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链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用30多年时间,即将走完美、日以及欧洲众多发达国家用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发展之路。但是,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面临着经济危机的“外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债危机、经济再次触底)和低碳战争(碳经济、碳交易、碳关税)的压力,经济发展处在剧烈变革的“十字路口”;其次,经济发展“内忧”急剧凸显,内在矛盾日益显性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实施“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战略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在必行;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不能再依赖于“技术引进”,最根本的出路是通过自主创新来获得内生能力和活力。

由此,本书引入复杂性理论,抓住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关键——产业链创新,围绕“制度引致催化创新—瓶颈突破(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涌现创新—产业跨越发展”的研究思路,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行为,即以产业链创新的催化与涌现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的最佳选择,并以此促进产业战略发展,突破带动经济增长。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创新现状的综合分析(第二章和第三章)。重点阐述电子信息、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的新特征,讨论了美国、日本、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模式;同时,重点分析了国内七大产业发展和创新的现状,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本书认为我国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应该也必须是整个产业链的创新。由此,构建了产业链创新的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了生产链、知识链和行政链(第四章至第七章)。本书从产业链创新角度,基于复杂性系统理论,阐述了产业链创新的复杂性、构成要素及其特质,涉及企业、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市场的“4主体+1机制”,深刻揭示了产业链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涌现点的判断、创新演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三维”螺旋式产业链条,指出了产业链创新的催化和涌现的路径;在生产链方面,本书揭示模块化视角下产业链创新的形成过程与结构类型,研究了产业链创新的主要模式与创新机制;在知识链方面,本书结合系统论思想,从知识链构成要素、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知识链协同创新系统结构进行了刻画,通过建立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揭示知识链协同演化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促进知识链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在行政链方面,本书认为科技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深入分析了行政链的主体、客体、载体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我国科技管理的层次结构模式,明确了战略重点。由此可见,产业链创新不再是单独的某个产品和某一项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也不再囿于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传统发展路径,它揭示了产业竞争新本质,诠释了市场经济游戏新规则,预示了产业结构变革新趋势。

第三,编制了产业链创新指标体系,并进行创新绩效测评(第八章)。本书基于产业链创新理论模型,围绕“制度引致—突破重点—支撑引领—跨越发展”的逻辑轴线,将复杂性系统理论转换为可评价、可比较和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全面考察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深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现状和特点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深入分析了自主创新的微观主体与国际因素(第九章至第十一章)。本书引入公司治理,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利益相关者对创新的作用机理,探讨治理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内在联系,并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存在方式及创新绩效进行量化与评价,针对我国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思路。同时,本书从微观层面探讨企业内生性成长,分析了创新、能力与企业内生性成长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的模型框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成长理论。当然,自主创新离不开国际因素的影响,由此,本书论述了国际贸易、FDI(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如何影响产业链创新,探讨了其作用机理,构建了理论模型,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思路与方案。

第五,由于篇幅原因,笔者从七大高新技术产业中选取了四大典型产业,具体刻画了各大产业体系、子产业、产业链条,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十二章)。本书基于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特点的判断,重点选择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以“产业链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体系—子产业—产业链—产业结点—重点项目—创新模式”研究思路,厘清产业体系,刻画产业链条,找出优势、劣势,明确产业重点(也称“产业结点”),汇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关键技术项目,明确了适合各自产业的创新模式;从政府角度,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重点、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可见,本书不再局限于某一技术和某个环节,而是强调从产业体系、产业链条的各个产业重点,进行关键性和根本性创新,促进创新“涌现”,催生新产业出现。这就是本书一再重复的谋大格局、求大发展,适时地提出新调整、新布局、新举措、新发展。唯有这样,我国才能“高人一筹,领先一步”,在下一轮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本书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入复杂性理论,综合多种学科交叉研究,在修正以往理论相互割裂或者模糊等同的前提下,构建了产业链创新模型,阐述了产业链创新的复杂性、构成要素及其特质,涉及企业、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市场的“4主体+1机制”,构建了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的模型框架,探讨了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以及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如“三维”螺旋式产业链、催化、涌现、涌现点、生产开发整合创新、供应链整合创新和产业集成化等。这种研究不再局限于R&D(研究与开发)活动和技术创新,而是从更广、更深、更高层次上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这些新理论深刻揭示了产业链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形成机制,重新揭示了自主创新的新动态,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新本质,诠释了市场经济游戏新规则,预示了产业结构变革新趋势。

二是编制了“产业链创新绩效评价体系”,阐述了经济增长新方式和工业发展新道路。本书围绕“制度引致—突破重点—支撑引领—跨越发展”的逻辑轴线,将复杂性系统理论转换为可评价、可比较和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全面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构建了一套产业链创新综合测评系统,为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决策依据,为政策实施提供可行性方案和可操作性措施;同时,围绕“产业体系—子产业链—产业结点—重点项目—创新模式”研究思路,梳理了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体系,刻画产业链条,找出优势劣势,明确产业重点(也称“产业结点”),汇集重大项目,指出创新模式。

本书的这种研究思路不论从企业竞争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还是从中国发展战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都既有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理论探索,也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政府的科技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绩效,从而更好地提升政府的经济职能,践行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回答了创新的本质问题,诠释了市场经济游戏的新规则。

当然,本书也有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如由于年鉴出版周期的原因,大数据采集截至2011年;由于专业知识所限,汇集的核心项目不够具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