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总第8卷·村庄类第7卷·华南区域第7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下镇村陈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下镇村地处林寨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开阔平坦,是难得的生息繁衍之地。下镇村气候适宜,地沃土肥,非常利于水稻等作物生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陈氏先祖因而在此落居。在下镇村旁,东江支流浰江穿流而过,利用浰江水运沟通江西与广东的优势,陈氏族人“日则钱谷,夜则诗书”,积累了大量财富,宗族迅速崛起。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下镇村地处粤北山区河流谷地,气温适宜,雨水充沛,一年三熟,且浰江洪水泛滥后留下肥沃的表层土壤,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为家族生息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此外,下镇村“背山面水”的地理位置,也影响了村庄的选址和房支分布。

一 气候与降雨

下镇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温适宜,全年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2℃,年均温度17.9℃~20.2℃,大多数年份平均每天日照时间在7小时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67~301天。年均雨量1700~170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两个时段,4~6月为前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将近一半,7~9月为后汛期,降雨量在全年所占比重接近三成,由于降雨较为集中,降雨量大,经常发生洪水灾害。因为地处山区小盆地,四周山高林密,貌若金盆,雨水充沛,作物一年三熟。关于气候与农业生产特征,《和平县志》《和平县志》,1999年。中有生动的记载:

 

惊蛰牛背直(即惊蛰开始翻田播种)。春分后,好种豆;春分前,好种棉。清明时节好莳田。夏至到小暑,晚造要播子(种)。大暑到立秋,夏种又夏收。立冬不割禾,一夜少一箩。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清明晴,挑秧莳草坪。谷雨无雨,给回田主。秋前三日,秋后三日,打赖死三日。莳田莳到处暑,有收就收,有收白苦。禾怕寒露风,妇女怕得月风。雷打秋,对半收。十月不犁霜,等于有粪缸。

春暖不暖,桐叶包拳。春雾晴,夏雾雨,秋雾日头晒死鬼。立夏小满,江河水满。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雷公先唱歌,下雨不会多。

 

下镇及林寨盆地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陈氏开基祖元坤公乘船经过此地时,就是看中此地“地沃土肥”才选择定居的。在下镇,水稻一年三熟,其他作物番薯、花生、油菜、甘蔗、林木等生长旺盛,从而为家族生息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二 地理地貌

下镇村属于粤北山区,四周为群山环绕,中间浰江穿流而过,形成了山间河谷小盆地,村庄恰好位于盆地的中心地带。虽然地处偏僻,陆上交通极为不便,但有水路与外界沟通,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一)“群山环抱,一水绕庭”

下镇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中北部,地处东经114°~115°、北纬24°05′~24°42′,距离林寨镇政府所在地(林寨街)约3公里,距离和平县城35公里。南邻浰江,与林寨街隔江而望,北接林寨镇兴井村,西接林寨镇楼镇村,东北邻林寨镇石江村。

林寨镇属低山丘陵地带,四面群山环抱,中间平坦开阔,浰江自西向东流经本镇入东江。下镇村坐落于林寨盆地的黄金位置,后面是矮屻山,前方是大岭山,左前方是古云山,东边是番家寨,西边是唐子山,南边最高的是铜锣嶂。据老人们讲,大岭山恰似一张案桌,古云山极像朝拜皇帝的玉笏朝板,大岭山背后的铜锣嶂,原本有点溜肩,幸好有东水嶂的山峦衬垫,成左右齐平的官帽,村前端有五个小山丘,正合“玉板朝天,璎珞垂珠”的吉祥格局,这样的地方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能庇护子孙后代,人杰地灵。全镇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差不超过30米,全镇村庄基本沿主干河流两侧呈断续的狭长带状分布。在南北山之间浰江穿流而过,将整个林寨一分为二。下镇村在浰江北岸,村庄距离河堤500米左右,以前村庄外围有人工开挖的小河,小河绕村一周,并与浰江连通,划小船可以从村庄进入浰江。在村庄四周是一块块的农田,下镇村地处带状河谷的中心位置,整个村庄就在河谷中间分布,从远处望去俨然是插入农田之上的。

“群山环抱,一水绕庭”的地形地貌,对外来讲,相对较为封闭,远离大路要津,为族人躲避战乱提供了天然屏障,可谓乱世中一方难得的净土;同时,河流谷地也为族人提供了相对充裕的、富饶的田地,非常适宜水稻等作物的生长,无疑为族人世代繁衍奠定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下镇村及林寨盆地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使陈氏先祖停下了不断奔波的脚步,毅然选择此地,安家落居、繁衍生息。

据老人讲,风水上一般认为建屋最佳的方位是,北面有连绵高山作为屏障,南面有远山和近丘相呼应,左右有低山丘陵拥抱,内有良田与河流,旨在易守难攻和满足生产需求。因此,背山面水是村庄选址的基本原则。而下镇的地理格局恰好符合得水、藏风、聚气的要求。陈氏宗族村落和民居建筑的选址正是采用“靠山面水”这一原则,后有山岗为依靠,俗称有“靠山”,当地人又认为“林木兴则宅必旺,林木败则宅必败”“水是农业的命脉”,因而房屋后广植林木,不许砍伐;前有溪水或挖置水塘,称“藏风得水”。

此外,下镇选址于东江上游的盆地,南临浰江,依山傍水,以风水学的观点来说,古云山属于“狮象守水口”的风水宝地,“只见江流滚滚来,不迭活水流经去”,能庇护子孙后代,人杰地灵。在水口处,也是下镇村的入口处,有一棵千年古榕树,被陈氏族人视为社公树,树的下方有一个一米左右的神龛,逢年过节村民均在此烧香、祭拜。在族人心目中,这棵树是很神奇的,留下了一些神乎其神的传说,树木到现在依然生长旺盛。此外,在可以看到水流走的地方,一般都会有水口树。

(二)村庄格局与房支分布

下镇在崇山峻岭之中,在陈姓族人到来之前,宋朝时就建有围墙。早年的下镇人用东江砂石、石灰、卵石和糯米粉(三合土)夯成二尺墙壁,用来抵御洪水和匪患,十分牢固。由于濒临江河,地势低洼,下镇村经常发生洪水,为了能在频繁的水灾中安身立命、繁衍生息,陈氏先祖在规划村庄时,将村庄的样式设计成船形,这样家族就像是生活在“船上”,不管多大的水灾,村庄都不会被淹没,族人都可以安然无恙。因此,下镇围又被称为“船形围”。下镇村围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这在当地是典型的大围(下镇村的围屋长度是200米,当地很多客家围屋都是200米,200米的围屋属于大围)。下镇的街巷是陈姓立基时形成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街巷互相贯通,村头的叫石街口,中间的叫上石街,东路段叫金带街。根据浰江水流的方向,水来的方向为上,因此村庄西边称为“正头”,中间称为“正心”,东边称为“正尾”(之所以有此叫法,是因为以前“下镇”也被称作“下正”)。村庄外围有五口水塘,水塘之间有桥梁和小河沟通,从而在外围环绕着村庄,成为村庄的“护村河”,使村庄更加安全。可以看出,为了家族的世代绵延,陈氏先祖们在村庄的规划建设上煞费苦心,充分发挥了地形地势之便。

下镇分东、南、西、北四门,东门是下镇村正门,东门外有一大坪(广场),占地4000平方米,可容纳上千人,世代是族人娱乐休息之所。东门上书“美聚东南”,南门为“明远门”,西门为“光裕门”,每个门的两侧都有拱门,通往村内街道。三座围门中,东门、南门、西门都朝南,北门朝北,都是陈氏族人出入的必经之路。平时族人进出村庄,走哪个门都可以,但是遇有红白喜事,各房支只能走各自房支所在地段对应的大门,不能走其他的门,界定清晰,不容错乱。其他姓氏和村子的人有红喜事,比如娶亲等,可以从下镇经过,但是白事不能从下镇村中经过,要从外面绕道经过。村庄内水井、店铺、家族生存设备样样俱全,大门一关,自成一个小天地。

下镇陈氏房支的分布较为清晰。四世祖骥公生下五个儿子:昘、昱、鼎、昺、昂,留在下镇的昘、昱、鼎三房形成了村庄基本的房支格局,其中昘公房即长房分居正心,昱公房即二房分居正头,鼎公房即三房分居正尾。由于长房人丁兴旺,至十四世祖凌九公时,生了五个儿子:济士、济清、济民、济川、济时,五个儿子子孙众多,又形成了五支系,后来的下镇村庄,以五支系的子孙最多。昘公房五支系大体围绕祠堂左右分布,建屋居住,长房济士公支系在祠堂右边,二房济清公支系在祠堂左边,三房济民公支系在济士公支系的右边,四房济川公支系在济清公支系的左边,五房济时公支系在济士公的右前方。以祠堂为中心,各支系依次排列开来,秩序井然,各房支大体沿此格局分布。后来随着世事推移,房支之间兴衰差异较大,后世子孙建房时打破了原来的布局,使得房支的分布变得错乱,边界逐渐模糊(见图2-1)。

图2-1 下镇村村庄格局与房支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田野调查手工绘制。

三 水资源特征

下镇村位于浰江河流谷地的中间地带,地势开阔平坦,水资源极为充沛。下镇村内水塘和水井广布,尤其是丰沛的浰江水系在为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的同时,也给下镇村带来了数不清的水灾,深刻地影响着陈氏族人的生存发展。

(一)浰江:“一水旺百业”

浰江是下镇村和林寨镇主要的河流。“浰江”就是穿江而过的意思,浰江自西向东贯穿林寨全境,从下镇村前流过,与下镇陈氏族人的生存兴衰密切相关。浰江加上一些河流支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为稻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此外,下镇村陈氏族人筑陂开圳,兴修水利,在缺水季节引来河水,确保农田灌溉。同时,在每年5~9月的雨季,浰江河水暴涨,河水常常漫过河堤,将下镇的农田淹没,但是洪水停留的时间一般不长,多是早至晚退,退去后会留下一层泥土,使得土地更加肥沃,庄稼收成更好。正因为如此,尽管时常有洪水等恶劣灾害的外部威胁,陈氏族人依然能持续地繁衍壮大。

以前,下镇村有河道与浰江连通,乘小船可以从村庄进入浰江,并且直达东江。清朝后期至民国时期,下镇陈氏族人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物产和浰江便利的水运条件,在粤北、赣南地区进行货物的流转互通,在林寨街大力发展商船运输、仓储保管等行业,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富甲一方(见图2-2)。

图2-2 浰江流域

资料来源:从《和平县志》(民国32年〈1943年〉)截图。

(二)水塘:“有塘有生旺”

在下镇村内,有大小五个水塘,有的有名称,有的没有名称,有名字的有三个,其中在正头的水塘叫“正头塘”,在正心的叫“正心塘”,在正尾的叫“正尾塘”。五个水塘沿村庄南边、西边外围依次排开,有的是半月形的,有的是方形的。水塘的面积大小不一,大的占地3~4亩,小的占地在1亩左右。五个水塘为济士、济清、济民、济川、济时公五个支系所有,每个支系拥有一个。水塘是各个支系内部的共有财产,为本支系族人所共有,由支系进行管理、使用。

对于下镇族人来说,水塘的功能是多样的。水塘的功能首先是风水,族人认为有水塘意味着有风有水,可以风调雨顺。水塘的水可以用来防火,当出现火灾时,族人从水塘里取水灭火;水塘也可以养鱼,塘越大,养的鱼越大,意味着族人能发大财、做大官。因此,水塘在陈氏族人心中是神秘的、必不可少的,几百年来无人敢在水塘建房,至今依然如此。此外,水塘主要用来排水和排污。陈氏族人日常的生活污水都通过排水沟渠排进水塘,尤其是在下大雨的时候,雨水可以迅速地排进水塘,避免了村内积水被淹。故此,陈氏先祖曾经告诫子孙说,“有塘有生旺,水浸火烧唔使慌,无塘无旺相,落水巷街变池塘,信者纳百福,不信自遭殃”。

(三)水井:“人人都有份”

在下镇村,陈氏宗族内部有2口水井,一个在南门里侧,叫南门井;另一个在西门外边,叫西门井(见图2-3)。两口水井都为圆形,井栏用两块半圆形的红砂岩组成全圆形,水井外围有井台,供族人洗衣、洗菜使用。在下镇村,水井是典型的“公家”的财产,两口水井归属全体下镇陈氏族人所有,全村的人都从两口水井里取水,但是外姓人不能到井里取水;同时由“公家”也就是房族定期进行整修、维护。由于水井关乎全体族人的生活,与每个族人息息相关,因此房族关于水井的使用、维护亦有明确的规定,不容违反。下镇陈氏宗族内部水资源的统计情况如表2-1所示。

图2-3 西门水井

表2-1 下镇陈氏宗族内部水资源情况统计

(四)水灾:“一日造三浸”

下镇村在拥有丰沛水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因水而来的威胁。水灾成为下镇陈氏宗族最主要的自然风险。历史上,下镇曾遭遇数不清的洪水袭击,一些持续时间很长的特大水患以及随之而来的秋旱,往往导致族人生活极度困难,人口锐减。以前,有句民谣“有女莫嫁下镇庙,唔系水浸就火烧”,说的就是下镇村经常遭受洪水浸淹的大难题。因此,陈氏族人建房时多采用木石结构,楼内所有房门没有门垛,让洪水来去自如,减少排水困难;同时,在房前屋后种植风水林蓄养水源,在村庄外开挖大小水塘,以减轻洪水的威胁。

为了生存下去,陈氏宗族必须举全族之力与洪水斗争,比如房族中备有几艘应急木船,常年存在南门门楼上(见图2-4),一旦洪水达到一定高度就推下木船沿街救助族人,将其转移到地势高的房屋或古云山等安全地带。由于饱受水灾之苦,游泳是族人生存的基本技能,男女老少都会游泳,为了家族的安全,女孩子从小也会随父兄到浰江河去熟悉水性。几百年来与水患的较量,使陈氏宗族对洪水习以为常,对付洪灾胸有成竹,从无惊慌与恐惧。尽管数百年来下镇遭遇了数不清的洪水冲击,但是没有一个族人因灾死亡。下镇村历史上有记载的部分水灾统计情况如表2-2所示。

图2-4 南门门楼上陈氏宗族的应急木船

表2-2 下镇历史上有记载的部分水灾统计情况

〔1〕丈为长度单位,1丈约等于3.33米。

〔2〕担为质量单位,1担约等于50公斤。

资料来源:根据《和平县志》(民国32年〈1943年〉)和访谈资料整理。

四 土壤与耕作

根据《和平县志》记载,林寨盆地的土壤主要是红壤,且是黏质土(红泥底砂泥田),适宜种植农作物。每次洪水退后,都会留下肥沃的表层土壤,使得土壤更加肥沃,此种土壤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据村中老人们讲,旧时下镇陈氏族人种植的作物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粮食作物,水稻、番薯之类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番薯主要种植在地势相对较高的旱地、山地上;第二类是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和油茶树,花生和油茶都可以用来榨油,榨出来的油一部分自家食用,一部分拿到林寨圩市卖掉;第三类是经济作物,如黄麻、席草、甘蔗等,黄麻主要用来搓麻绳,席草主要用来编制草席,这两项是农闲时节族人的主要劳动,销售很好,成为族人的重要收入来源(见表2-3)。

表2-3 旧时下镇陈氏族人种植作物简介

第二节 人文自然

陈氏宗族依托自然环境,循着风水建立起来一个崭新的村庄。在下镇村,陈氏宗祠处于中心位置,祠堂的风水、选址、地基等都十分讲究。以宗祠为中心,公尝店铺、神庙、房屋等排列分布,与祠堂和全村的风水保持一致,形成了集中的住宅群。

一 祖宗建筑:“陈氏宗祠”

下镇陈氏宗族有四处祠堂,其中位于村庄中心的玉珊公祠下镇村的陈氏宗祠是玉珊公祠,因是五世祖时建造,也称五世祖祠,又因是昘、鼎两位五世祖修建,故也称昘鼎公祠。是下镇房的宗祠。祠堂兴建于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在下镇陈氏五世祖时建造,也称为五世祖祠。因为下镇陈氏族人忌讳“下”字,所以陈氏宗祠被称为“厦镇堂”(见图2-5)。“厦镇堂”是下镇陈氏宗族的象征,因此在祠堂风水、地基、位置的选择以及保护上,陈氏族人都十分讲究。

图2-5 下镇陈氏宗祠

(一)祠堂风水

与整个村庄的规划一致,陈氏宗祠也是坐北朝南,背后是矮屻山,面对铜锣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是两幢两厢建筑,与林寨主峰铜锣嶂(也被称为“人丁山”)遥遥相对,成官星正照吉相。为了避煞气,祠堂又不能正对着铜锣嶂,不能正对着南方,所以没有正门,只有两个侧门。站在祠堂下厅可以遥望见铜锣嶂的主峰,对子孙的繁衍和家族的壮大很好,是全村风水最好的地方。

陈氏族人认为,祠堂风水关乎整个家族之兴衰,所以祠堂的具体方位要朝向水来的方向,即偏西北的方向(从下镇村的方向看去,浰江是自西北方向来,向东南流方向去),“只见江流滚滚来,不迭活水流经去”,水意味着财,朝向西北方向就可以“望得见水来(财来),不望见水走(财去)”,有利于家族财富的积累。祠堂的后面是矮屻山,其山海拔不高且有缺口,因此在祠堂的后面有一小片树木来遮挡煞气。这些树木是属于全族的,是保佑全族的,因此也是绝不能砍的。因此,陈氏族人选择全村风水最好的地方建宗祠,希望可以保佑宗族人丁昌盛、官财两旺。

(二)祠堂地基

下镇村陈氏祠堂的地势最高,祠堂地基比周边的房屋要高出2米左右。以前房族中有规定,族人建房的地基不能比祠堂高,且不能有凸出来的部分超过祠堂的大门,可以在两边曲线延伸,但是不能凸出来遮挡住祠堂。此外,建房屋也不能挡住祠堂,祠堂被挡住是不行的,那会影响到整个宗族的兴旺发达。后来济川公支系在祠堂前方建有房屋,但是房屋不能太高,不能挡住从祠堂遥望人丁山的视线。

 

以前族人建房地基是不能比祠堂地基高的,面前也不能挡住祠堂,祠堂被挡住是不行的,那是老祖宗住的。来自陈乃视老人的访谈。

 

祠堂的地基之所以较高,除去风水上的说法,还有其他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祠堂在村庄的中间地带,无论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从空间利用的角度考虑,祠堂的前后左右,尤其是前边肯定是要建房的,如果祠堂的地基不高,前面的房屋会挡住祠堂“官星正照”的格局,这肯定是不行的;二是因为祠堂是老祖宗“住的”,而村庄又经常有水灾,地基高的话可以避免受到水淹,那样就可以不让老祖宗们“遭罪”。

(三)祠堂位置

陈氏宗祠所在的地方也叫“大厅下”,位于下镇村中心的黄金地带。在祠堂外围,有饼店、酒肆等公家的店铺,围绕祠堂成为村庄的核心,重要活动都在此举行,是宗族祭祀、节日庆典的主要场所。更主要的是,村庄的房屋都以陈氏宗祠为中心进行组织布置。在陈氏宗祠的周围,是长房昘公房居住;在陈氏宗祠的西侧,也就是村庄的西边,是二房昱公房居住;在陈氏宗祠的东侧,也就是村庄的东边,是三房鼎公房居住;同时,长房昘公房的五支系也是在陈氏宗祠两侧有序分布。祠堂是核心体,周围的生活用房是围合体,围合体拱卫和依从着核心体,具有很强的向心性、整体性和秩序性。因此,祠堂的这种中心位置的空间布局,同在祠堂进行的祭祀活动、节庆活动等一样,不断强化着其在陈氏族人心中的中心地位。

(四)祠堂保护

祠堂是祖先休息的地方,最为神圣,关系到整个宗族的兴衰,保护好祠堂是每一个陈氏族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祠堂的维护,没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但是历来都有基本的要求,族人都谨记这些要求,不敢触犯。此外,因为祠堂是陈氏先祖的休息之地,祠堂一般不允许外人的进入;在维修祠堂的时候,只准陈氏子孙出资,外姓人即使捐钱也不要。

二 人居建筑

玉珊公分居下镇后,就开始建房落居。到玉珊公的孙子五世祖时,修建了陈氏宗祠。当时下镇村还有蔡姓等几个姓氏的人居住,后来几个姓氏的人陆续外迁或消亡,十四世祖时将整个村庄的地皮买下,重新进行规划,奠定了今后几百年的村庄格局。

陈氏各房以陈氏宗祠为中心,沿宗祠排列,族人集中居住,房屋连成一片,四周有围墙围起来,形成一个集中的住宅群。陈氏族人极其讲究风水,认为一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成败兴衰,与祠堂、房屋、祖坟的风水息息相关。因此,房屋选址都须根据村庄地理环境,进行实地勘察,从选址、立向、布局,到开门与设窗户都一丝不苟,讲究山势、龙脉、水口和坐向,地基的位置、房屋的朝向、灶台的摆位等细节都要进行风水测算,希望寻找到风水宝地,惠及宗族,荫泽后代。各房支的房屋与祠堂和村庄整体的风水保持一致,全部坐北朝南,且房屋的地基不能高过祠堂,不能破坏整个村庄的风水。

因为要与祠堂和全村的风水保持一致,陈氏族人房子的正门要朝向最高的山峰,也就是铜锣嶂。据老人家介绍,大门朝向高山是有特殊含义的。高山,有登高望远之说,房子朝向这里,是希望能升官发财、节节高升,一切都如同高高的山峰一样,人往高处走,家里的所有人都往好的方面发展等诸如此类的美好象征。这是就房子的朝向而言,在房子的近处——房子正大门与这习惯截然相反。在当地,如果自家的正大门被别人家的建筑物等一类的东西遮挡,这家人一定会不高兴,甚至会因此引起争吵,两家人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在他们看来,“家门”被东西挡住,家里的“风水”也会被遮挡,吹不到自家房子里,家里的好事情也一并被遮挡了,好运也没有了。不仅如此,如果别人敢公然在自家门前建高高的建筑物等,就是对自家的不尊重甚至蔑视,两家就会翻脸不相来往。此外,当地人建房十分讲究朝向。在下镇陈氏宗族中,由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建房的时候,房屋大门不能跟对面那家的大门相对,尤其是不能大门中线正对,“门户相对,必有一进一退”。在老祖宗看来,都是一门子孙,不希望任何子孙出现这种情况,以免累及整个宗族。因此每当建房的时候,后面建房的那家会主动把大门往边上挪动,有的甚至不留大门,只建斗门。如果有蛮横不讲理者,房族会出面进行训斥。此外,房屋不能面对街口、巷口,也不能对着山坑、山谷、桥梁等。

下镇陈氏宗族的房屋主要是以房支系为单位的屋第。住在同一个屋里的往往是同一个支系的人,共同使用上厅、中厅、下厅、厨房、天井、杂物间等,横屋、围屋和杂间通过天井或回廊连通,天井和回廊是房支男女老少平时休息、娱乐、活动的公共空间。如果说祠堂是整个村庄的核心,那么祖屋(上厅)则是整个屋第的核心。祖屋和祠堂都有祭拜的功能,祖屋安放本房支系祖先的灵位,供房支的族人祭拜。祖屋往下依次是长辈住房、晚辈住房、其他用房,外围一般作厨房、柴房、牛房之用,体现了较强的等级性(见表2-4)。

表2-4 祠堂、祖屋与民居上厅的对比

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是下镇房屋突出的共同特性。为了躲避匪患等,陈氏宗族很强调外部防御性。整个村庄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村庄内部每个屋第一般都有一个大门,还有一个侧门(斗门),村庄内有水井,屋第内设有粮仓、牲畜喂养圈,能提供长期生存保障。遇土匪或战乱,大门一关,屋内可长期正常生活。这样强大的抗灾能力,对宗族的自我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这种居住方式在强化宗族生存能力的同时,也保护着陈氏宗族的习俗、价值观,维系着族人的宗族观念。

三 神灵建筑

共同的神灵崇拜也是陈氏宗族自我凝聚的重要机制,因此修建神灵庙宇对整个宗族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大事。在下镇村,有大小三座庙宇。三座庙宇都是陈氏族人到来之后陆续修建的。孔子庙也称为文庙,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关帝庙建于明朝英宗年间。孔子庙和关帝庙都在下镇村内(因为经常遭水淹,后来关帝庙迁建到古云山),牛神社则建在下镇的农田里面,供奉牛神,祈求风调雨顺、农事顺利(见表2-5)。

表2-5 陈氏宗族庙宇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2015年11~12月的田野调查。

孔子庙和关帝庙在下镇村庄的中间,与陈氏宗祠、村庄的整体风水保持一致,也是坐北朝南,这种选址安排有利于宗族人才辈出、兴旺昌盛。孔子庙和关帝庙是陈氏宗族全族出资修建的,供全族人祭拜;牛神社是族人自愿出资兴建的,祭拜的不仅有本族人,也有外族人,但是由于在本族的农田里,因此基本上是本族人前往祭拜。

第三节 下镇村自然实态

改革开放以来,下镇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宗族聚居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族人纷纷外迁建房,建筑没有规划,房支之间不再有界限,村庄格局大为改变。随着通往和平等地的公路修通,下镇人可以方便地走出村庄,整个村庄从外观上已完全不同于传统时期。

一 自然观的变化

1949年以前,陈氏族人形成了“比邻而居、内聚生存”的自然观念,且根深蒂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陈氏族人的这种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949年以前,由于宗族凝聚力的存在,加上时常有水灾和匪患,陈氏族人以祠堂为核心,相邻建房,房支依傍着房支,房屋一家挨着一家,这样更加安全,便于相互扶持,在生产生活中守望相助,居住较为密集。另外,虽然同为陈姓族人,但是分化极为严重,各房支之间彻底分化,各家各户只顾自己利益,已经没有了原来宗族整体的团结。如今,随着老房子的日渐破落,陈氏族人纷纷迁出老屋建房,在村外原来的田地上建新房,原来房族聚居的格局被打破,房屋建筑显得没有规划,各房支之间已经没有了清晰的界限。

1949年以前,陈氏族人聚集而居,出于整个宗族安全的考虑,村庄的外围有围墙和围门,对外防御和封闭,整个宗族的生活是向内的。以房支分布为例,由于村庄的中间地段最为安全,所以长房住在村庄的中间,二房、三房住在正头和正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围墙和围门成了制约族人发展的“障碍”。居住在里面的族人由于道路狭窄,出入不方便,于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纷纷在村庄外围建房,依傍道路建起来二层楼房,出行便利成为建房的重要考量。此外,原来一个房支居住在一起,一家居住在一个老屋里,如今,为了自己小家的发展,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化的农户独立建房居住,原来的共同生活也不复存在。

二 交通概况

1949年以后,下镇村的道路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村庄的道路都由下镇陈氏族人自己筹办,2004年,在国家的财政支持以及下镇村和兴井村等乡贤的捐资助力下,从下镇村通往林寨街市的水泥路被修通。因为这条路可以方便两个村庄,因此出资的不仅有下镇村人,还有兴井村人;不仅有陈氏的族人,还有其他姓氏的村民。下镇村人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5分钟就可以到达林寨街,极大地方便了出行。

以下为下镇村水泥道路修通纪念碑。

 

序言

朝阳小学—下井村道得到各级政府支持和上级领导关心以及社会热心人士支持终得于铺成,对热心公益造福桑梓、慷慨解囊拳拳之心无以为报,谨将乐捐贰佰元人民币以上热心人士在路碑上铭刻,芳名传颂,造桥施路,功德无量,是为序。

壹万元 陈玉振 陈裕晓 陈启笑 陈小源

陆仟元 陈秋萍

伍仟元 陈庆廉

叁仟元 陈志淼

贰仟元 陈德光 陈东成 陈庆颇

壹仟叁百元 陈庆辉 陈书引

壹仟元 陈仕谷 马传玉 陈裕随 陈石运 陈石考 陈少华 陈观枕(德基)

陈春源 陈运欣 陈春奇 陈夏奇 陈冬奇 陈依霞 陈智优

陈德侃 陈德育 陈秋耸 陈奕卡

捌佰元 陈乃知 陈新宇 林维龙 陈德佩

陆佰元 陈建国 陈宏如

伍佰元 兴井小学 下正小学 陈鉴青 陈炳延 陈德立 陈锦朋 陈德相

陈奕伟 陈金燕 陈志光 陈小念 陈韵琴 陈作为 陈国强

陈庆才 陈少平 陈奇仕 陈启谦 黄亚检 马勋明 马传勤

马传艺

肆佰元 陈佛培 陈乃视 陈腾生 陈前程 马传甫

叁佰元 陈运敏 陈文烈 陈文彬 陈以取 陈培正 马 平 陈振明

陈云步 陈庆庚 陈裕信 陈仕径 陈永安 陈振略 马传昌

马传区 陈国辉 陈广欢

贰佰元 陈敬雀 陈运丁 陈仰天 陈奕锋 陈书核 陈德路 陈志曲

陈新艺 陈辉明 陈裕林 陈茶如 陈时研 陈观招 陈挺艺

陈云豪 陈连居 陈小初 陈钦意 陈月金 陈乃策 陈乃优

杨娘娣 陈书敏 陈庆定 陈乃练 陈国常 陈作旋 陈亚定

陈顶兴 陈锦练 陈小敏 陈依娟 陈运享 陈佛乐 陈慎中

马春常 马春林 马勋洪 张越昌 林振生 马勋强 马传栈

陈南星 陈其洪 马运山

林寨镇石镇、兴井村道领导小组立

2006.1

 

以前,下镇村以及整个林寨镇在群山环抱之中,只有浰江水路可以与外界联系,陆路交通极为不便。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寨通往和平等地的公路修通,下镇村人可以方便地走出村庄。1995年,林寨开始通公共汽车,林寨街有公共汽车站点,平均一个小时有一班车,乘公共汽车30分钟可到达彭寨镇,50分钟可到达和平县城,下镇村人在这两个地方可以换乘长途汽车,前往广州、深圳、惠州等地务工,或者从务工地返回村庄。下镇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三 民居与村庄布局

1949年以前,下镇陈氏宗族的民居是典型的客家民居,陈氏族人集中居住,依山势坐落建房,讲究山势、龙脉、水口和坐向,这样方便耕种,有利生活。下镇村庄住房建筑格局是集中型,整个村庄从几户发展到几十户、上百户。除清末民初有富裕之家在村外田地里建房外,其他族人均在大围内建房,建筑风格既有普通的民居,也有府邸式的宅第。民居的特点大体相同,据民国32年(1943年)的《和平县志》记载:

 

普通为三进二横(或四横),四楼阁或加斗门照墙,小则上三下三(上下各一厅两房),或上五下五,墙壁坚用石灰麻石,此即泥砖椿土,但大都窒塞幽暗,不合卫生。

 

以前,陈氏族人世代居住在老屋内,1949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下镇村的住宅建设有明显改善。20世纪50年代部分族人新建或改建一廊四房土木瓦结构的二层楼房。60~70年代发展为新建毛石青砖木棚楼房。80年代后,随着族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先富起来的族人多新建单家独院的砖(石)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目前这种楼房已经成为下镇村主要的民居样式。相比之下,原来的建筑样式因无法满足村民的需要而逐渐被淘汰。楼房内部讲求厅室格局,以日常起居为核心,室内装修讲究,更加注重舒适美观。而下镇陈氏宗族传统民居最神圣最核心的部分——上厅,也就是祭祀家庭先人的地方,大多不复存在。与先祖的联系日渐式微,这一微小的变化显示出陈氏族人观念的根本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