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梁恒豪梁恒豪,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宗教心理学产生的西方背景,从中国宗教心理学的著作出版、国外著作译介、论文发表、学者队伍、学科重要活动等方面简单梳理了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指出了中国宗教心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宗教心理学 发展现状 展望

一 中国宗教心理学产生的西方背景

西方的宗教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宗教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学界一直争论不断,但是普遍接受的是以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作为宗教心理学创建的标志,而冯特本人也成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人。,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其间,在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奠基发展时期(以冯特以及霍尔的克拉克学派为代表)、深蕴心理学发展时期(以精神分析学派为代表)、二战后大发展时期(以牧师心理学运动为开端)以及现今西方的宗教灵性心理学发展的新时期。

从研究方法上看,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的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传统为主流,因此宗教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也是实证主义传统,研究者以实验室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为主,对被试和宗教现象进行探究。直至今天,在西方这一传统依然是主流。描述分析性传统是以内省经验分析、现象学阐释和历史性探究为主要方法,以深蕴心理学为背景的研究者大多属于这一传统。精神病理学的传统,是把治疗经验和解释传统结合起来,利用个人资料、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来阐释宗教现象。还有,牧师心理学为代表的宗教的心理学传统,比如在神学院中开设牧师心理咨询课程,用心理学的见解去阐释各个宗教的观点和主张。

近年来,“灵性”话题的讨论引起了宗教和宗教心理学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以往对宗教的刻板定义,导致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也大多限制在诸宗教范围内,研究教徒的信仰本质、特点,探究宗教现象的规律等。随着西方宗教信仰的变化和发展,更多的人脱离了建制性宗教,信仰完全变成了个人的事情,“信仰而不归属”的呼声渐长,灵性概念再度被关注,并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由此宗教灵性心理学应运而生。

总之,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时间虽短,但它经历了一个学科化、体系化的过程。很多学派(如经验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相继形成,有的大家(如弗洛伊德、荣格等)著作等身,这些都为后来的学者更好地探讨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

抛开中国的宗教心理学源远流长的争论有部分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宗教心理学应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鬼魂观,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宗教心理学历史是源远流长的。不说,单从西方宗教心理学诞生为标志,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还非常薄弱,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学科体系,长期处于一种自发的发展状态之中。虽然不同领域的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来探究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但是鉴于该学科的研究难度,部分学者往往浅尝辄止,而大多数学者则望而却步。

20世纪初,曾有个别高校的来华外籍教师做过宗教心理学的演讲,中国学者陈大齐、陈文渊分别撰写了《迷信与心理》《宗教与人格》两部与宗教心理学有关的著作。

1936年广学会出版了夔德义的《宗教心理学》夔德义:《宗教心理学》,广学会,1936。一书(该书于1990年由上海书店出版影印版,依旧是繁体字版),该书比较系统地概述了宗教心理学的演进历史、研究方法、与神学的关系;从宗教意识的起源、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关系等方面对原始宗教意识进行了考究;从人类本性的宗教基础、个人的心理特征、儿童期和成人的宗教情操及其发展,以及“改心”的心理学基础等方面探讨了宗教在个人内在的生成机制;然后作者以成人对上帝的经验、崇拜经验、祈祷、神秘经验、灵感、道德等方面阐释了成人的基督教宗教意识;最后作者以探析宗教的恒久功能和价值为结论。笔者认为该书是近代中国学者撰写的宗教心理学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再度受到关注。1989年,世瑾的《宗教心理学》世瑾:《宗教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9。一书由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国外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情况,并从人类宗教意识的起源、宗教禁忌和戒律的产生等方面介绍和探索了宗教现象与心理学的关系。

在宗教心理学领域,以上两本著作是中国大陆目前可查到的以《宗教心理学》命名的中国人的专著,由此可见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是何等薄弱,发展何其缓慢,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宗教心理学领域几乎无人问津。笔者认为,这与该学科的交叉学科性质有关系,该领域的研究难度比较大,宗教学领域的学者不敢涉足心理学领域,研究心理学的学者往往对宗教的涉猎较少,加之国内尚没有专门培养该专业的教学机构,从而造成该学科的发展步履维艰。

尽管如此,中国的心理学界、宗教学界,以及国内其他领域,仍有很多学者对宗教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不少相关的译著、专著,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从不同角度关注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阐释对该领域相关主题的理解,使得宗教心理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而推动了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第一,中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译介了大量西方宗教心理学方面的专著,以及著名宗教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著作。1989年,乌格里诺维奇的《宗教心理学》〔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宗教心理学》,沈翼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使我国学者对苏联宗教心理学的研究状况有了初步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有梅多、卡霍的《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玛丽·乔·梅多、理查德·德·卡霍:《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陈麟书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布朗的《宗教心理学》布朗:《宗教心理学》,金定元、王锡嘏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洛文塔尔的《宗教心理学简论》〔英〕凯特·洛文塔尔:《宗教心理学简论》,罗跃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阿盖尔的《宗教心理学导论》〔英〕麦克·阿盖尔:《宗教心理学导论》,陈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被译介到中国内地。此外,西方一些著名宗教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论著也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如冯特的《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德〕威廉·冯特:《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陆丽青、刘瑶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美〕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唐钺译,商务印书馆,2002/2009; 〔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对人性的研究》,蔡怡佳、刘宏信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奥〕佛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文良文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009;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一个幻觉的未来》〔奥〕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杨韶刚译,华夏出版社,1989/1999。《摩西与一神教》〔奥〕弗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李展开译,三联书店,1989/1992。,荣格的《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1 〔瑞士〕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杨儒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寻找灵魂的现代人》〔瑞士〕卡尔·G.容格:《寻找灵魂的现代人》,王义国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心理学与宗教》〔瑞士〕荣格:《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家园》,冯川、苏克译,改革出版社,1997。,弗洛姆的《精神分析与宗教》 〔美〕埃利希·弗洛姆:《精神分析与宗教》,贾辉军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美〕埃·弗洛姆:《精神分析与宗教》,孙向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等都陆续翻译出版,这些启蒙性的译介工作开阔了学者的眼界,为我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石。

第二,中国学者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陆续刊载在宗教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相关刊物上。由于学者的研究兴趣的不同,研究方向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其成果大致可分为西方宗教心理学历史现状主要集中在宗教心理的起源、特点、功能及流派方面,如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荣格、埃里克森、马斯洛、詹姆斯、奥尔波特、冯特、瓦茨等人就宗教心理学理论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章,而且开始出现比较系统地梳理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理论流派发展脉络的学术专著(如陈永胜《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理论流派》,人民出版社,2010)。,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关注的是中国宗教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中国特色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适合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宗教心理学概念阐释和测量工具编制佛教徒宗教认同问卷、基督教徒宗教认同问卷、基督徒宗教性量表、大学生精神性量表、穆斯林中学生宗教性量表、中学生民间信仰量表等,这些本土化测量工具的成功开发,为我国宗教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人宗教心理的实证研究有学者用问卷调查法来揭示中国人的宗教心理特征、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人宗教心理的特点以及教职人士的心理机制等方面,也有学者在尝试探讨宗教体验的情绪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理活动的相关性,还有学者从大学生宗教心理的特点、宗教心理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功能问题、宗教自我慰藉的心理功能、宗教的社会教化、社会认同、心理消解、超越美感、社会认知、音乐治疗等多种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各个宗教的学者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如基督徒的宗教性、价值观和身份认同,佛教中无我观的心理分析,伊斯兰教文化的心理内涵等。等几方面。

第三,中国出现了一批对宗教心理学研究卓有成效或者感兴趣的学者,并且他们已开始与美国研究宗教心理学的学者展开合作。目前,已经有部分以宗教心理学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例如:陈彪(《心理学和宗教:奥尔波特的宗教思想研究》)、陆丽青(《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研究》)和梁恒豪(《荣格的基督教心理观》)等。,并且开始了中国宗教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工作,一批宗教心理学的成果陆续出版。国内也有相当一批学者对宗教心理学研究很感兴趣,他们有关宗教心理学的文章近年来也不断涌现。

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的陈永胜教授出版了他的专著《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理论流派》,该成果是在国家社科基金(批准号:04BZJ003)资助下完成的。该书首先从前科学时期和现代发展两个方面梳理了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历史源流、发展脉络;其次介绍了以詹姆斯的个体经验宗教心理观、冯特的民族文化宗教心理观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开创时期的代表性理论,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宗教心理观、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宗教心理观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心理学理论,以埃里克森的自我身份认同宗教心理观、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宗教心理观和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宗教心理观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心理学理论,以奥尔波特的人格取向宗教心理观、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宗教心理观和瓦茨的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的宗教心理学理论;最后他对西方的宗教心理学理论研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评价了西方宗教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主要贡献、根本缺陷,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该专著是近年来少有的宗教心理学史研究的著作,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特色,是从心理学研究者的独特视角看西方宗教心理学发展的一部力作。陈永胜教授近年来还致力于宗教心理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工作,他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从事了宗教心理学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硕士生培养层次上,他们主要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国外宗教心理学测量工具的中国本土化研究,并且开始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对中国的宗教心理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例如,陆丽青:《大学生宽恕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梁恒豪:《大学生精神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刘瑶:《大学生的精神性:概念、结构与测量》,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沈洋:《基督徒的宗教性:概念、结构与测量》,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汪艺晴:《中学生的民间信仰:结构与测量》,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尚艳娜:《穆斯林中学生的宗教性:结构与测量》,浙江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这对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7年9月,由美国富勒神学院心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美首届宗教心理学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随后的几年分别在北京(2008)、四川成都华西医院(2009)、曲阜师范大学(2010)和中央民族大学(2011)举办,迄今已经举办过五届。2010年7月,20多位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者赴美国富勒心理学院进行交流和研讨,并参加了美国心理学会第118次大会,会议期间中国学者与该学会第36分部(宗教心理学)的专家们进行了交流。2011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举办了“中美宗教心理学研究生论坛”。在参与研讨交流的学者中,既有研究心理学的学者,也有从事宗教学研究的学者,既有基督教信仰背景的国外学者参与,也有居大多数的国内无神论背景的学者,既有成果卓著的专家,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和学生。这种跨文化、多背景、多层面的对话,相互包容,友好交流,齐心合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刚刚起步的中国宗教心理学开了个好头,预示着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新希望。

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对中国的宗教心理学而言,虽然有上述可喜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对中国的宗教心理学来说,建立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是当务之急。目前看来,该学科建设的思路不甚清晰,很多重要的概念需要澄清。例如,中国的宗教心理学何时产生,从何算起?“精神性”(spirituality)到底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

第二,对中国各大宗教的深刻理解和认知是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者面临的一大挑战。宗教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究宗教现象的本质及规律是它的基本要义,因此对这一学科的研究离不开对各大宗教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宗教心理学的中国背景。虽然在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实证研究在可见的未来还是主流,但是宗教心理现象往往很难简单量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整合一定是未来的方向,历史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必将得到足够重视。对于中国的宗教心理学来说,选用什么研究方法最适合,一定要结合中国宗教的实际情况。

第四,专业的人才培养很欠缺,需要大力加强。该学科对专业知识要求极高,需要宗教学和心理学两支研究队伍彼此互相学习、加强交流。

第五,该学科的实际应用范围相当有限,因而使得这门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在中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来看,宗教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学校等领域,对心理健康、疾病治疗、精神看护、临终关怀等都有研究,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还很薄弱,实际应用领域的作用尚未明确显现。

四 中国宗教心理学的未来展望

对中国的宗教心理学而言,虽然比较无序,问题也很多,但它已经开始发展了,而且还将继续发展下去。它的未来会如何发展?笔者认为,中国研究宗教心理学的学者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古人云,“以史为鉴”“读史明智”,笔者认为在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上也应该如此。研究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从而为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同时,对国内学界前辈的著作、译著等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完善中国的宗教心理学学科体系。例如:David Wulff用20年时间完成的著作《宗教心理学:经典和现代的观点》,其中他按人物和理论流派的顺序详尽地介绍了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历史;2010年陈永胜教授的《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理论流派》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第二,在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既要关注“制度的宗教”心理学,又要关注“个人的宗教”心理学。美国宗教心理学家詹姆斯在《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把“宗教”分为“制度的宗教”和“个人的宗教”,这里是套用这一分类。关于宗教心理学的意涵及外延,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詹姆斯对“宗教”的这一区分,正是我们作为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者应该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领域。对“制度的宗教”心理学而言,研究(教徒或教徒群体)宗教观念和宗教行为(诸如崇拜、献祭、仪式、教会等)的心理根源,用心理学来解释(教徒或教徒群体)宗教信仰的规律,这是长期以来传统宗教心理学关注的内容。而“个人的宗教”詹姆斯指出,“个人的宗教”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孤独中的情感、行为和经验,按他们的领悟,使他们自身处于和神圣者的关系之中,此一神圣者可能是他们所关注的任何事物。心理学,笔者认为更加切合宗教经验论者和人本主义的观点,它关注的是个人的人格整合、道德完善、自我升华,使人们了解宗教对于人类道德与精神的价值。荣格把宗教视为人的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通过长期临床治疗发现,宗教观念实际上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当一部分心理病症患者的病因在于他们丧失了原有宗教信仰的意义和以往使自己成为信徒的那种东西。根据詹姆斯的观点,“个人的宗教”较之于“制度的宗教”更重要、更根本。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对“个人的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也呼应了文章开始提到的西方近年来出现的对“信仰而不归属”的灵性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从方法上讲,宗教心理学研究必定要采用多样化整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制度的宗教”心理学而言,使用问卷调查加统计工具对客观的、可观察的宗教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宗教场所、参加聚会的次数等宗教现象比较容易量化,在样本足够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统计工具来考察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建构一定的模型来说明一定的问题。然而,对于更重要、更根本的“个人的宗教”而言,通过注重现象描述的历史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质性研究能够更加准确、更清晰地反映和揭示宗教现象的心理根源和作用。例如上述的宗教现象对于参加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信仰的历程是怎样的等,可能只有通过对本人的进一步了解、通过面谈和参与者观察等来发现。当然,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方法论取向,哲学辩证、形而上学等取向的方法也可以为我所用,“法无定法”,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整合”会是未来的趋势。

第四,要加强宗教和心理学两个研究领域学者的交流和合作,注重中国宗教的实际情况,大力推动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宗教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该领域的研究者应该具备宗教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的知识积淀,但是学者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因此需要两个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近年来,宗教学界日益重视用宗教心理学的方法来探究宗教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有学者进行了关于宗教认同的调查与分析梁丽萍:《关于宗教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对基督教的全国性调查也已逐步展开金泽、邱永辉主编《中国宗教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使用实验方法来探究宗教的神经生理机制韩慧娟、刘昌:《宗教体验的情绪活动与生理活动研究》, 《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2期。的文章也见诸宗教学的杂志上,由此可见宗教学界已经开始注意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宗教。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在研究宗教问题的时候,如果不掌握中国宗教自身的规律,深入我国宗教实践进行考察,其理论探讨就会空洞无物。如前面所述,不同背景的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心理学研究者、宗教学研究者甚至神职人员和教徒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日益增加,这是令人可喜的现象。

第五,在宗教心理学的研究中,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定要并重。在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尽快建设宗教心理学学科的同时,一定要普及宗教心理学的知识,使大众认识到宗教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消除对这一学科的种种偏见,加强宗教心理学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宗教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社会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小而言之,了解宗教心理学,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看护、人际关系建立、生涯规划设计等方面都是有帮助的;大而言之,关照大众心灵健康、重建精神家园、构建社会和谐等应该都是该学科的应有之意。

总之,中国的宗教心理学不能急功近利,在借鉴西方宗教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开创中国的宗教心理学,需要先从扎实基础做起,相信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一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