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探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上主要存在“对立说”、“并存说”和“融合说”三种观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学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超越则使其有能力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动儒学现代化,从而为和合提供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儒学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合则双美、离则两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求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儒学
“和合”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与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神与生命智慧,是中华心、民族魂的体现。和合贯串于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渗透于中华民族思想、实践的各个方面。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衷共济是我国传统文化追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和合”的“和”既指和谐、和平,又指祥和;“和合”的“合”既指结合、融合,又指合作。和合是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基础,对化解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危机和冲突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几千年来的国学,即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学,可以称之为“老传统”;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可以称之为“新传统”。我们必须继承这两个传统,并且要逐步使两个传统在和合中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适应全球化的态势。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绵延数千年,深深地积淀为中国人的价值观。儒家是古典中国意识形态的供给者,但早已在现代中国丧失了意识形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体系,有着与国家权力全面而直接的内在联系。为避免两者陷入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对峙状态,必须保持一种相互尊重的对话态势。有人认为,中国目前占据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缺乏民族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学说必然排斥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是鸠占鹊巢。似乎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就是贬低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反之,则应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的“神坛”,重走历史上尊孔读经、以儒治国的老路。这种非此即彼、冰炭不可同炉的看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我们认为,不应抽象地争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尤其是非历史主义地争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高下优劣;而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既要反对蔑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也要防止以高扬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旗帜来反对马克思主义、拒斥西方先进文化的保守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沿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向前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代表了中国21世纪发展的新文化、新理念。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背景下研究两者的关系,不能孤立地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进行单纯的比较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
尽管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语境,但它们都是人类文明之树结出的思想文化果实,在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具有逻辑的和历史的互补性、包容性和协调性。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时空上相距遥远,但在思想深度、终极关怀等方面近在咫尺。
(一)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上的三种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上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对立说”、“并存说”和“融合说”。“对立说”曾是主导性说法,主要源于“五四”以来全盘反传统的激进思潮以及现代新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看作绝对对立的。以新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国学”,认为它“高于党学”(指马克思主义),可以为中国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柱。“并存说”认为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民族主体价值的儒学可以并存、相辅相成,不存在谁为主导的问题。有学者甚至指出取天下用马克思主义,而治天下则应当用儒学。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唯物主义、人文主义、自然观、无神论等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具体内涵,儒学中有一部分内容与马克思主义是矛盾的、不相合的,但也有一部分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并不矛盾,可以相合而互相补充。二者之间的相通性为我们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消弭二者之间人为的割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目前,“对立说”和“并存说”已日渐式微,“融合说”成为主流和共识。“融合说”主张两者的融合会通,注重两者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但在两者关系的定位上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可以并存、相容、互补的融合会通,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存在相容性,又强调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还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和界限。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重新阐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审视,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经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真正确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把握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学的现代转型,超越以往单一的意识形态视角,把握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尤其是异中之同。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和合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之间至少有三点和合之处:第一,儒学和马克思主义都注重实践的作用;第二,儒学和马克思主义都采取理性主义的态度,都从社会关系来定义“人”,都是人文主义(humanism);第三,儒学和马克思主义都讲辩证法。儒学中含有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要素,可以作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的一家之言而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得到思想资源、智慧和启发,儒学和马克思主义还可以相互补充和纠正。儒学重视人治而忽视法治,而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民主、法治等精神很大程度上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欠缺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关于道德修养的讨论不多,而儒学在这方面的论述特别丰富,马克思主义可以从儒学中吸取有益的道德理念。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有精神气质的一致性、存在某些共通之处,这已是共识。如果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没有某种思想内容或精神气质上的亲和、相通,那么很难想象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被广泛传播和迅速接受,也不可能出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有儒学背景和深厚的儒学修养,都是读过儒学书的人,是儒学促使他们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伊始,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无不是从儒学出发来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都是如此。这一现象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文化上的亲和力,存在会通互补的可能性,有可能实现同质同构、异质互补、双向建构的视域和合。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就精神气质而言也是在弘扬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层面上也坚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
儒学是一种道德实践的理性主义,蕴含着对道德自觉超越的信仰,这种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对人民命运的高度关怀以及追求崇高的人类道德价值目标的实践是一致的。儒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儒学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儒学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儒家传统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儒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如积极入世、诚信、友善的人生价值取向,追求和谐的价值理念,对社会大同、富强的美好愿望,主张经世济民、重视民生的民本主义政治价值观念,强调君子自强不息的生命担当等)无疑是人文层面闪光的亮点,我们不能也没有理由丢弃这些思想,反而应在新的历史时期予以发扬光大。这些亮点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华土地上生根开花的文化土壤和思想营养。我们不肯定这些方面,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既要挖掘传统中的现代元素,又要善于用现代包装传统。任何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马克思主义只有批判地吸收中国儒学的合理因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社会产生积极作用,而这也是其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走向和发挥强大生命力的必然途径。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儒学的过程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传承和弘扬儒学的有益成果,必须汲取儒学立足民本、着眼家国天下的政治情怀,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有效实现形式。这也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和合的现实基础除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要求,同时还离不开儒学基于自身发展的现代性回应,因为儒学虽然是传统文化,但在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儒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使得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成为可能。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社会,儒学要想寻求新的发展也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做出回应。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儒学成为具备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现代化儒学,儒学的现代化需要马克思主义提供政治合法性支持以及先进的现代性理论资源;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必须以和合儒学精华的民族元素与民族精神作为突破口,必须有意识地欣赏和吸纳中国文化、拥有中国元素、钟情中国,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也必须立足中国现实来发掘儒学的精神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绕不开儒学这个大的思想背景,必须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和合的问题。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既是儒学顺利现代化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顺利中国化的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和合了儒学精华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儒学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儒学。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学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求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
一个国家要真正受人尊敬,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国防,而且要有强大的文化和被世界认同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公平、正义和美丽中国为标志,大力塑造新的国家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别于西方价值观,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虚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作为价值的“硬核”引领文化交往,在与西方对话、与国外先进经验对话、与优秀民族文化对话的过程中,打破意识形态差异,不断丰富、发展自身的同时,实现价值体系内、外的对话。要通过不断交流、对话,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主建设,发挥其理论的自觉、自信、自省功能;在保持自省中迈向自强,在逐步自强中提升价值观自信,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中国应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在互相尊重和包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意识形态是否有吸引力要在竞争中检验,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保持精神独立的关键,“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当代中国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形成多层次而又统一的核心价值体系,来整合社会思想意识,加强国家认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表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表征与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和始终一贯的价值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价值追求。中国在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中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与指导地位。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僵死的教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的具有开放性的思想体系。“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不是专属于西方的价值观念,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赋予这些文明成果以社会主义的内涵:社会主义的自由是个人自由和公共自由的结合,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的平等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实质平等。
(二)儒学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扬弃,是扎根于儒学的土壤、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全球化进程的。儒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和价值源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和精神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儒学的精蕴,赋予儒学以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是儒学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是对儒学的超越和升华,使儒学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当代的精神文明精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追求又吸收了儒学的传统美德,结合了西方文明的有益之处,覆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十八大报告以“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拓展了社会主义的内涵,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将儒学、马克思主义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共同话语融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规定将国家、社会与个人纳入一个利益共同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才呼唤公民、需要公民,才能培养出现代公民。儒学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而且构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因为物极必反、总有否极泰来之时,所以人们在最困顿、最危难时也不绝望,虽临大难而不惧、百折不挠,总是希望在前,抱着转危为安、时来运转、衰而复起的坚定信念,所以中华民族有着永不服输、坚忍不拔、柔韧持久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学一脉相承,挖掘儒学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内核并利用好这些有效的载体,认真加以宣传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社团、进社区、进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深入人心并见诸言行。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儒学虽然存在诸如科学精神缺失、法治传统缺位、公共伦理原则缺乏等缺陷,但其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谐发展的思想以及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追求等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儒学,以其先进性表征了中国特色,体现了社会主义内涵,彰显了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以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和农耕文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从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于时代。按孔孟之道修养成的“内圣”开不出民主、法治的新“外王”,也不能自立于现代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儒学的涵盖范围局限于追问政权的性质、政权合法性的价值理性层面,轻视工具理性层面保障政权合理化运行的手段、方法、路径;专注于道德修养、辞章考据,忽视生产技术、科学技术、工商实业,无力应对世界现代化的趋势。儒学通过梳理天人、群己、义利、理欲等关系,展示了“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主流价值取向。而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在横向上涉及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和人学等多学科领域,在纵向上涵盖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很重视增强政权的合理性,认为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大大超越了儒学之道德至上、轻视生产。十月革命后苏联给中国带来了落后国家快速实现现代化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的完备性适应了中国的现代化需求。中国人民从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中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将信任票投给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这艘巨轮在动荡中找到了民族复兴的正确航向,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超越则使其有能力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动儒学现代化、延续中华文化的血脉,从而为二者的和合提供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过百年,却给现代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不是平起平坐的结合关系,这种不同地位的形成是历史选择和人民选择的结果。五四运动之后经过工业文明洗礼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并最终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意识形态,而在历史上曾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学淡出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像一根“藤”贯串着其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这根“藤”上依次结出的“硕果”,扎根的土壤就是中国的具体实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和合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界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四个层面到“三个倡导”和十二个范畴,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和合的独特精神品格与价值规范。离开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价值准则和理想,无法把握其特有内涵。自由和平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并提的,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辩证思维,是对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极端倾向的双重扬弃。自由和平等的一致,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视域和合中才能够得到确切的理解和阐释。只有合理而恰当地把握社会主义价值的整体性,才能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避开理论误区与实践陷阱,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置于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和合中进行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了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中不少思想资源作为古为今用的支援意识,其重要前提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精华要素之间是“一元主导”与“兼容多样”、“主导思想”(“主导意识”)与“支流思想”(“支援意识”)的辩证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了一条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的正确途径,不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从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不少思想资源作为古为今用的支援意识。不过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主导意识与支援意识的关系。”“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判断和工作措施上来,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对“普世价值”鼓吹者推销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企图,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和反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要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有益资源并实现其当代价值转化。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承担着引领儒学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能够引领儒学既源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又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先进性。而儒学之所以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引领,是因为儒学时代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为马克思主义引领儒学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坚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原则、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当代引领。马克思主义需要儒学的滋养和丰富,儒学必须融入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并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对儒学当代引领的双重效应。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越明确、越巩固,就越能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综合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者……是儒学中糟粕的最彻底的批判者,也应该是其中精华的最坚决的继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基础,又要大力发掘儒学的合理因素、吸收儒学的精华。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合则双美、离则两伤,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典型代表的传统中华文化的和合将有助于夯实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基础,有助于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转化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