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的古道:武平古代交通印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山高水长路光明——记通往中央苏区的一条红色交通线

钟春林

1929年8月24日,中共闽西特委在致武平县委的信中指出:“……现在特委蜡纸没有了,一切工作都要停顿下来……你们须赶快专人到梅县买到蜡纸送来,以应特委急需。”特委的口气不容置疑,武平县委必须尽快建立到松源、松口,直至梅县的交通据点。中共武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为此在“政治决议案”中作出决定:“象洞区委应注意联系松口工作,在象洞与松口之间,沿途发展党的组织,以便利交通,为武平最大的工作之一。”

1931年秋,武平县委白区工作部长练灿华(又名练玉辉)委派象洞区委宣传部部长陈仲平到广东梅县松源中学以读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以形成一条从松口、松源通往中央苏区的红色交通线。陈仲平到松源后,首先发起组织秘密的读书会——“澎湃社”,后又吸收校内外先进分子入党,建立了党支部。

1933年冬天,中学教师、共产党员王建良到汕头医牙,在太原牙科医院认识了在越南被反动当局赶出来后到该院当杂工的李班(即李碧山,闽粤赣边党的主要领导人,越南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1946年7月回越南,曾任越南共产党候补中央委员和外贸部副部长,1981年9月30日逝世)。他们接触多了,彼此产生信任并公开了自己的政治面目。李要求到红色首都瑞金去,王建良说,可以打听到关系。王出院时,就把他带到松源,住在自己的家里,并由陈仲平向武平县委汇报,得到县委同意后,护送他到中央苏区。

1934年2月18日,天刚蒙蒙亮时,王建良(到赤区改名王彪),补鞋工人王文湘(到赤区改名王作郎),由陈仲平领路,一行三人,从松源迈开了向红都瑞金进发的不平常的步伐。

正月初五日,春寒料峭。他们一行在天黑前顺利到了象洞洋贝村。他们个个忘记长途跋涉的疲劳,带着兴奋愉快的心情,住在既是同学又是地下党员的练万金家。象洞是个老苏区,这里的穷苦百姓人人心向共产党。

初九日,夜幕降临,天色一片灰蒙,李班一行随练灿华和武南游击队由象洞芹寨出发,沿汀江河两岸、爬山涉水,经杭武交界湖洋、武东、中堡、官庄,穿过桃溪火夹域,到了武平县苏驻地小澜。看到苏区喜人而又忙碌的景象,李班深有感慨地称这次行动是山高水长路光明。他们住了三天,尽情地呼吸着苏区的新鲜空气。武平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不知李班是什么地方人,团县委书记张友白还以为他可能是法国人或者德国人,因为李班会讲中国普通话也会说潮汕话和客家话,还会法语和德语。

3月初,一行人到达瑞金,李班被安排在中央党校学习,由陈潭秋和何叔衡恢复了他的党籍,后来又被安排到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王建良则分在中央教育部工作(后在中央苏区牺牲),王文湘经过短时间学习奉命回本地(后在归途被捕后牺牲)。

3月中旬,张友白到了象洞上登迳,在接头户、党支部书记张扬子家住了三天后,到松源桥下客店住下,还没来得及与地下党的陈仲平接头,就获悉罗荣标经十方来象洞时叛变了,为了不被他发觉联络点,危害内部同志,张友白急忙离开松源回武北苏区。

4月下旬,松源地下党员王芝祥(即王华,离休前为广东省江门市机械厂党委书记)也请求到中央苏区。按照陈仲平的部署,他们同行的几个人都挑着苏区紧缺的药材和食盐等物资秘密上路。在象洞,人高马大的练玉辉告诉了李班一行进苏区的情况,大家听了都感到兴奋。

王芝祥一行夜行日宿,沿着这条开往中央苏区的交通线,终于到达了红色首都瑞金。在这里陈云接见了王芝祥并询问了一些情况。安排工作后,他们一行向西南行百多里到达会昌城附近中央粤赣省委所在地,分别向省委书记刘晓和白区工作部长张汉珊汇报了情况。

这条从松口、松源到象洞沿汀江河西岸北上至长汀、瑞金,直到会昌的路,是跨越闽粤赣三省的一条红色交通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这条路从没间断,而且一直受到主持白区工作的中央领导陈云的关注重视。通过这条交通线,陈仲平多次收到红色信件,接到许多好消息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即使在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苏区失陷、中共武平县委遭到破坏后,松源党支部在失去和上级党组织联系的情况下,仍坚持在交通线上秘密活动,为闽粤赣边坚持三年游击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