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与新型城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高吉喜讯作者简介:高吉喜,男,博士,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邮箱:gjx168@163.com。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由城镇化发展而来的,它强调城镇化的质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是促进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现阶段粗放型城镇化现象仍大量存在,这种低质量的快速城镇化造成大量农业和生态用地被占用,生态安全格局被破坏,城镇污染向农村转移,人居生态安全、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化受到严重威胁。本文概括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了一些城镇化建设的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挑战 对策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五年计划,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此后,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但在我国目前城镇化实践中,重速度和规模、轻质量和效益的粗放型城镇化现象仍大量存在[1],这将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并将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绿色城镇化提出了一些城镇化建设的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一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城镇化速度快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进程在几十年里不断推进,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实现了很大的跨越。1978~2012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远高于0.4%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从低水平城镇化阶段迈入中等城镇化发展阶段。今后二三十年内,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推进期,预计城镇化率年均提高幅度将保持在0.8% ~1.0%,到2030年全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2000~201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城镇化年均提高幅度都超过了0.5%。

(二)人口增加速度快

城镇化是农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多方面的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其包含人口的转变,即农民变为工商业者,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1.72亿人增加到2013年7.3亿人,人口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53.7%,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1%。

(三)城镇化水平差异大

我国城镇化率在空间上存在不平衡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现阶段大致形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川渝、关中、海峡西岸、中原、辽中南、山东半岛和长江中游十大城市群,城镇人口呈现向十大城市群聚集趋势。

二 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我国城镇化还处在蓬勃发展过程中。在产业发展与布局等诸多方面尚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挑战。

(一)城镇空间、人口、经济三方面严重不匹配,导致大量农业和生态用地被占用

2000~2010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从2.2万平方米扩张到4.0万平方米,年平均增长6.0%,远高于城镇人口3.9%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01~2008年,全国因建设占用减少的耕地达2599万亩。

(二)无序城镇化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破坏

在我国城镇化的现状下,部分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规划布局不合理,不利于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城镇建筑、广场和道路等人工设施大量增加,而绿地、水体、湿地等自然要素大量减少,生态空间被严重挤占,使生态用地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服务功能被大大削弱,从而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强度不断逼近生态底线,区域生态承载力难堪重负。

(三)城镇发展的粗放快进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一个传统的问题,便是城镇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今,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绿地被大量占用;机动车尾气排放量急剧增加,PM2.5浓度普遍较高,全国有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城镇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大,地表和地下水污染严重。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在1991~2011年增长了37.4%,而县城污水排放量则在2001~2011年增长了84.1%。2011年,在全国200个城市的4727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水质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比例高达55.0%。

(四)城镇污染向农村转移日益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为70多亿吨,占地80多万亩,并且还以年平均4.8%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1/4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迅速向农村蔓延,出现了“垃圾围城”“垃圾下乡”等现象,农产品环境安全面临考验。

(五)过度功利的城镇建设已严重威胁人居生态安全、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化

城镇自然植被覆盖率较低,钢筋水泥丛林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空间严重不足。全国城市绿地占建设用地比重仅为10%左右,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有2.0平方米。城镇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持续减少。由于人工过度干预,湿地生态环境大多遭到破坏,且湿地多被分割成面积狭小、孤岛式的斑块。城镇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加速。全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已超过50个。华北平原区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范围达6.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华北平原区面积的46%左右。此外,粗放型城镇化易引起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灾害,如华北地区地下漏斗的形成,连年地下水超采,导致华北地区成了全球最大的漏斗区,漏斗面积已达7.2万平方公里。同时,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地面沉降、造成地裂缝出现。沿海、华北地下水超采还导致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

三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绿色城镇化对策与建议

为了保障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推动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要保障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从国家层面开展城镇化顶层设计,优化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格局

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城镇化,首先最具有威慑力和引导性的就是从国家层面上进行设计,将绿色城镇化的理念纳入国家政策中,进而形成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城镇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开始之前要在保护自然中设计城镇,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各个城镇之间要注意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注重城市间的生态安全距离。我国从国家层面上设计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值得提出的是,在设计城市格局时要注意严格控制区域城镇(群)规模,以免造成区域性的综合污染,从而造成环境的不可逆。有研究表明,与美国西部区域相比,中国华北地区的NOX和VOCs排放强度高出6~9倍,一次PM2.5排放强度高出近30倍。

(二)改变城市的设计理念:以宜居为目标规划布局城市发展

从图1可以看出,1988~2000年昆明市城镇用地扩大了70%,其中97.7%来自占用耕地和围湖造地,随之而来的是昆明成为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极度缺水的地区。对特大城市承载力的研究显示,相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及脆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昆明城镇化发展的刚性和潜在制约因素。因此,在进行城市前期规划和设计时,应当以宜居为目标来规划城市发展。

图1 滇池流域不同时期卫星影像

资料来源:慕石《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代遥感调查图集》,测绘地理信息,2003。

2005年《商务周刊》和零点公司联合对3212名城市居民进行入户访问,关于“宜居城市”调查的结果显示:交通方便快捷、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空气质量好等要素的重要性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保障等其他因素。

(三)加大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力度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公共资源之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开发利用城市生态环境资源的目的是实现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有时却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更加重视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从区域和决策源头设计生产体系

生态产业及循环经济的布局和发展要与城市空间及功能定位相一致,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见图2)。

图2 生产体系

(五)加强城市生态灾害预防设计

城市生态灾害具有多种破坏效应,主要表现为:造成人员伤亡、疫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等。这些破坏效应将影响社会安全、资源环境安全、经济发展安全以至国家安全[3]。我国城市生态灾害种类较多,除了具有突发性、区域性、社会性、不可避免性等灾害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群发性、高度扩张性、高损性、可防御性等特征。

城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通过不同的设施对生态灾害采取一定的预防设计,这些预防设计在灾害发生时,可减轻其破坏程度、降低损失、发挥一定防灾减灾作用。因而通过了解灾害的发生机理,进行相应的城市生态灾害预防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对城镇化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影响。

苏南地区紧邻南京、上海等大中型工业城市,地理条件尤为优越,拥有优秀人才与先进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南地区受到南京等发达城市集群的影响带动,乡镇企业规模迅速发展,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迅速扩大。在乡镇企业影响带动下,苏南地区逐步完成了更多农民由农村到乡镇或城市的转移,并逐步形成了工农共建的良好局面。所以,伴随着更多小城镇的迅猛崛起,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4]

在整个的苏南地区,已建成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小城镇有300多个,目前苏南地区形成了以农村工业化和乡镇企业为发展动力,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苏南城镇化发展模式”。苏南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其发展模式尤其值得一提。首先,其农村工业化有力地带动了苏南城镇化。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成为苏南城镇化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其次,城乡的良好分工与协作同样促进了苏南城镇化。再次,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化注入了另外一股力量,推动着城镇化的进步。最后,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苏南地区各级政府正是因为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与城镇化推进相协调的必要性,才积极开展苏南地区的文化建设,政府管理从宏观上为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相应地为之提供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政策。

(七)强化特色城市建设

放眼国内,由于自然、经济以及现代化水平等条件的不同,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地区特征。面对当今存在的这种情况,必须从每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城镇职能规划与发展定位模式等不同层次和方面来对我国的小城镇进行区别和分类,建立多元城镇化发展机制,强化特色城市建设。

综上所述,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行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新型绿色城镇化,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兰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探讨》, 《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6期,第149~153页。

[2] 赵民、何丹:《论城市规划的环境经济理论基础》, 《城市规划学刊》2000年第2期,第54~59页。

[3] 高庆华、聂高众:《中国减灾需求与综合减灾——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相关重大问题研》,气象出版社,2007。

[4] 罗小龙、张京祥、江晓峰:《苏南模式变迁中的小城镇发展及其思考》, 《城市规划学刊》2000年第5期,第26~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