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到成年: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与城市成年轨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成年的社会学定义

成年,指人发育到了成熟的时期。它不仅仅是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生理阶段,更具有特别的社会意义。成年象征着个人的地位被社会接纳,融入社会。综观文献,有三种常见的成年的定义。

第一,以年龄定义成年。当少年达到某个年龄,就会被认为是成年,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这种年龄上的成年往往用仪式的方式来庆祝,庆祝方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不同,在中国的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王权、关溪莹,2014)。在中国古代,汉族士族男子20岁行冠礼。男子加冠,标志着男子已经成年,可脱去童子服饰及佩冠,改穿成人服饰。行过冠礼之后男子享有婚姻、参政、祭祀等权利,但也需履行战斗、社交等各种社会义务。《礼记·昏义》有曰:“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汉族女子15岁行笄礼。笄是簪子。行笄礼时,女子改变幼年的发饰,将头发绾成髻,并将簪插入发髻。行过及笄女子则可婚配。《仪礼·士婚礼》有曰:“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冠礼和笄礼等成年礼仪式标志着青年被社会和家族所承认,象征着青年成为社会中独立的个体,被正式纳入社会结构(周倩平,2011)。

第二,以行为标准定义成年。与以年龄标准定义成年不同,以行为标准定义成年意味着成年并不是一个既定的事实,而是一个需要去实现的目标。从青年到成年的过程由一系列行为转变组成,如完成学业,拥有稳定的工作,结婚和孕育下一代。这些行为转变的完成意味着从青年到成年的转变,意味着个人经济独立并组建自己的家庭,象征着个人成为社会中独立的个体。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以年龄为标志的成年定义渐渐被以行为为标志的成年定义所取代(Shanahan, 2000)。

第三,以心理状态定义成年。近些年来,一部分学者认为成年渐渐由一个行为标准变成一个心理状态。Arnett(2000)认为,在当今社会,成年不应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标准,不应由他人评判,而应由自己内心判定,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他对美国青年的研究发现,他们对成年的定义倾向于认知和情绪上的成熟,如成年被视为拥有独立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受父母或他人的影响,和父母平等的交流,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等等,而非上述的行为上的转变。Arnett认为,心理上的成年定义的出现使得青年和成年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过渡阶段,为“成年初显期”。这段时期是个人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时期(Arnett, 2000; Cote, 2000)。有学者基于中国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中国青年承认心理上的成年定义,但相较于美国青年,他们在定义成年时更重视与父母的关系(Nelson & Chen, 2007)。

本书采用行为标准定义成年。第一,心理定义上的成年标准出现并不意味着行为定义上的成年标准的弱化。成年的行为标准依然是个人成熟和独立的标志(Blatterer, 2007)。成年行为的完成方式影响着个人的身份认同(Settersten, 2010)。第二,个人心理上的成年转变往往和个人所处的行为状态相关。在一些情况下,以心理状态定义成年是难以完成成年的行为标准的一种自我调适(Silva, 2012)。仅在心理上完成成年转变,而不伴随着相应的行为转变,这种成年方式往往伴随着焦虑和挣扎,并非Arnett所说的自我探索(Silva, 2012; McDonald, 2006)。第三,以行为标准定义成年更能反映社会变迁,直观且易于比较。基于上述三个原因,本书采用行为标准定义成年,将成年定义为行为上经济独立并组成独立的家庭,即完成毕业、就业、结婚和生育四种行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