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史上的伟大革命——《十二气历》
十二气历的设置,是中国古代在历法制度中的一项独特创造。它正确地反映了一年中季节和寒暑交替的客观规律,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和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小时候有一个爱刨根问底的习惯,喜欢琢磨一些别人想不到的问题。有一天,沈括正在自己家的庭院里背诵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突然,一阵风吹来,将院中树上的桃花吹落在地。他想:为什么山下的桃花四月已经凋谢了,而山上寺庙里的桃花却刚刚开放呢?白居易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还号称大诗人呢?
母亲为了让沈括弄清楚这个问题,特意让他邀请几个同伴一起到山上散散心。沈括他们来到山上,果然满山的桃花正在怒放,这可把小沈括难住了。同样是桃花,为什么这里的却开得这么晚呢?突然,一阵冷风吹来,他顿时恍然大悟,拍着自己的脑门大声说:“我明白了!原来是山上地势高,温度低,所以花开得就晚,这是由气候条件决定的!”
小沈括回到家后,立即把这一重大发现记录下来。从此,沈括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阅读有关气象的书籍,注意气象的变化,立志要做一名气象学家。
◆ 沈括塑像。
位于镇江市梦溪广场。
中国古代一贯是阴阳历并用的,因此历法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阴阳历之间的调合问题。我们知道,月亮绕地球的运转周期为29.530588天,地球绕太阳的动转周期则为365.242216天,这两个数互除不尽。这样,以十二个月来配合二十四节气的阴阳合历就始终存在矛盾。虽然我们祖先很早就采用了闰月的办法来进行调整,但是历日与节气脱节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沈括进行了长期周密细致的研究。他说,寒去暑来,万物生长衰亡的变化,主要是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的,而月亮的圆缺与一年农事的好坏并没有很大关系。以往的历法仅仅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定月份,节气反而降到了次要地位,这是不应该的。正是从以上考虑出发,他提出了一个彻底改革的方案:以纯阳历取代阴阳合历,这就是十二气历。沈括指出,只有纯阳历才能把节气固定下来,从而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对历法的需要。
十二气历是完全按节气来定历的历法制度。它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以立春那天为孟春之月的首日,以下类推,用节气来定月份。每月有大有小,大月31日,小月30日,一般大小月相间,一年最多有一次两个小月相连。即使有“两小相并”的情况,也不过一年中出现一次。有“两小相并”的年份为365天,没有的年份为366天。至于月亮的圆缺,虽与节气无关,但为着某些需要,可在历书上注明“朔”“望”。这是一种纯太阳历的历法制度,既与实际星象和季节相合,又便于各种生产活动。
◆ 立春图。
芒神鞭春牛,立春备耕忙。
沈括十二气历的提出,是历法制度方面一项根本性的变革,这是中国与世界历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既简便又科学,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情况,又十分有利于农事的安排,从根本上解决了历法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一个优秀代表。遗憾的是,在古代中国守旧思想极为严重的环境下,十二气历最终未能颁发实行。
沈括在天文学上的成就
1072年,沈括负责汴河地区的水利建设,同时还负责领导司天监。他主张从观测天象入手,以实测结果作为修订历法的根据,研究并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旧式的天文观测仪器。他在《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等三篇论文中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详细说明改革仪器的原理,阐发了自己的天文学见解,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