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育的反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从产销矛盾开始管理学教育的反思

1986年,那时我31岁,刚破格升为讲师。人民大学商学院(那个时候叫“工经系”)下属的咨询公司承接了北京锉刀厂的一个顾问项目,该咨询公司的老板(老要拍板的人)是我的导师徐昶教授。

锉刀厂的老板姓赵,他问了我一个问题:销售部门强调以销定产,生产部门强调均衡生产,分开来看两者都是对的,合在一起就出问题了,孰是孰非?怎么把两者统一起来?

这就是我们管理学教育的问题。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是两门课:一门是生产管理,另一门是销售管理或营销管理。两门课学完了以后,你还是不知道怎么管理,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现实问题。

学管理的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经过很多年的摸索,才能真正学会如何去解决这个难题,这是个在实践中司空见惯的难题,弄不好企业的事情还真被耽误了。一个老总都不知道如何解决这问题,这个企业的事情真的被耽误了。

赵总跟我说,这两个部门经常吵架,生产部门刚安排好作业计划,销售部门就拿着订单说要加急,弄得生产部门很被动。并且经常因为加急,生产的效率不高,合格品率也不高,最终矛盾爆发出来,并且公开化了。

生产部门想,既然总经理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就我行我素,不管销售部门如何催促,如何加急,横下一条心,维持均衡生产。加急没门!这就顶上牛了,原本是事情上的矛盾,现在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意气之争。

到这个时候,销售部门也横下一条心,只要生产部门不接,就把订单退回去,反正总经理说了算。以产定销还是以销定产,总经理自己看着办。

所有难题都集中到了总经理那里,生产部门有怨气,销售部门没有积极性,可抢可不抢的订单一概不抢。

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一种学问能够把这两个部门协调起来,这些在实际部门司空见惯的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吗?于是,我就下决心去破解这个难题。

当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时,我发现这个问题的背后存在着一大堆的障碍:生产部门缺少足够的柔性,销售部门缺少必要的职能。

生产部门基本上属于单机操作,生产的技术基础非常落后,先是按批量下料,然后是制作毛坯,再经过热处理退火,接着是剁齿机进行剁齿,最后是热处理淬火。如果锉刀变形,还得重新矫正,增加返工的程序,弄不好就报废。

每台加工机床的卡具都是非常原始落后的,加上工人的素养很低,转换品种所需的时间和调整过程非常长,因此必须加大批量,否则就无法保证劳动生产效率,更无法保证产品的品质,生产部门几乎没有柔性可言。

只要有加急的产品,所有的在制品都得下线,这就把生产的节奏打乱了,无法保证效率和品质。而且,生产作业过程有个奇怪的现象,只要一单加急,以后加急的订单就会越来越多。所谓一单加急,单单加急。这就是为什么生产部门需要强调均衡生产的原因。

如果我建议赵总,提高生产的柔性,提高生产技术基础,提高操作人员的素养,减少批量、提高频次,提高品种转换的速度等,结果会如何?一定会被人赶走。这些看似很合乎逻辑的建议,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

这家企业根本没有这么多钱去做更多的事情。用赵总的话说,他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尽是白忙活。给政府上税,给银行交利息,给员工发工资,企业所剩无几。

举个例子,一次销售部门拉来3万把锉刀的外贸订单,为了按时交货,避免索赔,生产部门必须加大投料量10%。这些货物产出后,产生了10%的多余锉刀,只能放在库里。3000把锉刀,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残次品,在仓库里一躺就是五年。

我想看看这些躺在仓库里的锉刀长什么样,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企业仓库里躺着睡大觉的锉刀多达17万把,堆积如山。他们告诉我,有些锉刀一躺就是10年,无人问津。

我知道,管理首先是个系统,如果一开始就没有一个很好的初始系统,企业领导人一开始就不知道要去建一个系统,用不了多久,企业这个系统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走向衰败是必然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如何帮助一个企业的领导层完成系统思考,这是管理学教育的首要问题,而不是分门别类,大切八块,抱残守缺,各抒己见地卖弄管理学的知识。很遗憾,当今中国除了包子堂想干这件事情以外,我还不知道哪一个机构在做这样的事情。很多大咖根本没有用心去解构优秀企业的系统,更没有去关注一个企业如何摆脱恶性循环的成功案例。相反,他们把管理当作常识来讲,把管理当作心得来讲,大讲理念、秘诀和心灵鸡汤。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塌下心来接受管理学的教育,不要去听什么讲座,一两个小时、半天一天,不可能讲明白一个系统的建设,也不可能听明白一个系统的建设。

管理是当今产业社会每个职业人不可或缺的素养。获得这种素养,获得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