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第17辑 2013年·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专题一 城市文化研究

编者按

最近几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升至53.73%,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有学者甚至提出,我们正在经历从“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型。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文化研究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自第14辑开始,本刊就专门开辟了“城市文化研究”专题,截至目前,已经刊发了一些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佳作。本辑的“城市文化研究”专题依然延续了跨学科研究的宗旨,试图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来透视城市文化。本专题收录的几篇论文不仅考察了城市文化的历史生成过程,以及城市文化变迁给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带来的隔膜和不适,而且从横向比较的视野,着重关注了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这两个东亚首都城市的不同文化风貌,以及人们在跨文化流动中遭遇的问题。

如今,很多世界城市都有自己最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如时装之于巴黎,《蓝色多瑙河》之于布达佩斯,一提到北京,人们也会想到一些具有“老北京”味道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明信片”。鞠熙的《帝京的明信片——清代文人画作中的北京城市景观》一文通过对清代文人画作的细致考察,梳理了北京城市文化符号的形成过程。诚如作者所说,北京一直就是一座流动人口占优势的城市,它的街景,从来都带有为旅行服务的印记。正是在内外眼光的相互作用下,一种新的文化传统与社会身份认同产生了。把清代文人画作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之中,我们能看到由多种媒体介质所共同完成的“北京印象”。与本文采用的历时研究方法不同,袁一丹的《北平沦陷的瞬间——从“水平轴”的视野》一文则选取了一个历史“瞬间”作为研究的“切片”,通过这种将时间定格的方式,作者试图打捞出那些被宏大历史叙事淹没的细琐声音,并描画出大历史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关联。最终,本文向我们呈现了不同历史主体的“窃窃私语”,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图景。正是借助它们,我们得以一窥历史的复杂面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多条叙事线索有条不紊地铺开,将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的“瞬间”运用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强大的驾驭历史材料的能力。

蒋磊的《“都市梦”与“反都市”:清末民初留日学人的都市观》一文则关注了跨文化的生存体验。对于清末民初的留日学人来说,他们跨越的不仅是中国和日本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鸿沟,而且还有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鸿沟。正如作者敏锐地观察到的那样:“清末民初留日学人的‘留学梦’、‘日本梦’,实际上也是一场‘都市梦’;而一部分留日学人对于日本的反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主义情绪,又十分微妙地与‘反都市’的情绪叠合在一起。”这种厘析对于我们认识近现代留日学人的复杂心态是很有助益的。马尔文·马克斯的《永井荷风的文学漫步:都市漫游与日本现代性的反映》一文同样关注了跨文化生存给人带来的隔膜和不适,只不过,永井荷风经历的是从作为旧幕府首都的江户向作为现代化都市的东京的跨越。在永井荷风那里,都市漫游不仅是缅怀传统文化、批判现代文明的方式,而且还在无意中将旧东京的风貌通过文学的方式保留了下来。

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近年在国内各个城市大量出现,有些公共艺术作品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但与此同时,一些让人或匪夷所思或一头雾水的“奇葩”城市雕塑也不断见诸媒体,并引起巨大争议。公共艺术如何实现公共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李雷的《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构建——21世纪中国公共艺术生态考察》一文考察了中国公共艺术出场的社会文化语境,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认识误区,对于中国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