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精神论土壤与现象学种子
独立的法国哲学发展史算不上悠久,到20世纪末,其历程还不到完整的四个世纪。17世纪的笛卡尔既是法国哲学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整个西方现代哲学之父;法国哲学的后来发展和演变大多绕不开笛卡尔主义。解释学家利科表示:“所有的法国人都以笛卡尔为参照系,就像德国人以康德为参照系一样。”而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于斯曼(D. Huisman, 1929-)强调:“不管愿意不愿意,我们全都是要么自己否认、要么自己承认的笛卡尔主义者。笛卡尔对我们来说始终是从其起源到我们时代的法国哲学的原型。”很显然,笛卡尔不只是因为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位法国哲学家才地位显赫,而实在是因为他对后世哲人的影响无处不在。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认为“现象学可以比之于笛卡尔主义”,这足以表明现象学与笛卡尔主义有剪不断的关联。当然,以研究笛卡尔起步的现象学家马里翁的说法更为直接和明确:“自海德格尔之前开始,现象学至少在其胡塞尔式的形象中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与其对笛卡尔的解释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以至于从原则上说,不讨论笛卡尔,任何现象学的东西都不再能够获得解决。”笛卡尔主义构成了整个独立的法国哲学史的主干,与这一传统有着复杂关联的法国现象学则构成20世纪法国哲学的主流。事实上,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明显的笛卡尔主义与反笛卡尔主义之争,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的加入则导致了更为复杂的情形。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20世纪初创立的意识现象学同样面临着与上述各派的复杂关系,而由于把现象学导向对于情感、情绪的关注,舍勒和海德格尔不言明地引出了身体现象学,由此形成了意识现象学与身体现象学之间的张力。20世纪以来的法国哲学大体上表现为从意识哲学向身体哲学的不断过渡,而德国现象学及其内部演变在这种过渡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