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带来的颠覆与反思
2016年3月,谷歌旗下公司领衔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阿尔法围棋)在与世界围棋冠军、韩国职业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的围棋人机大战中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引起了全世界广泛关注,也让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深度学习等概念进入公众视野。
从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的夏季研讨会上“人工智能”第一次被确定为学科名称至今,人工智能已经因为人们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而两次陷入低谷。1993年,科幻小说作家、计算机科学家弗诺·文奇首次提出了计算“奇点”的概念:在这个点上,机器智能将取得飞速进步,它将成功地跨过那个门槛,然后实现飞跃,成为“超级人类”。1997年,计算机系统“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事件。2006年,Hinton提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使人工智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虚拟个人助理、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美国、中国、英国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融资规模方面位居前列。谷歌、微软、华为、百度、小米、腾讯等企业纷纷布局人工智能,在虚拟助手、医疗和交通领域进行开拓。在媒介领域,人工智能的影响已初步显现,信息推荐系统、机器新闻写作是目前最常见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内容的生产和分发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媒体人将面临集体失业的灰暗未来。未来的媒介领域,将由人机协同完成内容的发现、创作、传播与反馈。
人工智能在感知、决策与反馈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短期来看,人工智能将延续当前的发展方式,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将触角延伸至更多应用领域。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将极大改变人类生活,重塑诸多领域。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不但要跳出“人工智能将统治人类”的常见误区,还要反思和警惕伴随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偏见、隐私侵犯及技术性失业等问题。
同样是在2016年,随着社会资本的大规模投入,虚拟现实产业热潮涌起,大众对该领域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虚拟现实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研发,至今已历经半个多世纪,而虚拟现实理念的产生则更早。
19世纪60年代,艺术家就已经开始通过创作三维的全景壁画探索虚拟现实。文学作品中也曾有对未来世界中的头戴式设备提供的“沉浸式体验”的最早描述,它“可以为观众提供图像、气味、声音等一系列的感官体验,以便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1968年,计算机图形学之父伊凡·苏泽兰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与电脑直接相连的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达摩克利斯之剑,标志着虚拟现实从小说走进了现实。1987年,作为美国VPL公司创始人的杰伦·拉尼尔设计出一款价值10万美元的虚拟现实头盔并正式提出虚拟现实一词。拉尼尔将虚拟现实设备推向了民用市场,开启20世纪90年代虚拟现实的第一次热潮。各种与虚拟现实相关的电影作品和科幻小说大热,各类科技公司也纷纷在虚拟现实领域大力布局。但是,不管是1991年笨重的“Virtuality 1000CS”头盔还是1995年任天堂推出的价格昂贵且用户体验欠佳的“Virtual Boy”家用游戏机都让人们对这项技术的现实应用感到失望,市场迅速对这个领域失去兴趣。
尽管虚拟现实设备在市场上不受青睐,但作为技术的虚拟现实并没有止步不前。2006年,美国国防部开发了一套虚拟现实设备,对专业人士进行应对城市危机的能力训练和测试。2008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利用虚拟现实游戏治疗因参加伊拉克战争而患有应激障碍的军人。2014年,当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 VR公司时,沉寂了十多年的虚拟现实终于再次爆发。从Google的CardBoard到三星的Gear VR,各种消费级别的虚拟现实产品层出不穷。
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已在军事、航空等高精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应用于影视、游戏、社交、教育等领域的潜力也日益凸显。尽管目前粗糙的用户体验、昂贵的硬件设备、尚未成形的行业标准等问题依然制约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但从长远看,未来虚拟现实将在视频娱乐、事件直播、视频游戏、零售、教育、医疗保健、房地产等领域创造出全新的市场。
在媒介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沉浸感与新闻报道中力求展现新闻真实这一点不谋而合。新闻机构在新闻现场全景式画面采集、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全方位展现新闻现场的虚拟现实报道方面也不乏探索。但是,新闻从业者很快发现,制作周期漫长、制作成本过高使突发性新闻并不适合结合虚拟现实报道,并且虚拟现实技术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新闻理念范式构成巨大挑战,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边界的模糊要求新闻从业者尤其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当我们沉浸在对虚拟现实创造的美丽新世界的幻想时,也更应警惕虚拟现实超级世界的背后掌舵者。技术由人创造,以服务生活为导向,但技术同样由人掌控,也有可能成为控制观念、重塑社会的力量。
本书聚焦“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两大技术,希望在跨学科和跨行业的视野下,关注这两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现状和应用前景,探讨它们如何影响社会结构、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并深入思考由此带来的伦理问题和文化现象。
关于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历史、应用与反思,本书提供了两篇基于文献梳理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的应用、趋势与反思》《虚拟现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供读者参考。
《“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升级》(马化腾)、《VR:媒体的终结》(翟振明)和《消失的边界:新技术驱动下的新闻与媒介》(彭兰)三篇文章分别提到了“互联网+”“扩展现实”和“泛媒时代”,在我看来这是业界和学界对当下和即将来临的时代的定义。
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互联网当作一种各行各业都可以积极拥抱的能源形式,他认为所有的行业都应清楚地看到,互联网不是一个和自己无关的新经济、新领域,而是一个必须积极拥抱的新领域。通信、金融、零售、O2O(Online to Offine)、交通等领域的企业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完成了商业模式的转变。
2017年4月,以哲学系教师身份开设人机互联实验室,因开发“虚拟与现实之间无缝穿越体验系统”引发学界业界极大关注的中山大学翟振明教授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讲座,并汇总梳理该讲座内容形成《VR:媒体的终结》一文。在文中他厘清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扩展现实的区别,分析了传媒领域热议的虚拟现实新闻、虚拟现实直播二者与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现实的区别。他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革命性改变,抹平了屏幕框架内的空间和人所处空间之间的分界线。虚拟现实会终结媒介,创造一种沉浸式的新世界——扩展现实的世界。他认为在人机交互方面最基本的原则和最关键的伦理是人们必须建立相应的产品标准,严格控制信息流和信号流的流向,保证作为主体的人能充分控制外物,而不被外物控制。
清华大学彭兰教授认为,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一个万物皆媒的泛媒时代正在到来,原本与非传媒行业有着清晰边界的传媒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两者的边界开始淡化和消失。新技术在改变传媒业与媒介的同时,也在重新定义新闻生产。公共信息生产的领地边界变得模糊,媒体渠道边界被侵蚀,媒体产品与其他类型和行业的产品不再泾渭分明,市场边界日益模糊。传感器新闻、机器写作、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改变了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体验,正在重新定义新闻业。
本书部分作者还从“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两种技术出发,深描并反思当下媒体行业的变革。
关于虚拟现实,作者们的研究关注点较为集中,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虚拟现实带来的新闻样态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如《虚拟现实作为新媒介的新闻样态考察》(喻国明,谌椿,王佳)和《新闻遇上VR:新闻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沈浩,李婉娇)两篇文章均关注这一方面。其二,虚拟现实新闻的真实性探讨,如《虚拟现实新闻还是新闻吗?——试析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新闻理念的影响》(常江,杨奇光)和《VR新闻生产中的真实性问题》(赵春光,龙耘)两篇文章主要探讨了这一方面。常江和杨奇光认为,虚拟现实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观念上的承续关系。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新闻价值观与传统新闻真实观的“改写”,更多是围绕技术的独特属性所做的因地制宜的改良,远谈不上颠覆。其三,虚拟现实带来的伦理问题,如赵春光和龙耘提出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颠覆旧有传播环境下的内容生产模式,进而影响现存的伦理道德机制。虚拟现实作为一项新技术,未来一定会使新闻在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发生变化,前提是其负面效应被有效控制。朱瑞娟在《沉浸还是隔离:虚拟现实新闻叙事的伦理风险》一文中指出,虚拟现实新闻中隐藏的记者和镜头在帮助新闻创造绝对现场感的同时也会让受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并可能扭曲受众的认知。
学界对人工智能的讨论涉及诸多主题,而本书收录的两篇文章则分别从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负面影响切入进行深入分析,这两个角度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角度。《人工智能与艺术报道》(汪婷)一文介绍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捕捉和分析人类的生理反应来推断人的情感状态,以丰富艺术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不过作者认为在艺术报道生成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与新闻记者发挥各自优势,无优劣之分,记者并不会因人工智能介入艺术报道而被取代。《传感器新闻:以数据制胜的播报工具》(钱蓓等)一文指出传感器新闻存在隐忧,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个人化终端传感器日益增多,获取个人隐私数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因缺乏对个人隐私数据使用进行限制的法律法规,未经处理的精确数据的公布将会为个人带来困扰。
此外,本书还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公共传播中的应用,相信这些都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最后,我想感谢《新媒体前沿(2016~2017)》的作者们贡献的智慧,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们的辛勤工作,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朱瑞娟、博士研究生张萌初、硕士研究生向雅琴和杨钰为本书出版付出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