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035是为目明
白起说完,不在理会赵离,扭身就睡。
旁边,传来了白起的声音:“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赶路。”
白起爽了,赵离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本来想问,你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总得有个过程吧!
可是,却被白起给阻住了。
有心想要再问,却又张不开口。
无奈中,只得扭身在火旁也跟着躺了下来。
“也许,他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做吧。”赵离安慰着自己。
“再说了,一直跟着他,还怕看不出端倪不成。”
赵离想着,慢慢睡去。
第二日,两人不再言语,辨别方向后,如此数日,终于赶到燕国境内。
在燕国边镜处的一个小村庄处,白起停了下来。沉默不语。
“怎么了?”赵离忍不住问道。
这是燕齐边境的一个小村庄,并不大。赵离看不出有何特殊。
指着村庄,白起说道:“这个村庄明显遭到过洗劫,新建未久,然而你看,村民脸上,却颇多朝气。”
赵离注视之下,发现确如白起所说。不由奇怪问道:“这能说明什么?”
白起白了赵离一眼,无奈道:“齐国数年之前,刚刚打完燕国,这里又临近齐境,齐人骄纵,肯定会欺压这里的村民,可是这里的村民,脸上却不见绝望苦楚之色。”
“这,还能说明什么?”
遗憾的是,不懂就是不懂。
赵离依然困惑。眼中,露出迷茫之色。
白起轻抚额头,心道:“老师看起来很聪明!怎么竟会教出如此一个笨蛋。”
无奈中,白起解释道:“先不谈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就算两个隶民打架,若是一方平白无故的挨了一顿揍,心里又岂能甘愿。”
赵离明白了过来,看着白起说道:“你的意思是,燕国有意复仇。”
“这还用问吗?”白起翻白眼道。
“可是,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不会那么简单吧?”
“燕国力弱,你又怎知燕国不是迫于无奈之下,方才屈身事齐,说不定,人家根本就没那意思呢?”
白起听懂了赵离的意思,解释道:“委曲求全和假意逢迎,看起来都差不多,但一者是苟言残喘,一者却是力图振作后的韬光养晦,二者又怎可同日而语。”
说话间,一群村民愤愤不平的抗着渔网返回村中,看其恼怒模样,不像是鱼没有打到后的失望。
赵离看了白起一眼,上前抱拳问道:“这位长者,出门打渔,无获而返亦为常事,何故愤慨?”
带头的老者,早就看出二人不凡,毕竟,平常百姓哪有骑马的。
整理了一下衣衫,老者抱拳道:“我看两位气度不凡,不知何事来我燕国?”
说话中,老者似有警惕之意。
微微一笑,赵离抱拳说道:“我二人乃秦国士子,此次前来燕国只为访友。”
听到赵离所言,老者放下心来。
其时,秦燕交好,两国几无战事,燕国百姓亦视秦国为交好盟邦,是以对于秦人倒无恶感。
听到赵离所言,老者眼中现出愤慨之色,怒道:“还不是那齐国,自恃力强,每次捕鱼越界不说,更是恃强欺凌我燕民,若不是官府让我等刻意忍让,真恨不得跟这群狗贼拼了。”
“既如此,你等生活必然困顿,为何脸上却不见忧色?”白起问道。
老者看了白起一眼,说道:“我等所受损失,国府皆会予以补偿,有时甚至较之捕鱼还多,只是常此以往,老朽惭愧!”
“既如此,你等为何不迁往内陆,另择一地居住。”赵离问道。
老者奇怪的看着赵离,说道:“天下虽大,我若退之,齐必进之,到时,安得安宁。是故,我等宁愿受些委屈,也要为我王守住彊土。”
“我等坚信,终有一日,我王定会让齐人好看。”老者愤愤不平,却满怀希望的说道。
拜别村民,赵离叹道:“民众之心固然为好,但燕土纵深狭小,如欲复仇,必练精兵,却又难以隐瞒齐国耳目,只是不知,燕国如何谋划!”
赵离说话本意考较白起。不料,白起却未发一言。
看其模样,竟在发呆。
赵离不由一笑,问道:“你说要来燕国,我没有犹豫,只是好奇,你一个小小秦国百夫长,又哪来的自信,能够搅动列国棋局。”
“若不能,你今所为,又有何益?”
白起皱眉看了赵离一眼,目光中,似有茫然之意。
白起问道:“你打过架?”
赵离不知白起所问何故,含糊的说道:“应该有打过吧!”
白起并未理会赵离,低声说道:“我幼时打架,因体弱之故,常常盯其咽喉、下阴等一击既能让人躺下的‘致命之处’,是以,虽我弱小,在村中却并没有受到太多欺辱,一切,皆因我够狠而已。”
“但一个人再狠,若是弱到在床上爬不起来,亦是无用。”
“所以,我看燕国所为,一是大练肌肉,二来,乐毅曾跟我说过一句话,让我静而观之,我看其言行,似欲与我交好,需知邦交无私情,既然他这么说,想必日后伐齐,必有广交列国之意。”
“这,正是我们搅劝天下风云的大好时机!”白起奇怪的说道。
赵离没有想到,自己简单一句话,竟然引出白起这么多的感慨。
却还是固执问道:“可你一小小百夫长,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白起白了赵离一眼,说道:“我今为百夫长,却不会一直是百夫长!”
“想我大秦,以军功立国,只要我能立得军功,军中职位必会上升,若我能长胜不怠,国君必会重之,届时,我之战略思想,国君安能不重视。”
“可若国君重视,我却没有自己的想法,岂不是自毁长城。”
“更何况,有魏冉将军为我保荐,他日,我焉能不鹏程万里,扶摇而上。”
“是以,我今所为,必须要先清摸清列国数十年间大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行攻伐之事。”
白起说毕,总结道:“匹夫之斗,必须眼疾手快,方能取胜。而大国争伐,对其国政军力皆有所知,是为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