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本书认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研究。总体来讲,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因素有内部、外部两个方面(见图1-1)。更进一步,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范畴:一是来自粮食产业自身的状况类影响因素,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加工、粮食流通、粮食储备等。二是来自粮食产业外部的环境类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宏观调控、资源要素约束、国际市场供求、跨国公司活动等。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首先需要对这些因素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图1-1 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本书拟分为三大部分:提出目标部分、分析问题部分、对策建议部分,其研究逻辑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研究的逻辑框架

二 研究方法

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法全面收集研究资料,准确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深入阐述该研究的理论基础,正确了解我国粮食安全的背景和现状,系统分析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科学预测未来我国粮食供求趋势与粮食安全形势,充分考虑我国粮食安全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及应选择的粮食安全模式,最后明确提出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对策建议。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一方面,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说明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是什么”;另一方面,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回答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及模式“应该是什么”,及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应该怎么做”等问题。

(二)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在间接收集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到重点地区和相关部门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如粮食生产区的粮食生产情况、粮食储备设施及粮食储备情况、粮食市场流通情况、粮食生产成本与收益情况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完成课题研究。

(三)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微观分析主要是从家庭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出发,研究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问题;宏观分析是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及全社会稳定需要出发,研究宏观层次的粮食安全问题。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粮食安全背景分析、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等方面,侧重于定性分析;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粮食供求波动趋势预测及未来粮食安全形势判断、粮食安全的成本等方面,侧重于定量分析。

(五)系统分析方法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本书将从粮食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不同时期,全面研究中国粮食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