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殡葬史(全8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殡葬资料与研究现状

(一)殡葬资料及其特点

1.殡葬资料的范围与基本内涵

历史的车轮碾压之后,印迹逐渐模糊,古代社会的光辉在耀眼之后也渐渐淡化。如何把历史的本来面貌再现于今天,怎样把古代社会的殡葬礼俗、丧葬观念客观地梳理出来,是古代殡葬史研究的首要任务。研究中国殡葬发展史,探讨殡葬文化,很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积累和收集资料,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站在新的起点,有所建树。简单说来,要收集和参考的资料来源,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有关史料。中国的史籍素有浩如烟海之称,年代最早并已可释读的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第一手资料。有学者统计,商代甲骨文中,有关人祭的卜辞近2000条,累计用人祭14000余人,这些仅与商王有关的部分史料已揭示出商代晚期人祭制度的盛行。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与人祭》,《文物》1974年第8期。甲骨文中记载的这一现象得到了在安阳殷墟王陵区祭祀场遗址考古发掘的印证。在甲骨文中所见人祭的方法有“伐祭”、“陷祭”、“燎祭”等十多种。孟鸥:《从卜辞看商代的人祭之法》,《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而传世的先秦文献包括先秦之后的文献对史前、先秦时代有关殡葬的追述,如“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举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有早期社会殡葬观念的叙述,如“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以及“三年之丧”、厚葬与薄葬等;更多的则是对两周时代等级制度在殡葬方面的规范,如对使用棺、椁层数的规定,使用乐器的规定,使用青铜鼎的规定等,为后人的殡葬研究奠定了早期文献的依据。

第二是考古发现的殡葬实物资料。1900年前后,就有外国人来中国进行考古调查,间或也进行小规模的发掘,并陆续有不少重要的发现,由此启发中国学者除以文献史料研究历史外,也重视用田野考古的方法获取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自北宋以来金石学者以传世铭文器物为对象的研究道路。田野考古在中国陆续展开,例如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1928年至1937年在河南安阳的连续发掘,以及在山东章丘龙山城、日照两城的调查和发掘,都是史前和先秦时代考古的重要地点,也分别取得了重大收获,开启了中国历史研究的新纪元。自此,中国考古学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瞩目,许多埋葬死者的遗存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被揭示出来,经百年之积累,史前、先秦殡葬资料越来越丰富,极大地弥补了文献资料的不足,这在中国殡葬史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考古发现的史前和先秦时代的殡葬实物资料非常丰富,除旧石器时代晚期有个别发现外,进入新石器时代乃至整个夏商周时代,每个时间段都有大量的殡葬实物资料。例如在新石器时代各考古学文化中,多有与遗址相邻的氏族公共墓地,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各发展阶段或不同地域的丧葬特征;在夏商周时代,除夏代墓葬相对较少外,其他各时期的殡葬发现都很丰富。

第三是前人研究成果。学术无止境,研究无终点,历史是古代人在长时间内造就的,今天要总结历史经验,复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也要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真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以之作为新的起点。对先秦殡葬史的研究,习惯认为主要在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门类中。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涉及殡葬观念及殡葬表现的研究已经大大拓宽,体质人类学、社会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研究中,往往也都论及殡葬史的问题,这些学科中,凡与殡葬有关的研究成果都对今天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充分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拥有更高更宽的视野,才能使殡葬史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

2.殡葬资料的学科特点

从宏观角度来说,殡葬文化和殡葬发展史研究,属人文科学的范畴。而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则涉及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多个学科领域。对古代文献中有关的殡葬资料的梳理和释读,是以文献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历史学的任务;通过考古调查去发现、考古发掘去清理揭露各时代的墓葬是考古学的重要任务,这两者是取得殡葬资料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法。然而要对这些文献史料和实物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其内涵和特点,则涉及更多的学科。例如对发掘的墓葬资料的年代判断,除考古学的传统方法外,还要利用现代测年的技术方法,这就需要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要对发现的死者遗体(或遗体残余)做进一步的分析,如性别、年龄、死因、体质特征等方面信息,就需要体质人类学的专业知识;要复原墓葬形成时代的自然环境,就要对与墓葬有直接关系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对并存的动物、植物标本进行微观观察和比较鉴定,这又涉及环境学、古生物学、土壤学的内容。另外,在对殡葬资料的研究中,例如要对某一研究对象(如地域的、时段的)的研究方法中,量化统计和量化比较是非常直接和明显的研究方法,在目前许多墓葬个案研究中使用,都需用统计学的方法;又如对墓葬随葬品的研究中,由于墓中的随葬品多可以修复完整,而且有些又是在当时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物品,分析其制作工艺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这又需要如金属类、陶瓷类、玉石类、漆木类等多种专门的制作工艺的知识。由此来看,对殡葬资料的研究是需要多学科参与及合作才可进行的。

(二)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的探索,史前和先秦时代殡葬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史前、先秦殡葬史基本框架

从在山顶洞遗址发现最早安葬死者到秦王朝建立,在这一漫长的历程中,除旧石器时代晚期殡葬发现较少外(这其中有考古发现的因素),整个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代都有大量安葬死者的遗存被发现,成为该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最重大的学术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区系类型”学说,他把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指史前和先秦时代)划分为六个区块,即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山东地区为中心的东方地区,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地区,以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地区,以燕山南北长城为中心的北方地区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这一观点是以大量的考古发现成果为基础提出的,而且其中殡葬资料也占有重要作用,并在中国史学界都有重大影响,这一“区块”学说首先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横”向的划分,每个区块中又有若干个考古学文化为“纵”向发展。例如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区块,在旧石器时代有沂源、新泰、日照等地的旧石器文化地点,新石器时代有扁扁洞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前后相连接,进入到夏商周时代则有岳石文化、商文化以及齐、鲁、莒、滕、莱等周代诸国文化,其他各区块也同样有本地区的文化发展序列,由此形成了中国史前至先秦时代的古文化框架。在这个框架体系中,既有当时人们生活、生产的活人世界的丰富资料,也有安葬死者“天国”的丰富遗存。纵观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不仅各区块横向关系已很明确,而且纵向发展也很清楚,尤其是“死者世界”的发展变化脉络,其框架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2.理清史前和先秦殡葬的面貌特征

在多年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同一时期各地区的殡葬文化因素,体现出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特点,也被人们所认识。从安葬方式来说,有土葬、火葬、悬崖葬等不同葬法,是安葬死者的主要方法。即便使用同一葬法,除共性之外,也还有许多个性表现,例如使用悬崖葬的葬法,分别有在峭壁上、在峭壁上的天然洞穴内、在洞穴口放置死者棺木等不同葬法;同样是使用火葬法,有火化后是否将骨灰及残余再行埋葬或者在墓穴内进行火化的差别;使用范围最大的土葬法,更有诸多的不同和变化,其墓穴是直穴埋葬还是洞室埋葬,有无葬具及使用什么葬具,墓穴规模的大小、埋葬方向、葬式及随葬品等方面,都依时代或地域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些相同或不同、共性与个性为进一步研究殡葬礼俗奠定了基础。

3.梳理殡葬表现与当时思想观念的关系

殡葬表现是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反映。在殡葬出现之前,“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这固然是后世的推测之言,但也符合远古时代不葬死者的实际。自从山顶洞人开始“葬其亲者”之后,各种殡葬表现都是在人们当时思想观念指导下的行为。根据对文献的记载和实际发现的研究,尽管殡葬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例如有的墓地有葬具,有的墓地没有葬具,有的是正常死亡后安葬,有的是为殉葬而作为牺牲,对此,学者们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生产力水平为基础,以当时的思想、习俗为前提,做出了符合历史面貌的科学解读。特别是史前时代血缘关系在殡葬中的纽带作用,进入历史时期随着人们社会地位、等级观念的产生和分化而产生的殡葬变化,成为今天理解殡葬表现的基础。

4.殡葬研究著述丰富、硕果累累

殡葬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学界和世人关注,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说已取得累累硕果。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早期文献中有关先秦殡葬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主要涉及哲学思想、宗教观念、殡葬礼俗等领域,这类成果集中体现在先秦史、先秦思想史的诸多专著和论文中。另外是对史前和先秦殡葬资料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经考古学家梳理,把发掘对象的时代、表现和特点进行学科的规范和归纳总结,使我们对各时代的殡葬实物资料有了宏观的把握,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见于考古学领域的书刊杂志中。在此基础上,针对殡葬文化的专题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尤其是近些年来更为集中,有的以时代为基础研究,如史前殡葬、夏商周墓葬的研究成果;也有综合性的研究,即丧葬史、殡葬史等成果。此外还要提及的是,近年来,宣传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像电台、报刊、电视等媒体,屡屡把重要发现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既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宣传,同时也是对研究工作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