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上罗至武平老茶亭古道概况
时至今日,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令人瞩目。畴昔,百姓步行、肩挑,骑马、坐轿,均往来于不足一米宽之道途的交通史实与景观,将很快为人们所忘却。为提示后人,特将杭西边陲湖洋上罗至岩前老茶亭的一段古道忆述如下。
20世纪40年代之前,上杭城区及许多乡村的人,往来于武平岩前、广东蕉岭、梅县等城乡,这段古道是必经之路。此路盘桓于武平龙障山石牙峰下。旅客从上杭城区出发,途经古楼、濑溪,过了濑溪南端的青潭桥,开始踏阶而上,步步登高十里许,到达上罗村境内当风凹,则开始沿着崇山峻岭的密林深处横行,至武平龙障山坡的龙障亭,沿陡坡直下岩前老茶亭。
昔日,往来于此地的农工商贾、官吏军兵,徒步、肩挑、骑马、坐轿者无所不有,日达上百成千之众。那时,上杭特产萝卜干、梨子、板栗、杨桃、荸荠等源源不断地贩往蕉岭、梅县等地,并远销潮汕和东南亚;潮汕的食盐、鱿鱼、比目鱼等多种海产品则贩往武平、上杭,因此,个体小商贩和批发商的挑夫在这段边陲古道上络绎不绝。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潮州、汕头客商在老茶亭置圩开行设点,收购上杭、武平所产土纸,每逢三、六、九圩天,湖洋乡的濑溪、上罗、龙山、五坊、新山等村的纸农,挑纸到老茶亭出售的日达三四百担。此时古道更加热闹非凡,一批批人群在狭窄的乱石砌就的路上擦肩而过,前者呼后者应,叽叽喳喳,谈笑风生,时而山歌声起,男唱女和,呈现一派热闹景象。
从杭城至岩前城约八十里,上罗村居两地中点,往来者到此正是就餐时刻,这自然给这一地段带来了商机,这里曾有过小食、副食、豆腐坊、医药铺、客栈等店,兴旺了近百年。“刘隆盛”牌号的客栈兼小食的一座二层楼店铺,20世纪70年代仍保存完好。从当风凹至龙障亭,沿途渺无人烟,间有一处自古及今均称“店坪里”的地点,也因店得名,这里的小食、茶点、客栈也曾兴旺多时,后由于兵荒马乱,盗匪猖狂,几度兴衰。
抗日战争期间,社会治安极为混乱,劫匪猖獗,从当风凹到龙障亭,盗贼剪径频繁,湖洋乡纸农到老茶亭卖纸,归途常遭劫难,不但抢钱劫物剥衣服,甚至捕妇奸宿,搞得人心惶恐不安,有“卖纸所得到了家才是钱”之说。为防匪害,上罗、龙山、濑溪三保(即现在的行政村)曾与武平的一些保甲联合组织过护路队,收集民间长短枪(那时允许私人购枪),圩天进行护路。按每人的纸片数收取一定的护路费,给护路人员做报酬,护路队起到预期的效果,给了纸农一颗定心丸。
由于这段古道过往客商甚多,山高路陡,行走危艰,行人歇息次数必然增多,由于客家人乐善好施,赐亭筑路修桥之风甚盛,以之积德积福,祈求荫佑子孙。因而间距密集的路亭也应运而建,有三里一亭之美称,以满足行人歇息和避雨遮阳之需。亭里有专卖茶水的小商,兼售花生、糖果、糕饼等茶点,供行人解渴品茗充饥,添助茶趣。其中有两亭颇有名气,一是“龙嶂亭”,地处武平龙嶂山坡,面积较大,居高临下,息足斯亭,骋目舒怀,百水千山,点点村落,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内有亭联两副:
龙起云生高山仰止,嶂回路转有亭翼然。
龙团茶味当风赏,嶂结亭荫过客休。
此两联均为湖洋村庠生谢命侯所撰。
另一座“八一亭”也在武平域内,建于1955年。那时上杭公路仅开辟民国时期的杭梅、杭岩、杭武三线,交通运输仍欠发达,此古道仍然行人众多。是年,上罗村林丙子(女)81岁,其人历来乐善好施,孙子汤维高(曾任上杭人民政府司法局局长)是国家干部,那时县委、县政府正在开展“三勤”“三爱”运动,经与全家商议,决定将寿庆资金用作建筑路亭。此亭坐落在店坪里(时年沿途各亭均毁),占地近30平方米,内外墙壁均用石灰粉刷。那时筑此亭的砖、瓦、石灰等材料都得从几十里外翻山越岭肩挑手提,对他这个经济并不充裕的家庭并非易事,亭内后壁书有“八一亭”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茶亭的前砖柱和中堂上有楹联两对:
八秩耳顺年母子同心修晚福,一亭风景好宾朋息足畅胸怀。
八达道旁营陋筑,一时休息便行人。
宋苏东坡在《喜雨亭记》这一杰作中,有“亭以雨名,志喜也”之佳句,那么此亭则可谓“亭以寿名,志喜也”。
这段兴旺了多年的古道,已成为历史,现路上草木丛生,亭店俱废,只留下斑斑痕迹,昔时景观,荡然无存。为世人知今谙古,故作俚言以记之。
尧禄古道 林传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