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方法

本书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及路径为研究对象,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多个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一)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

本书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理论与观点,力求多视角、多层次、多侧面地对创新型城市进行综合研究。其中,在基础理论部分运用了创新理论、知识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等,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概念,以此作为本书的基点。在城市创新系统理论模型部分使用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框架、核心要素和模式分类。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部分使用了生态位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对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进行了分析。

(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书厘清了创新型城市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城市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的演变规律。本书总结了国内外先进建设经验,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进行要素分析,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生态位理论,进行创新型城市生态位的测算,并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四大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机制,同时结合天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三)仿真和计量法

本书使用了Matlab软件对创新型城市驱动力的场结构和城市创新系统内各Agent的Monte Carlo生长过程进行了仿真。在以天津为案例的研究部分:第一,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线性回归法对天津科技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二,以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创新主体的实际创新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帮助天津寻找自身的差距,明确城市自身的定位,学习先进经验并突破目前天津自身发展的困境;第三,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位进行测算,通过比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生态位,得出天津城市创新竞争力在“态”和“势”上的差距和优势,有助于天津明确城市自身定位;第四,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对天津市32个产业的聚集度进行了测算,有助于明确天津产业聚集趋势,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经济发展对策打下基础。

(四)访谈法

在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制定了访谈提纲(访谈内容见附录A),主要是为第三章到第十章提供佐证,为研究所涉及的创新型城市的主体、要素、发展模式和路径等问题提供思路。访谈对象为科学技术哲学、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学者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家。本书在总结专家观点的基础上,确定了城市创新系统中的主体要素和资源要素,归纳目前典型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并对这些专家所提出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进行总结。

(五)案例研究法

本书在案例研究中使用了对标研究法(Benchmarking),对深圳、班加罗尔和硅谷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对标研究法是起源于企业的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过程,又称标杆管理、基准管理,是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方式同行业内或其他行业领袖企业进行比较和衡量,找出自身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提高自身水平的一种方法,它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的三大管理方法。本书将深圳、班加罗尔和硅谷等进行对比研究,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将对标城市视为榜样,通过对比,分析主体与对标城市之间的差距,明确主体向对标城市所要学习的优点,以达到克服自身劣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