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互联网时代的供应商管理
第一章 重新认识现代供应商管理
互联网时代,企业已经由个体运作变为市场综合运作,供应商就成为了企业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充分了解供应商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对企业实现准时化采购乃至稳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和基本环节
供应商管理是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的了解、选择、开发、控制和使用等管理工作的总称。企业实施供应商管理,不仅是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更是为了稳固企业主体生产链,增强基础实力。明确供应商管理的目标,了解供应商管理的基本环节,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供应商。
一、供应商管理的目标
企业进行供应商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
二、供应商管理的基本环节
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基本环节如下。
1.供应商开发
供应商开发的目的是寻找供应商,建立起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供应商队伍。
2.供应商调查
对供应商进行调查是要了解供应商的基本情况,包括供应商的名称、所在位置、企业知名度、供货情况、员工素质和产品价格等。
3.供应商评价
(1)供应商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供应商是否具备良好的售后服务意识;
②员工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是否具备改进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2)供应商评价的操作步骤如下:
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确定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建立评价小组→供应商参与→评价供应商和实施供应合作关系。
4.供应商选择
优质的供应商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选择供应商时,企业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如图1-2所示。
图1-2 供应商选择的原则
(1)简明科学原则,即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步骤应科学化、透明化。
(2)“门当户对”原则,即供应商的规模和层次应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当。
(3)稳定可比原则,即评估体系应标准统一,且能够正常运作。
(4)灵活可操作原则,因各行各业在不同环境下对供应商的评价也不同,所以评价工作应保持一定的灵活可操作性。
(5)半数比例原则,即供应商的供应数量不超过其产能的一半,不应选择将产能全额供应给己方的供应商。
5.供应商的使用
当确定供应商并试合作一段时间后,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供应关系合同,建立起稳定的供需关系。在正式展开合作的初始阶段,双方应明确各自的工作权限和范围,企业应指导供应商开展工作,并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和评估,促使双方不断改进工作,提升合作的默契度,直到关系成熟。
6.供应商的激励和控制
在与供应商开展合作期间,企业应对其加强激励和控制,完善物资供应关系,确保供应关系长期保持稳定。
对供应商进行激励和控制主要体现在调整工作时间和改变付款方式两方面,具体如图1-3所示。
图1-3 供应商控制与激励方法
第二节 对待供应商的基本态度
在建立主体产业链及对其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企业都必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对待供应商”。
企业与供应商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分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产业链的态度
企业的主体产业链与供应商是直接连接的,两者的合作与相互管理必然遵循着同一个宗旨,即满足消费者和自身利益的需求。然而,站在不同的角度,企业、供应商对待产业链的态度会存在巨大的差别,具体如图1-4所示。
图1-4 企业和供应商对待产业链的态度
2.对待直接市场利益的态度
在对待直接市场利益时,供应商与企业的态度也存在差别,具体如图1-5所示。
图1-5 企业和供应商对待直接市场利益的态度
由于企业与供应商的利益获取点存在直接差别,且两者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企业应秉持共同发展的态度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与控制,由此确保企业的产业链发展和盈利能力不会受到供应商的影响。
3.对待物流选择的态度
企业与供应商对待物流选择的态度同样存在着差别,具体如图1-6所示。
图1-6 供应商和企业对物流选择的态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和供应商在对待生产链、直接市场利益以及物流选择的态度上都存在分歧。但是,这并不是代表企业的想法会完全与供应商的相悖。
企业对待供应商的基本态度也表明了企业对待产业链发展的态度。作为企业,在与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既不能将其视为下属单位进行管理,同样也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其各种要求,而是应该坚持以合作共赢为主、管理控制为辅的方式与其合作,这样既可以确保供应商不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又可以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把控。当企业与供应商在如何发展等问题上出现分歧时,企业不能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双方应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互相配合解决问题。
第三节 供应商管理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工作要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供应商管理,他们力求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作妥善处理,从而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并以来满足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
一、供应商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通常,企业在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大问题,如图1-7所示。下文将详细讲述这几大问题的具体内容及其解决方法。
图1-7 供应商管理的常见问题
1.对供应商的价值未能全面认识
很多企业意识不到自身与供应商之间的重要关系,忽视了供应商的价值,只是片面地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正因如此,企业无法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也无法使供应商参与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作中,更不会采取措施帮助供应商实现发展。
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企业应该从供应链的角度全面衡量和确认供应商的价值。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供应商不仅是一个个体,更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企业和供应商应该成为一个利益整体。所以,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帮助供应商解决其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双方共同发展,从而使供应商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及时、高效地为企业服务。
2.选择供应商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供应商选择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点。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的生产节奏,就应确保找到合格的供应商,并督促其及时为自己提供充足的物资。
有的企业只有在物资匮乏时才会临时寻找供应商,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人力和金钱,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有的企业很幸运,在短时间内找到了供应商,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了解供应商的情况,导致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使自己处于被动状态;有的企业在选择供应商之前做好了资料的收集工作,但这些资料也仅限于生产率、缺陷率、及时性等与产品供应相关的指标,企业未能全面地了解到供应商的能力,致使在后期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自身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应建立起供应商资源库。企业可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来确定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并通过观察他们的变化,不断发现和选择其中有能力的供应商,排除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供应风险。
其次,企业要对选择出的供应商进行评价。企业不仅要对供应商的产品价格、产品合格率及其交货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还要加强对其管理水平、员工综合素质等因素的评估。只有对供应商管理做出全面的评价,才能有效降低供应中断的风险。
3.对供应商的分类缺乏管理
供应商系统通常由多个供应商组成,它可以帮助企业在不影响订单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供应商的优胜劣汰。所以,企业往往会忽略对供应商系统进行合理的管控。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对企业的促进作用各不相同,疏于管理会使供应商丧失合作积极性,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企业可以采取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供应商。
这种方法要求企业根据供应品的重要程度和供应商的信用等级对供应商进行归类。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双方在管理工作上发生冲突,还可以节省企业的人力和物力,促使采购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高质量。例如,如果某一种产品是企业生产必需的,而且供应商的信用度最高,那么这种产品的供应商就可以归为A类供应商。以此类推,分别确定B类供应商和C类供应商。供应商的分类标准具体如图1-8所示。
图1-8 供应商的分类标准
二、供应商管理工作要点
企业想要构建起长期、稳定的供应商系统,就必须在与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管控,具体的供应商管理工作要点如图1-9所示。
图1-9 供应商管理工作要点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的供应商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主题永远与“变化”息息相关。如果企业不思革新,那么终将被时代淘汰。
调查数据显示,到2015年,仍有超过85%的财富500强企业将无法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来获得竞争优势。这说明很多企业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和管理挑战。
如图1-10所示,传统的生产过程是线性的。而如今,由云计算、社交计算和移动计算等互联网趋势推动的大数据正在重塑生产流程,复杂网络化的新型生产方式随之出现。IT基础设施以及我们对企业、客户以及互联网信息的捕获与使用方式,都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如何让供应商管理与大数据实现无缝对接,成为很多企业都在探究的主题。
图1-10 生产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的供应商管理工作中,如果库存出现不足的情况,企业相关部门会通过电话等传统方式联系供应商进行补货,但现在,企业的MES系统会不断跟踪库存量,一旦库存达到了一定限值,企业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会自动向供应商发送信息。全程的网络化执行避免了中间任何的人为干预。
供应商还是实体的供应商,只是企业与其的合作模式发生了改变,企业可以通过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对其实现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基于大数据环境,将现实制造和虚拟呈现融合在一起。现实制造和虚拟呈现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产品的最初设计、生产规划阶段,一直到生产实施和服务于最终用户的阶段。
例如,由于设备和机器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通信界面,机器之间的交互能力也越来越强,很多企业在产品设计初期就使用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这款软件可以有效地实现供应商的前期参与。它可以给生产者提供三维模型,并且在虚拟工厂中优化设计,这样就可以使相应的供应商参与其中,不仅节约了双方的原材料和资源,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要想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就要求合作主体(企业与供应商)同时进入一个系统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共同应对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
建立以数据分析系统为平台的供应商管理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之势。企业借用数据决策这一利器,对影响企业运作能力的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加以综合分析。同时,针对分析结果制订并落实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善计划,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市场运作能力。这样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最终达成互联网环境下的供应商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