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冤冤相报(四)
季玉玉手中的荷花扇边缘的锐齿,粘满了血。
“十几年未见,你这功夫的确在我之上了;竟然学会了荷花扇诀。我本以为你不能有什么作为,只会跟着大姐的后面,当一只‘跟屁虫’?”静济大师微微一笑,最终留下一滴血,继而笑声也变得斑驳起来了。
“你错了,我的确没有什么作为,只不过,你这种背信弃义的人,我怎么可能忘记呢?我活着的唯一的打算,就是亲手杀了你。”
“是吗?采荷妹妹什么时候有了杀人的念头了?我记得原来是连一只蚂蚁都不肯踩死的。”
“不知道当时师父为什么收了你这个没有心肝的怪物,今天我就替死去的是个姐妹,用你们的血祭天!”季玉玉冷冷地笑道。
季采荷,她这个名字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听到过了,季玉玉本是前朝花间派的十二女弟子之一;花间派本是前朝侍奉裕太后的贴身姑姑腊梅所创,前朝朝廷动荡,很大的原因时来源于皇室,当时的皇帝在自己的太子出生之后没多久便驾崩了,年纪轻轻的裕太后垂帘听政,独自守护前朝末位皇上长大,当时晓国南部有一国名为莫,此国倾覆;为裕太后率军所灭。
裕太后本是前朝护国将军之女,从小熟读兵书,精通武艺;在抚养皇子,垂帘之时;莫国趁此挑衅晓国,裕太后率领八十万兵马御驾亲征,一举攻下莫国都城;此事虽为前朝佳话,但是在这场战役中,裕太后身负箭伤,顽疾难育,不久就去世了。
此时皇上也已经成年,裕太后将自己的贴身侍女腊梅姑姑下懿旨,让她可出宫开创隶属于皇帝的武林派别,好辅佐皇上。
腊梅出宫创立了花间一派,自己也从民间精挑细选了十二个女孩子,给他们齐了十二朵花的名字,其中这季玉玉和静济师太都在其中。
季玉玉原名叫作季采荷,是前朝史官季诚之女,是排行于十二花间最末;别名采荷;其自幼生性淡泊,因为父亲是史官,本来是要入宫参加秀女采选,因为不想一生困于宫廷之内,迫不得已入花间派学习武功,因为出众的才识被腊梅选下,特封为荷。
静济大师本来也是花间派十二花间排行第四,封号夜来,取名来源自夜来花;她是十二个姐妹中唯一一个修习武功不使用武器的,她本来是曾经莫国的丞相之女,后来莫国灭亡,她被父亲派来花间派应选。
她成为了花间派里面最勤学的孩子,后来她学会了所有姐妹的功法破绽,除了季玉玉的荷花扇;因为由于季玉玉自己也没有领会要领,况且,在所有姊妹中,她不足为惧。
后来皇上沉迷于女色朝道荒淫,莫国余孽联合当朝大司马宋齐城联合叛乱,腊梅等众姐妹遭夜来算计一并死去;夜来当日将只有那一餐季采荷未曾食用多少糕点而因此幸免,但是所说药量微弱,却也是昏了过去,再次醒来,已经改朝换代。
季玉玉偶遇天恨阁阁主,来到了天恨阁,由于机遇与精通于情报谍者,后来升为了天恨阁谍者门主,如今也有十多年了。而背叛整个花间派的夜来并没有成为宋齐城的手下,她孤身一人云游,遇西域沙门派比武,后成为了沙门宗一代宗主,法号静济,后称静济大师。
“夜来,你背叛我门,毒杀姐妹和师父,最后导致天下改朝换代,百姓流离失所;今天我必定杀你。”季玉玉静默在风沙之下,此话一出,万籁俱寂。
静济抹下了嘴角的血迹:“你真以为你能杀的了我,你现在无非是个青楼之人,说的好听点有人叫你一声季玉玉,不好听的话便是个‘妈妈’了。”
“你即入宗门,本该慈悲为怀,可是你竟然仍旧迫害无辜,我就算身在青楼,心也比你干净。”这季玉玉手中荷叶扇一摆,便是使出了十二花间的末诀荷花诀。
虽说季玉玉看似身着一身黑衣;但是如天空之中静默的舞动出一朵黑莲花,只见这静济手中拔出旁边人的宝剑,做下劈状;“青松剑法!”季玉玉大惊。
“众姐妹的武功我都略知一二,所以你别看我手中的夜来掌打不过你,我便用其他姐妹的招式。”
这青松剑诀本是十二花间的二姐的剑法,可谓是乱剑快斩;只见这季玉玉门主连忙闪转腾多,可惜她手中的一把绢扇,虽然扇面外包硬齿,可是终究在武器的比拼之间稍显逊色;可是这季玉玉既然已经被封为“九把扇子”,那么一定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只见她在闪转腾挪之间如同手臂如同荷花开叠的意向,手中的扇子破开了那把宝剑的直线路径,切开了她的袍子;静济师太看此剑法不行,便又换了一套,以剑当刀,手中的剑密密麻麻的点落,如同桂花盛开的尖刺;而后带着一下直直的大砍刀法。
“这是七姐的‘桂花刀雨’!”季玉玉扇走偏锋,只见手中的扇子摆动,剑尖和扇子的齿轮发出了碰撞的声响,季玉玉突然将扇柄脱手,一道血痕划在了这静济师太的脸上。
“你是不是忘记了,师父为了让我们互相制衡,十二花都有各自的弱点,而我的荷花诀便是制衡的关键。”季玉玉手中的荷花扇,实在是有谐音为心中的恨意而握不住了。
“我也是有苦衷的啊!十二妹妹,我本来就是莫国丞相之女,我只好听从父亲的命令,怎么敢不从呢!”
“就算这是你父亲的命令,你为何要杀害无辜,你甚至将师父杀害了!从此花间派后继无人。”
“所以我才虔心向佛,以此慰藉师父和众姐妹的在天之灵,况且,我要是知道你并没有用死,我一定是回来找你的。”静济师太双手跪地,掩面痛哭。
一帮的逍遥王见到这个场面,便是觉得有些突兀了:“冤冤相报,到底孰是孰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