山头寸草不生,城里也很少绿色。现在300多平方公里的徐州城,诞生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湖泊、湿地,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上百个矿井塌陷区披上绿装,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居江苏各地市之首。市区40多座生态型公园,全部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光是免费开放一个云龙湖公园,就改变了周边10万市民的生活质量。而干部群众普遍反映,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最大、工作力度最大、变化最大、感受最明显的是最近5年。第二个故事是,徐州人豪放耿直,好逞英豪,就在七、八年以前,徐州大街小巷还经常见到打架斗殴的,若看见有人吵架,围观者上前不是劝架,而是鼓动助阵:“这么好的架,怎么还不打”!这些年,社会风气大为改观,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云龙湖等市区公园晚上暴走锻炼者成群结队,有的公园行走队伍成千上万,但人人都能文明守法尊重他人。第三个故事,2011年,徐州市408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380余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投资20亿元的徐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已有1600多户棚改居民喜迁新居。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2011年,徐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1854亿元,增长115.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达91.5%,总量是2008年的6倍。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全部超千亿元。高能耗、重污染的“傻大黑粗”工业格局基本改变。这对一个资源型老工业城市来说很不容易。
正是上述种种历史性的变迁,说明徐州转型之路是成功的!
第一次到徐州,印象如此美好。通过深入采访实地考察,深为徐州发展变化所震撼。在江苏,徐州是独一无二的老资源性工业城市,转型包袱很重,但他们爬坡过坎走出了一片新天地,令人感佩。而在全国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中,徐州也是独树一帜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徐州以独到的前瞻眼光,用绿色现代的发展理念改变“傻大黑粗”的面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其样本意义值得重视。
于是,我和孙彬、陈刚同志研究决定,就以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今昔嬗变,用白描手法写一篇徐州转型发展路径的报道。而对今昔变化的焦点把握乃至准确精到的概括表述,则是写稿最为费神之处。经过反复分析推敲,我们提炼出了昔日“老灰穷”,如今“新富绿”这一概念,并以《从“老灰穷”到“新富绿”的嬗变——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徐州样本”》为题展开报道。同时在写稿时注重强化新闻背景的张力,写出产业、生态、民生三个方面的新老、穷富、灰绿强烈反差,凸显稿件的新闻价值。
稿件刊发后,社会效果令人欣喜。时任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彤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说市委书记曹新平看到报道后很高兴,专门给她打电话称赞稿件写得好,对徐州今昔变化的表述很准确,很有新意,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她说曹书记很少有为一篇报道给她打电话的情况,她代表曹书记和市委宣传部特向分社和记者表示衷心感谢!
原稿鉴读
从“老灰穷”到“新绿富”的嬗变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徐州样本”
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江苏省徐州市过去曾被贴上“老灰穷”的标签。近年来,徐州以创新思路推进跨越发展,产业结构由老转新、生态环境由灰转绿、群众生活由穷转富,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民生”三转型的发展新路。
产业调优调新 经济实现高增长
“徐州一直是江苏省的能源供应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水泥为主的偏重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降低转型成本是徐州必须交出的答卷”。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近年来,徐州以战略转型为目标,调优传统产业、调新优势产业、提升资源效益、推进自主创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50亿元,增幅居江苏首位。
曾是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头羊的徐工集团,前些年由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企业产值长期在30亿元徘徊。近年来,徐工每年拿出占销售收入5%的资金搞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使企业品牌产品由起重机等3类发展到21类,附加值不断提高。2011年,徐工销售收入已增至870亿元,世界排名由50多位跃居第7位。
面对资源枯竭,有着130年历史的徐矿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了新疆、陕甘、贵州三个省外基地并进行国际资源布局,获取煤炭资源80多亿吨,破解了资源接替难题,实现成功转型。同时大力推进业态转型,形成了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主体产业,集团总资产实现了五年翻番。
徐工和徐矿的转型发展,是徐州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徐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新型经济发展,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完全改变了建材、冶金、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占据主力的状况,发展壮大了一批对资源、能源依赖程度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集群。
2006年建厂的中能硅业投产仅5年,产能和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其多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20美元/公斤以下,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利用自主创新技术,生产副产物全部转化为生产原料再循环,实现零排放,克服了世界性的环保和安全难题。
统计表明,去年徐州战略性新兴工业产值达1854亿元,增长115.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达91.5%,总量是2008年的6倍。如今,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全部超千亿元。
生态转绿转好 建成“环保模范城”
“烟囱冒着黑烟,河水臭气熏天,马路尘土飞扬,行人常常鼻子酸,睁不开眼……”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徐州居民来说,生活就是这样的记忆。
初春之际,记者穿行在徐州市区,只见马路宽阔,绿树成荫,市容整洁;七大湖泊碧波荡漾,历史上几乎寸草不生的石质荒山翠峰叠绿,风景优美,所见所闻与曾经的黑色“煤城”沧桑灰暗的形象迥异,犹如置身江南水乡。
徐州市园林局长李云岘说:“近年来,徐州市大搞植树造林,并先后投资数十亿元,整体搬迁环云龙湖的5个村庄,铺设环湖截污管道,新建滨湖绿地……”
徐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赵本国告诉记者,近几年,徐州关闭318家化工造纸厂、99家立窑水泥厂、小火电机组154万千瓦,拆除燃煤锅炉1000余台,烟囱800余根,节能减排见成效,基本做到“煤炭城市不烧煤,工业城市无烟囱”,实现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双赢。
目前,城市森林覆盖率达30.8%,居江苏省第一,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超过300天,徐州以过硬的成绩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民生为重为先 提高发展幸福感
今年春节前夕,79岁的毕秀英搬进了“徐矿城”小区内100多平方米的新房,这位在徐州郊区权台煤矿干了几十年的老人,回想起全家人以往在矿区60平方米平房的艰苦生活,感慨终于圆了几代矿工的住房梦。如今,投资20亿元的徐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已有1600多户棚改居民喜迁新居。2011年,徐州市408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380余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也已正式启动。
近年来,徐州一直把住房、就业等民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头等大事,实施了9大类19个民生幸福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200元和9500元,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文化的复兴也使这座历史古城提升着竞争力和居民生活质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彤介绍说,徐州已建成文化产业园区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6家,集聚文化企业2000余家,“徐州音乐厅”等一大批文化项目、“舞动乡村”等基层文化活动、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文化惠民,大大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
(新华社南京2012年5月3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5月4日二版头条)
采写手记
记者要学会“王者”的“俯瞰”“广角”的“推拉”
如果仔细阅读《湖北“两圈一带”战略促“两型化”崛起》这篇报道,不难发现,记者是从3个层面记述和解读了湖北省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具体布局和举措。但就这样一篇看似轻松写就的稿件,考验的却是国家主流媒体新闻人专业理念的定力。
“两圈”是什么?“一带”是什么?为什么写的是它?为什么稿件最终还能够获评“2009年度宣传湖北好新闻特等奖”(最高奖项)?这涉及记者的站位和视野。
对于一个省来说,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并确定一套新的发展思路,是一件大事情,中央关心,干部群众关注。这套思路是否科学,如何实施,效果如何,关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岂可小视!
湖北是中部大省,经济地位重要。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性日益显现;另一方面,湖北幅员辽阔,鄂东鄂西,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岸,地理环境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指导发展的思路也大不相同。“十七大”以后,湖北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发展方式和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了“两圈一带”发展思路。
在省域范围内重新谋划战略空间格局,描绘新的发展蓝图,既要有科学求实精神,又要有先进发展理念,既要超越历史开拓未来,还要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实践证明,“两圈一带”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凝聚了社会共识,振奋了干群斗志,符合湖北现阶段发展实际,有利于破解前进中的难题。
我曾多次列席省委常委会关于“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专题研究、论证,分社采编人员也都从各自不同分管领域关注着湖北“十七大”后的转型发展。在长期的观察研究中我们注意到,湖北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很值得称道,就是在今天看来,也不落后。比如中部特大型城市武汉及周边8个中小城市构成的“1+8”武汉城市圈,在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打造核心城市群、构筑经济崛起“龙头”过程中,不是向中央伸手要投资要项目,而是通过率先探索和积极争取,于2007年1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试先行者;比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则以激活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等传统优势资源为目标,再造鄂西北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新优势,而不是片面追求招商引资上项目,拼资源赶速度;而在打造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和新的流域经济体系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实现长江经济带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
可以看出,这一发展战略,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把资源环境和生态建设作为前置和首要条件空前重视,这是对以往普遍存在的以透支资源环境和生态存量为代价换取速度效应的自觉反思和深刻变革。
显然,在2009年这个时间节点上考量,湖北通过实施“两圈一带”战略走“两型化崛起”之路有全国意义!这正是选题报道的价值所在,也是报道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根本原因。
对一个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战略性举措进行“第三只眼睛”的观察分析、认识判断,必须建立在对全国及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正确把握上。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这个比喻有褒有贬。但如果从站位的高度和视域的广阔来说,我认为记者真要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气魄!要学会凌空俯瞰,学会站在高山之巅放眼山川大地,而不是“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同时,记者要把广角镜头拍摄景物的手法运用到写作技巧上来。摄影人知道,广角镜头视角大,视野宽,景深长,能增强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强化画面的透视效果,自然也增强画面的感染力。涉及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报道,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站位高,又能够熟练运用广角镜头手法,推拉自如,有近有远,有细部特写有远景全貌,宏观、中观、微观相宜,多点位扫描,让人对画面中的事物看得真切,对事物的全局一目了然。这篇稿件可算是记者在这方面的努力尝试。比如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中都有背景交代、总体介绍、典型记述、现实效果和远景期待,从多侧面回答读者的关切。省里将它评为“宣传湖北好新闻”特等奖,无疑是对它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奖。
原稿鉴读
湖北“两圈一带”战略促“两型化”崛起
今年以来,湖北经济领域好消息频传:武汉城市圈四条城际铁路相继开工,鄂东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即将形成;投资400亿元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6大生态工程建设开始启动;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正式实施,黄金水道将迎来黄金时期……这些标志着湖北省“两圈一带”战略全面进入实施阶段,荆楚大地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湖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谋划调整区域发展布局,立足现实,兼顾长远,提出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整体联动的“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促进湖北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迈进。
这个战略启动一年来,促进了经济的强劲发展,今年上半年湖北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3%,各项经济指标出现稳定向好趋势。“十一五”减排目标也有望提前实现。
武汉城市圈:“两型”试验打造崛起发动机
武汉是中部地区特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在中部地区城市中一直遥遥领先。在以武汉市为中心的一百公里半径范围内,还环拱着8个“卫星城”。这9个城市面积不到全省的三分之一,但生产总值却超过了全省六成,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打造核心城市群、构筑经济崛起的“龙头”,成为湖北新一轮发展首个着力点。2003年,湖北省就提出了“1+8”城市圈的概念,通过打破城市之间的藩篱壁垒,实现“核心区”的联动发展。200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不仅担负起探索城市群发展路径的重任,而且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试先行者。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改革试验区,已经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2008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总体方案,以此为指导,湖北省编制了空间、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5个专项规划,制定了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6个配套支持政策,明确了20个改革专项和38项改革任务。
目前,各项改革试验正在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朝前推进。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正全力推进,“撤藩篱、破壁垒”的效益初显;产业双向转移,“总部经济”向武汉市集中,生产加工基地向周边城市转移;商业集团连锁经营向农村市场延伸;文化社会资源开始共享;由省政府搭建的统一投融资平台,注册资本32亿元的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也已正式运营,将统筹对试验区内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前瞻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进行投资。
据初步统计,从2008年底到2009年,湖北省拟新开工和续建的亿元以上项目达1853项,总投资1.5万亿元,其中武汉城市圈已安排重大项目156个,总投资5287亿元,年内计划投资982亿元。
武汉城市圈先试先行的改革,为全省铺下了“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石,不仅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谋得了“弯道超越”的先机,更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激活传统资源打造发展新优势
继城市圈之后,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又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投资1664亿元着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激活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等传统优势资源。
占湖北70%面积的鄂西8个市州,有以神农架为首的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和明显陵,有长江三峡、世所罕见的恩施大峡谷、襄樊古隆中、昭君故里、曾侯乙编钟墓、龙船调等众多代表楚风楚韵的自然奇观和人文资源,但是这里却只能贡献全省GDP的39%,旅游总收入仅为武汉城市圈的一半左右。
建设生态,挖掘文化,激活旅游,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成为鄂西8市州共同的期盼。于是,一幅开发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蓝图展现在人们面前。
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开工建设十堰至宜昌铁路工程、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旅游扩复建工程、清江画廊整体开发项目、神农架生态保护与利用景观建设工程等12大重点工程,总投资1222亿元。
项目建设交通先行。2月18日,神农架机场建设工程已奠基,投资40亿元的武当山至神农架林区公路改扩建工程也已启动。三年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铁路干线将初具规模,高速公路骨架通道形成体系,长江、汉江、江汉运河航道联为一体,神农架机场、三峡机场航空体系也将基本形成。
为加快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省已初步建立项目库,共有520个项目,今年先期启动383个。到2020年,鄂西将成为一个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一个集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一个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
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挑起中部崛起战略支点
长江横贯湖北千余公里,是湖北经济黄金带。2008年沿江经济带主要经济指标约占全省三分之二,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充分论证,湖北省委、省政府不久前作出《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使湖北省最终形成“两圈一带”的总体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空间上的全覆盖。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湖北立足发挥内河航运优势,通过加快长江及相关水系港口、码头、航道及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沿江产业和要素聚集,推动沿江开放开发,打造新的流域经济体系。
建设中的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唯一深水良港,其未来的建设目标是“亿吨大港、千万标箱”,投资总额超过290亿元,今年的投资额就将超过25亿元。它与多条高速铁路、公路以及航空港融为一体,形成中部地区一个大吞大吐的物流集散中心,打造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九省通衢”。
到2020年左右,湖北将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和生态文明示范带,成为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成为长江流域要素承载能力最强、产业聚集程度最高、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目前,湖北千里长江经济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投入,产业布局大调整,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发展,同时加大力度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实现长江经济带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
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说,“两圈一带”战略是湖北省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它必将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而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新华社武汉2009年7月30日电,《新华每日电讯》报7月31日头版头条,获本年度宣传湖北好新闻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