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假如我们仔细倾听全球化讨论,从中获得的信息是,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受到全球机构及其变化过程的深刻影响。……这些进程,伴随着20世纪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迁移,已经促成了一种全球文化的观念,在这种文化中,认同正日益由各种跨国因素的发展而非民族国家所决定,这些发展通常被视为是一个新的多元文化或者大同世界的先驱。……以全球公民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出现为代表的世界秩序新形象,在迁徙和全球通信的作用下,再一次加速了对民族主义和教区主义的侵蚀,在所有这些全球化征候的下面,是一个有关单一世界或者人类社会的核心观念。在这样一个世界或社会中,所有地区的、国家的以及地方性的因素都被连接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中。
这是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罗伯特·霍尔顿在其《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一书的导言中,对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全球日趋连属一体情境下,国家或地区认同不断衰减情况的描绘。事实上,当下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到全球化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观念上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力。
那么,实际情况果真如霍尔顿提问的那样,全球化下民族国家将不可避免地要被“摧毁”或“虚化”?认同问题亦已由“各种跨国因素的发展”而非“民族国家”来决定?人们对国家和地方的认同最终将被“世界主义”所取代?对这些问题,霍尔顿自己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在他看来,全球化虽有席卷世界之势,但看上去似乎“并没有超越民族国家”。而且一直以来,无论发达的西方世界还是发展中的亚非拉地区,各民族国家的经验事实仍在证明,“在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自决方面”,民族国家“比一些人的预言拥有更大的活力”。显然,霍尔顿的结论更符合当下世界各民族国家所展现出来的客观实际。也就是,当下国际政治舞台的变化虽令人眼花缭乱,但这仍是一个由民族国家唱主角的时代,民族国家依然是构成国际政治版图和国际关系最基本的政治单位,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有其明确的国家归属,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往来交联,构成了当下世界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图景。
因此,不论是在思想与学术的关怀还是社会与政治的实践中,人们还得将已经分散或正准备分散的目光重新收拢,继续聚焦在人们身边的且依然复杂的民族与民族国家等问题上。尽管这些问题的意域包容太多,范围亦广——既有世界视野下关于“我国”的他者立场与国家关系问题,也有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视角下国家内部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民族问题;既有关于民族国家问题的形于外的具体表现,也有在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方面的抽象承载和传播等——但在人们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中,民族国家问题仍具有核心地位,必须首先明确并清晰认识。
本书所欲讨论的国家认同问题即为其中之一重要选项。
可以推见,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这个本已复杂的充满政治、社会和历史逻辑意味的概念,再加上“认同”这一社会心理或哲学词语,远非民族国家作为社会心理合理结果的简单表述而能诠释完整的。当前学界所呈现出来的研究情状也表明,关于“国家认同”这一概念总是存在着不同的研究取向和解释路径,其问题意域更是多元。
有关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在中西学者之间、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学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研究起步的时间先后上,而且在研究理论、视野、方法和研究对象构成上表现得亦较为明显。整体而言,西方学者关于国家认同的理论研究,起步远早于国内学者。他们多在政治、社会与国际关系等学科框架内建构相关理论解释。相较于国内学者,其研究理论系统、成熟,研究方法更丰富,学术视野也更开阔。而中国学者关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起步稍晚,相关研究理论至今难言系统和完整,研究视野也相对狭窄。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学者的研究也有自身优长和特色,尤其是根据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而展开的历史政治学研究,成绩较突出。港台地区学者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观之,其立足于自身政治、历史、文化和区域本位的特点尤为明显。
总体上,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专题研究成果较丰富。从笔者在有限的学术视界和能力范围内所做的统计来看,国内外直接关涉中国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的相关著作有20余部,论文(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达400余篇。当然,这尚且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实际成果应该会更多一些。实际上,笔者也并不过于追求该数据精确与否,而是注重既有研究成果为本课题进一步深入能提供多大的参考价值。确实,这样一个总量已是不小且仍在增长的数据,以及当前关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继续推进之情形,无论在理论还是社会政治实践层面,至少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确乎重要;其二是该问题研究的空间仍然很大,有必要继续推进。
为使相关研究能有针对性地展开,笔者拟先对长期以来海内外学界关于国家认同的思考和讨论做一学术史清理,以凸显国家认同研究的学术聚焦所在及其基本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