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两大集团

到了大约公元前2400年以后的龙山时代晚期,中原腹地的考古学文化一般被称为“王湾三期文化”严文明:《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文物》1981年第6期。。与此同时,几乎没有学者认为它是铁板一块。一般以嵩山为界,将山北山南有地域差别的文化又分为两大类型,称为“王湾类型”和“煤山类型”(或“王城岗类型”“郝家台类型”)韩建业、杨新改:《王湾三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董琦:《虞夏时期的中原》,科学出版社,200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河南考古四十年(1952~1992)》,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嵩山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的差异,已到了可以划分为两大考古学文化的程度冰白:《从龙山晚期的中原态势看二里头文化的形成——兼谈对早期夏文化的若干认识》,《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王立新:《从嵩山南北的文化整合看夏王朝的出现》,《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

有趣的是,这种考古学本位的、基于文化面貌的划分方案,恰好与中原腹地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划分是一致的。人地关系,密不可分。

考古学家只能“由物见人”,最拿手的是通过日常使用的锅碗瓢盆分辨不同的人群。一般认为嵩山南北这两个区域(或称汝颍区、郑洛区)人群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做饭的炊器:山北的王湾类型以深腹罐为主,同时有鬲;而山南的煤山类型则以鼎为主。中国远古文化以鼎鬲文化著称,大体上看,用鼎(三实足炊器)的人群居东南,用鬲(三空足炊器)的人群处西北,交汇处恰在中原。日后二里头文化中鼎、深腹罐、鬲兼有,到二里岗文化鼎鬲并存以鼎为重,显现出这两大板块融合交汇之势,这是后话。

两大板块的其他不同之处还有不少,事涉考证过于烦琐,兹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从接受周边地区不同文化影响的程度上,也能看出二者明显的地域差别。

总体上看,龙山时代中原腹地接受的周边地区文化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泛东方文化系统(含主要分布于豫北、豫东及更东的后冈二期文化、造律台文化或称王油坊类型,以及海岱龙山文化)、南方文化系统(主要是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和泛西北文化系统(含晋陕高原的各支龙山文化和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就地域而言,中原腹地偏东的郑州地区,受“泛东方文化系统”的影响较多,嵩山西北的洛阳盆地、涧河流域,受“泛西北文化系统”影响较多,偏东南的伊河流域、颍河中上游地区和沙汝河流域,受“南方文化系统”和“泛东方文化系统”影响较多,而黄河以北的济源盆地,则主要受“泛东方文化系统”和“泛西北文化系统”的影响张海:《公元前4000至前1500年中原腹地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复杂化》,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年。

鼎(安阳后冈)

鬲(三门峡三里桥)

鼎(永城王油坊)

鬲(襄汾陶寺)

可见,周边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影响,是构成中原腹地各区域社会文化面貌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考古学现象上,可以窥见周边地区的人群通过不同的途径施加各自的影响,从而参与到“逐鹿中原”的过程中来。

那么这两大集团究竟是战是和,关系如何呢?不少学者认为二者应是由对峙走向统一的。吉林大学王立新教授即认为,“由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文化阶段,伴随嵩山南北地区的两支考古学文化由南北对峙而走向整合,聚落形态亦由多中心、对抗式聚落布局演进到单中心、凝聚式的布局结构。这显然是统一的政治秩序得以建立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区域内背景复杂的不同人群得以整合的结果”王立新:《从嵩山南北的文化整合看夏王朝的出现》,《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

对二里头国家崛起“前夜”中原各集团关系而言,这还只是解读方案之一。对这一段历史,学术界仍不得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