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论:广州走向国际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东京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与交流等领域的中心。东京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部,距本土的南北两端各约1000千米,东南临东京湾。神奈川、埼玉、千叶三县呈扇形环绕东京。东京是日本国内乃至国际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城市,经济总量目前在全球居首位。2009年,东京的GDP达到85.2万亿日元,占全国的17.6%。东京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如下经验与启示。

一 形成强大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经济中心

东京的综合功能非常强大,核心是五大功能。张强:《全球五大都市圈的特点、做法及经验》,《城市观察》2009年第1期。

一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日本30%以上的银行总部、50%的销售额超过100亿日元的大公司总部设在东京。东京的存贷款量占全国的40%;东京的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三大证券交易所之一。外国在日本投资的企业有3/4在东京设有办事处,2011年办事处总数达2300多家。

二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东京有16.8万多家批发与零售事业所,商品零售额占全国的1/8,批发销售额占全国的四成,均居全国首位。

三是重要的设计与生产性服务中心。东京的制造业规模在1960年占全国的15.8%,但2009年已经降为3%。目前东京制造业最主要的特点是规模小、门类多、技术先进,是非常典型的城市型工业,其中尤以印刷与电子电气产品最为突出,印刷出版业销售额占全国的20%以上。同时,从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分解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扩大,“城市型知识服务产业”是所有产业中集中程度最高的产业。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例,东京全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的比率为15.5%,而信息通信产业的这一比率高达49.4%。

四是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东京是日本内外政策的决策中心。东京的文化教育在全国处于核心地位,东京共有各类学校近千所,并拥有占全国1/3的国家级文化机构;日本广播电台和三大报纸的总部均设在东京。

五是全国最大的交通中心。东京湾港口群是日本最大的港口群;以东京和成田两大国际机场为核心,组成了联系国内外的航空基地,城市内外陆路交通发达。

二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东京的工业进程经历了初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化和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从明治政府到二战前,东京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尤其是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得到很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东京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大规模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这一时期,东京的经济发展开始偏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60年代初期,其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重工业、化工产业占据整个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此时的东京已转变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

70年代初期后,受1973年的石油危机影响,在重化工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一些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东京出现,产业结构逐渐从资本密集型转变成知识密集型。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金融机构总部在东京设立,东京的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基本完成了由制造业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过渡,成为全国的生产要素配置中心和经营决策中心。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出现,东京信息工业迅速发展。1986年,日本建立了东京离岸金融市场,推动了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此时,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核心产业。到了80年代末期,东京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国际金融中心。2009年,第三产业占东京GDP的比率高达87.0%,比200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和全国的产业结构比较,东京向第三产业专业化的特征非常显著。在第三产业内部,占比较大的依次有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运输通信业。郑京淑、郑伊静:《东京一极集中及其城市辐射研究》,《城市观察》2013年第5期。

三 科学规划实现大都市圈的协调

20世纪50年代,日本城市规划学会、首都圈建设委员会分别于1954年及1958年对东京及周边城市形态与规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发展模式的比较方案,并参照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于1958年编制了第一次首都圈建设规划,于1968年、1976年、1986年发布了第二、第三、第四次首都圈建设规划。

1998年,日本政府对东京都市圈进行了第五次综合开发的规划。规划设想将东京城市中心及周围区域的次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分布到都市圈内千叶、埼玉、神奈川等县,以多核多中心的空间格局来实现中心城市功能的有序疏散,从而达到大都市圈均衡有序发展的目标。在东京都市圈的产业分工体系中,东京、大阪、京都分工不同,各有特色,但又互相联动,形成了巨大的协同优势。目前东京都市圈内的产业分布如表3-2所示。

表3-2 东京都市圈内产业布局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部课题组:《东京城市经济圈发展经验及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借鉴》,《上海金融》2008年第4期。

四 发展独具特色的城市型工业

东京的制造业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经是主导产业,其规模1960年占全国的15.8%。后来,先是因为日本国土政策和产业政策严格限制了大都市的工业发展,后是因为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和东京向世界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全面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在东京的地位不断下降。近年来,随着日本制造业的全球转移、新兴市场的兴起,日本国内市场萎缩,资源价格持续上升,日元升值,制造业面临的处境越来越严峻。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东京的制造业总体规模在缩小,但东京仍然是日本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东京事业所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从业者规模居全国第六位,产值居全国第十位。目前,东京共有4万多家工厂,占全国的9.1%,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产值比率远低于工厂数,反映了东京集中的是小规模制造业,从业人数不到10人的微型事业所占81.4%,如果加上30人以下的就占了95.8%。郑京淑:《日本的空间政策对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借鉴》,《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