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的主要思想与价值
《大学》与大学从表面来说,写法相同,读音一致,似乎完全没有区别,但实则二者意义差别较大。虽然如此,二者之间却还是有着一定的联系。首先,二者都是走向成人阶段的教育教学,属于高级教育阶段,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中大学阶段。其次,《大学》中很多经典的论述后来成为现代大学在制定提炼校训时的钟爱,这也说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香港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格物”,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等,东南大学和河南大学的校训源自《大学》的三纲,香港大学的校训一半出自《大学》的三纲,另一半出自《大学》的八目,而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校训中的“致知”也是《大学》八目之一。由此可见,《大学》在古代乃至在今天的重要性。
《大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价值体现在“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的叫法出自朱熹,他在《大学章句》里对“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注解完后作了定性评价,“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是“三纲”的由来。接下来在对格物、致知等内容作注后写道,“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这是“八目”的由来。下面,我们首先对“三纲八目”进行简要解析。
“三纲”: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彰明伟大的德行。亲(新)民,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要亲近民众,走向群众;另一种理解是把“亲”作为“新”,意为使民众弃旧图新,日进日新。止于至善是指到达最完善、最完美的境界。那么,什么是最完善、最完美的境界呢?具体而言,就是要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事物的原理推究明白了,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彻底了解事物。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一个人的意念诚实了,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内心端正无邪念了,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家庭整顿好了,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推而广之,才能使天下太平。“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属于内修的层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治的层面。而“八目”的重心就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论你是皇帝外戚、高官贵族,还是寻常巷陌平民百姓,做人的根本是一样的,都要从修身做起,这是为人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什么叫修身呢?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身指的是形体,修身是指修正自己的身体、言行;另一层是广义的,身指的是人本身,由于古人认为人不但有形体,而且含有气和精神,因此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形、气、神,当然,这一层意义首要的就是指人的道德修养。在《大学》里,兼顾了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的修身。
广义的修身包含了形、气、神三个内容。其中,“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在这三者当中,谁是主宰?古人认为意识活动是主宰,因此不论是狭义的修身,还是广义的修身,都可以而且应该以修养意识活动为主。《大学》的修养意识活动的重要途径就是诚意和正心,因此也叫修心。通过修心来达到修正人的形体和言行,进而提高人的生命状态的质量和水平,是中华传统经典身心整体观在儒家经典《大学》里的体现。
《大学》的修身实质和途径是从身心关系角度来谈的,即通过诚意、正心来修身。按照古人的看法,修身还可以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修身。前者是修小身,后者是修大身,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所以二者之间不是割裂的,也不完全是前因后果,前后二者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大学》是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实质在于修心,而修心的主要特征是内求自修,所以说,内求修身是《大学》的核心之所在。
我们前边已经对“内圣外王”作过简介,这其实最早是由道家提出来的。《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此即“内圣外王之道”。在庄子看来,“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后来儒家用它来指代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儒家看来,“内圣”的内涵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内圣”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的内容。从三纲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明德,后者属于亲(新)民;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知内,后者属于达外;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内求,后者属于外求;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修己,后者属于治人。
《大学》认为,八目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后者以前者为条件,如修身是齐家的前提,齐家是治国的前提。推而广之,“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认识自己是认识别人的前提,管理自己是管理群体的前提。这就意味着个人与社会是同构的,人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来影响环境。这其实是先秦儒家整体观的另一种体现: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儒家的学说最后是要落实到社会活动中去的,正心修身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内圣”是为了“外王”。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就不会被后人忘记,这就叫“三不朽”。而“三不朽”的顺序是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三不朽”呢?古人认为需要从修身、用世、治学三方面下功夫,立德与修身有关,立功与用世有关,立言与治学有关。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基本都是在做这几件事,在《左传》中“三不朽”有先后之分,但对于中国传统文人而言,由于受到外在形势等诸客观因素的制约,立德、立功、立言的顺序可以自由调整,甚至有时可以有所偏废,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在昏君当朝、小人当道时是舍弃用世的,不提倡做无谓的牺牲。当然,有的文人甘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自然是可歌可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