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知道:左右你行为的动机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有些态度源于酸葡萄心理动机观察:布莱姆糖果实验

★吃不到的葡萄是酸葡萄

一只狐狸饿极了,看到树架上挂着一串串饱满诱人的葡萄,馋得直流口水。它跳起来摘,但始终够不着。最后,它放弃了,临走时还自言自语地说:“哼,这葡萄一定是酸的!”

 

这是一则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寓言中狐狸的行为现象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非常普遍,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酸葡萄现象。

 

2009年,网络上一位署名为“湖北80后民工万小刀”的网友多次在博客中发表颇有争议的文章,“炮轰”他心里的“城里人”。万小刀发表的文章有:《坚决不娶城市女》《做市民不如做农民》《农村学生千万别读大学》《农村人比城市人对妻子更好》。在这几篇文章中,万小刀用语极端,表明了城市的各种不好,以及农村什么都好的观点,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甚至发生了争执。

 

很多人认为,万小刀的观点过于偏激、缺乏理性,极有可能是酸葡萄心理在作怪,因为在城市生活得不如意,所以形成一种“城市不好,农村好”的观点。

心理学家认为,酸葡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个体想要解除内心不安,以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挫折感。而研究态度改变的心理学家认为,利用“给”的这种心理动机,可以促使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对此,有一位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可以验证其正确性。

★动机实验:吃不到的糖果

1957年,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他发表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认为,只有当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之间保持协调一致的状态,个体才会感觉到舒适,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驱使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态度及行为进行相应的改变,重新达到协调平衡的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是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重要理论,是动机心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观点。

认知失调理论被广泛地用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许多心理学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对个体态度的改变进行了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布莱姆曾以一群孩子作为被试者,进行了一个实验。

首先,实验者将被试者带进一个房间。然后,实验者拿出一些糖果,并告诉被试者这些糖果是拿给他们吃的,他们可以在两种糖果中任选其一。

实验者说完后,并没有给被试者糖果,而是急匆匆地离开了。然后,实验者的助手进入了房间。这名助手替代实验者给被试者发糖果,但是,他并没有像实验者所说的那样做(让被试者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糖果),而是任意地将一种糖果发给每一个被试者。

糖果发送过程结束后,实验者再次进入房间。实验者和被试者进行谈话,询问他们对糖果的喜爱程度。从谈话中,实验者发现,当被试者被助手强行塞给某种糖果之后,改变了原本对糖果的评价,认为原来自己喜欢的糖果不好看或不好吃了,而拿到手的糖果相对更好。

实验者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本来孩子们预期自己可以选择喜欢的糖果,但他们发现实际上并非如此,因此他们感到自己被加上了一种额外的束缚,这种束缚导致他们对本来喜欢的东西也不喜欢了。

 

从实验结果,实验者得出以下实验结论:事情的结果会对个体的态度产生影响,让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

除了布莱姆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了一番解释之外,其他心理学家也对上述实验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有的心理学家从认知失调的角度对布莱姆的实验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被试者最终得到的糖果与他们一开始想要的糖果不一样,这导致个体内心失调,继而驱动他们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看法。

★管理策略:正确看待酸葡萄心理,利用行为结果改变个体态度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酸葡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个体存在追求心理协调的动机。

当个体的真正需求没有被满足时,行为结果和需求失调,这种失调让我们感到挫败、不安和紧张。而个体追求心理平衡与舒适,所以驱除这种失调带来的不舒适感成了驱动个体改变自己态度(吃不到的葡萄是酸葡萄)的动机。由此,我们可获得以下启示。

(1)正确看待自己的酸葡萄心理。

我们有很多需求,但这些需求大部分都无法得到满足。比如,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多财富,但事实上拥有足够财富的人只有少数。因此,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酸葡萄现象。

比如,很多人的仇富心理就是这样的原因。这些人对有钱人存在一些这样的看法:有钱人态度高傲、不好相处、不识民间疾苦。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没多少钱的人。他们的这些看法是因为他们对财富求而不得。

除了仇富心理外,其他很多片面看法的形成也是因为酸葡萄心理。这些片面的看法有时候对我们影响颇大。比如,大多时候,这些片面的看法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它无法与某一类型的人友好相处,就算这些人有利于我们的发展也无济于事。

所以,对于自己的某些看法,我们需要客观看待,判断其是不是一种酸葡萄心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改正。

(2)利用内心失调感改变他人的态度及行为。

上述实验验证了认知失调理论的正确性,证明内心的失调感确实是内在动机的一种。由此,我们获得启示:合理利用对方的失调感,可以改变对方的行为或态度。认知失调理论中,构建个体心理平衡的三个心理要素是:认知、行为和态度。因此,假如我们想要个体产生某种态度,就可以通过改变对方的行为和认知入手。

从认知上入手就是让对方产生某种认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想改变一个吸烟者对吸烟的态度,可以给他看一些关于“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材料,如视频、书籍等。通过改变对方对吸烟的认识,来改变他的态度及行为。

从行为上入手,即想办法让对方产生某种行为或行为结果,然后使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

比如,某人有这么一种看法:无论我怎么做,大家都不会喜欢我。想要改变他这种看法,可以先改善这个人的形象及对待他人的方式,然后让他与别人相处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让他周围的人对他进行评价。当这种评价很好时,他的行为结果与本来的态度就出现了失调,在失调感的驱动下,他自然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利用认知失调改变个体态度的方法,还被很多管理者用在管理上。管理者们先巧妙地通过某种方法,“强迫”员工“服从”某种行为。然后,当员工不重复进行这种行为时,员工不知不觉地对这种行为产生某种看法。而这种看法,就是正是管理者想要的看法。

选择,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