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家乡的石砌路
我的家乡在梁野山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谷夫村,属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那里四面环山,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至今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在未修公路前,人们出行的主要陆上交通是石砌路。
全村主要的出村通道都是石砌路,村子的石砌路呈十字形分布,有东、南、西、北方向四条主要道路,南往梁野山,北连孔厦与武北的各种古道相接,西往梁山、县城,东往中堡与武东。只要沿着家乡的石砌路出去,就可以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石砌路基本是依山势而建,路面宽2尺左右,石阶高度六七寸。听老人们讲,我们小山村的石砌路大抵算是现在的村道,官府无法拨银修建,石砌路的建设主要靠民间力量:一种是大户人家捐建,村中有钱的大户人家为显示自己,又为方便民众出行便出资兴建;一种是村中望族中较有名望的长者牵头捐建,全村按人丁摊派一部分,不足部分村民自愿捐助;还有一种是田主为了耕种方便,经年累月慢慢修建而成。一条石砌路上通常有一二座茶亭,那是供路人歇脚的地方。或者走过一段,路边就有一株大树,树下也是供路人歇凉的。通常这些树头下都安奉着“土地伯公神”,当地风俗“伯公树”是没有人敢砍伐的,我想安奉“土地伯公神”也许是为了防止别人砍伐路树的缘故,展示了古人护路的大智慧。
每年秋收结束以后的农闲时节,村中热心公益的长者便会召集家家户户,要求每家每户出劳力,把出村的各条石砌路上的杂草割干净,以便来年出入方便,俗称割路。出工人员中午的伙食一般是村民轮流提供,煮上一饭甑的饭和几个菜,挑到割路的地点,做工的人坐的坐、站的站,直到填饱肚子为止。路长的往往要两三天才能割完,碰上损坏的路面,也会顺带一并修好,这应该就是现代养路的雏形。
这里要特别一提通往梁野山的路。它除了通行外,还增加了军事防御功能,其沿路的多个重要隘口或道路的转角处,砌有1米多高的石墙,据当地老人说清朝末年太平军残部(民间所谓的“长毛”)进入武平时,曾经在梁野山腹地安营扎寨,这些哨所和防御工事也是太平军所建。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还随同村人来到梁野山下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个铸造兵器的场所,生活和制造兵器的部分设施仍清晰可见,此处曾经有过驻兵的说法应该可信。
现在村子中的石砌路除了通往孔厦的那段因修公路毁损一段外,其余几条都保存相对完好,不过已多年无人打理,路上早已长满了杂草,人是很难通过的了。只有去梁野山的石砌路,是朝圣之路,每年善男信女会自觉维护,目前通过并无大碍。
古道 赵庆荣 摄
随着岁月的流逝,石砌路将慢慢变成记忆,若干年以后,便很少有人提起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