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量表题目的撰写和初步选择
编制中国人思维方式量表的第一步,就是要撰写足够多的预试题目。在撰写题目的时候,我们考虑到了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由于我们把思维方式定性为信息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的一种元认知特性,所以在撰写测试题目的时候,尽量避免情境对选择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所编制的题目尽量要抽象,要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其次,这些题目要有比较广泛的涵盖范围,包括人们在处理生活中许多领域问题时的思维取向,这些领域涉及对自己的认知观念、对他人的认知观念、对社会事物和人际交往的认识观念等。最后,这些题目的理论框架来自Peng等(1999)、Ji等(2000)以及赵志裕(2000)关于中国人思维特性的假设。基于他们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人的思维特性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衡量。
●联系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
●变化性: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静止不动的东西。
●矛盾性:世界并不是精确和清晰的,而是充满矛盾的统一体。
●折中性: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
●和谐性:客观事物只有与其他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才有意义。
在撰写量表题目的时候,我们以这五个特性为框架,参照了Peng、Nisbett(2000)等人关于中国人辩证思维的测量工具以及赵志裕等人关于中国人中庸思维的测量工具,编制了一个包含35个题目的量表,用以测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该工具采用7点的Likert量表形式,其中“1”代表非常反对,“7”代表非常赞成,“4”代表中立,“2、3、5、6”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反对或赞成。在编制这些题目的时候,由于充分考虑到了这些题目的涵盖范围,因此量表不仅在心理成分上具有多元性,而且在内容范畴上也具有多元性,比如测量具有矛盾性的题目,既有像“世界上充满无法解决的矛盾”这类涉及世界观判断的题目,也包括像“那些自称考虑问题两面性的人只不过是些优柔寡断的人”这类涉及对人评价的题目。
得到了这些题目之后,首先用这个量表对437名被试施测,选择的被试一半为大学生,一半为社会人士,主要来自北京、天津、广东和河北,被试的年龄在18~68岁,平均年龄为22岁,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也基本持平。在收集到这些数据之后,我们分两步从量表中筛选题目。
第一步:专家确认
由三名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对这35个题目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研究的框架把这些题目所要测量的成分加以归类,在归类的时候允许把一个题目归到两个类别上。选择题目的标准是:如果一个题目被三名专家选择,并且有两名专家把它归到同一个维度上,那么这个题目就被保留下来,否则就被删除。通过这种方式最终保留了26个题目。保留下来的题目如“世界上充满了无法解决的矛盾”(涉及矛盾性),删除的题目如“大多数人的亲友会对这个人有相当一致的评价”。
第二步:根据数据分布筛选题目
在一个测量工具中,对题目需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也就是说没有一个题目的数据分布大体上呈正态分布,不能出现“天花板效应”(roof effect)和“地板效应”(floor effect)。为此,我们以最初的437人的数据为基础,对这26个题目逐一进行项目分析。分析采用两个标准:题目的数据分布图和区分度,保留那些数据分布大体上呈正态分布并且数据的前后两半有显著区分(平均数的t检验显著)的题目。通过第二步的选择,最终有17个题目符合上述标准,9个题目不符合标准而被删除。所以,最终保留下来的量表是一个有17个题目的工具,重新对其编号以后的简单形式如下。
H01每个人都有其核心的性格,它不随时间而改变。
H02很多看似孤立的事物实际上彼此关联。
H03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时候,也改变了周围的人。
H04大多数人的本性不随时间而改变。
H05看上去没有关系的事物实际上常常是相互联系的。
H06我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H07我认为一个人的个性是终生不变的。
H08我时常改变自己,以与不同的人相处。
H09我时常发现一件事情会有自相矛盾的时候。
H10当我决定了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不再改变自己的想法。
H11我衡量自己言行的标准是明确的。
H12我的行为经常受环境的影响。
H13我常常发现自己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存在着前后矛盾的现象。
H14我认为我的价值观与信念与我周围的人一致。
H15我发现我常常会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H16我的快乐取决于我周围人的快乐。
H17我能够与同我有不同观点的人和睦相处。
我们构建的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最初量表,就来自经过专家确认和项目分析两个步骤的17个题目。之后又收集了2400多人的数据,用于建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量表,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确立中国人思维特性的结构和常模。用于构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样本共有2859人。表1是样本在各人口变量上的分布情况。
表1 用于构建思维方式量表的样本
注:性别分布中缺失15人;受教育水平中缺失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