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丰富多样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为学界提供了反思的重大机遇。当代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较早可追溯到2001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合办的“中国社会工作”硕士课程班师生在云南平寨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实验,参与人包括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陈涛等人。其后,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史铁尔教授团队在湘西农村和四川理县开展了以扶贫和救灾为主题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陕西社会科学院的江波、杨晖等在陕西民族社区农村开展了以赋权为本的农村社区健康促进行动、社会性别与健康教育社会工作的实践,等等。这些实践具有鲜明的学者主导和专业实习特征,属于民间层面的实践。除了民间层面,出于党和政府对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关注,政府主导的农村社会工作自2007年起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江西省万载县,湖南省石门县、凤凰县,河南省淇县是首批农村社会工作试点单位。其中,万载的农村社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所谓的“万载模式”。2009年,民政部专门在万载召开全国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将万载的经验在全国更多地区推广开来。在广东,2010年张和清教授领导的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承接了广州市第一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中唯一的农村社会工作项目,该项目选择在广州从化市最偏僻的长流村开展社工服务。2013年7月,民政部在重庆市召开了农村社会工作发展战略研讨会。2016年,城市社会工作的排头兵广东省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再次走在全国前列,启动粤东西北地区“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五年计划”,从2017年至2021年连续资助粤东西北地区建设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
但总体来看,就实践而言,农村社会工作在全国的发展尚属于试点性质、个案性质,在研究层面也属于此,普遍是个案研究。而超越现有的个案性、经验性反思研究,系统地总结各地本土化经验、探索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显然有助于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选择、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依据,促进农村社会工作更广泛地开展。具体而言,其意义包括两个方面。
(1)理论层面,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典型实践模式的经验,有助于拓展和加深对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认识,丰富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的知识体系。中国有独特的国情和特点,农村也有特殊的居住、地理和交通条件及制度背景,而目前关于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深入系统的研究较缺乏,这是本书的理论价值所在。
(2)实践层面,对符合中国情境、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探索,有助于破解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各种局限、制约,促进农村社会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专业化相结合,提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效能;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发挥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扶危济困等农村发展中的参与作用,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介入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福利传递和个性化发展,改善农村发展战略和公共服务工程资源配置方式,保障弱势群体分享新农村建设公共资源的权益,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