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五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结语

宗教世俗化从形式上来说是持续的变革,而从本质上来说则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不断适应,宗教世俗化是宗教内部因素和社会外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内容涉及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宗教权力、宗教观念、礼仪戒律、宗教情感、宗教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信众个体层面的世俗化、社会层面的世俗化和宗教制度层面的世俗化。在全方位回应信教地区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宗教世俗化又势必会对当地社会转型产生重大影响。

就当代国内社会而言,宗教世俗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内社会现代化的深入和推进作用。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世俗化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这也要求人们更为客观地对待宗教发展的这一历史趋势。

首先,在多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宗教的信仰形式和信仰内容发生了分化和变异,礼仪、教义、活动方式等都随社会的发展发生了相应的变革,表现出了某种淡化和社会化趋向,这是目前国内宗教世俗化的一般特点。

其次,宗教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发生了重要变化。现代化过程中,随着社会向着多元化发展,一系列的新改革和变化导致了宗教传统社会功能的转变,原有部分功能渐渐被削弱和退化,如教育功能;传统社会整合能力降低,例如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基层政权已经成为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宗教在调节社会冲突和矛盾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减少了。同时,随着以宗教文化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业的兴起,诸如宗教文化传播、宗教经济、娱乐等功能增添了许多新的要素,单一的宗教功能转变为宗教与世俗功能合二为一。

再次,世俗化是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调适过程,在现代化大环境和世俗化大趋势下,要想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宗教必须做出积极反应,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由出世走向入世,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使宗教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另外,也要求做好正确疏导,消除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并促使宗教在现实社会环境中求得更为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值得指出的是,世俗化只是改变了宗教的存在形式,替换了某些功能和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宗教的全面衰落,也不会导致宗教的最终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