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纳税实务指导实操筹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农业行业概述

第一节 农业行业特征及现代农业概述

一、农业行业特征

农业是直接或间接设法利用土地经营种植和饲养业以获得人类衣、食、住、行所需各种物品的生产事业。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独立与发展的基础。农业行业具有以下特征。

(1)自然垄断性 农业特殊的生产资料决定了其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是一切生产和人类生存的起点和先决条件。

(2)与生俱来的基础性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农业的产业功能决定的。农业的最大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吃饭等基本生活问题,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这是任何其他产业都无法替代的。农业为其他产业如食品、饮料、造纸、木材加工、纺织行业提供原材料,是这些相关产业链条的第一环。

(3)周期性 农业产品具有周期性特征。无论是农作物耕种、畜牧养殖还是水产品养殖和捕捞,都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其产品不能在短期内收获。如农作物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两年三熟制等。

(4)弱质性 涝、旱、台风、地震以及沙尘暴等多种自然灾害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5)地域性 是指在空间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地域,生产的结构品种和数量都不同。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形成明显的地域性。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系统论和共生论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手段,以追求最佳循环经济效果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强调充分运用现有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各个环节发挥的作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最大化,对生态、环境、社会危害的最小化。最大化和最小化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越来越趋于理想。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产业革命划分为六次:第一次是原始农业革命;第二次是手工业革命;第三次是大工业革命;第四次是商品国际化革命;第五次是现在尚在进行的信息革命;而现代农业理论一旦付诸实践,将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开始。他还明确提出:21世纪30年代,人类社会将进入第六次产业革命,即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革命,主战场在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形成知识密集型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三效合一,将一切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资源的环节调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

二、农业生产的实质

农业生产是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成为农产品潜在能,以满足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过程。农业生产是社会再生产与生物再生产的综合体,这一点是农业与工业之间迥然不同的质的差别,在组织农业生产时应给予足够重视。

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各层次产业中的第一产业。首先,农业作为食品的基本来源、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社会赖以生产、发展的根本基础。因为要生存,首先要获得的就是最根本的生活资料,而在生活资料当中首要的就是食物。其次,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和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才使社会分工成为可能。农业一直是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人类早期社会仅有的生产部门。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产生了剩余产品,才使得人们从事农业以外的生产活动成为可能。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第二、第三产业的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加强其基础地位的建设。随着近两年农产品价格的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一方面保持现有农业产品的生产优势,另一方面还应将农业由过去传统单一的生产部门逐步完善成为多元化的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综合部门,从而走向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道路。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是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其产业链有多种表现形式。首先要形成最行之有效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然后将循环产业链上适合规模生产的环节进行工厂化生产。

形成工业化产业生产链,需要在设计、技术等方面获得支撑。

创意设计:构筑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要重视创意设计。创意设计要贯穿不同规模产业项目的设计全过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设计,要因地制宜,以尊重自然规律和现有经济社会基础为出发点,集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追求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以及废弃物排放、危害最小化。设计对象可以是小到一个家庭使用的循环装置,大到数千平方米的农业工厂,还可以是区域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或者它们的相互结合。

科学技术:构筑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要重视选择合适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它们的组合。迄今为止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般来说现存的科技成果能够满足开发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链过程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而不一定是最先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应用于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链中的科学技术成果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

循环技术:科学提高循环产业链各生产环节的生产力水平,通过在时间与空间上改善系统的结构设计、增加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以及强化对各生产环节的管理,进而形成循环技术体系来实现,而不是仅仅依靠增加对各生产环节的投入。

信息技术:构筑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支撑,并将构成产业链的“神经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

工厂化:构筑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实行农业工业化是根本。现代农业实际上是“从田间到餐桌”“从田间到原料”和“从田间到消费品”的系列农产品产业链。这里的“田间”包括水域、海洋、林业、草业、沙业等农业生物的提供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追求的是整个产业链上各个节点的工业化生产,植物生长和废弃物转化的立体农业工厂的实施为农业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例证。

标准化:良好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离不开标准化,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生产装备和信息的标准化是高效运行产业链的重要基础。农业领域标准化建设已经起步,对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保证产品质量、消除贸易障碍、提高国际竞争力、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重要作用。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国际到国内、从国内到国际,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管理体系:构筑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将“从田间到餐桌”“从田间到原料”和“从田间到消费品”产业链上的规模生产的节点建成现代化的农业工厂,按照工业化方式进行管理,即用现代工业化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和工业加工集中化、企业化、规模化相结合,实施全程标准化经营。

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生产方式

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最典型的是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如“猪—沼—果”“猪—沼—茶”“猪—沼—菜”“猪—沼—瓜”“猪—沼—粮”及传统的桑基鱼塘等。这只是一个方面。《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6〕20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食品和木材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要求,《指导意见》就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四个要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减量化优先和资源化利用。强化源头减量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促进废弃物资源化、规模化、产业化、高值化利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和示范推广。在农作物秸秆、农林产品加工副产物、林业废弃物、废旧农膜、畜禽粪便、水体富营养化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示范工程。培育、总结、凝练一批农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和产业融合。各地根据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产业基础、主体功能定位等实际,合理规划布局,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多种形式的产业循环链接和集成发展,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四是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导向。强化政府的有序引导、技术支撑、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升龙头企业、农垦、牧区、渔区、林区的带动效应,引导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广泛参与,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上述四个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生产方式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一是单元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方式。就是人为设定一个空间范围,并按照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组织农产品生产的系统。这个人为设定的空间范围可以是数千平方米的工厂化现代农业设施,也可以是占地2平方米左右家庭用的小型农产品生产装备。它们都是开放的内循环模式,能够将生产过程的有机废弃物转化再利用,生产过程接近零排放。这种模式能够节约耕地,增加耕作面积和水的利用效率;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优质、安全、营养、健康;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能够将生产环节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有效地解决城市、企业及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工农业差别等。

二是区域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方式。区域的概念可以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来划分,也可以按照自然资源来划分。这种模式追求的是整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物质、能量利用的最大化,对生态、环境、社会危害的最小化。区域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方式就是在区域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阈值的综合约束下,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和方法组织的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形成的农业生产体系。这种方式,首先寻求的是区域内部最佳生态、环境、经济效果,可以由多个单元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设施按照生态链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群(或农业工厂群)。包括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贸易与服务业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联系、交错并协同发展。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换、转化和循环,紧密地结合成一个有机循环整体,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理论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实践,首先要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通过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产业项目设计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通过项目招商的各种渠道来使产业项目设计的内容变成现实。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理论要变为实践,必须先将这种理论原理与区域经济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为条件,确定一个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总体发展规划,用现代农业循环技术体系的高科技装备农业代替传统的农业企业,用现代企业化管理代替小农经营模式,实现产业的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利益驱动机制引导农民以参股的形式加入现代农业产业股份公司,实现现代农业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对小农经济模式的转换升级。

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系统改造的突破口不会在农业体系的内部发动起来,而是从与现代农业密切关联的产业关联部位引发,从市场关注的热点处引发,从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的结合部引起大规模的结构性运动。现代农业产业革命的载体是所有以农业为主业的个体业主和农业公司等,特别是上市公司。这些产业经济主体在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向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产业关联体或产业共生体的形式实行综合经营,形成一个从城乡结合部辐射开去的农业与多产业共生的经济循环圈。可由该经济循环圈向整个农村辐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的企业化改造。

四、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2.生产技术科学化

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的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科技的注入,农业的现代化就会停滞不前。

3.增长方式集约化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的退出与市场功能的发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生产目的上,从产品自给自足向纯粹用于商品交换的转换,是现代农业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个“发挥”和“转换”的量变过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趋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商品率如果达不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农业的现代化就不能成立。

5.生产组织社会化

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立足于整个社会来设计这种过程、实施这种过程,就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现代化的生产,应该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青睐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要求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追求的发展方向。

6.生产绩效高优化

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是产品产量低、质量次、经济效益低,那么,就应该问一问装备配置是否科学,生产工艺和技术是否落后,增长方式是否还停留在粗放的形态上,经营理念是否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否理想。结论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生产的绩效如何,对是否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生产经营的绩效,应该是个实实在在的指标考核体系,比如单位产量、优质品率、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真功夫,应该下在提高绩效成果上。

7.劳动者智能化

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劳动者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五、农业生产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解决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农业面临的第一要务。

农业生产解决了农村大多数人口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其中农村人口6.03亿,占全国人口的43.9%,这就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农业产业为解决这么多人口的就业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从业人数有下降的趋势。近几年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就业。国家研究制定、不断完善吸引年轻人务农的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将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与农业相关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

(1)土地资源 指耕地资源。耕地资源是不可代替的农业生产资料。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2013年底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共20.3亿亩。我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2)气候资源 农作物生长需要光能才能完成光合作用,昼夜长短影响着植物开花、结实、落叶、休眠以及地下块根、块茎等营养器官的形成。我国气候资源(太阳辐射能、热量、降水量、风能等)的主要特点是地域性强,南北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雨热同季。

(3)水资源 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据监测,我国水污染日趋严重。这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3.自然灾害

农业具有周期性特征。一般来说,农业从投入到产出整个生产过程要比工业生产时间长,必须经历一个连续的生长周期。这使得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我国的自然灾害呈现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四大特点。

(1)灾害种类多 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

(2)分布地域广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3)发生频率高 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强烈,气象灾害频繁,局地性或区域性干旱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每年约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森林和草原火灾时有发生。

(4)造成损失重 农业生产是一种社会再生产,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表现为一种自然再生产,自然条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发生较大规模的洪灾时,农田大面积受灾,一些地方作物绝收,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4.国际竞争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阶段。我国农产品贸易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3.4%,是世界第五大农产品贸易国。从品种来看,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我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如豆类产品、棉花上没有竞争力,主要以进口为主。但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禽肉产品、水产品上,我国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竞争力。另外,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原粮品种如小麦、稻谷、玉米的进出口受政策影响,进出口波动较大。

5.国家政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得各国政府都对农业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是世界发达国家(地区)的通行做法。如农产品价格支持和农业补贴政策是美国长期坚持的农业政策。国家为促进农业发展,对从事农业的个人和企业实施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等相关技术培训业务,以及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的单位免征增值税;个人或个体工商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和捕捞业且经营项目属于农业税(包括农林特产税)、牧业税征税范围的,其取得的上述“四业”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从事农作物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牲畜及家禽饲养、林产品的采集、远洋捕捞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

六、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1.政策提出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落到实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深远的意义。首先,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谋划,系统节约,可综合开发、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农村种植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各种资源的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展现代农业的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扩大城乡就业空间;再次,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既可以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又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实现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

2.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九节一减 九节一减是对减量化原则的运用。

① 节地。修建民居、村镇建设、修路、建厂、基础设施都要注意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农业上的高产优质,从用地意义上说也是减量化。

② 节水。农业特别是水稻,是高耗水产业。目前全国用水中近70%是农业用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用水的比重只会降低而不可能提高。因此,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作物结构。

③ 节种。安徽东至县龙泉镇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经试验,每亩可节约早稻种6千克,节约杂交晚稻种1.5千克。

④ 节肥。化肥特别是氮肥的大量使用,不仅影响肥效的发挥,而且使土壤中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还造成严重浪费。要大力推广测土施肥、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

⑤ 节药(含抗生素、激素等)。要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禁生产与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过量用药,大力推广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办法。

⑥ 节电。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节电技术、设备、产品、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节约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⑦ 节油。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设备耗用大量柴油、汽油,这方面的节约潜力很大。

⑧ 节柴(节煤)。要坚持和推广先进实用的省柴灶和节煤技术。

⑨ 节粮。用粮食作原料的各种加工业,节约潜力很大。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可使畜牧养殖业提高肉料比、节约大量粮食。

⑩ 减人。根据市场对各种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成建制地走向市场。

(2)做强加工业 做强加工业是对再利用原则的运用。

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副产品与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使其不断增值。农产品加工业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在其加工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绝大多数属于原来农产品的组成部分,仍然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相对开发价值高,开发成本低,开发技术容易掌握,若能做好,其效益可能远远超过主产业,因此再利用原则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大有可为。这是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区别于传统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3)推广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是对再循环原则的运用。

2004年4月,在北京第二届国际白色农业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提出了与其相关的新概念—白色农业。之所以利用微生物资源,是因为全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而依靠水土为中心的传统农业将接近或达到承载能力的临界状态,这就需要寻求新的出路。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绩。目前,在农村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农村沼气:将人与畜禽粪便、农业的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清洁能源。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是广大农村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4)加强一体化建设 国家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效物流冷链等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支持集成养殖深加工模式,发展饲料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畜禽和水产品加工及精深加工一体化复合型产业链。推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旅游等循环链接,形成跨企业、跨农户的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联合体。发展林板一体化、林纸一体化、林能一体化和森林生态旅游。构建粮、菜、果、茶、畜、鱼、林、加工、能源、物流、旅游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循环经济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和设施化。发展新型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林牧渔循环经济生产经营模式。

(5)推进结构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把推进结构调整摆到农业工作首要位置,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探讨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创新、农牧结合、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途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6)强化保障措施 发改环资〔2016〕203号文件中提出了八项保障措施:完善制度标准、推进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驱动、创新组织形式、健全服务体系、积极宣传推广、加强统筹协调。

(7)生态型村镇建设 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型村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实现一个目标,促进两个转变,强化三大功能,构建四个体系,搞好五项设计。

实现一个目标,即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促进两个转变: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强化三大功能:其一,优化生态环境,使之为村镇居民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其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资源,使之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其三,强化循环经济能力建设,确保上述两大功能具有可持续性。

构建四个体系: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办好生态旅游、绿色饭店和各种绿色服务业。二是村镇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是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建筑系统。水系统要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积极治理和预防水、旱灾害,变对抗性为适应性,建镇建房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能随意把一些湿地、河塘沟渠、洼地填起来搞开发。要保护好生活饮用水水源,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能源系统要推行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沼气,充分运用太阳能。在山区要大力发展小水电;在有地热的地方,要开发地热能;在沿海地方要发展潮汐能;在有风力资源的地方,要发展风能。交通系统要做到“六个好”,即把路修好、把树栽好、把房子盖好、把田种好、把清洁生产抓好、把安全文明卫生搞好。建筑系统要发展适合农村的新型环保建材。建筑风格要体现地方特色,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三是生态环保体系。要加强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自然灾害预防。四是社会事业体系。即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整体推进。

最后是搞好五项设计,即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住区设计、产业设计、景观设计。