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诺的威力
——你敢自诺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自诺的力量,是最能激发心灵潜能的力量。在你开始自诺的那一天,你的潜能按钮就会随之开启。在强烈的心理暗示下,在高标准的自我要求下,在逼得自己无路可退的情况下,你就会集合自身所有的能量为最想得到的一切拼搏,没有人能阻挡得了你前进的脚步。
你想要什么,请大声告诉全世界
在哈佛大学的校园内,每到午夜时分,特别是每个学期考试开始前一天的夜晚,都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一些学生聚集在校园内裸奔,嘴里大声喊叫着自己的梦想或目标,以这种非同寻常的自诺方式,来表达自己实现目标的决心。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他的一句名言在哈佛校园内广为流传:“只要你对某项结果非常在乎,几乎必然可以得到。想要富有就富有,想要博学就博学,想成为好人就会变成好人。只要你真心期望这些事,你就能获得成功。”
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哈佛大学的教育模式与成功经验,最后他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哈佛大学,人人都在用自诺激励法成就自我。比如,他们一旦选定目标,就敢当众自诺或在心中暗暗发誓:“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就是我!”“我要当富翁!”“我一定要获得诺贝尔奖!”“我能成为全球最大公司的CEO!”“我要成为明星企业家!”这种勇于自诺的精神,早已成为哈佛大学最宝贵的财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政界名流、科学人士、商界风云人物。
哈佛大学毕业生、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斯福,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几乎是个瘫子。可是,身体残疾的他,却一直有个野心,那就是想做美国的总统。他不止一次地告诉身边的人,“我一定要成为总统!”后来,他通过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奋斗,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四次的总统,完美地实现了自己孩提时的梦想!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罗斯福这样的人是大人物,他的成功说明不了什么。如果你有这种想法,看完下面这个小人物的故事,你就会懂得自诺具有多大的威力了。
在哈佛,有一位毕业生受到了很多师生的追捧。她就是82岁的哈佛毕业生——伊丽莎白·麦克尼尔。
伊丽莎白·麦克尼尔在很多哈佛学子中算不上优秀,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大家敬佩她,也不是因为她在耄耋之年还能继续读书,而是因为她勇于尝试的精神、坚定的毅力和坚强的决心。
毕业的那天,伊丽莎白·麦克尼尔身着毕业生礼服、头戴黑色学士帽,从哈佛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她不但获得文科学士学位,还被授予了一个表彰其学术成就和品德的奖项。
伊丽莎白早在1941年就从高中毕业了,此后,她先后生了4个孩子。26年前,她有幸来到哈佛大学健康服务部门工作。哈佛大学的学术氛围令她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开始尝试在哈佛大学“蹭课”。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很多年,她并没有正式注册成为哈佛的学生,原因是她感觉自己还不具备修完哈佛课程的能力,她甚至曾经一度想放弃在哈佛学习的念头。
后来,同事和同学的鼓励让伊丽莎白萌生了获取学位的念头,那时她已经73岁高龄了。对于这个年龄的老人来说,大多数都在家愉快地安享晚年。但是就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伊丽莎白并不甘心,她终于再次鼓起勇气,走入哈佛的课堂。她个人制定了“10年目标”,并时常向她的孩子们承诺,自己要在83岁之前从哈佛大学毕业。
就这样,满头白发的伊丽莎白在哈佛工作了近三十年时间,学习耗费了20年,9年时间用于学位,最终比自己的孙女提前获得了本科学历。
在哈佛大学,伊丽莎白可谓是一名非常独特的学生。哈佛很多教授,都以伊丽莎白的事迹鼓舞自己的学生:只要敢于自诺,拥有充足的自信,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
可以说,自诺就是在和自己所期待的成功签合同。任何一个人,即便出身卑微,没有丝毫背景,只要你敢大声说出你的梦想或目标,并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你每抬一下脚,整个世界都会自动为你让出一步路!
为什么最期待的事情,往往最容易发生
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个人最强烈期待发生的事情,往往真的最容易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其实可以用心理学知识来解释——一切皆源于神奇的自我心像。
哈佛心理学教授告诉哈佛学子,达成一切目标的秘密法则是:想象是,假装是,当作是,结果就会是。你要不断重复地告诉自己,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把自己当作是一个那样的人,那么最终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这就是一个人自诺后,潜意识所带来的巨大力量。
古人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意思就是“心”是身体的主宰,是精神的领导。一个人一旦敢于自诺,发誓想成为某种人,他就会把梦想图像化,想象成功的情境,像一部电视片一样,每天对自己播放,不断表达自己梦想的信心。一遍又一遍地想,加深印象,默默地对自己讲,同时向别人讲,让周遭的一切,都在逼迫你成为你想象中的那个人。
假如在你的自我心像中,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你就会在内心深处的那块屏幕上,常常看到一个一无所成的平庸的自我。而且,遇到困难时你会告诉自己没有能力解决,从而让事情朝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生活与工作中,你会时常感到无力、自卑、沮丧,却不愿付出更多努力来改变现状。
假如在你的自我心像中,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能力非凡的人,你就会在内心深处的屏幕上,常常看到一个遇到任何难题都能迎刃而解、永远积极向上的充满进取心的自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自己遇到多大的困难,你都会告诉自己:我有能力做到,这事根本就难不倒我!良好的心态会让你永远都会得到相对好的结果。
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自诺,因为这样的话,我们在确立自我心像时,就会更高一些。这样会使自己信心更强,制定的目标也更大,从而将自己的潜力更多地挖掘出来。如果有梦想也不敢去实现,自我期望就会太低,潜能就无法充分挖掘,这是确立自我心像的大忌。它会使你的自信心受损,甚至可能让你连现有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更别提人生能有多大的成就了。
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心像呢?其实,在你第一次获得成功时,良好的自我心像就开始形成了。只要一直持续下去,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好,自我心像越来越高,人生成就也就会越来越大。而这一切,只要你敢于自诺,就能获得。
对很多人而言,是否具备良好的自我心像和自信心,首先取决于他的父辈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心像。缺乏良好自我心像的父母,将很难培养出自信的孩子来。当然,这并非绝对。毕竟,后天的努力更重要一些。
最需要调整的自我心像是自卑,当一个人总觉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时,就应当主动对自我心像进行修改。克服自卑的利器,就是当着别人的面,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或目标。
不要担心失败,也不要怕别人笑话。自诺之后,你需要牢固树立这样的信念:我是造物主的独特创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跟我完全相同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既然活着,就一定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的成功道路也是与别人不同的。
当然,如果你的自我心像过于高大,也应当及时加以调整。对自己期待太高,不仅对客观设定进取目标不利,而且还会破坏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恶化,给自己的成功道路设置重重障碍。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通过潜心研究,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即:满足感=成就÷抱负。这个公式显示出一个人的自我满足程度,与个人的抱负水平成反比,与实际成就则成正比。
假如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同其抱负水平相当,那他将对自己感觉很满意,进而产生积极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假如一个人的成就很小,但抱负很大,那此人将感觉很不满足,他可能更加努力地获取成就,也可能会放弃努力,从而降低或者抛弃原有的志向。想达到对自我肯定性的评价,或是提高自信心,无非是提高成绩或是降低抱负水平。这个公式可成为调节自我心像的一个参考依据。
能否有所建树的首要因素,就是自我心像如何。你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你就不会在难题面前轻言放弃。你觉得自己将一无所成,你就不会再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因为自信心是良好自我心像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在心里总是不停地埋怨自己,我肯定不行!那么很难想象,他会在以后的人生中做出优良的成绩;与之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总是不停地鼓励自己,我一定能行!那么他在人生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人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相信自己。
任何一个人的自信心,都是建立在自我心像基础之上的。它的方向一直指向遥远的终点,面向困难,面向一切很难完成的目标与任务。
总之,你要知道,一个人只要强烈期待发生什么,往往就会真的发生什么。因为在强烈的期待下,你的行为就会跟着思想走,就会每一天都在为强烈期待的事情而努力。越强烈的期待,就会带来越积极的行动。在持续积极的行动下,任何难题都阻挡不了你,在此情况下,自信心会更强。这样的良性循环一旦形成,所期待的结果,自然就容易发生。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用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无论你如何自诺,无论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你对一件事情的结果是多么的期待,如果你不付诸行动,不用相应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1966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分成两个小组——A组交给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一群老鼠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要好好训练;B组交给另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很普通的一群。
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开始对这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让老鼠穿行迷宫。
对于老鼠来说,走出去就有食物。但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它必须经常碰壁,要有一定记忆、一定智力,较聪明的老鼠才可能先走出去。实验结果发现,A组老鼠比B组老鼠聪明得多,都先走出去了。
针对这个结果,罗森塔尔教授指出,他对两群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根本不知道哪些老鼠更聪明,他只是把老鼠任意分成两组,把其中一组说成是聪明的,给了A实验员;而把另一组说成是普通的,给了B实验员。
由于实验员已经确认A组是聪明的老鼠,于是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方法进行训练。结果,这群老鼠就真的变成聪明的老鼠;相反,对被认为不聪明的B组老鼠,用了对待不聪明老鼠的训练方法,老鼠也就真的不聪明了。
此外,罗森塔尔教授还进行了一项非常著名的实验,实验结果同样引人注目。
在1968年,罗森塔尔与助手来到了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中各选择3个班级,声称要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们进行一项“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罗森塔尔为这些学生做了一些有关语言能力与推理能力的测验以后,就用赞赏的口吻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与有关老师,并且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避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罗森塔尔教授在8个月之后又来到了这所小学,对那些参与过测验的学生进行了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比较大的进步,而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比较强,更加乐于和他人交往,各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此时,罗森塔尔才说出了真话,名单上的这些学生并不是通过测验挑选出来的,而是随机挑选的,这只不过是罗森塔尔撒的一个“权威性的谎言”而已。
不过,谎言怎样会变成真的了呢?
其实,是“期望”这根魔法棒在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罗森塔尔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所以他在人们心目中享有非常高的地位,说话很权威,对于他的话,老师们都深信不疑。罗森塔尔撒的谎言对老师起了暗示性作用,左右了他们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他们相信那些名单上的学生将来的确有发展前途,所以就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而此种期望能通过老师们的情感、语言以及行为传递给学生,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例如,在上课的时候,多关注那些学生,多提问他们等。这些学生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期望与关爱,学生们感受到的关注对于自己具有激励作用,所以他们就变得更自信、自强,最终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我们以这句话来形容“发明大王”爱迪生,就非常合适。我们经常把这位发明天才的努力付出作为榜样,可是我们却极少提到,在他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位用爱和期望创造奇迹的母亲。
爱迪生小时候曾被自己的老师认为“智力低下”,小学只上了3个月,就被学校以此为由开除了。不过,爱迪生的母亲并未因此而懊丧,她坚信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傻瓜,于是她采用了“诺他”的方法来激励爱迪生。她常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比其他人聪明,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疑,因此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她还将家里的地下室给爱迪生做实验室,鼓励他去探究周围感兴趣的现象。爱迪生在得到母亲的极大鼓励之后,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今天,我们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不仅仅要感谢爱迪生的勤奋和智慧,更要感谢他的母亲不经意间运用了罗森塔尔效应而带来的神奇力量。
不过,在很多父母的潜意识中,却认为赞扬性的鼓励没必要太多,尽管当见到自己的孩子获得好成绩时也非常喜悦,可是这种喜悦常常只是放在心中。甚至许多人都觉得,夸奖太多只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唯有指出他的缺点,才是帮他成才的最好方式,因此“打是亲,骂是爱”就成了许多父母的教子经。但是,古人早就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确实如此,在当今这个社会中,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获得社会与别人的认可与赏识。赞美刚好符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它能增强人们的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赞美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反过来,批评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强化,过多的批评就好像给人贴上了一个否定的标签,此种消极暗示会使人产生焦虑和自卑的心态,最终或许会走向消极的状态。曾有人对少年犯罪儿童进行过一次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期望的影响。因为他们在小时候偶尔犯错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此种消极期望就引导着孩子们,让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一个“不良少年”,从而走上让人痛心的犯罪道路。
一位著名教育学家就曾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用来提醒老师们的,但它对家长们和所有人而言,都有极大的启示。
在现实社会中,所有父母都存在望子成龙和盼女成凤的想法。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将来都或许会创造出非凡的成就。而是否能成功,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家长与老师能否像对待天才般爱他和期待他。正如爱迪生的母亲对待爱迪生那样,当你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肯定能够想到办法”,“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做好”时,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眼里闪烁着一种因为得到鼓励与尊重而特有的光芒,可能正是这种光芒,照亮了他们未来的成功之路。积极的期望可以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期望就让人向坏的方向走去。换一种眼光、态度、语气,你就真的会发现,就算是谎言,也能创造出奇迹!
拿破仑有句名言:“将军穿上士兵的制服就会变成士兵,士兵穿上将军的制服就会变成将军!”当然,在这里制服并非指制服本身,而是“角色”之意。拿破仑强调的是,担任士兵这个角色的人,充其量只能发挥与其地位(士兵)相当的能力,但是若予以更高的地位,则能随之发挥与该地位相匹配的能力。对此,心理学称之为“角色期待”,回应角色期待而有所长进的不只是能力,还包括言谈、举止等。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某人原来作为同事时没有太特别的地方,甚至还十分普通。调转其他单位后,步步晋升,偶然相逢,风度、言谈大不一样,人们开始对他另眼相看。而如果他不被提拔,恐怕就很难发挥个人潜能、产生良好的自信了。
要想增长能力、拥有自信,就要接受高一级的角色,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从重负那里压出来的。如果你身为负责人,就应当让有作为的下属穿高一级的制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活潜能的好办法。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用什么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你时刻都用某类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时,你不想成为那类人都难。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标准和你所期待的结果背道而驰,那么你得到的结果就会与你的行为保持一致。比如说,如果你想做一个聪明人,你就必须得用聪明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很多人之所以是笨蛋,就是因为他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笨蛋,这种低能的自我心理暗示,使他们深深地陷入了自卑的泥潭。
在开始做事之前,请暗示自己“稳操胜券”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有这样一句名言:“无论你对命运的预期是好是坏,最终的结果都会证实你的期盼是对的。”他的意思是说,心理暗示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吉尔伯特表示,任何一个人,如果在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就有着很好的预期,或抱定稳操胜券的心理,将会直接影响到事情的最终成败。
成功学大师、哈佛医学院博士奥里森·马登进一步表示:“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抱着一种稳操胜券的心理,那么他往往就能够激发自己的最大潜能,用最快的速度获得成功。”
著名高尔夫球手米德克夫·加尔博士曾写道:“高尔夫球赛中夺冠的真正秘密就是你的信心。”他说:“在上次名人赛中,我挥出第一杆的前四天,就坚信自己一定会赢。我觉得自己挥杆击球的每一个动作都完美无缺,肌肉活动也使我非常满意,挥击自如。在将球打入洞时,我也一样有那种自信的感觉。尽管我明知自己握杆的姿势,及两脚的位置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但在我心中一有那种感觉之后,只要我随便挥下杆,就能稳操胜券。”
米德克夫还表示:“这种必胜的信心,是每个高尔夫球好手取得好成绩的秘密。”当你拥有这种心情时,连球都会听你的话,并且这种心情好像也可以控制那不可捉摸的“运气”。
相反,对于未来种种不好的预期,则会让我们忧心如焚,焦急或屈辱的感觉也将随之而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就实际情况而言,我们是在提前尝试某种情况下的心情,就像我们真的已经失败了一样。我们被自己打败了,不是模模糊糊或粗略地看一下,而是活脱脱凭空想象出来的。我们的自动创造系统,始终随着环境和周遭情况而发生适应作用。对于这种环境与周遭情况,唯一能够传递给它的资料,就是我们大脑中设想出来的情况。
如果我们始终对失败耿耿于怀,并且不断地把失败的景象传递给我们的大脑中枢,使它愈发形象生动,以至于我们的神经系统也信以为真,那么我们就将体会到失败的感受。
反过来说,假如我们脑子里始终有个前进的方向,且把这个目标反复向自己灌输,使它更加深刻清晰,并且把它看作一个既定的事实,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稳操胜券”的心理:自信、一往无前并且深信结果一定会让自己满意。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说下意识创造系统的运用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唤起、抓住及启发成功的感觉。而自诺就是唤起、抓住及启发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当你强烈想要成功时,你就会相应地做出成功的举动。你的这种感觉越强烈,那你就将越快速地实现成功。
自诺本身并不会让我们成功,但是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将带领我们向成功迈进。就像温度计一样,温度计本身,无法使其所测量的地方变得更热或更冷;不过,温度计对我们感知冷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记住:当你自诺之后,就能感到那种稳操胜券的心情,你的罗盘指针就已经指向成功了。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明确目标或最后的结果,就能产生非凡的效果。要清晰明确地对自己灌输这种目标概念;再体会当自己实实在在地达成目标时的那种心情,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富有创造力的行为。换言之,采取这样的做法,可以利用我们下意识的力量,而我们的内部机器也就将指针指向了成功;就会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肌肉动作与调节;同样也能让自己想出更富有创意的见解,还有其他种种达到目标所必需的东西。
没错,自诺的确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它具有摧毁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
美国潘尼百货公司的老板吉姆·潘尼曾讲过,在他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听到父亲说:“我相信吉姆一定能成就大事业。”从那时开始,潘尼就坚信他能成功——而且是一定会成功,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虽然那时他囊空如洗,一文不名,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是现在,潘尼那大大小小的连锁商店,几乎是在令人难以置信的环境下建立了起来。每当他感到挫折时,就会记起他父亲临终前的遗言,而“感到”不管怎样都要克服这些困难。
在潘尼成功之后,他曾一度赔光了所有的钱,那时他年纪已经不小了,有很多人在他那个年纪早已赋闲在家了。他发现自己已是一文不名,年纪又大,希望渺茫,但是他又再度记起他父亲的话;很快,就又充满了那种“稳操胜券”的心理,于是他就东山再起了。几年之后,他的事业发展得比以前的规模还要大。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源于潘尼父亲的遗言——也就是他诺转化后的自诺。由此你可以感受到自诺的威力所在。
凯撒尔丁·亨利曾经说过:“每当我碰到一件很头疼的事时,我便会物色一位乐观而又热心的人去做,那些困难会被他的乐观所化解,他有足够的勇气与想象力,以及谨慎的计划和勤劳的工作,来抓住那种轻松的心情,他会说:‘事情尽管难办,但是还是可以想办法做到的。'”
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威廉·埃利奥特曾做过一次演讲,题目是“成功的习惯”,他说,许多小学生在学校的功课不好,成绩很糟糕,是因为没有给他们足够数量可能成功的功课,导致他们没有机会去培养那种“成功的气氛”,也就是奥里森·马登所称的“稳操胜券”的心理。
埃利奥特指出,很多学生在早期并没有得到机会,获得“成功的习惯”——那是在从事新工作时与生俱来的一种信念和自信。因此他鼓励那些教低年级的老师,为学生安排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工作,使学生们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过那种工作必须是学生们能够胜任,同时能够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感到热衷而引起自发的创造性的。埃利奥特说:“‘小小的成功’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成功的感觉’,这将成为他们今后生活的无价之宝。”
哈佛校长埃利奥特告诉人们,所有人都是可以得到“成功的习惯”的,只要按照他对老师们的建议去做,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把成功的模式及感觉灌输到我们的脑海中。要是我们一直都为“失败”而难以释怀,很可能就会染上“失败的感觉”,从而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如果能运用得好,成功克服很多小困难,就会营造一种成功的气氛。它还可以延伸到大事上去,这样我们便能克服更大的困难,在成功之后就可以有能力去从事更富挑战性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成功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点上的,用“一事成功,万事顺遂”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下定决心,不说“想要”而要说“一定要”
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最终取得成功,光有想法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实现目标的坚定决心。也就是说,光“想要”成功还不行,“一定要”才会有效果。
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那么请你现在就开始,找一个并不太容易实现的目标大声自诺出来,表达自己一定要实现的决心,然后在规定的时限内,看看会出现多么神奇的效果。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态度是一定要成功,而后者只是想要成功,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大的决心。如果只是想要成功,可能也就只是想想罢了,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假如是一定要成功,那就会为实现目标想尽各种办法。
只有拥有百分之百的意愿,百分之百的决心,百分之百的成功的欲望,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成功。因此,拥有成功的决心,是一个人最终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但事实上,有70%的人一生之中对目标只抱着愿望而已,这些愿望就像一阵风一样,没有办法成就任何事情。10%的人将他们的愿望转变成欲望,他们一再地想得到喜欢的东西,但欲望也仅此而已。大约8%的人把愿望和欲望变成希望,但他们害怕想象他们的美梦成为现实的情形。6%的人能把希望转变成确信,他们期待他们真的能得到所想要的东西。4%的人将他们的愿望、欲望和希望转变成确信之后又再进一步将确信转变成强烈的欲望,最后转变成一种信心。只有2%的人除了采取最后两个步骤之外,还制订达到目标的计划,他们以积极心态展现他们的信心。
一个糟糕的想法最终会获得一个糟糕的结果,一个美好的想法最终能收获一个美好的结果,一言以蔽之,就是“心想事成”。最终有人认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事成”,取决于你“心想”的程度,也就是你实现梦想的决心大小。
有个年轻人很想做苏格拉底的学生,并且许诺,假如苏格拉底愿意接受他,那么他将会很用功地学习。听到这些,苏格拉底只是微笑了一下。一天,苏格拉底带着这个年轻人来到一条小河边,只听“扑通”一声,苏格拉底竟跳进了河里,他在河中边游泳边向年轻人招了招手,于是年轻人来不及思索也跳了下去。年轻人没想到,当他一跳下来,苏格拉底马上用力将他的脑袋按进水中,年轻人好不容易挣扎出了水面,苏格拉底马上再次以更大的力气将他的脑袋按进水中。年轻人吓得拼命挣扎起来,刚一浮出水面,还来不及喘息,苏格拉底就第三次死死地将他的头按进水里。生死攸关,这次年轻人本能地使尽全身力气挣开了苏格拉底,拼命地朝岸边逃去。
年轻人爬上岸,惊魂未定,喘了好一会儿气,才对着河里的苏格拉底问:“老师,你这是什么意思啊?”但是苏格拉底没有理他,爬上岸仿佛没事人一样离开了。
这个年轻人似有所悟,马上追上苏格拉底,很诚恳地问道:“老师,你刚才的做法一定是有所指的,能指点一下吗?”苏格拉底见他态度很诚恳,于是站定下来,告诉他说:“如果你想做我的学生,就必须有很强烈的决心,就像你刚才求生的决心那样,假如只有勤奋而没有决心,即使是我,也不能把你教好。”
的确,决心是实现目标必不可缺的条件,当决心和目标相结合,就会生出百折不挠的巨大力量。所以,一个能凡事坚持到底的有决心的人,常常更容易得到成功者的赏识,更好地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
充足的自信、必胜的信念和一定能成功的决心,是一种渴求成功的强烈欲望,我们树立起如此强烈的信念,就能战胜一切挫折与磨难获得最终的胜利。可以说,树立强烈的成功欲望就拥有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强烈的成功欲望集中表现在“我一定要成功”的心志上,这是许多成功人士都具有的一种必胜信念。
一样的学历,一样的环境,事业上却有天壤之别。为何有的人能成就大业,而有的人却一无所成呢?造成这样局面的关键因素就是两者对于成功的欲望不同。成功的那些人拥有非常强烈的“我一定要成功”的欲望,他们在自己的事业上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激情和才能,并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自己的能量。因此,他们更容易达成自己的事业目标。
对于那些对成功有强烈欲望的人来说,他们有非常积极的心态和主动性,可以更好地施展他们的才能,挖掘他们的潜能,所以成功的概率就非常高。当一个人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成功”时,他的全身就会充满能量和激情,在强烈的欲望面前任何挫折与磨难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那些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是由于他们虽然想过成功,可是这种欲望不强烈,也许是他们根本没有“我一定成功”的决心和信念。因此,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他们就选择了逃避和撤退。
当然,要拥有“我一定要成功”这种志在必得的决心,是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的,拥有了这种意志和信念则可以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取得成功。这时的他们,会拥有巨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得到更多的鲜花与掌声。
中国古人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愚公移山”等古训都是这种必胜信念的精神体现。当我们的内心强烈地发出“我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的呼唤时,我们的全身就能充满无穷的力量。当我们具有了这种强烈的成功欲望时,我们的潜能和才学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施展,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培养自己的决心一定要达成目标呢?
第一,要勇敢面对各种意外情况。每当遇到问题时,要对自己说:这难不倒我,没什么大不了的,坚持一下就好了。每当遇到不幸时,要对自己说,对于一个有决心的人而言,不幸是锻炼自己的最佳途径。每当遇到困难时,要对自己说,生活为我们设置了障碍,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排除障碍的能力,这只是命运对我们的一次“考试”而已。
第二,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坚决执行。必须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样就会有前进的动力。而且,要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它。例如,你的目标如果是走完100公里的路程,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直至走完它。
成功的捷径,就是把自己逼上绝境
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逼出来的,人要成功,就必须勇于接受挑战。没有挑战的人生,看起来很舒服,实际上却很平庸。有些人不想成为平庸者,却又放不开手脚,这是一种悲哀。
哈佛教授教育哈佛学子,许多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难,关键看你是否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志在必得的决心。而自诺,就是直接获取这种决心的有效途径。
俄罗斯有句古老的谚语:“把你的帽子扔进围墙里。”意思是说,当你想翻过一堵很难攀越的围墙时,请先把自己的帽子扔过去。
当你把自己的帽子扔进围墙里的那一刻,其实你就已经把自己逼上了绝境。既然帽子已经扔进去了,那么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翻过墙去,因为你已经别无选择。抱着这样的心态做事,则万事可为,没有什么可以难得住你。
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没有人能够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但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情况下,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够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在最大程度上把握自己的命运。
把自己逼上绝境,对自己狠一点,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反而能更快地前行,正如一位成功者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你可以躺下的地方,你就不会轻易摔跤。”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斗志和潜力,是因为我们给自己留了太多的退路。如果你真的敢于断绝后路,那么你往往就能够轻易达成目标,取得成功。
纵观古今中外,因把自己逼上绝境而成功的人不胜枚举。为统领诸侯,项羽破釜沉舟、自绝退路,背水一战,大败秦军,名震天下;为进军海外,李嘉诚曾把全部家当都抵押给了银行,放手一搏,从而赢得了外商的信赖,顺利开辟了国际市场,终成华人首富;为实现梦想,巴尔扎克断然离家,跑到外面租了一间破屋写作,并发誓:“即使把我累死,我也要坚持不懈地干到底!”终成一代文豪……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请先把自己逼上绝境。不要怕实现不了梦想,不要怕遭遇失败,人人都能成功,关键是你要有成功的心态,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
零件大王布鲁丹在他35岁时,已经成为零件行业的领袖,并且组建了年收入达千万美元的海湾与西部工业公司。他说他的成功秘诀只有一条:“我一定会成功,因为我决心成功!”
记住:当上帝在关闭一扇窗子时,同时还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子。生活中,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果一个人双目失明,那么他的听觉就会比一般人要灵敏得多;如果一个人失去双手,那么他的双足就会非常灵活——不但能行走,而且还能帮自己吃饭、写字、工作……
唯有把自己逼上绝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如果你想成功,如果你决心成功,那就请你勇敢地“把帽子扔进围墙里”。
因为只有把自己逼上绝境,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前进;只有把自己逼上绝境,誓死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够燃起最坚定的成功希望;只有把自己逼上绝境,才能够激发出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因为我们必须背水一战,而孤注一掷则更容易发掘出一个人内在的潜能。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我们没有实现自己原先设定的目标,我们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近我们的目标,达到自己最大限度上的成功。你就可以很自豪地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好,我已经人生无悔了。
就如美国苹果电脑公司CEO兼总裁史蒂夫·保罗·乔布斯所说的那样:“太多的事情令人感到遗憾,但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那些你没去做的事。如果我早点明白现在才明白的道理,我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些,但这又怎么样呢?关键是要把握好现在。生命是短暂的,不久以后我们都将走到尽头,这就是现实。”
是的,人生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人在回首过往时,发出这样的慨叹:那时候我要是敢怎样怎样,现在我早已怎样怎样了。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年轻时不敢干,年老时想干又干不了,只能空留遗憾。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重拾希望;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拥抱梦想;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把帽子扔进围墙。
拥有健全的心智,方能拥抱美好的梦想
自诺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人时刻对目标保持热情,时刻在做事情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威廉·麦克德盖尔说:“只有心灵强大了,才算是真正的强大。”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做事会比别人更为主动,不管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都会用一种朝气蓬勃的心态去积极地面对现实,迎接各种挑战。只要能够保持这种心态,并树立起坚强的自信心,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可见拥有积极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拥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呢?这需要我们建设性地看待一切事情。
众所周知,成功始于健全的心智。而当心态不佳时,要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做一套想一套,行动和思想不统一对成功来说是致命的。因为每件事首先必定是在大脑中先进行酝酿,并且必定是围绕和遵照大脑设想的图景而展开行动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根本不行,那他是绝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我们一般都会得到所希冀得到的,如果我们不希冀什么,自然什么也得不到,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固执前行,当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朝向失败的不归路时,我们怎么能希冀自己达到成功的目标呢?即使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头,但是思想不对路,思想消沉、沮丧和绝望,则往往使我们的努力白白浪费。
正确地看待人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永远不要说的是一套,而做的却是另一套。由于心态和努力不一致,使很多人的努力都白白地浪费掉了。由于他们的心态不对,他们往往使自己追求的事业不断受挫。他们不能用那种很有作用的必胜信心和绝不相信失败的坚强决心去指导自己的工作。
这就好比一个人一方面非常渴望自己早日发财致富,而另一方面却总是不相信自己能够摆脱贫穷,总是怀疑自己的各种能力,这是可笑的,也是可悲的。这样的人永远都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如果一个人总是怀疑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那他就总会招致失败。成功之人必定经常想着成功,必定经常往好的方面想。他的思想必定富于进取精神,富于创造力,必定是建设性的、创新型的。他的思想首先必定是乐观的、积极的。
如果这样,你将会朝向你所希望的成功方向走去。如果你只看到你贫穷、缺陷的那一面,那你只会朝失败的另一条道上走去。相反,如果你果断转过身来,断然拒绝想象你贫困的那一面,那么,你将会在你渴望富足的目标上取得进展。
我们许多人的目标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尽管我们渴望着富裕,但是打心底里却认为不可能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么,我们的心态、生命的过程所遵循的心理图景,则使得我们正努力从事的事情不可能取得成功。正是我们贫穷的心态,正是我们的怀疑和担心,正是自信心的缺乏,正是因为我们不具有相信自己能过上应有尽有的生活的消极信念,才弄得我们极其贫穷。
只要你能充分地发挥赚钱的能力,你就不可能在生命中扮演贫穷者的角色。只要你总是处于一种贫民者的心态,你就绝不能赚取到钱财。
有这样一则谚语,说“绵羊咩咩地叫一次,它就会失掉一口干草”,如果你每抱怨一次你的苦恼,你每说一句没自信的话,比如“我是穷人,我不行;我不可能取得其他人那样的成就;我绝不可能富裕;我没有其他人那些能力;我是一个失败者;幸运不可能降临到我的头上”,那么,你就为你自己设置了更多的障碍,你就会越来越苦恼,你就会越来越感到困难,你就会越来越难于摆脱破坏你健康心态的敌人,你就会越来越难于摆脱破坏你幸福的敌人。因为,这时,苦恼潜进了你的意识当中,它会左右你的思想,破坏你健康的心态。
想法像磁铁,它能吸引类似于它们自己的东西。如果你的心灵老是想着贫穷和疾病,那么,你的这种思想就会带给你贫穷和疾病。与你思想相反的东西是不大可能产生的,你的成就首先是在你的思想上取得的。
如果你总是想象自己可能事业不顺,并总是担心它,如果总是抱怨时运不济,总是担心事业不可能有好的结果,那么,你的事业就真的不会有好结果。无论你多么努力工作以期取得成功,如果你头脑里充满的都是担心失败的思想,那么,你的这种担心的思想将会使你的努力付之东流,从而使得你不可能取得你所希冀的成功。
一个人如果担心自己失败,担心自己会受到羞辱,担心面临社会的种种压力,那么,这个人就不会获得成功,更不可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因为这些担心和忧虑的思想消耗了他们的活力,束缚了他们活力后面的手脚,使他们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而有效的、富于创造力的工作是人们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要养成建设性地看待一切事情的习惯:从事物好的那一面,从事物充满希望的那一面看待事物的习惯。养成从有把握和事物的确定性那一面看待事物的习惯;相信事物会朝最好的方向发展的思维习惯;相信正义将最终取胜,相信真理最终将战胜谬误的思维习惯;相信协调和健康是真实的,而混乱和疾病则是真实暂时缺失的思维习惯,这些就是乐观主义者的态度,这种态度最终将改造世界。
乐观是一种力量,它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促使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乐观主义之于个人犹如太阳之于植物。乐观主义便是心中的阳光,这种心灵中的阳光构筑生命、美丽,促进它范围所及的一切事情的发展。我们的心理功能在这种心灵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正如花草树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一样。
悲观也是一种力量,但它是一种具有破坏作用的力量,它能使人丧失好的心态,从而把人类带到黑暗的深渊当中去。那些总是只看到事物阴沉黑暗一面的人,那些总是预测自己可能不利和失败的人,那些只看到生命中丑恶肮脏、令人不快一面的人,将受到致命的惩罚。他们会使自己一步一步地接近他们看到和他们期待与担心的那些东西。
可以确认,没有任何东西能吸引和它不相类似的东西。每样东西都展现它自己的特质,并吸引和它相类似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想获得幸福和财富,那他必须拥有健康的思想,绝对不能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极度恐惧、害怕贫困的人通常都会陷入贫困。
如果你想发财,就不要想着贫穷;如果你想快乐,就别想着苦恼。你不能使自己与你一直担心的事情有任何的联系。你所担心的那些事情是你前进道路上致命的敌人。与它们隔绝开来,将它们驱逐出你心灵的王国,努力忘掉它们。尽可能坚定地想那些相反的思想,这样,你将会惊异地发现你多么迅速地就开始吸引你所期盼、渴望的那些东西!
不同的态度与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为一个人的心态与他所取得的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你是被鞭打着去完成工作,如果你将工作只是看作是苦差使,如果你以奴隶一般的态度去从事你的工作;如果你不抱什么希望地去工作,如果你在你的工作中看不到任何希望,觉得工作只不过是聊以糊口、勉强度日而已;如果你看不到未来的曙光,如果你只看到生活阴暗艰难的一面;如果看不到希望,认为人就应该这样自欺欺人地生活下去,那么,你的人生就永远不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反之,尽管你现在十分贫穷,但是,如果你能看到更好的将来;如果你相信有朝一日你会从单调乏味的工作中崛起;如果你相信有朝一日你会从你目前的陋室搬进温馨、舒适、怡人的豪宅;如果你的抱负的确远大,如果你的眼睛紧紧盯着你希望达到的目标,并相信你完全有能力达到你的目标,且努力地去做,那么,你的人生一定会有所作为。
记住,一定要保持这种信念,即我们有朝一日会做成现在看来不可能做成的事。我们必须坚定地持有这种心态,必须坚信将来能完成它,无论如何艰难,只要坚持我们的信念,使我们的心灵保持创造力,使我们的心灵成为一个吸引我们所渴望的事情的磁场,那么,我们的信念、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要想成功,就必须让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心态。任何时刻都不能怀疑自己最终将取得事业成功的能力。这些怀疑是极其可怕的,它们会毁灭你的创造力,使你失去抱负。你一定要不断地对自己说:“我必定会拥有我所需要的,这是我的权利,我将来肯定会拥有我所需要的一切。”如果你的头脑中始终坚持这种思想,那么,你的这种思想将会产生一种累积的、渐增的、极富魅力的效果。
只要你坚信自己会成功,那么,失败就永远不会将你击垮。一定要坚定地树立这种信念。如果你坚持这样做,这样想,那么很快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你所渴望、期盼和努力的目标是可以轻易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